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628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docx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北 京 四 中

撰稿教师:

刘 刚  审稿教师:

李京燕  编 辑:

曲绍伟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本部分学生的问题

  1、该部分记忆内容较多,但有无主次要之分?

哪些是一定要记的?

  2、广西算不算西部?

(选修二册P10页图1.9南海诸岛的图广西的颜色怎么是西部省份?

  二、主要高考考点与重点内容总结

  总:

  △区域自然差异的核心问题

  一个整体: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两个基本要素:

气候、地貌(对于中国)

  两面镜子:

植被、土壤

  △区域经济差异的核心问题

  

(一)划分依据:

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评价指标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发展速度(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新指标:

绿色GDP、(自主创新能力)

  分:

(标▲为要记的高考考点)

  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区域名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空间特征与区域自然结构、特点

区域自然特征▲

季风区

干旱

高、寒

位置▲

背靠内陆,面向海洋

西北内陆

西南部青藏高原390-280N

范围▲

三级阶梯,二级阶梯  

黄土四川云贵横断

二级阶梯内内蒙古高原、塔、准盆地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地形地质矿产▲

海拔较低,多平原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高原盆地

海拔在4000米以上,部分高山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明显。

湿润、半湿润区

气候干燥,气温年、日较差大,多大风

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区外输入水汽不够

水▲

外流河为主,雨水补给。

河多,东部平原多湖(长江中下游)

内流河为主,雨水、冰雪融水补给;湖多,多为咸水湖。

西北部为内流区,东南部是大河源,多冰川、湖泊

植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生物种类多

荒漠,部分草原,生物种类较少

荒漠、草原

与高山草甸、灌丛

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特点

农业优势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土壤肥,市场广,交通便、开发历史悠久

光照,气温日较差大

光照、太阳能、气温日较差大

农业劣势

人多地少

水分,土壤(有机质低,盐分高)

热量、土壤(发育程度差,浅薄)

农产品基地

最主要的农耕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

四大商品棉基地

畜牧业在全国也占主要地位

畜牧业基地:

草原

灌溉农业:

河套、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绿洲

产品:

粮、棉、瓜、果

南疆—商品棉,

甜菜—内、新

畜牧业: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农业:

青稞、小麦、豌豆、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工业优势和部门

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市场广大、交通便利

工业部门齐全

矿产丰富:

煤、石油(气)、稀土、铁、镍、金、盐、宝石

石油工业:

玉门、克拉玛依、塔中

有色金属:

金昌

太阳能地热能丰富(羊八井)

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

煤、石油、铅、锌、盐湖、钾肥

工业劣势

能源不足(特别是南方)

资金、技术、交通

资金、技术、交通

人口分布、城市

人口稠密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面积45%,人口95%

分布多呈带状、点状,集中于黄河沿岸平原、绿洲、铁路沿线

面积30%,人口4%

人口稀少,藏族聚居,多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面积25%,人口1%

环境特点人地关系

因地制宜、特有区域问题▲

商品农业区域开发、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南方低山丘陵区开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三峡工程、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海岛开发、城市新区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东西差异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

自然景观、植被土壤、农业的垂直差异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微弱

 

发展外部条件

对外开放

(与中亚国家建立联系)

 

 

发展方向

 

 

 

总体:

区域特征

 

 

 

与历史政治的联系

 

 

 

注:

标空为不需要记忆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3.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比较

区域名称:

东部

中部

西部

空间特征与区域自然结构、特点

区域自然特征▲

季风区

季风区(主要)

跨季风与非季风区

位置▲

沿海

位于腹地,承东启西

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范围▲

沿海的12个省级行政区

中部的9个省级行政区

西部的10个省级行政区

地形地质矿产

地势平缓,矿产相对缺乏

山地与平地交错,煤储量大

高原与盆地并存,地形复杂。

发生地质灾害。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明显。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季风气候,湿润程度不及东部。

季风区季风气候较明显,非季风区干燥少雨。

总体多干旱和高寒区

外流河为主,雨水补给。

河湖密布。

外流河为主,雨水补给为主。

位于黄河长江中游。

西北部以内流河为主,西南青藏地区多冰川,雨水补给和冰川补给。

高原湖区

植被

森林为主,种类多

森林、草原为主

森林、荒漠、草原

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特点

农业优势▲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土壤肥,市场广,交通便,开发历史悠久

水热条件好,市场广,

光照足,气温日较差大,依地形可发展多种农业

农业劣势▲

人多地少,北方缺水,洪涝

土壤、水分条件不如东部,交通不够便利

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便,市场小

农产品基地

我国主要农业基地、海洋水产:

黄淮海、长三角、珠三角。

(因本区用量大,产品供不应求)。

东北三江、松嫩平原商品农业,内蒙古的畜牧制品。

青藏牧区的牛羊、青稞  新疆的棉花、瓜果

西南的柑橘、甘蔗

工业优势和部门▲

技术较先进人才聚集,交通便利,基础好,城市密集市场广,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承东启西的区位好,资源具有优势。

