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32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docx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

 

执手帮扶,共图发展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2012年

第二季度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

2012年6月23日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

2012年第二季度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口市教育局《关于第三批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及有关文件精神,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我校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城乡教育对口的帮扶工作,继续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对新坡中心小学、澄迈龙楼小学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工作中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扶促立”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

2012年4月以来,我们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坚持做到“四有”,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

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还努力做到“四心”,即诚心接受帮扶任务,热心给予帮助扶持,全心做好服务,精心组织实施,讲求实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确保落实帮扶工作

为了做好城乡教育区域教研对口帮扶的实施工作,我校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对口帮扶工作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学校多次召开领导会议,在潘华莉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帮扶工作,学校领导在今年第二季度分别两次到新坡中心小学、澄迈龙楼小学帮扶,大家都认识到帮扶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都以热忱的态度,最强的力量,最好的服务,最扎实的作风抓实抓好。

龙华区教科局张志红副局长、陈元招主任、梁晓萍老师与十一小、新坡中心校领导老师合影

为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新坡中心校、澄迈县龙楼小学工作制度,潘校长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多次强调帮扶的重要性,布置帮扶工作。

在活动启动后,潘华莉亲自带队,杜文君副校长、陈文华副主任、李长卫副主任等学校领导多次带领老师到新坡中心校、澄迈县龙楼小学开展区域教研活动,深受新坡中心校、澄迈县龙楼小学师生的欢迎。

十一小潘华莉校长、龙楼小学王明军校长共商帮扶有关事宜。

二、拓宽渠道,夯实内容,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一)捐赠图书。

4月12日,我校学向龙楼小学捐赠图书460册。

自与龙楼小学建立帮扶结对子以来,我校已经第二次向龙楼小学捐赠图书。

  “心系龙楼、共绘明天”向帮扶学校赠书活动捐书仪式在龙楼小学的教学楼前举行,吴家谟副局长出席捐书仪式。

仪式前,学生代表为与会人员带上鲜红的红领巾。

潘校长代表十一小全体师生给龙楼小学校长王明及师生们赠书。

潘校长希望通过捐书活动让两校的师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相互提高,希望学校管好用好图书。

教育局副局长吴家谟、龙楼小学校长王明军对海口市第十一小学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仪式结束后,两校的老师还开展了课程教学交流。

由十一小的两名老师为龙楼小学的学生上两堂生动的课。

课后两校的老师还进行教学点评交流。

十一小学向龙楼小学赠送图书

(二)教师帮扶

4月12日赠书仪式结束后,我校还选派了两名老师为龙楼小学的学生上两堂生动的课。

5月24日龙楼小学,潘校长、杜副校长、陈主席、陈副主任、李副主任等领导带队送教下乡。

欧海燕老师在龙楼小学上课。

彭惠老师在龙楼小学上课。

李敏老师龙楼小学上课。

洪秀龄老师在龙楼小学上课。

我校研训处成员分批带领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多次到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具体指导教研工作,本学期举行的校内“我说我的教育故事”及百花奖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均邀请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参与。

2012年3月27、28日,新坡小学的梁明珠、钟引姑老师,龙楼小学的李斯都参加我校的第三届百花奖教学评优活动。

新坡小学的梁明珠荣获一等奖,新坡小学的钟引姑老师,龙楼小学的李斯均获二等奖。

市教培院李学慧老师、区教研室梁晓萍老师在区域教研活动上评课。

龙楼小学的李斯、新坡小学的钟引姑老师在第三届“百花奖”中上课。

这些送教下乡的老师不仅在课堂教学方面对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校本研训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执教老师亲切地鼓励,耐心细致地讲解以及课前课后和孩子们的零距离接触,既拉近了师生情感距离,丰富了学生体验,挖掘、培养了学生潜能,又增强了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老师们的职业信心,对加强新坡小学、龙楼小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老师们到新坡小学、澄迈龙楼小学送教下乡,深受新坡小学、澄迈龙楼小学师生的欢迎,每次下课后,新坡中心小学的陈安璧校长、龙楼小学的王明军校长教师们以及前来听课的老师,都与十一小的领导教师一起评课、议课,并交流平时的教学困惑,加深了校际联系,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每次的送教下乡活动,学校领导、澄迈县教研员也亲临整个活动过程,大家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中交流,实现了三校区的研讨交流的“三赢”。

