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11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docx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

试论美国军事转型与伊拉克战争的特点

冀伯祥

2012-9-2016:

02:

16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4年05期第67~71页

  【专题名称】世界史

  【作者简介】冀伯祥,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

(重庆400047)

  【内容提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其中,美国独具特色。

本文结合两次伊拉克战争,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美国军事转型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效果。

  【关键词】美国/军事转型/伊拉克战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军事革命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军事理论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热潮中,美国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一枝独秀。

美军理论界推崇创新思维,强调学术争鸣,使美军军事理论研究进入高潮。

例如:

在作战空间方面提出了“第五空间”概念;在战争理论方面提出了“深层次联盟”、“非对称战争”和“第四代战争”、“网络中心战理论”等概念。

作为美国国防部“全球信息栅格”的组成部分,美军统一了空军的“星座网”、陆军的“陆战网”、海军的“力量网”。

美军不断创新的军事理论成为美国军队转型和建设的强大动力,而伊拉克战争则具体显示出美国军事转型特点。

因此,在当前世界局部战争不断的情况下,深入研究美国军事转型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防部《转型计划指南》与美军新版转型路线图

  2002年6月,美军根据美国国防部《防务计划指南》颁发了《2003——2007财年转型路线图》。

2003年4月,美国国防部颁布了《转型计划指南》,对美军转型做了宏观规划和战略指导,要求各军种每年11月1日前提交修订的年度转型路线图。

随后,美三军分别发表了未来5年的《转型路线图》。

这一系列文件标志着美国的军事转型由理论构想走向具体实施,从中可以看出美军转型的思路和进展。

  《转型路线图》从军事转型的必要性角度,总结了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

文件认为,伊拉克战争是1986年《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改组法》颁布以来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从这个视角看,水平远在海湾战争之上。

海湾战争是典型的空地一体战条令指导下的联合作战,特点是顺序展开的线性作战与非接触作战的结合。

而伊拉克战争则是全维作战条令指导下的联合作战,特点是多维联合以及全战区分布式多点同时进攻。

伊拉克战争的突出经验是网络中心战样式的联合作战,具有同步性、分布式、非接触、非线性的特点。

  1.以联合作战为核心,建设联合作战体系。

  伊拉克战争证明了网络中心战方式下多维联合作战的巨大威力,坚定了美军加强联合作战能力、向联合作战转型的决心。

美国国防部在《转型计划指南》中强调,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联合作战。

  在转型计划的另一份重要文件《军事转型战略途径》中,美国国防部明确指出:

最近的作战经验反复证明,部队只有真正联合,具有系统集成的能力,并依据网络中心战的原则进行作战,才能在现代战争和冲突中实现体系对抗。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联合作战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转型计划指南》确立了未来15—20年联合作战的概念、任务、原则性框架。

2003年11月,美国颁布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的《联合作战概念》。

文件规定:

近期通过增强联合和完善计划来促进转型;中期以解决全谱军事行动中的某些问题为主;远期主要是构想未来联合作战的蓝图,以中期为重点。

中期联合作战行动概念包括大规模战争联合作战行动概念、稳定作战联合作战行动概念、战略威慑联合作战行动概念、国土安全联合作战行动概念四个关键领域和一体化、网络化、分散性、适应性、致命性等特征。

  第二,建设一体化体系结构,促进一体化互通能力。

为实施联合作战,美国国防部要各军种开发一体化的体系结构,以获得符合联合作战要求的转型能力,并以行动概念、功能概念、支撑概念支持联合作战的概念,这些要求在各军种新版转型路线图中都已经得到了贯彻落实。

美军认识到,实现信息时代网络中心战联合作战,关键是一体化互通能力。

互通就是及时而连贯地使所有相关信息和资产发挥作用,这是美军军事转型中的中心要素。

为了促进一体化互通能力,新版《转型路线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配套的措施和规划,主要是:

(1)以联合技术结构支撑各军种互通性建设;

(2)各军种的独特能力,为联合互通服务;(3)各军种以互通性要求为准,规范标准操作程序,实施横向融合集成。

  2.美军的转型与作战方式的转变。

  1999年4月,美国国防部《防务计划指导》提出开发新的联合作战概念和能力,以提高未来联合部队司令官快速和决定性地实施特别有挑战性的重要作战任务的能力。

当年10月,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推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的白皮书,正式提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

经过两年的未来实验室的模拟,联合部队司令部又推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2.0版白皮书。

  近期世界上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是美军在快速决定性作战新军事理论指导下作战方式变化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美军转型的实践与理论的阶段性成果。

  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以信息认知为中心,以效果为基础,实施高度网络化的联合作战。

