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687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docx

2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三明市环保局

三明市富友石墨矿业有限公司年处理6万吨硫铁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

三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日期:

2012年7月

项目背景

2010年5月,三明市富友石墨矿业有限公司于建设镇建爱村赤板建成二条石墨浮选生产线、一条石墨磨粉生产线,设计浮选处理石墨原矿6万吨/年、磨粉处理石墨原矿4万吨/年,但由于石墨浮选技术不成熟,生产出的石墨品位较低,达不到市场对高碳产品的质量要求,项目仅短暂运行便停产至今。

现三明市富友石墨矿业有限公司拟保留其中的石墨磨粉生产线,并对原有二条石墨浮选生产线进行改建,充分利用原有破碎、浮选等工艺设备,更换球磨机、增设精矿池、新建一尾矿沉淀池(2#),改建完成后,保留的石墨磨粉生产线继续生产石墨(其处理石墨原矿规模从4万吨/年降低至1万吨/年),而改建而成的硫铁矿浮选生产线年处理硫铁矿原矿6万吨/年。

改建前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改建前项目概况

◆地理位置及占地

项目建于建设镇建爱村赤板。

项目征地75732平方米。

◆设计规模

选矿厂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处理石墨原矿10万吨(其中浮选处理6万吨,磨粉处理4万吨),年产浮选石墨精矿2.4万吨(品位90.0%),年产浮选石墨中矿3.34万吨(品位65.3%),年产磨粉石墨精矿3.92万吨(品位82.5%)。

年生产天数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投资

工程总投资40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3万元。

◆项目组成

选矿厂现有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1。

表21改建前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主体工程

1

破碎车间

鄂式破碎机2台,锤式破碎机2台

2

球磨车间

皮带廊4条,粉矿仓2座,湿式格子型球磨机2×2台,分级机2×2台

3

浮选车间

原矿浆搅拌槽2×2个,浮选机26×2台

4

浓缩工序

精矿浓缩池4个,水平胶带过滤机2台

5

干燥车间

双浆叶干燥机2台,盘式干燥机2台

6

1#尾矿沉淀池

1个,占地面积22367m2

7

原料堆场

1座

8

磨粉车间

粉矿仓2个,超细机械粉碎机2台

9

成品仓库

1座

公用辅助工程

1

供电系统

1000kW变压器1台

2

供热系统

导热油锅炉2台

3

生产给排水系统

设水泵1台,设780立方高位水池1座。

生产用水全部回用,不排放。

4

生活给排水系统

生活用水引山水,于综合楼顶设一水塔。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浇灌。

5

辅助生产设施

60t地磅房2座,装车场1个。

6

管理区

办公宿舍楼1座

7

道路

厂区道路110m

环保工程

1

尾矿废水、、

经尾矿沉淀池沉淀后回用

2

胶带过滤废水

3

桨叶干燥器喷淋除尘器除尘废水

4

生活污水

在管理区内设1套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浇灌。

5

大气污染防治

1#导热油炉烟气:

多管除尘器1套,15米高排气筒

2#导热油炉烟气:

多管除尘器1套,15米高排气筒

浆叶干燥器(2台)废气:

每台分别配1台水喷淋除尘器,15m高排气筒

石墨盘式干燥器(2台)废气:

1台袋式除尘器,15m高排气筒

磨粉车间石墨原矿破碎(2台)废气:

1台袋式除尘器,15m高排气筒

磨粉车间生产线包装机废气:

1台袋式除尘器,15m高排气筒

6

噪声

减振、隔声降噪,加强运输管理,加强工人防护等。

现有选矿生产工艺分析

1.1.1现有选矿工艺流程

项目有二条浮选生产线和一条磨粉生产线。

原矿品位在70~79%之间采用浮选进行提纯,原矿品位在80%以上可直接采用磨粉成为一定粒度的产品。

(1)浮选生产工艺

浮选采用无氰浮选工艺,原矿经破碎后进入球磨机磨矿,并与分级机形成闭路;分级出的合格粒度的原矿,进入搅拌槽,按照石灰、10%水玻璃溶液、煤油、2#浮选油的先后顺序加入所需的浮选药剂,经“一粗、三精、一扫”,选出石墨精矿。

