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445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天保公益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项 目 名 称  陕西省平利县天保工程建设项目

项 目 法 人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

         平利县蜡烛山林场

         平利县药妇山林场

投 资 规 模  1800万元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项目概要1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2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1.4综合评价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

2.1项目背景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5

3.1自然地理条件5

3.2社会经济条件6

3.3技术与组织管理条件7

第四章建设目标原则和任务要求7

4.1指导思想7

4.2建设目标7

4.3建设原则8

4.4建设任务要求8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9

5.1建设规模及布局9

5.2建设地点及布局9

5.3建设内容9

第六章项目建设招标方案9

5.1招标范围10

5.2招标人及招标组织形式10

5.3招标方式11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

6.1投资估算12

6.3资金筹措13

第八章 效益分析13

7.1经济效益13

7.2生态效益13

7.3社会效益13

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14

8.1政策保障14

8.2技术保障14

8.3资金管理14

8.4组织管理保障14

第十章 结论15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平利县天保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

1.1.4项目建设单位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平利县蜡烛山林场、平利县药妇山林场。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平利县林业调察设计队

1.1.6项目性质

续  建

1.1.7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2009年~2011年)。

1.1.8项目建设地点

封山育林: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正阳河东、西沟,龙洞河;平利县蜡烛山林场野猪沟、三星寨、罗强洞、西岱顶;平利县药妇山林场南沟、东沟、神仙台、平头山。

人工造林:

平利县千家坪林场龙洞河、正阳河;蜡烛山林场闹阳坪;药妇山林场岱峡、黄花、药妇沟。

1.1.9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实施封山育林120000亩,人工造林10000亩。

封育碑6座,宣传牌12块,界桩100根,补植20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8000亩。

1.1.10投资规模

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人工造林600万元,封山育林1200万元。

1.1.11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资金采取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与地方配套工程相结合的方式筹措。

其中申请中央林业天保建设专项投资1440万元,占80%;地方财政预算配套资金360万元,占20%。

1.2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2008年平利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国家天保工程总体规划》;

●主要造林树种技术要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天发[2004]149号)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陕林发[2002]72号)。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工程建设设施指标

(1)封育碑10000元座;

(2)宣传牌2000元块;

(3)界桩200元根。

1.3.2用工指标

(1)人工造林60元工日;

(2)封山育林50元工日。

1.4综合评价

平利县地处亚热带山地气候区,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多种针、阔叶树生长,全县22.8万人口,以农业耕作和农业经济为主,森林覆盖率为66.5%,是全省的林业大县。

项目实施区为三个国有林场,分别位于汉江重要支流岚河、黄洋河、坝河上游,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

近年来平利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强天然林保护力度,生态环境得到了明确改善,特别是三个国有林场自天然林禁伐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森林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上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实施天保工程的丰富经验,150名国有林场职工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现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5名,林业重点工程施工专业队三支450名,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和劳务保障。

项目建成后将使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确改善,解决富余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综合各方面条件分析,项目建设不存风险。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000年起国家禁止天然采伐,启动天保工程,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和营造人工公益林两大建设工程,实现了生态恶化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47.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5.9万亩,应实行封山育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合计71.6万亩,占26.9%。

2008年以前平利县共完成封山育林9.5万亩,人工造林3.25万亩,工程建设成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技术专家充分肯定。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天保工程。

本次项目建设既是对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项目建设政策的极积响应,也是平利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具体行动,对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改善脆弱生态环境,增强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平利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产业结构单一,林业对全县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民负担减轻,生活得到改善,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未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贫困落后的面貌。

项目建设将使本县区域内森林植被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对生态旅游开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对林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特别是以林、农业为主的山区县,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

因此,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实施天保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科学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是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区为平利县三个国有林场,是岚河、坝河、黄洋河上游地区,是重要的水源地,位于平利县东南部大巴山北坡。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8-109°20ˊ,北纬31°57-32°12ˊ之间。

东邻湖北竹溪县,西接岚皋县,南与镇坪县及重庆市的城口县接壤,北与本县广佛、洛河二镇相邻。

3.1.2地形地貌条件

基岩以片岩、石灰岩、板岩为主,河道密布,溪水荡流,岚河、坝河、黄洋河是汉江重要的支流。

3.1.3气候条件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958.5mm,春季占24-27%,夏季占39-42%,秋季占29-30%,冬季占3-5%。

年平均气温13.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0℃.无霜期252天。

气象灾害以伏旱,秋涝为最重。

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形成南北植物共生特点。

3.1.4土壤条件

项目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为30-50㎝,石

砾含量中等,有机含量1.5-2.3%,PH值6.2-6.8,适宜于松杉、栎、桦等多数树木生长。

3.1.5森林植被

项目区南接渝东湿润型常绿阔叶林地带,东临鄂西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带,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由下而上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暗针叶林带。

据调查,该区有种子植物154科、751属、1731种,比神农架多12科,比太白山多33科。

其中到入国和省重点保护植物有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珙桐、银杏、红豆杉等。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47.6万亩,其中国有林84.3万亩,集体林263.3万亩。

国有林和中高山集体林是天然林成片分布区。

3.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9镇3乡,190个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45万人,占总人口的94.4%。

农村劳动力8.1万个,剩余劳动力4.5万个。

现有农耕地41.1万亩,人均1.9亩,人均粮食产量36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2060元。

项目区三个国有林场涉及八仙、广佛、洛河、长安、三阳、正阳6个镇(乡),总人口约15万人。

农户以农业及林特产品种植、培育和外出务

3.3技术与组织管理条件

该县为林业建设重点县,长期以来对林业十分重视,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对进一步搞好该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个国有林场是实施天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单位,县林业局成立了天保办公室,专门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市林业重点工程监督管理站,对工程实行全程监理,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技术服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四章建设目标原则和任务要求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农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4.2建设目标

2008年前,平利县已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封山育林9.5万亩,人工造林3.25万亩,项目建成后该县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总面积将达到21.5万亩,人工造林面积将达到4.25万亩,天然林面积增加,林分质量提高,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林业将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为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促进县城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3建设原则

(1)坚持生态优生,科学、合理培植利用林业资源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规划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林业新科技、新成果,提高项目建设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4.4建设任务要求

4.4.1封山育林120000亩

(1)封山碑6座,各国有林场2座,宣传牌12块,各国有林场4块;

(2)千家坪林场60000亩,其中补植15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5000亩;

(3)蜡烛山林场30000亩,其中补植75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0000亩;

(4)药妇山林场30000亩,其中补植75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1000亩;

4.4.2人工造林10000亩

(1)千家坪林场6500亩,蜡烛山林场1500亩,药妇山林场2000亩;

(2)营造树种为,松、杉、栎、漆等主要树种的混交林;

(3)加强抚育、补植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抚育年次为第1年1次,第2年2次,第3年2次。

抚育内容为割灌,扩盘、施肥。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规模及布局

封山育林12万亩,其中千家坪林场6万亩,蜡烛山林场、药妇山林场各3万亩;

人工造林1万亩,其中千家坪林场6500亩,蜡烛山林场1500亩,药妇山林场2000亩。

5.2建设地点及布局

封山育林:

千家坪林场龙洞河、正阳河东、西沟;蜡烛山林场野猪沟、三星寨、罗强洞、西岱顶;药妇山林场南沟、东沟、神仙台、平头山。

人工造林:

千家坪林场的龙洞河、正阳河;蜡烛山林场的闹阳坪;药妇山林场岱峡、黄花、药妇沟。

5.3建设内容

封山育林:

制做宣传碑6座,宣传牌12块,栽植界桩100根,人工补植20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8000亩。

人工造林:

砍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