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有色金属和重工业发达

东北抓住时机做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一是资源密集的部门,如采掘业。

二是劳动密集部门,如建筑业和机械设备修理业。

三是部分资源加工型的重化工业,这得益于西部丰富的矿产和电力资源。

工业劣势▲

能源、原材料不足,缺淡水,环境污染,洪水,交通运输紧张,(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国际竞争力)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含交通),东北经济转型过程慢

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含交通)、生态基础

人口分布、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密布。

分布多呈带状,集中于江河两岸,铁路沿线。

人口少,多民族,多分布于绿洲及铁路沿线。

环境特点人地关系

因地制宜、特有区域问题

北方缺水 

长江下游防洪

山西煤炭运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东北森林保护

长江中游防洪

北方沙尘暴

西北生态环境恶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西南交通建设

 

发展外部条件▲

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

发展与东西部的横向联系

发展沿边经济贸易(尤其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内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外成为外贸、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

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  改善生态环境,如退耕还湖、还林、还草;

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草原牧区建设;

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如东西交通建设;

发挥沿边优势,边贸、旅游;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草;

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绿州农业与草原牧区建设;

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

发挥沿边优势,边贸、旅游;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

总体:

区域特征

经济发达的前沿地带

具有资源和能源优势的地带

生态和经济都很落后,潜力巨大的地带

与历史政治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历代对洪涝的治理

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

丝绸之路

三线建设

西部大开发

  ▲另一种表格▲(不分工农业总说经济)

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优势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

交通尤其海运便利

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能源、矿产丰富

农林牧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重工业发达,

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

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

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

西南水力资源充足

劣势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缺水,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交通运输紧张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含交通),生态问题等。

如东北经济转型过程慢;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生态问题突出

如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

发展

  方向

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内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外成为外贸、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

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展,发展技术密集产业

(缓解能源、交通、原料、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

改善生态环境,如退耕还湖还林还牧还草;

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草原牧区建设;

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如东西交通建设;

发挥沿边优势,边贸、旅游;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

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牧还草;

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绿州农业与草原牧区建设;

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

发挥沿边优势,边贸、旅游;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

  4、三个经济地带差异的结果

  1)差距在逐渐变大

  2)通过国土整治逐步缩小差距

  措施:

西部大开发—加强地区间联合,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1)抓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首位)

  

(2)东部向西部转移产业:

如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部分高能耗、原料消耗的企业

  (3)农牧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特色产业、旅游业

  (4)政策支持、投资环境改善

  (5)科教、人才

  注:

广西算东部地带(如选修二册图P10),教材10页图1.9之南海诸岛的图广西的颜色是西部省份——这个印刷错了!

  另注: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广西(见选修二册P16图)

  三、典型例题

  例1(2000年上海高考,31)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1)“祁连雪水灌三洲”是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了____________是重要水源。

___________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

虽然____________,光照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3)西南山区山高谷深,常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地势起伏大,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____________变化显著,森林类型的多样。

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____________的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有深远意义。

  【命题意图】本题以西北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及西南山区三地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只要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知道自然条件差异应从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分析,再结合题目要求认真分析,回答本题不是很难。

  【易错分析】第

(1)小题,学生如果不会推敲字面含义,就会回答不对。

(2)小题,有部分学生往往不加思考,就会填上“高寒”“气温低”等,这是没有注意审题造成的。

第(3)小题,发挥森林的功能这一点学生易乱答一气,也应认真审清题意,才能正确作答。

  【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要求学生作答时认真审题,多注意知识间联系。

(1)小题,“祁连雪水”“灌”等字眼可推断知该地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从“……是……干旱景象的写照”可知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是水资源。

(2)小题,应注意“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语的含义,表示前后意思正相反,由题可知“虽然”的内容应与“光照资源较为丰富”是并列的,同是表达当地的优势资源,如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等。

第(3)小题,西南山区,应联系该地地形特点及结合所提供的一句诗,可知其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至于下一问“发挥森林的……功能”,应联系“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易知主要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综上可见通过本题重在考查基础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 水 

(2)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3)垂直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例2(2001年广东、河南高考,31)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

  Q:

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

·年)]

  T:

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

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

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Q(105)

T

W

S

拉萨

8.5

0.38

0.5

0.6

酒泉

6.3

0.42

0.1

0.8

沈阳

5.1

0.40

0.9

0.8

武汉

4.9

0.63

1.0

0.8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用沈阳数据)(  )

  A.1101.6千克   B.11016千克    C.31016千克    D.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________、________;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________、________。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设计巧妙,要求学生用四地点城市的Q、T、W、S值分析具体问题,考查学生读表、分析综合能力。