浮选过程所得的精矿经胶带过滤、干燥后装袋出售。

浮选过程中各中段矿浆混合形成综合中矿,经胶带过滤、干燥后装袋出售。

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浆(包括胶带过滤溢流水、地面冲洗水)经尾矿输送管道重力自流至1#(或3#)沉淀池进行排放。

尾矿经沉淀池自然沉淀和降解处理后,尾矿澄清水通过窗口式排水井流至回水池,采用离心式清水泵扬送至选矿厂高位水池进行循环利用,不外排。

(2)磨粉生产工艺

磨粉工艺是将人工挑选出来的品位较高(超过80%)的石墨原矿直接采用干磨的方法,形成各种不同粒度的产品。

选矿厂现状

项目已建成二条石墨浮选生产线(含1#尾矿沉淀池)、一条磨粉生产线,生产线按工艺顺序沿山体由高到低布设。

1#尾矿沉淀池建于选矿厂北侧的荒地,占地22367m2,采用水泥浆砌石结构、四面筑坝,一次性建成,坝体地面以上高度6.5m,全库容1.47×104m3,有效库容1.18×104m3。

尾矿输送采用重力输送、坝前放矿,设有砂泵站一座、尾矿输送管道一条。

选矿厂投产后短暂运行,约产生645t(合约380m3)的尾矿渣,推放于1#尾矿沉淀池中。

现有工程污染源分析

1.1.2废水

◆生产废水

桨叶干燥器水喷淋除尘器除尘废水进磨机作为补充水,不外排。

经浮选工序产生的尾矿浆、胶带过滤废水和地面冲洗废水413t/d,其中尾矿干量8.6t/d,全部进入沉淀池,废水沉淀池出水全部(409t/d)打回高位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

项目生产废水零排放。

◆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3.2t/d(960t/a),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林灌。

1.1.3废气

有组织排放源

现有工程有组织排放大气污染源7个,分别是1#导热油炉排气筒、2#导热油炉排气筒、石墨桨叶干燥器(2台)排气筒、石墨精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石墨中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石墨原矿破碎排气筒、石墨成品包装排气筒;其排放情况详见表2-2。

表22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一览表

排放源名称

高度

(米)

排气量

(Nm3/h)

二氧化硫排放

烟(粉)尘排放

日运行时数/年运行天数

排放

浓度mg/m3

排放

速率

kg/h

年排

放量

t/a

排放

浓度mg/m3

排放

速率

kg/h

年排

放量

t/a

1#导热油炉排气筒

15

8475

604

5.12

18.4

108

0.91

3.3

12/300

2#导热油炉排气筒

15

12700

604

7.68

27.6

108

1.37

4.9

12/300

石墨桨叶干燥器(2台)排气筒

15

4673×2

/

/

/

120×2

0.56×2

3.4×2

24/255

石墨精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

15

3935

/

/

/

120

0.47

2.9

24/255

石墨中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

15

7870

/

/

/

120

0.94

5.8

24/255

石墨原矿破碎排气筒

15

4659

/

/

/

120

0.56

3.4

24/255

石墨成品包装排气筒

15

2795

/

/

/

120

0.34

2.1

24/255

达标分析

/

/

达标

达标

/

无组织排放粉尘

根据《福建省富友石墨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0万吨石墨原矿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该项目无组织排放粉尘主要来自汽车运输和露天堆场卸载过程产生的扬尘。

经计算,项目汽车运输扬尘量1.07吨/年,露天堆场卸载扬尘量0.006吨/年,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量合计1.076吨/年。

1.1.4噪声

选矿厂噪声主要来自原矿破碎、磨矿、干燥等工序,主要设备噪声见表2-3。

表23选矿厂主要噪声设备

序号

产生噪声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声级(dB)

空间

分布

降噪措施

降噪效果

(降低dB)

治理后声级(dB)

运行

时段

1

鄂式破碎机

2

85~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2

1#湿式格子型球磨机(粗磨)

2

90~103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8

连续

3

2#湿式格子型球磨机(细磨)

