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266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docx

六年级考试复习题

2019年六年级考试复习题

1、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

yì(义)不容辞    奇花(异)草     开卷有(益)      出其不(意)

人云(亦)云     (易)如反掌  深情厚(谊)     (抑)扬顿挫

2、汉字碰碰车

“盖”在“掩盖”中读(gài),作为姓时读(gě)

“仇”在“报仇”中读(chóu),作为姓时读(qiú)

“查”在“检查”中读(chá),作为姓时读(zhā)

“单”在“简单”中读(dān),作为姓时读(shàn)

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咳不容缓(刻)   天尝地酒(长久)   默默无蚊(闻)   不记其数(计  )

迫不急待(及)   永往直前(勇)   张冠李带(戴)   鞠躬进瘁(尽)

4、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差的座位(如坐针毡坐以待毙)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5、填出歇后语中的人物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孔明/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阿斗)住魏国——乐不思蜀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6、把下面的惯用语填写到正确的位置上(是选词填空)

铁公鸡马大哈老狐狸变色龙笑面虎墙头草

把粗心大意的人比喻为(马大哈        )

把见风使舵的人比喻为(变色龙         )

把外表善良而内心凶狠的人比喻为(笑面虎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比喻为(铁公鸡       )

把世故圆滑的人比喻为(老狐狸             )

把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人比喻为(墙头草        )

7、将下列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根据数字猜成语

如:

12345609(七零八落)     510(一五一十)

(1)1256789  (丢三落四)

(2)10002=100×100(千方百计    )

(3)333555  (三五成群  )(4)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

9、选择题

①被称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D李白)

A杜甫  B李贺  C白居易D李白

②“东坡居士”指的是:

答案(D苏轼  )

A苏洵B范仲淹C苏小妹D苏轼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哪位民族英雄所写:

(D文天祥)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

④下面四首古诗中,有描写色彩句子的是:

(A《山行》)

A《山行》B《早发白帝城》C《题西林壁》

⑤下面有一组童话全是安徒生写的:

(C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

A丑小鸭、白雪公主、睡美人  B渔夫和他的妻子、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 C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

10、联想题

①根据下列词语猜一个词(两个字组成)

雕衣服  水碱          答案:

(肥皂      )

联想  老鼠  屏幕  猫       答案:

(电脑   )

②请把“黄、牛、取、走、一、木、少、女”八个字两两相拼组成四个新字,读读还是一条有趣的成语呢!

答案:

(妙趣横生  )

11、标点题。

按句子后面括号里的意思给句子加标点(加在原句中)

①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人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②“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告诉哥哥)

③“哥哥,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问哥哥)

④哥哥:

“弟弟被评为三好学生?

”(哥哥问)

第二部分:

阅读题(第2题4分,其它每个2分)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

(1)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昴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

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的惟一亲人,男孩伯血型与妹妹相符。

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受抽血时的疼痛。

(2)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的妹妹微笑。

手术完毕,男孩的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间被男孩伯勇敢震撼了:

在男孩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换去生命。

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

“你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的眼中放出了光彩:

(3)“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

“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输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活50岁。

所有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纯真无私的诺言。

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个能如此快乐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阅读画线的句子

(1),哥哥“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的原因是:

___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_。

2、阅读画横线的句子

(2),用几句话写写小男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男孩想:

___害怕——犹豫——决断——果敢               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小男孩抽血前的“微笑”,与抽血后的“颤抖”,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C  )

A、小男孩内心很矛盾,也很犹豫,因此他又“微笑”,又“颤抖”。

B、小男孩内心很恐惧,但为了小妹妹的生命,不得己呀。

C、“微笑”是因为妹妹的生命得到了保证,“颤抖”是因为小男孩认为自己抽完血后活不长了。

4、请用原文回答,小男孩的“无知”与“勇敢”分别指什么?

答:

小男孩的“无知”指:

__输血会换去生命____________。

小男孩的“勇敢”指:

___宁可失去生命,也要输血给妹妹   。

5、联系上下文体会:

朗读画线句子(3)时,宜用(高兴快乐兴奋、激动)的感情基调,重读的音节应放在(多少)上。

6、“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来”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答:

___因为被男孩的自我牺牲精神震撼。

7、选文结尾写道: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请用文中的话回答人们“震惊”的原因。

答:

____结尾处。

第三部分:

作文。

20分

在你已过去的小学时间里,你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有的考试让你轻松与快乐,有的考试给你压力与苦恼,还有的考试……对于考试,你一定有许多话可说。

请你以“考试”为内容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己定,注意写出自己的心声来,字数在300字以上,别写太短哦。

 

《2》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同学们,这一学期大家读了好多书吧,就让我们在下面的竞赛中大显身手吧!

  一、连线题:

(4分)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悲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惆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感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豁达

  二、填空题。

(16分)

  1、填空: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

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          。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2、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杜甫被称为___。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        、        、        。

  4、《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           、           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        》其中主要人物有          、         等;

  《        》其中主要人物有          、         等;

  《        》其中主要人物有          、         等。

  5、我劝天公重抖擞,                     。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四十    ,五十而       ,六十    ,

  七十而       ,不逾矩。

  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   )

  2.《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

                                   (   )

  3.《在沙漠里寻找井》选自《小王子》。

                            (   )

  4.《白雪公主》、《拇指姑娘》、《渔夫和他的妻子》均出自《格林童话》。

(   )

  5.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

(     )

  四、选择题。

(10分)

  1.下面哪句诗出自诗人艾青的笔下?

