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407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docx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县域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它犹如一股浩然春风吹遍神州,使广袤的农村大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XX作为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城郊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科学描绘新农村建设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三农”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阶段性和现代化进程规律性的科学把握,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

其中,“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活宽裕”是第一目标,“乡风文明”是第一追求,“村容整洁”是第一要求,“管理民主”是第一保障。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社会文明。

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检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与水平的素质工程。

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我们从自身最具比较优势的环节出发,站在全局的高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科学确定了“建设全省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远目标,致力将XX打造成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的南昌市美丽、文明、富裕的后花园。

提出这一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方面,XX是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城郊县,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县境由梅岭和三爪仑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所环抱,境内有圣水堂省级森林公园和100多个自然保护小区,森林覆盖率44%,是国家级生态环保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具有打造南昌后花园不可多得的自然禀赋。

另一方面,受赣商文化熏陶,XX有着深厚的全民创业基础,全县25万人口中有近1/3在外务工经商,被誉为“江西的温州人”。

如万埠镇洲上村,每三户人家就有一户在外经商,创办实业。

特别是在塑钢型材流通和加工领域独领风骚,掌握了全国70%的市场份额,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本,2005年全县城乡居民年末存款储蓄余额突破20亿元,人均近9000元,居全省前列。

同时,随着南安一级公路的建成,XX整体融入了南昌市“半小时经济圈”和省际城市“六小时经济圈”,极大缩短了与南昌等大中城市的空间距离与经济距离。

所有这些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民本资源及区位交通优势,为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示范带动、分步推进”的要求,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今年实现两个“全省率先”,即率先在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和100%的自然村公路硬化,率先在全省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县1093个自然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整洁、生态协调、社会稳定、新风荡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以“五新一好”为主抓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结合XX实际,运用科学理念,我们把新农村建设具体落实到“五新一好”上来。

(一)运用开放理念发展新产业。

发展和壮大新产业既是生产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是运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进并扶持壮大了天豫食品、从玉菜业、红菱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其中从玉菜业所产蔬菜大部分出口,填补了江西无鲜菜出口的空白,在全省现代农业中独树一帜;天豫食品带动了全县3万亩红薯生产,目前正在与世界500强的韩国不倒翁商谈合作事宜。

同时,在全县建设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优质水稻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新格局。

二是围绕都市需求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依托XX的近郊优势和山水生态资源,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先后启动了南昌冰雪广场、古村深度开发、圣水堂风景区开发、长均古村湖、西山人家等重点旅游项目和一大批农家乐项目,精心打造鼎湖至黄洲现代农业观光长廊和长均至龙津生态休闲观光长廊。

尤其是香港恒茂集团将投资3亿元加盟XX千年古村深度开发,参照云南丽江古城开发模式将其打造成江南一流的古村群。

同时,把每一个新农村当作农家乐的精品板块来打造,塑造了独具XX特色的“田园风光、古村风韵、民俗风情、乡村风味”的乡村旅游品牌。

前不久中国南昌·乡村旅游年启动仪式就在XX举行。

三是加快劳务输出壮大打工经济,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合理有序输出农村剩余劳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县有7-8万人农村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创业。

在前不久江西省劳动厅颁布的全省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区中,XX县列在第一位。

(二)运用市场理念培育新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切实加大对广大农民的生产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

如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种养专业大户500余户;通过职业培训,使大批剩余劳力走南闯北,从事烤鸭、煲汤和塑钢、铝合金营销加工,形成了独具XX特色的“打工经济”和“塑钢现象”,不少成功人士已实现了外出务工向回乡创业的转变,掀起了以发展塑钢产业为重点的创业新高潮,目前已落户塑钢企业30家、生产线300多条,年产值可达15亿元,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为“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

(三)运用城市理念建设新村镇。

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模式延伸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年全面完成所有自然村的规划设计,重点依托XX山水生态优势,把“红瓦、青山、绿水、蓝天”作为XX新农村独有的个性魅力加以张扬,追求引人入胜的理想境界,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强力推进农村路网、水网、林网建设。

实施了小刘村、榨下村、木马村、尚礼村、黄城村等20余个自然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了340公里乡村组公路和10余万平方米面积的房前屋后绿化,全县100%的乡镇、95%的行政村、70%的自然村实现了公路硬化,提前五年完成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要求。

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100%的自然村和行政村通水泥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目标。

同时,在有条件的村庄安装了路灯、修建休闲小广场、设置健身休闲娱乐器材等,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运用社区管理模式,聘请专职保洁人员,对村庄垃圾实行定人负责、定点存放、定时清运,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四)运用文明理念引领新风尚。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文明XX行动、和谐平安XX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了创文明村镇、“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知荣明耻、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和睦相处、和谐创业”的良好风尚。

各试点村都相应成立了老年腰鼓队、秧歌队,兴建了文化公益和休闲娱乐场所,编写了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新歌,从而有效地构筑起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五)运用创新理念形成新机制。