老师们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亲切的教态,新颖的课堂语言和组织形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成效,更重要的是,现场展示我校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对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

课后研讨是每次帮扶送教工作的重要一环,每次上完课后,都由十一小组织教师对每节课进行研讨。

在研讨活动中,十一小的骨干教师们逐一进行展示课点评,分析课例得失,提出思考建议,然后引导听课的老师们依标据本联系课例畅谈感受,交流意见,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说困惑、谈问题,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突破口,从而激发老师们的研训意识和热情,营造了较为规范、有效的教研氛围。

新坡小学的冯海荣组长及龙楼小学莫海珠老师等人是课后研讨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几次在活动中向做课和点评老师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

几次研讨活动,让她们看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同样发生变化的还有老师们的教研态度。

老师们参加研讨活动,从第一次的很少发言到后来的争相积极发言,直至最后主动探讨,在提出自己的困惑时主动请求安排相关内容的课堂展示来解决自己的教学难题。

这也是新坡中心小学、龙楼小学研训环境的营造过程,是帮扶送教工作取得成效的表现。

孩子和老师们的变化让课堂、让校园变得更具生机与活力,作为送教人,我们看到了有成效,心里是多么地高兴啊!

这些送教下乡的老师不仅在课堂教学方面对新坡小学、龙楼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在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校本研训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帮助被帮扶学校打造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教师队伍是奠定被帮扶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先后进行了多次的区域教研活动,区域教研形式多样,有我校教师送教下乡;有新坡中心校上课我校教师点评指导;有新坡中心校的全体毕业班教师与我校毕业班教师座谈及组织参与我校诵读评比、教学大赛观摩活动等,我校进行多元指导,实现区域内经验共享、均衡发展。

(三)跟班学习

根据《龙华区乡镇教师跟班培训方案》、《新坡中心小学教师跟班学习方案》和《海口市第十一小学跟班学习指导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新坡中心小学在开学初就举行“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第一届教坛新秀比赛”,比赛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是说课;二是从说课的人选中选出语文、数学各五名参加决赛。

新坡中心小学把教坛新秀活动和跟班学习结合起来,把在说课中,语文、数学分别获得前五名的教师作为派往我校跟班学习的人选。

他们分别是:

张粲璨,一年级语文,海口市平安希望小学;钟引姑,二年级语文,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周艳,三年级语文,海口市平安希望小学;冯海荣,五年级语文,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陈娇,五年级语文,海口市仁里小学;梁明珠,一年级数学,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王兴伟,四年级数学,海口市民丰小学;徐梅,四年级数学,海口市文山小学。

十一小指导教师分别是欧海燕、林玉飞、何昌珍、张学秀、陈文君、庄月妹、周霞等。

跟班学习的第一周,在海口市第十一小学举行隆重的跟班学习启动仪式,龙华区教科局张副局长、教研室陈元招主任、梁晓萍老师及两校的潘华莉校长、陈安璧校长等领导老师一起参加。

两校领导组织跟班学习教师、指导教师认真学习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为顺利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潘校长在跟班学习启动仪式上讲话。

陈校长在跟班学习启动仪式上讲话。

张志红副局长为师徒颁发聘书。

张志红副局长为师徒颁发聘书。

校长为师徒颁发聘书。

符影副主任亲临学校指导区域教研活动。

我校实行一对一师徒制。

精心安排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带徒,并订立师徒协议,颁发聘书,规范带徒行为,保证培训效果。

指导教师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心态参与到每一个指导工作中,全程指导跟班学员。

跟班学员第一周全程听指导老师的课,有听课记录及100字以上的评课意见,并发表在个人博客上;跟班学习的学员每天学习回来第二天早上要向带班领导交一节听课记录和一篇学习体会。