该理论强调要尽快实现战役目标,速度要绝对快于对手。

为了达到快速的目的,首先要夺取信息优势,充分掌握双方情报,先机料敌。

其次,实施网络化指挥,参战三军共享实时信息,做到实时反应,统一行动,实现召之即来的全球机动与攻击,加快作战节奏。

  网络中心战为作战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

网络中心战强调将战场上所有侦察监视系统、通信联络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网络体系,各级作战人员利用该体系了解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

以此来加速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使用,使分散配置的部队共享战场信息,把信息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

这样可以提供决策循环加速,加快作战节奏,实现所有参战部队的自我协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质量实施联合作战。

网络中心战的实施使美军联合作战的能力大大加强,跨越式地提升了美军适应信息时代联合作战的水平。

  行动中心战为作战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行动中心是相对于计划为中心而言。

美军认为,工业时代的战争是以计划为中心,计划是作战的中心,战前作好作战计划,战争中修改计划,士兵是同计划中的敌人作战。

信息时代的战争则应以行动为中心,士兵是同眼前的敌人作战,行动本身是作战活动的中心。

传统作战计划依据总体计划来制订火力、协同、保障计划,还有许多分支计划和后续计划,实战中经常会贻误战机。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目标指示程序能通过快速连接,同时指定和执行多个目标,使部队能够从容地与眼前敌人战斗,实施“主宰机动”和“快速决定”,从而达到快速决定性作战的目的。

  二、美国的军事转型与两次对伊作战的特点

  1991年,爆发了牵动全球的海湾战争。

时隔12年,又爆发了伊拉克战争。

在美国军事转型的过程中,美军的新军事理论和快速决定性作战方式经受了实战的初步检验,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1.美国两次出兵伊拉克都采取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方式,体现了联合作战概念。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采取了以空中打击为主的“非线式机动战”的联合作战;而在伊拉克战争中则试验了“网络中心战”,实践了以“直击要害,快速主宰”为主的空地一体联合作战。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空军海军飞机、导弹对伊拉克军队纵深的军事目标和前沿阵地实施一个多月的突袭。

地面进攻前夕,美军又出动大批B—52轰炸机对伊拉克军队前沿阵地实施“地毯式”轰炸;美国海军“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舰和联军地面部队用大口径火炮同时向伊拉克军队阵地猛烈轰击,使伊拉克军队一线部队兵力兵器损失达50%。

多国部队突入伊拉克军队防御阵地后,美军地面炮火迅即进行延伸射击,实施火力护送,继续打击伊拉克纵深内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美空军出动掩护地面部队,迅速向伊拉克纵深进攻。

仅用不到两天时间就推进到伊拉克纵深160余公里的幼发拉底河地区,实现了对伊拉克南部地区部队的包围。

据有关统计,伊军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17.5万人被俘,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坦克、装甲车和飞机。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英军队在进行了一天的空袭后便进入地面和空中的联合作战。

在纳西里耶、纳杰夫、欣迪耶和巴士拉等城市,美英联军与伊拉克军队进行了激战,尽可能地削弱伊拉克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美军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导弹轰炸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阵地,也最大限度地削弱了伊军的实力。

据美国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又有30余万人的军队被摧毁。

  由此可见,美国在两次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利用自身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以很小的代价实现了其歼灭伊拉克主力军队的既定战略。

  1991年海湾战争可以说是美军机械化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33天的空袭使空袭已成为海湾战争中相对独立的战争阶段,它使得伊拉克整体军事实力损失近半,地面战难以持久。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网络中心战”的指导下,依托信息优势建立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作战手段。

其作战特点可以概括为:

越点打、长驱直入、陆空一体、向心攻击。

美英联军绕过了巴士拉、纳西里耶等战略要地,直扑巴格达;美空军在对伊重要据点进行精确轰炸的同时,对地面行动也进行了有力的支援。

战后,美英联军指挥官和各国军事专家纷纷就伊拉克战争发表评论,称美军采取地空一体向巴格达快速直插的进攻战法标着21世纪美军战争新模式的到来。

  2.在军事战略实施上,美国在海湾战争中采取了逐步升级战略;而在伊拉克战争中则强调速决、特种作战和心理战。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美国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采取外交活动、在海湾兵力部署逐步升级、加紧对伊拉克施加政治压力等手段向伊拉克传递信息,施加压力,企图以尽量少的军事动员来达到逼伊拉克撤军的目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实施快速和决定性打击的战略。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驻佛罗里达麦克迪尔空军基地的中央总部为此制定了一整套明确的可选行动方案。

  新的进攻行动计划强调要从多个方向发起快速和决定性的攻击。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还使用小规模特种部队对萨达姆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实施“斩首”式攻击。

