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982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docx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一非选择题汇编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

“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

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

《“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

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

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1.答案要点:

(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

(2)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统治的政治根基。

(3)类别:

二手史料。

特点:

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

2.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

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

……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

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2.答案要点:

(1)主要原因:

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

作用:

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

(2)作用: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铟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官馆之盛,不可胜原。

——班固:

((汉书·楚元王传》

材料二

表情坚定自信,从容自然的秦俑一号兵马俑坑

请回答:

(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什么价值?

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材料二具有什么价值?

(3)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磅礴气势。

就其政治功绩而言,列出三项足以体现其磅礴气势的事迹。

(3分)

3.答案要点:

(1)材料一是文献价值;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

(2)是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也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是历史价值)。

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是艺术方面的。

)。

材料二是实物价值。

(3)统一中国,创立皇帝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

(或者“建立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并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的建议。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是怎样确立皇帝制度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2)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

最终哪种主张被采纳?

(3)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何意义?

4.答案要点:

(1)确立:

宣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维护皇帝尊严,增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特征:

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或地位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本质: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主宰和权力中心。

(2)意见:

行分封,还是行郡县。

郡县制。

(3)意义: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5.“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

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

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

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

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

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

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5.答案要点:

(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

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

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

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

(2)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

(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

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6、(2008·江苏会考样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

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6、答案要点:

(1)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2)“上”是指秦始皇。

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消极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7.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

“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D

太尉

A

B

C

 

图一秦朝中央机构图二唐朝中央机构

 

图三明朝中央机构图四清朝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怎样的基本特征?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7.答案要点:

(1)A.丞相B.御史大夫C.尚书省D.中书省

(2).废除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3)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趋势。

权力高度集中。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图片:

创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体验历史。

图示:

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太宗曰:

“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

——出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

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

……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

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

(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

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的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

8:

答案要点:

(1)汉朝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唐朝重视选贤任能,北宋和明朝削弱地方官的职权。

(2)巩固封建统治。

(3)增设特务机构。

特征: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4)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

(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

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

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

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请回答: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

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

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二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9.答案要点:

(1)原因:

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影响:

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

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

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原因:

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

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影响:

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

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差异:

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

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0.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有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材料二《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

天下为郡县”。

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新创的制度的内容,这些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不同。

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10.答案要点:

(1)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

(2)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

权力的高度集中。

(3)东方:

专制制度。

西方:

民主制度。

东方:

①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②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较发达。

西方:

①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

②工商业发达。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句话,显然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取得的成就的赞扬,但同时也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差别。

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高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文化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罗马的宏伟,则体现在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军事制度,还有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辽阔的帝国版图。

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唯有法律的征服最为持久”;我国史学家认为:

秦朝的法律源于战国时魏国李悝的《法经》和秦国的《秦律》,应该算是一部十分完备的法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史学家认为现代国家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源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你如何理解他们的观点?

(2)结合秦朝法律与罗马法实施的目的、结果,说明“秦朝短暂而亡”、而罗马法的“第三次征服最为持久”的原因。

(3)试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方面,分析它们的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

11.答案要点:

(1)雅典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少数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等民主机构,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虽然机构之间的权力有部分交叉,但反映了雅典人已具有分权制约的思想。

(2)①从目的看,秦律要加强皇权,巩固专制统治,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罗马法则要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或者:

由于平民的斗争,由于查士丁尼接受罗马帝国灭亡的教训。

②从结果看,秦法固然有利于政府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成为秦亡的原因之一;罗马法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巩固帝国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3)①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小国寡民”,面对激烈的竞争,要凝聚公民的力量,就要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也铸造了公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性格。

②罗马帝国由共和国发展而来,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他们崇尚武力和秩序,因而造就了强大的罗马军团和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

第三、四单元非选择题

1.请阅读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1629年3月英国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

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改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张或实际征收吨税或磅税者,“也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磅税的商人,“也将被谴责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三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教”,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四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1689年《权利法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

(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的意义。

1.参考答案:

(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2)反映了国家和全体国民的利益和意志高于国王(王权)的观念。

(3)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4)把否定国王专制的民主观念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议会成为国家和全体国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材料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君主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在英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答案要点:

(1)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革命前:

君权神授(大权独揽);革命后:

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3)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皇帝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最高法院

其他法院

(司法)

内阁

其他机构

(行政)

参议院

众议院(立法)

 

吏、户、礼、兵、刑、工

图一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图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点?

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图二有什么渊源关系?

图二中的国会类似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个权力机构?

3、答案要点:

(1)表现:

①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②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③能力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④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

(2)相同点:

都体现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不同点:

图一是分割相权以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图二是三权分立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渊源关系:

雅典民主政治为美国代议制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