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863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docx

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2

5.通分

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

(1)

课题

最小公倍数

(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解决问题。

在学生读完题、理解题意后,教师没有多讲,而是让学生动手拼卡片,在拼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把“铺墙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

2.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富有变化。

在讲完例题后,教师出示了两个练习题,而这两个练习题和例题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两个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重点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够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课题,初步感知。

(5分钟)

1.选出20名同学,分成两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

要求:

请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和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交流发现,并说说报数是6、12的同学为什么要起立两次。

3.6、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把这些数叫做2和3的公倍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倍数。

1.明确报数规则,进行报数。

2.发现报数是6和12的同学站起来两次。

站起来两次的同学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50以内8的倍数有()。

50以内12的倍数有()。

答案:

8、16、24、32、40、4812、24、36、48

2.找一找。

60、18、680、3、12、9、24、6、36

12的倍数()。

12的因数()。

答案:

60、12、24、363、12、6

3.把6和9的倍数、公倍数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圈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6和9的公倍数

6的倍数9的倍数

答案:

6和9的公倍数

6的倍数9的倍数

4.某班学生人数在40~50之间,分成8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

这个班有多少人?

解:

8和6的公倍数有24、48、72……

48在40~50之间。

答:

这个班有48人。

二、探究意义,建构概念。

(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1。

(1)引导学生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思考: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3.课件出示例2。

(1)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出示几组数,引导学生找出最小公倍数,观察并发现规律。

2和34和812和365和78和1224和36

1.

(1)分别列举4和6的公倍数,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2)生自由读教材第68页内容,进一步理解概念。

2.思考后汇报。

生1: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生2:

因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只有最小的公倍数。

3.

(1)分别用列举法、筛选法等不同的方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发现规律:

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三、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七第1、2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独立完成,交流发现。

3.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批改。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知识拓展。

(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阅读教材第69页“你知道吗?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1.活动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探索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开放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真正体现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课时最小公倍数

(2)

课题

最小公倍数

(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借鉴,让学生借鉴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新课伊始,我就引入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又使学生学会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在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呈现找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势,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最后通过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探究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初步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学习目标

会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学习重点

用最小公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求最小公倍数的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具准备:

若干张长3dm,宽2dm的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5分钟)

1.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3和154和16

22和3318和24

2.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1.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明确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选择题。

(1)一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因数B.倍数

C.最小公倍数

(2)34是17和2的()。

A.因数B.最大公因数

C.最小公倍数

(3)因为60是10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所以60是10和5的()。

A.最小公倍数B.公倍数

C.最小公因数

答案:

(1)B

(2)C(3)B

2.东方红小学五

(2)班部分同学进行列队训练,无论是每行排6人,还是每行排8人都正好排满,没有剩余。

至少有多少人训练?

答案:

6的倍数有:

6、12、18、24……

8的倍数有:

8、16、24、3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答:

至少有24人训练。

3.用长6cm、宽4cm、高3cm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要用这样的木块多少块?

解:

6×4×3=72(cm3)

6、4、3的最小公倍数是12。

12×12×12=1728(cm3)

1728÷72=24(块)

答:

至少要用这样的木块24块。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5分钟)

1.课件出示例3。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学生动手拼正方形,思考:

正方形的边长与墙砖的长和宽是什么关系?

2.展示拼成的正方形,并说一说拼摆的过程。

3.“铺墙砖”问题可以转化成什么问题?

1.

(1)读例题,分析老师的问题,并回答。

生1:

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生2:

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

(2)在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汇报:

用拼一拼的方法。

(3)各组学生拿出卡片,动手拼正方形,一边拼一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墙砖长和宽的关系。

2.展示并汇报。

生1:

我们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dm。

生2:

我们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2dm。

……

生3:

边长最小是6dm的正方形。

3.学生思考后汇报:

“铺墙砖”问题可以转化成求公倍数的问题。

三、学习公倍数的应用。

(1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第11题。

学生思考第一问怎么解决?

2.学生在组内提出数学问题,并在组内解答。

3.提问:

三人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三人在起点相遇?

4.总结出求三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1.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求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至少12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

2.学生在组内提问、解答、交流。

3.组内讨论研究、汇报。

4.明确求三个数公倍数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

(6分钟)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七第6、7题。

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后解答,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课堂总结,知识拓展。

(4分钟)

1.师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阅读教材第72页“生活中的数学”。

1.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同桌交流学习成果。

六、教学板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由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接着通过学生拼一拼,画一画,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又通过一个三人绕圈跑步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及运用,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点评和总结:

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会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能熟练运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1: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5和6的公倍数有哪些?