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了稳定增长的“三农”投入机制,降低了农民进城门槛,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推动了农民非农化进程;加快完善了“龙头+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接机制,组建了粮食、果业、畜禽流通等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30多个,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目前,全县各类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年销售农产品收入近5亿元,在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县果树种植面积达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

(六)运用先进理念创建好班子。

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三民”好班子、十面红旗创建、三培两带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胆选拔了一批年纪轻、素质高、懂经济、懂管理、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强人”、“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着力提高村级班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特别是大力推出了优秀村支书凌美龙同志这一先进典型,被中央先教办作为“时代先锋”向全国推广。

同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流动性大的情况,打破以地域界限,在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并在XX打工经商人员聚集城市组建商会和党组织,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三、以规划、整治、管理、投入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形象与品味

从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建设入手,以规划、整治、管理和投入为突破口,致力营造一流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的形象与品位。

(一)高起点规划。

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来抓,着力实施“1+5”工程。

即超前编制好一个规划,因地制宜推广五种模式。

一个规划,就是在全市率先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确定用十年时间,将全县1093个自然村分三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思路。

同时,结合全省三年完成所有自然村村庄规划的要求,目前已完成51%的自然村村庄“两图一书”(村庄现状图、村庄规划图、文字说明书)规划的编制。

五种模式,即生态别墅型木马模式:

长埠镇木马村依托地缘优势,沿西山山脉走向错落有致地建设欧式生态别墅群,将新农村建设与西山山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风光景观型小刘模式:

万埠镇小刘村座落于南安一级公路旁,以展示新农村、新风采为目标,大力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彰显了“青山、绿水、蓝天、红瓦”的生态特色;农民社区型榨下模式:

鼎湖镇榨下村紧邻县城,群众生活宽裕,该村从整治空心村入手,兴建了垃圾中转站、蓝球场、公厕等公共设施,初步形成了农村社区的形态;田园农庄型孝埇模式:

黄洲镇孝埇村依托果业和沼气特色,对整个村庄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对房屋统一颜色穿衣,对房前屋后绿化,做到人畜分离,安装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建了干净的沼气厕所,充分展示了生态风格,乡土风情,山村风貌;人文特色型罗田模式:

长埠镇罗田村立足千年古村品牌优势,以千年古村深度开发为契机,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既充分焕发了古村的光彩,又展示了新农村的风采。

实践证明,以上五种模式符合XX实际,我们将在丰富其内涵的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

(二)高标准整治。

在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典型带动的方式,沿南安一级公路和西山山脉一线筛选确定了26个经济基础较好、自然人文条件优越、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帮扶,强势推进示范村环境整治。

以整墙面、整管线、整畜栏为重点,对建设时间长、外型不美观、影响村容村貌的旧房屋实行“穿衣戴帽”;对村庄电线、电话线、有线光缆进行集中整治,合理有序布局管线;拆除房前屋后牛栏猪圈,实行集中统一建设,做到人畜分离。

并对村庄进行整体美化、绿化、硬化。

在整治中,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对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古街道、古井古树、古寺庙等,做到修而不废,切实加大了对自然生态、历史古文化的保护。

全县共拆除破烂房屋482幢,穿衣戴帽360幢,硬化入户水泥公路35公里,完成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680户,改造厕所140座,完成房前屋后绿化面积13200平方米,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并涌现出黄洲孝埇、长埠木马、鼎湖榨下、万埠小刘等一批样板村。

(三)高效能管理。

村镇环境整治贵在有人管事,重在按章办事,关键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我县结合实际,构筑了“县城一个中心,乡镇二支队伍,村级三套人马”的管理体系。

即县城一个中心:

我们在成立城管局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城管指挥调度中心,即“城管110”,负责全县市容环境卫生及村镇环境整治工作的指挥调度。

乡镇二支队伍:

即充分发挥乡镇城管中队、镇村干部队伍监管作用。

一是乡镇城管中队,在各个乡镇分别成立了城管中队,具体负责辖区内村镇环境整治工作;二是镇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镇村干部队伍作用,将村镇环境卫生整治作为考核镇村干部的内容之一,并明确乡镇领导、干部蹲村挂点时负有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的职责,从而形成各级干部齐抓共管的格局;村级三套人马,即农村党员、卫生保洁员、村民理事会。

一方面,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实行垃圾袋装和定时定点存放,带头维护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带头保证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及排水沟畅通,带头做到人畜分离,牲畜、家禽集中定点圈养,以此影响和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卫生保洁员的管护作用,通过政府投入与群众筹资相结合的方式,我县根据村庄规模大小,每个村庄都聘请了1—3名卫生保洁员,具体负责本村庄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及全天候保洁等工作,负责村庄绿化设施的保养、管护工作,负责管理本村庄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