  心理战也至关重要。

美军努力促使30万伊拉克正规军和伊拉克人民倒戈一击。

战前专家们就认为,如果美军能够成功地进行速决战,伊拉克正规军的多数部队将抱观望态度,甚至会倒戈。

战争结束后,美国继续发起心理战行动,以消除伊拉克国内剩余的亲萨达姆情绪。

  3.在军事力量的运用和地位上,海湾战争中,美国以空军为主,大量使用巡航导弹;伊拉克战争中,美空军主要担负支援掩护地面进攻任务,以陆军为主,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战争形式向五维发展。

  海湾战争中,美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很低,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仅占8%,打击主力是巡航导弹,除了接近尾声的100小时地面作战之外,空军、海军实施的远距离空中打击几乎贯穿战争全过程,并主导了战争的进程,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海湾战争爆发当日,美军共出动飞机1300多架次,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空袭。

  伊拉克战争中,战争目标是彻底推翻萨达姆政权和摧毁伊拉克的“战争机器”。

这一点与海湾战争相比有根本不同,因此决定了这场战争不能仅仅依靠空中打击来解决,必须依靠地面部队直接介入并始终担当作战主力军来实现。

从战争全程看,空中打击的范围、强度都是以支援地面进攻为主。

首日空袭中,美军发动了3个波次的攻击,出动飞机约100架次,发射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不足100枚。

到第三日,用于空中打击的飞机才达到1000余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约320枚。

由于空袭使用的几乎全部是精确制导弹药,在作战效能大大提高的同时,大量节约了作战资源。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英联军在没有用空中力量给予对方武装力量重创的情况下就投入地面部队,从三个方向同时向伊拉克腹地高速推进,经过与伊军激烈的地面交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使在新军事革命大潮中实施转型的美军倡导的快速决定性作战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事实证明,战争正向陆、海、空、天、电五维领域扩展。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地面力量如果离开空中精确打击的协同,根本无法向前推进,其陆战兵器也发挥不了良好的作战效能。

  与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略思想、用兵特点、武器装备的发展等方面有许多令人深思之处,这场战争对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军事变革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军事科学院专家胡文龙认为:

“伊拉克战争再一次展示了美国新军事变革的成果和高技术战争的新形态、新面貌。

我们的视线现在应该集中到这场战争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上来。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伊拉克战争再次证明:

综合国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也是推动新军事变革的基础。

决定战争军事层面胜负的因素很多,但根本性的因素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去年的军费预算为3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其他15个军事强国的军费总和;这一实力远非伊拉克可比。

所以,美英联军在短期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不足为奇。

此次战争必将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综合国力,并在此基础上倡导新军事变革,加强自身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新的军备竞赛将更加激烈,尤其是一些大国将更加充分利用其雄厚国力和已取得的有利地位,努力保持其军事上的优势和主动地位。

  其次,伊拉克战争再次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将促使世界新军事变革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加快发展。

美军的信息优势在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整个战场对美军来说几乎是“单向透明”的。

在此次战争中,美军攻击行动的目标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反馈作战平台——完成火力攻击的整个过程只需要10秒钟左右的时间,几乎做到实时;而在海湾战争中这一过程是48小时。

在指挥作业方面,美军使用了数字化地图及战况显示系统,实现了大屏幕前指挥,指挥员可以在大屏幕前及时观察战场动态,实施指挥,组织协同。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的巨大价值。

  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看,信息技术将处于战争形态发展的主导和核心地位,信息化国防、信息化军队将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和各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选择。

伊拉克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美国军事转型中新的军事理论思维和新的作战方式及其效果,警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加强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芮边.沙漠风暴续集[M].新华出版社,1991.

[2]魏岳江.军事纵横栏目.人民网,2003-4-23.

[3]胡文龙谈伊拉克战争[A].军事迷[J],2003,(4).

[4]刘江,周树春.直击伊拉克战争[M].新华出版社,2003.

[5]程亚文.战争的游戏与恐惧的升级[A].看世界[J],2003,(4).

[6]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现代军事[M].现代军事杂志社,2004.

[7]张锋.全球信息化战争[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8]薛黎光.美军内幕[M].新华出版社,2002.

[9]胡思远.美国空军揭密[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0]王志文.美国海军曝光[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1]樊高月.美国陆军扫描[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2]迈克尔·奥汉隆.高科技与新军事革命[M].新华出版社,2004.

[13]哈伦·厄尔曼等.震慑论[M].新华出版社,2004.

[14]李运泰.21世纪战争走向[M].长征出版社,2000.

[15]张召忠.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6]弗·伊·斯里普琴科.第六代战争[M].新华出版社,2004.

[17]张军.IT战争[M].科学出版社,2000.

[18]王厚卿.军事思想与现代化战役研究[M].解放军出版社,2004.

[19]固碧松等.21世纪信息战[M].未来出版社,1999.

[20]高祖贵.全球变局:

美国与伊拉克[M].时事出版社,2003.

[21]赵中强,彭呈仓.信息战与反信息战怎样打[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