跟班学员第二周五下午,全体跟班学员集中在十一小广场校区进行跟班汇报活动。

龙华区教研室符影副主任、十一小潘华莉校长、新坡中心小学陈安璧校长全程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跟班学员集中在十一小广场校区进行跟班汇报活动,校长们亲临指导。

5月8、9日,十一小潘华莉校长带队,陈文华副主任、李长卫副主任、谭湘、徐海燕、刘晓萍、陈萍华等评委老师来到新坡中心小学,与全镇的语文、数学老师一同观摩教坛新秀比赛课。

指导教师指导跟班学员在新坡中心小学上汇报课暨教坛新秀比赛课,跟班学员认真执教了《会走路的树》、《七律·长征》、《乌鸦喝水》、《灰椋鸟》、《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角的内角和》、《生活中的小数》等十节课,他们的课或激情,或平实,或柔美,尽管风格迥异,但对课堂的精彩都进行了恰当的把握和定位。

他们的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并能静心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每听课半天,十一小的评委代表均做点评,十一小潘华莉校长、新坡中心小学陈安璧校长全程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在评课总结会上发表评课意见。

新坡中心小学跟班学员上汇报课暨教坛新秀比赛课

新坡中心小学跟班学员上汇报课暨教坛新秀比赛课

通过三周的跟班学习指导,我们认真做好指导教师与跟班学习教师对接工作,确保本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效果。

我校努力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新坡中心小学学校跟班教师的培训工作,指导教师能积极参加培训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逐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两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加强毕业班教学。

为了增强区域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的优质资源,活跃教学研究氛围,以研促改,共同实现增效提质的目标。

2012年5月,新坡中心小学陈安璧校长、梁副校长、吴兴主任、张华教导带领新坡中心校的所有毕业班的语文、数学及英语教师到十一小,与十一小的毕业班老师做近距离地交流。

我们学校的每一份月考卷、模拟卷都帮新坡中小小学的毕业生做准备,实现资源共享。

十一小与新坡小学毕业班教师近距离地交流。

交流会在愉快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潘校长、杜副校长、平主任、陈文华副主任、李长卫副主任等领导都与新坡领导老师亲切座谈,我们学校毕业班的组长王惠英、陈银玲、余军等教师都非常热心地毫不保留地将我们的好的教法、学法等与新坡老师们交流,新坡老师们都带着思考、带着困惑与我们友好交流,彼此互相交换意见,大家在一起交流了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交流,使彼此了解了各自学校在教学管理、提高成绩、提高质量好的做法,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不足,通过教研活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班工作管理要有创新,要全力以赴打好小学生毕业考这一仗。

我们下决心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好A率、3A、及格率等,确保高分段人数,同时要加强信息交流,创新复习的载体,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教育,要注重了解毕业生的思想情绪,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要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等。

我们的区域教研形式多样,通过教研活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期待我们的区域教研活动,带给双方学校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五)“六一”联欢

5月31日,由潘校长、张副校长、万主任、毛月娟等领导老师,带着节日的祝福、带着大队干部,来到龙楼小学,提前与龙楼小学师生欢庆“六一”节。

孩子们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欢庆“六一”节,潘校长也饶有兴趣地观看学生表演。

三、执手相持,帮扶互动,搭建长久交流桥梁

以城乡教育对口交流为平台,切实加强城乡之间教师对口交流活动,从教师之间的个体交流转变到学校管理、教育、德育和科研等全方位交流。

开展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作,让城乡老师在宽松的气氛中搭建互学互助的平台,通过全方位、分层次、系列化的帮扶工作,既促进本校教师的成长,也帮助新坡中心小学、澄迈龙楼小学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搭建交流桥梁,共建和谐校园。