2

90~103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8

连续

4

锤式破碎机

2

85~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5

超细机械粉碎机

2

90~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6

锅炉引风机

2

80~90

地面

减振、消声

10

80

连续

7

干燥机引风机

4

80~90

地面

减振、消声

10

80

连续

1.1.5固体废物

表24建设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理量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固废类型

处理方式

排放量t/a

1

锅炉炉渣和除尘灰渣

72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外卖给水泥厂作为原料

0

2

盘式干燥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1439.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产品

0

3

石墨原矿破碎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56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产品

0

4

磨粉生产线包装工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32.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产品

0

5

浮选生产线产生的尾矿渣(干量)

258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全部送到沉淀池处理后综合利用

0

注:

项目仅短暂运行,以上序号1、2、3、4的固废按要求处置,序号5产生的固废堆放于1#尾矿沉淀池,尚未完成综合利用

总量控制(见表2-5)

表25现有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总量控制指标一览表

类别

污染物

现有工程排放量

现有工程核定排放总量

符合性分析

工业废气

废气量

25129

/

/

二氧化硫

46.0

46.0

符合

烟尘

8.2

/

/

工业粉尘

21.0

/

/

备注:

废气量单位——万标立方米/年,其余——吨/年

存在问题

(1)1#导热油炉排气筒、2#导热油炉排气筒、石墨桨叶干燥器(2台)排气筒、石墨精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石墨中矿盘式干燥器排气筒、石墨原矿破碎排气筒、间石墨成品包装排气筒,以上排气筒排放口均未按规范化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符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规定的采样条件

(2)未建成尾矿澄清水回用系统

(3)尾矿渣堆放于1#尾矿沉淀池中,尚未完成综合利用

(4)1#尾矿沉淀池底部未做防渗层(原项目不要求,改建后要求做防渗层)

改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改建项目概况

1.1.6项目名称及性质

项目名称为年处理6万吨硫铁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由大田县经济贸易局于2012年5月11日以闽经贸备〔2012〕G12004号文备案。

建设性质为改建——B1020化学矿采选。

1.1.7建设地点

改建项目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爱村赤板,利用现有石墨生产线用地。

1.1.8建设规模

保留原有石墨磨粉生产线,但其处理石墨原矿规模从4万吨/年降低至1万吨/年,另对原有两条石墨浮选生产线进行改造,改建成一条年处理硫铁矿为6万吨的生产线,年产硫铁矿精矿2.57万吨。

1.1.9项目投资

改建工程总投资510万元。

1.1.10劳动定员和生产制度

劳动定员:

利用现有人员,未新增人员。

生产制度:

石墨磨粉生产线:

年工作日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

硫铁矿浮选生产线:

年工作日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1.1.11项目组成

改建工程大部分利用原浮选石墨的二条生产线设备,仅需更换球磨机、更改部分工艺管道,新建2#尾矿沉淀池即可。

改建工程由主体工程、公用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详见表3-1。

表31改建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1

石墨磨粉车间

粉矿仓2个,超细机械粉碎机2台

利用现有

2

原料堆场

1座

利用现有

3

破碎车间

鄂式破碎机2台,锤式破碎机2台,

利用现有

4

球磨车间

湿式格子型球磨机4台

换新

5

浮选车间

原矿浆搅拌槽4个,浮选机52台

利用现有

6

1#尾矿沉淀池

1个,占地面积22367m2

利用现有,底部防渗处理

7

2#尾矿沉淀池

1个,占地面积24500m2

新建,底部防渗处理

8

精矿池

5个,每个容积50m3

新建

9

成品仓库

1座

利用现有

公用辅助工程

1

供电系统

1000kW变压器1台

利用现有

2

生产给排水系统

设水泵1台,设780立方高位水池1座。

生产用水全部回用,不排放。

利用现有

3

生活给排水系统

生活用水引山水,于综合楼顶设一水塔。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浇灌。

利用现有

4

辅助生产设施

60t地磅房2座,装车场1个。

利用现有

5

管理区

办公宿舍楼1座

利用现有

环保工程

1

尾矿废水

回水泵站2座(1备1用)、回水管道2条、回水活性炭净化处理系统1套。

尾矿废水排入尾矿沉淀池沉淀澄清,再经处理后回用。

2

生活污水

在管理区内设1套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围林地浇灌。

依托现有

3

尾矿渣

出售至水泥厂综合利用

4

环境管理、监测

依托现有管理机构及成员,设立环境监测室,日常生产落实监测计划。

5

遗留环保问题处理

清理现有尾矿渣出售综合利用,并对1#、2#尾矿沉淀池做底部防渗。

1.1.12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与改建前相比,增设硫精矿池,闲置干燥车间,新建2#尾矿沉淀池。