同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由在当地享有威望的“五老”人员组成村民理事会,帮助协调处理本村庄内部事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考核评比办法,不定期检查卫生保洁员工作和农户的室内外环境卫生,并对全村农户的室内外保洁进行评比和奖惩。

(四)多元化投入。

村镇环境整治难点在于资金投入。

我们通过创新思路,努力提升运作水平,形成了多元投入的运行机制。

一是财政舍得拿。

在财力不宽裕的情况下,我们专门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庄规划,安排200万元用于村镇环境卫生整治,今后十年我们每年将安排不少于4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同时建立了奖励机制,对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好的村给予一定奖励,既调动了积极性,又确保资金投入取得实效,并明确要求乡镇根据自身财力,按一定的比例配套资金。

二部门向上争。

鼓励涉农单位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农林水、果业、农业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整合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全力支持村镇环境整治。

三是群众自发筹。

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的方法,通过召开在村民大会、外创业人士座谈会等方式,充分激发他们改变家乡面貌、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许多群众特别是一些在外能人纷纷自愿捐款支持家乡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群众捐款总额达320余万元。

如长埠镇木马村全村603人,却自筹资金60多万元,在全县率先铺设了雨污水分流下水道,率先建造了自然村标准篮球场,率先建造了自然村标志性雕塑,率先新建了科技文化会堂,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四、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推动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一)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既要有中长远的规划目标,又要有年度的工作安排,做到“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分步推进”,不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将新农村建设运动化。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组织中,引导的主体是政府,创建的主体是群众。

只有干部燃烧激情,群众创建的热情才能竞相涌流。

为此,我们采取领导挂点、部门帮扶、干部一线工作,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召开流动现场会、组织群众实地参观等方式,激励大家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从而使得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

如万埠镇小刘村新农村建设启动后,该村村民刘铁根、刘火根等十多户村民毅然关闭了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铝合金经销店,积极返乡投身新农村建设。

木马村也由凌胜根、凌四根等几个年轻有为的在外创业人士轮流回家,参加理事会,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

(三)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既是参与者,更应是受益者。

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要做好结合文章,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是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特别是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得到旅游收益;二是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完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能够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美化相结合,大力实施农村“五通五造”(即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造塘、造厕、造栏、造型、造林)工程,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让农民能够拥有更加优越的生存环境;四是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主决策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等待民主决策机制,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当家作主。

(四)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抓农村,必须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产业支撑和载体。

一方面,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依托工业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为此,我们以XX工业园区为主战场,通过市场运作,高标准完成了6公里凤凰循环大道硬化,全面拉开了园区10平方公里框架,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验审,已明确为省级工业园区,并被纳入昌九工业经济走廊主体板块。

同时依托XX民营创业优势,在工业园区内设立全民创业园,已被确定为全省全民创业示范园。

大力引进了一批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工业企业累计安排农村剩余劳力5000余人。

同时,积极与省劳动厅对接,全力承接江西职业技工学院落户XX。

另一方面,把新农村建设与打造山水绿城相结合。

按照建设全省一流山水园林县城要求,通过国际招投标高起点完成新城区概念性规划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等举措,大力加快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步伐,强势推进新城区路网、丰和都会、金融大厦、弱电管网、文峰路美化、东门路改造等18个重点城建项目,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五)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不仅涉及硬件条件的改善,而且涉及到软件系统的开发。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村环境整治等硬件建设,一手抓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及乡风文明等软件开发,确保2007年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2008年在全县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使之相辅相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县域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谨防“五化”倾向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犹如春风拂面,让广袤的农村大地顿时生机勃发,热潮奔涌。

在这热潮的背后,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不容忽视的情况和问题,必须正确加以引导,谨防“五化”现象的发生,否则就有可能步入误区,走上弯路。

一是谨防理解中的片面化。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绝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只是修新路、做新房、建新村,不能片面理解为新农村建设只是农村的事,更不能片面理解为只是农民自己的事。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产业互动和村民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城乡一体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全面准确地理解其深刻内涵,以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谨防操作中的简单化。

当前,少数干部在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上存在简单化倾向,习惯于一个模式、搞一刀切,结果往往吃累不讨好,劳民又伤财。

为此,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地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生态、风俗民情等要素,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创造性搞好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三是谨防工作中的表面化。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不能浮在表面就事论事,陷入“一叶障目”的误区,甚至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应该既要抓好面上的工作,又要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既要抓好农村公路、住房、饮水等硬件建设,又要统筹抓好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软实力的提升;既要立足农村搞建设,又要跳出农业求发展,促使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真正实现工农互补、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四是谨防建设中的短期化。

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抓好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又要循序前进、有序推进。

五是谨防推进中的运动化。

建设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政府是引导,群众是主体。

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必要的投入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绝不可一手包办,也不能强迫硬干,一哄而上。

要充分考虑各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尊重群众意愿,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稳步推进,不搞一阵风,反对任何形式的盲目攀比、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新的“大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