四、今后的打算

我们的区域教研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点点成效,但我们也要正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将认真总结,争取下以阶段的帮扶工作更富于成效。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每个学期的帮扶活动,新坡中心小学、澄迈龙楼小学确实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们的教研氛围浓了,老师与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城乡教育的发展还不够平衡,教育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及运行机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步伐较慢,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在推进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中切实得以解决,我们将努力缩小教育差距,构建城乡教育体系,搭建互助互学的平台,全面提高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进程。

我们的帮扶工作形式多样,通过教研活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期待我们的帮扶工作,带给双方学校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今后,在推动帮扶工作的新一轮实践中,在推进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还将深入分析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搭建长久的学习交流桥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们自身和新坡小学、澄迈龙楼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用优异的帮扶成绩回报省市县区领导和新坡、澄迈龙楼乡亲对我们的关心和信任。

 

附件一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

第三届“百花奖”有效课堂教学大赛

暨新坡、龙楼小学区域教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促进有效教学实践,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培养骨干教师,为了做好城乡教育区域教研对口帮扶的实施工作,学校决定举行第三届“百花奖”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暨新坡、龙楼小学区域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活动拟以新课程教学理论和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以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构建有效课堂为重点,给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十一小优秀教师团队,推动十一小的内涵式发展,并促进新坡、龙楼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本着公正、公平、选优的原则,要让“百花奖”成为展示十一小、新坡、龙楼小学教师较高教学水平的盛会。

二、大赛主题:

落实精讲多练 推进有效教学

通过大赛,要让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精神实质,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要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契合课改精神的有效教学新课堂,促进三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组织机构

1、第三届“百花奖”有效课堂教学大赛暨新坡、龙楼小学区域教研活动组委会

主任:

陈元招 潘华莉 符影 陈安璧 王明军   

副主任:

杜文君  陈文华  李长卫

成 员:

各科教研组长 各年级备课组长

2、评委

①学校决赛评委:

语文:

李学慧、梁晓萍、李伟私、谭湘、陈海燕、黄建美、徐海燕、林爱妃

数学:

张国红、符影、刘晓萍、李莲、吴庆妮、陈婉玉、陈萍华

综合:

周晓阳、欧阳宇彤、黄良萍、李瑞娥、余军、许海青、韦莉、张笃豪、

②各科组、各年级参赛人选产生由科组、年级自行决定,于第七周三下午放学前报送参赛人员、上课班级及参赛课题。

四、比赛时间:

第8周。

参赛对象:

十一小近三年未参加过市级以上调教活动的教师及新坡中心小学、澄迈龙楼小学骨干教师。

五、活动地点

海口市第十一小学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六、参赛安排

1、赛课流程:

组内选拔→校级决赛。

2、各赛段名额分配:

①初赛:

各教研组、备课组要组织教师结合推门听课活动,以公开课或推选的方式产生科组参赛选手。

②决赛:

各科组按参赛人数比例评出一、二等奖若干人。

3、大赛进程:

按研训处学期计划进行。

4、学校决赛时,学生统一着校服入场,每班40个学生,其余学生教师自行联系安排好。

5、大赛主持:

语文陈文华; 数学李长卫;综合陈青

6、负责签到及统分工作:

文英、周丽君。

7、总务处制作横幅。

8、陈小阳、符敦杰负责音响设备的调试。

9、陈小阳负责评比活动的摄像、录像。

七、参赛要求

1、被选拔、推荐参加学校赛课的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所安排的参赛时间、教学进度确定参赛的教学内容;将参赛教案于赛前三天发送到研训处邮箱(yanxunchu11@)。

参赛者在上课前需上交三份教案给主持人,赛后写教后反思,赛后三天内将教案及教后反思电子稿发送到研训处邮箱。

2、教师必须做好听课记录。

教研组要有详细、真实的评课记录。

赛课结束后的一周内,各教研组要把全部赛课资料和评课总结电子稿发送到研训处邮箱,学校将对教研组赛课活动进行评价。

各科组要及时整理好学科赛课资料,写好赛课总结。

八、评选办法

1、大赛分年级组、教研组、学校三级进行评课。

年级组内赛课由年级组长组织上课和评课,教研组赛课由教研组长组织上课和评课,学校决赛由研训处组织有关事宜。

2、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和新课程理念,实施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由评委当场打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