改建工程生产工艺分析

1.1.13改建工程工艺流程

◆石墨磨粉生产线

磨粉工艺是将人工挑选出来的品位较高(超过80%)的石墨原矿直接采用干磨的方法,形成各种不同粒度的产品。

磨粉生产线利用现已建好的生产线。

◆硫铁矿浮选生产线

选矿工艺为浮选工艺,采用二级破碎、一段段闭路磨矿系统和“一粗、三精、一扫”浮选流程。

原矿经二级破碎后装入粉矿仓,粉矿仓内的原矿通过摆式给料机、皮带输送机运至球磨、螺旋分级机组进行闭路磨矿。

磨矿分级出的合格粒度进入原矿浆搅拌槽,调浆加入浮选药剂后进入浮选机进行浮选,上层的精矿浆进入三道浮选机精选,排进精矿池浓缩后(含水率约15%)装袋出售,下层的尾矿浆进入一道浮选机扫选,提高回收率。

1.1.14改建工程主要设备(表3-2)

表32改建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车间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石墨磨粉车间

超细机械粉碎机

LHJ/Y-150,75kw

2

现有

破碎车间

鄂式破碎机

2

现有

锤式破碎机

35kw

2

现有

硫铁矿球磨车间

湿式格子型球磨机

1500×3000,135kw

4

换新

分级机

FLG-12,22kw

4

现有

硫铁矿浮选车间

原矿浆搅拌槽

1500×1500,11kw

4

现有

浮选机

SF1.2,104kw

52

现有

改建工程污染源分析

1.1.15废水

(1)硫铁矿浮选选矿废水

尾矿废水排入尾矿沉淀池澄清处理后回用,项目生产废水零排放。

表33尾矿浆污染物产生排放指标

尾矿浆产生量437.5t/d(131250t/a)

污染物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削减量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pH

6.8(无量纲)

/

/

/

/

SS

290057

38070

38070

0

0

103.31

13.56

13.56

0

0

13.29

1.74

1.74

0

0

4.15

0.54

0.54

0

0

20.11

2.64

2.64

0

0

37.30

4.90

4.90

0

0

1.03

0.14

0.14

0

0

注:

选矿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不排放。

(2)生活污水

项目劳动人员50人,生活用水5t/d(1500t/a),生活污水4t/d(1200t/a),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指标见3-4。

表34生活污水产生排放指标

生活污水排放量4t/d(1200t/a)

污染物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削减量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COD

400

0.5

0.5

0

0

NH3-N

35

0.04

0.04

0

0

注: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林灌

1.1.16废气

废气排放量汇总见表3-5。

表35废气排放汇总表

排放源

废气量

(万标立方米/年)

粉尘(t/a)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石墨原矿破碎

1128

225.6

224.2

1.4

石墨成品包装

672

13.4

12.6

0.8

硫铁矿原矿破碎

3384

676.8

672.7

4.1

合计

5184

915.8

909.5

6.3

1.1.17噪声

改建完成后,噪声源主要来自破碎机、粉碎机和球磨机,据有关资料及同类设备调查,各噪声源的源强见表3-6。

表36噪声源及源强

序号

产生噪声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声级(dB)

空间

分布

降噪措施

降噪效果

(降低dB)

治理后声级(dB)

运行

时段

1

鄂式破碎机

2

85~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2

湿式格子型球磨机

4

90~103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8

连续

4

锤式破碎机

2

85~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5

超细机械粉碎机

2

90~100

地面

减振、厂房隔声

15

≤85

连续

1.1.18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见表3-7。

表37固体废物产生排放一览表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固废类型

处理方式

排放量t/a

1

石墨原矿破碎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224.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产品