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想一想:

(1)什么是公倍数?

(2)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3)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为什么?

分析:

5和6的公倍数指它们公有的倍数,最小公倍数指其中最小的一个。

(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2)没有最大公倍数。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公倍数。

1.填一填。

(1)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和5的公倍数有(),

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的,其中最小公因数的个数是()。

知识点2: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分析:

可以用枚举法求出4和6的公倍数。

所以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枚举法同上(略)

方法二:

用短除法(即分解质因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的。

答案:

(1)3,6,9,12,15…5,10,15,20…15,30…15

(2)有限1

(3)无限

答案:

772672240

知识点3: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1)班同学站成一个方阵进行团体操表演,平均每排站6人,还剩下1人,如果每排站7人,还是剩下1人。

(1)班至少有多少人?

分析:

如果把总人数减去1,每排站6人或7人刚好没有剩余,也就是6和7的公倍数,求至少有多少人,所以是求出最小公倍数加1。

答案:

6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42,42+1=43(人)。

3.一盒鸡蛋,3个3个地数余2个,4个3个地数也余2个,5个5个地数还是余2个。

这盒鸡蛋至少有多少个?

答案:

3、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2=62(个)。

教师布置作业。

1.教材第72页第9、10、11题(独立作业)。

2.教材第72页第12题指导练习。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说一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练习、总结、交流,进一步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熟练地求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通分

(1)

课题

通分

(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在教学中,遵循教材的编排,将通分的教学置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情境中,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且还通过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探索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也就是先找出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在探索通分的方法中,为了能让学生的思维自主发挥,采用了先放后收的方法,也就是先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来解决。

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将学生的思维收回来,重点研究把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方法,从而引出通分。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通分的概念及通分的方法。

2.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比较。

3.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

(4分钟)

1.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哪个大,为什么?

3.引入课题:

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今天,我们来探究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课题:

通分)

1.口答。

2.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

(1)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自然数2。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答案:

(1)

71

(2)

2.下列哪组分数的通分是对的?

哪组是错的?

哪组不够简单?

答案:

第(3)组通分是对的,第

(1)组通分是错的,第

(2)组通分不够简单。

3.有一种黄豆,每千克中含有

千克蛋白质和

千克淀粉。

在黄豆中,蛋白质和淀粉,哪种含量高一些?

答案:

答:

在黄豆中,蛋白质含量高一些。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0分钟)

1.出示教材例4主题图。

(1)提问:

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分别占地球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2)讨论。

①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②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2.出示教材第73页“再比较一下”:

(1)比较它们的大小。

(2)观察比较每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1.

(1)结合主题图,明确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2)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①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占3份,海洋占7份,所以海洋面积大。

是3个

是7个

,所以

小于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2.

(1)学生独立完成。

(2)特点:

上一组分母相同,下一组分子相同。

(3)比较方法: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反而大。

三、巩固练习。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7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5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独立完成后教师批改。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畅所欲言谈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学示例的比较,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归纳出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4课时通分

(2)

课题

通分

(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上节课知识,明确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只有通分后才好比较。

本节课设计有如下特点:

1.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

2.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明确了只有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和通分的方法。

2.会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学习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

(4分钟)

1、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

1.学生独立完成。

2.质疑:

怎样比较出大小?

3.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1.比较大小。

 

答案:

<<>>

2.小雨和小阳在骑自行车比赛中骑一段距离,小雨用了310

小时,小阳用了415小时。

谁的成绩好?

答:

小阳的成绩好。

 

3.比较大小

答案:

①>②>③<④>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20分钟)

出示教材第74页例5主题图。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怎样比较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强调:

重点研究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的方法)

(2)引导交流,化成同分母分数以什么数作为它们的公分母?

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

(3)总结通分的概念。

(1)观察主题图,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比较方法。

方法一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方法二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2)分组交流,试做。

明确:

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首先要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

转化的关键是确定公分母。

(3)读一读通分的概念。

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说一说概念。

三、巩固练习。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75、76页第2、3、5、9、10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

1.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教材第75、76页第4、6、7、8题。

1.自己谈一谈收获。

2.独立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复习导入时故意给学生设置障碍产生矛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在探讨新知时,非常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明显。

教师点评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