4、奖级和奖项设置由组委会讨论决定。

   5、奖励标准:

按学校有关方案执行。

 

第三届“百花奖”课堂教学大赛组委会

                                 2012年3月2日

 附件二

新坡中心小学教师

到海口市第十一小学

跟班学习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城乡教育帮扶工作,贯彻落实并深化两校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海口市第十一小学、新坡中心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根据《龙华区乡镇教师跟班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两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跟班学习指导工作的目的

以本次跟班学习指导工作的实施为契机,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学习、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我校优质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坡中心小学年轻教师创设学习平台,支持新坡中心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新坡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的发展,努力提高两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新坡中心小学学校跟班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求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逐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两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跟班人员选拔

本学期,新坡中心小学举行“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第一届教坛新秀比赛”,比赛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是说课;二是从说课的人选中选出语文、数学各五名参加决赛。

新坡中心小学把教坛新秀活动和跟班学习结合起来,把在说课中,语文、数学分别获得前五名的教师作为派往我校跟班学习的人选。

四、跟班培训指导工作内容

   1、在海口市第十一小学举行跟班学习启动仪式,组织跟班学习教师、指导教师认真学习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为顺利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抓住实施培训项目的机遇,与新坡中心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关系。

  

3、组织指导教师对跟班学员进行专业引领,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

   4、在跟班结束时,协助做好跟班教师、指导教师的表现与工作效果的考核和综合评价。

   5、根据区教研室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指导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总结工作,并进行成果汇报和展示。

五、组织管理与主要措施

   1、为做好本次跟班培训指导工作,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研训处、教导处担任、语文、数学备课组长担任组员,负责落实培训指导项目的相关工作。

2、本项目由学校研训处、教导处担任,负责集体实施和管理,积极做好指导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学习、生活管理等工作,关心指导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实行一对一师徒制。

我校安排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带徒,并订立师徒协议,颁发聘书,规范带徒行为,保证培训效果。

4、学习效果跟踪。

跟班学员每周要主动向指导教师定期汇报学习进展情况,主动向指导教师学习,取得指导教师及时有效地指导;跟班学习活动结束,每位跟班学员要完成一篇跟班培训专题总结,跟班学校和指导教师对跟班学员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5、认真做好指导教师与跟班学习教师对接工作,确保本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工作效果。

   6、学校要求跟班学习的教师严格遵守指导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习培训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切实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教育教学能力。

   7、组织开展小专题讲座、示范课等活动,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两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8、创造有利条件,召开指导教师、跟班学习教师的联席会议,共同探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9、及时与新坡中心小学沟通、互动,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实现受益最大化。

六、主要工作安排

跟班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实践经验的学习,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和学校管理的实践。

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四大板块:

1、教学。

跟随指导教师一起经历教学的全程,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一部分课堂教学实践。

2、教研。

跟随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听课、评课,与学校科组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科研。

有条件的可以跟随指导教师一起做课题。

4、管理。

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经历学校管理的主要活动,并写跟班管理日志,发表在个人博客上。

主要工作具体安排表

时间

工 作 内 容

组织者、参与者

4月22日

1、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4月23日

 

跟班学习工作启动会议

区教研室、海口市第十一小学、新坡中心小学领导、教师

4月23至4月28日

1、指导教师要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心态参与到每一个指导工作中,全程指导跟班学员。

2、跟班学员全程听指导老师的课,有听课记录及100字以上的评课意见,并发表在个人博客上;跟班学习的学员每天学习回来第二天早上要向带班领导交一节听课记录和一篇学习体会。

3、跟班学员积极参与教研好的。

跟随指导教师一起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听课、评课,与学校科组教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4、跟班学员参与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经历学校管理的主要活动,并写跟班管理日志,发表在个人博客上。

 

指导教师

跟班学员

4月29日至5月4日

跟班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上两节课,有教案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