  【易错分析】由于对Q、T、W、S四值不理解其代表含义,因此有无从下手之感。

另外学生如对东北平原、青藏地区、河西走廊、江汉平原及西部地区等不熟悉其农业发展的条件,也容易出错。

  【解题思路】第

(1)小题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与地理无直接关系。

(2)至(4)小题应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农业技术和生态条件等因素,结合该地的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的思路来回答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

(2)和(3)小题回答表述有三种方式,①对数据直接陈述。

②根据公式提示的相关地理术语描述。

这二者如试题答案。

③可扩展为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对公式因子的影响进行解答,如

(2)小题,可回答“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壤结构差,冻土为主,生产力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干旱;冬季气温低,无霜期短”。

(3)小题可回答“水热充足配合好;地势低平耕作便利;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第(4)小题的答题思路应从土地、生态和农技等三方面来回答,答案要切合西部地区实际,如有关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表述都应得分。

  【答案】

  

(1)B 

  

(2)T小(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 

    S小(土壤肥力差、土质不好) 

    W小(降水少,较干燥) 

    T小(气温较低,无霜期较短) 

  (3)T大(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 

    W大(降水较多,较为湿润) 

    S大(土质好,土壤肥力较高) 

  (4)发展灌溉农业;进行生态建设,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发展节水农业

  例3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题思路】青藏高原东西部气候差异主要应从热量和降水两个方面的成因去分析。

青藏高原东南部温暖湿润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地势较低,且受夏季风明显影响;西北部由于地势高气温低,且在非季风区,夏季不能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明显影响,故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答案】C

  四、练习

  

(一)选择题

  1.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是( )

  A.植物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C.气候和地貌D.地貌和植物

  2.流经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 )

  A.松花江 B.海河 C.长江 D.黄河

  3.流域面积全部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是(  )

  A.淮河 B。

辽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4.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西北干旱区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的种类

  C.东部季风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农耕地区

  D.青藏高寒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5.关于中国内、外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流区面积最大

  B.中国没有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C.雅鲁藏布江属于印度洋水系

  D.东部季风区内没有内流区

  6.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 )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

  B.湿润程度不同形成

  C.热量的南北变化造成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

  7.在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内,地形地貌特征是(  )

  A.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

  B.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C.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地貌结构复杂

  D.多低山丘陵

  8.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其土壤特征是( )

  A.广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

  B.广泛分布有黄土

  C.有淋溶强烈的砖红壤

  D.有肥力较低的红壤

  9.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内,其植被特点是( )

  A.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以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主

  D.以热带雨林为主

  10.在华南热带湿润区,农业生产特色是( )

  A.商品粮和林业基地

  B.冬小麦主产区

  C.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D.稻米主产区

  1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特征是( )

  A.南北方向的差异

  B.由湿润程度变化引起

  C.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

  D.地表景观以森林为主

  12.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结构以高原为主

  B.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C.光照少,云量多

  D.河流多、流程短、水量少

  13.有关青藏高寒区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是西北低、东南高

  B.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从高原边缘至内部逐渐减少

  C.本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是西北高原面上

  D.夏半年的夏季风是不可能到达青藏高寒区的

  14.以下对我国的三个经济区范围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依照各省、市、区社会经济的差异,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B.东部主要包括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而且均有海岸线。

  C.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等省区,在属西部经济地带。

  D.西部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为人口密度较小、土地广大的地区。

  15.以下对我国的三个经济区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地带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不利于作物生长;但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也比较有利于工业开发利用。

  B.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C.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出现向西推移的趋势。

  D.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16.以下对我国的三个经济区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B.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C.我国从1987年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带。

  D.东部地带得以依据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17.我国下列几组省区中,全部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

  A.青海、山西、四川   B.内蒙古、宁夏、甘肃

  C.西藏、广西、贵州   D.重庆、陕西、云南

  18.对三个经济地带特征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国最具实力的四大工业区、九大商品粮基地集中在东部地带

  B.中部地带大部分省区农业较发达,使我国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C.洪涝灾害只是我国东部地带面临的问题

  D.考虑三个地带的协调发展,可把部分搞耗能、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中西部

  19.东北平原北部纬度较高(53ºN),农作物同样可达一年一熟,原因在于:

( )

  A.地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超过70º

  B.平原面积大,接受太阳辐射多

  C.夏季日照时间长

  D.秋季较长

  20.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出现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B.主要是自然原因差异造成的,因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存在着三级阶梯

  C.主要是社会原因,因为东部较早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主要是经济原因,因为东部生产力水平高

  

(二)综合题

  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2)写出下列河流的名称

  C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

  F_______ G_______ H_______ 

  (3)A与C的界线大致是_______。

  (4)B与A的界线大致是_______。

  (5)图中的各河流属内流河的是_______,D属_______洋水系。

  (6)荒漠化最严重的是_______自然区。

  (7)A自然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

  (8)三大自然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区。

  2.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