0

2

石墨成品包装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12.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产品

0

3

硫铁矿原矿破碎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672.7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回收作为硫铁矿原料

0

4

废活性炭

10

危险废物

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处置

0

5

硫铁矿浮选生产线产生的尾矿渣(干量)

3807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输送至尾矿沉淀池,澄清水回用,尾渣清理出售至水泥厂综合利用

0

污染物变化“三本账”分析

本改建工程建设前后污染物变化“三本账”分析详见表3-8。

表38改建前后污染物变化“三本账”一览表

类别

污染物

现有工程

本工程(改建项目)

总体工程

实际排放量

核定排放量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预测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工业废水

废水量

0

/

13.125

13.125

0

0

0

0

工业废气

废气量

25129

/

5184

0

5184

19945

5184

-19945

SO2

46.0

46.0

0

0

0

46.0

0

-46.0

烟尘

8.2

/

0

0

0

8.2

0

-8.2

工业粉尘

21

/

915.8

909.5

6.3

14.7

6.3

-14.7

固废

工业固废

0

/

3.8

3.8

0

0

0

0

备注:

废水量、固废量单位——万吨/年,废气量单位——万标立方米/年,其余——吨/年

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

地表水环境现状

在文江溪设置3个监测断面,根据监测结果,各监测断面的各监测因子均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文江溪水环境现状良好。

地下水环境现状

设置地下水监测点位3个,监测期间,地下水各监测点位的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地下水Ⅳ类标准,地下水质量现状良好。

大气环境现状

在评价区内设置2个大气环境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各现状监测点的PM10日平均浓度值范围0.025~0.031mg/m3,低于GB3095-1996中的日平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0.15mg/m3);各现状监测点的PM10最大日平均浓度值占标率范围19~21%。

说明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声环境现状

在东、南、西、北侧的厂界各布设一个噪声监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厂址区域昼夜噪声均小于GB3096-2008中3类区环境噪声限值,厂址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土壤环境现状

1#尾矿沉淀池西南面的荒地(土1)、东面的农田(土2)各布设1个取样点位,分析结果显示,1#尾矿沉淀池西南面的荒地(土1)的土壤的各项指标均达标,1#尾矿沉淀池东面的农田(土2)铜、锌、铅、镉超标,分别超标0.3倍、5.8倍、6.2倍和13.7倍。

说明1#尾矿沉淀池东面的农田受污染严重,已不适宜继续耕作。

河流底泥现状

河流取样点位3个,为尾矿沉淀池上游500m(泥1)、尾矿沉淀池下游2500m(泥2)、尾矿沉淀池下游5000m(泥3)。

分析结果显示,尾矿沉淀池上游500m(泥1)取样点底泥的铜和锌超标,分别超标0.2倍和0.8倍,尾矿沉淀池下游2500m(泥2)取样点底泥的锌超标,超标0.8倍,尾矿沉淀池下游5000m(泥3)取样点底泥的锌超标,超标0.6倍。

除此之外,其余各底泥监测点的各监测项目均达标。

说明项目厂址所在文江溪河段,受沿岸选矿等企业的影响,河流底泥的部分金属含量已经超标。

主要环境问题

(1)1#尾矿沉淀池东面的农田受污染严重,已不适宜继续耕作,项目建设单位已征用1#尾矿沉淀池东面的农田,建设单位应与农田种植者良好协商,要求其停止耕作。

(2)厂址所在文江溪河段,受沿岸选矿等企业的影响,河流底泥的部分金属含量已经超标。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项目正常运行时不排放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即尾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文江溪情况下,会造成文江溪严重污染,混合过段长度1337米,完全混合后,河流的铅、砷仍超标。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项目正常运营情况不会污染地下水,在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即尾矿废水渗漏或尾矿浆直接排入文江溪情况下,只会对浅层地下水(潜水)的局部范围造成污染,而且造成的局部污染,随着地下水补给文江溪,地下水污染也随之慢慢转移至地表水。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项目粉尘正常排放时,采用估算模式计算PM10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6.06%,小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