(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冬天到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2.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英雄,以下和他无关的事件是(    )。

  A、温酒斩华雄     B、千里走单骑  C、桃园三结义   D、刮骨疗毒

  3.下面哪一个不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的内容?

(      )

  A、澳门  B、香港 C、厦门  D、台湾

  4.“他个头长得高,并不胖,脸色红润,很健康,是一个女孩子的脸色。

到了严冬,他总戴一个白口罩,是油麻地小学男孩子中唯一的一个。

”这两句描写是《草房子》中的哪个人物?

(    )

  A、桑桑   B、杜小康    C、秃鹤    D、细马

  5.狐狸第二次骗我使用的是(    )。

  A、调虎离山计 B、顺手牵羊 C、苦肉计 D、声东击西E、趁火打劫

  五、课文品读。

(10分)

  一游者在观赏秦陵兵马俑,看到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保存得如此完整时,禁不住叹曰: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其言论足以耐人寻味,启人心智。

  1、类似这样的经典言论,在课文中也有。

看到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东坡惟有雪松能抗拒风雪,游者悟道:

  2、中美建交前,一位美国记者曾讥讽地问周总理: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对这样一个不友好的提问,周总理庄重又风趣地回敬道:

“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战利品嘛,是他作为礼物送给我的。

  美国记者讥讽什么?

  “战利品”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战利品”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周总理强调是“朝鲜的战利品”?

  周总理的回答妙在何处?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30分)

  请把我埋得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

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

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

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 阴沉)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找你的。

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沉默 阴沉)的集中营里吹拂。

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

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

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

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

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

“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

要不,                                   。

”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

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

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

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1.将第二自然段括号中用得不当的词语用“/”划去。

  2.联系上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3.仔细读故事,填一填:

当纳粹士兵伸手要将小女孩推进深坑

 

《3》

一、根据情境写词句(共24分,每题4分)

1、预防违法犯罪,弘扬社会正气,我想给违法犯罪的人送上这样几个成语:

2、为“家乡的水资源”做广告,我设计的广告词是:

          

3、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有一句名言激励我,这句名言是:

         

4、黄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面对母亲河,我想高声朗诵:

(古诗)

5、司马迁入狱受刑,本来想死,后来有一种想法激励他活下去继续奋发写《史记》,这一想法后来成了千古名句:

                             

6、教师节前夕,有位同学为老师写了一副赞美敬业精神的上联,请对下联:

三尺讲台诲人不倦,                  

二、根据要求写几句话(共12分,每题6分)

1、改写下列这段话,请用上4个成语,不改变原意。

这是一只小鸟,它一会儿跳上树枝唱歌,一会儿跳进草坪张望。

它那得意的神态,实在招人喜爱。

2、请用上比喻、拟人手法,使“因为受到打击,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和恐惧”这句话生动、形象。

 

<4>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

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

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

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干那号事。

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

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

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

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

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

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

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

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

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

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上双保险锁。

1、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用简要话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

请分别有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大姑眨眼的用意。

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

”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1)

(2)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6、文中括号处省略了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的话,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来。

7、请写出文中引号的作用。

(1)“砰”、“啧啧”、“当”这三处引号的作用是

(2)“没门儿”这处引号的作用是

8、小说以“锁”为题有何意义?

答案:

1.因偷盗罪而判刑的小川,被老张请去开锁,门锁开了,却上了心锁。

2.A

3.第一次:

说明大姑心里有了主意,想让老张找小川帮忙。

第二次:

说明大姑不相信小川,还暗示邻居们小川会开锁。

4.

(1)人们不清楚他到底是如何打开锁的。

(2)以后自家的门锁保险吗?

5.说明此刻小川的心也在滴血。

6.去吗,不去,去吧,还是别去了,哎,还是去吧,人家都求到自己头上了,但是人们会怎么开我呢/

7.

(1)表示声音的延长。

(2)双关

8.“锁”是全文的线索,不但是现实的锁,更是内心的锁,锁有双关意义。

 

这条小鱼在乎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我来到了海边散步,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

它们被围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砾吸干,被太阳晒干,这些小鱼都会死的。

  我继续朝前走着。

我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快,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捡起水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

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天清晨,我真正懂得了应该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永远记住:

“这条小鱼在乎!

这一条小鱼也在乎!

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  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3分)

  解救(拯救)   理解(懂得)    怎样(如何)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4分)

  小男孩(珍惜)生命,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拯救)小鱼的(生命)。

  3、  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4分)

  4、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

(4分)

  5、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写下来吧。

(4分)

  阅读二

  山村小路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小路上行进。

(∥)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g mǎn(充满)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

他们同样回过头来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mòde(默默地)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走吧。

”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

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呀!

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shāo(树稍),拉向身后,然后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又弹回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duàn(折断)了,轻轻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⒈读拼音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4分)

  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

  胜利(失败)      前进(后退)      容易(复杂)

  ⒊理解短文并填空。

(12分)

  短文设置了两个场景:

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一跃而过),只有最后一个人(搬了大石头放在小溪中间再跨过去)。

另一处是一根枯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都(避开枯枝过去),最后一个人(把枯枝折断了再过去)。

从这两个人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为人着想),其他人(只为个人利益)。

  4、请用“∥”给短文分段。

(4分)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队年青人过小溪和走山路时出现了不同的做法的事,表达了作者非常赞赏最后那个人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6、读了这篇文章,你肯定谁的行为?

为什么?

(4分)

  阅读三

  校园一角

  在我们校园的东南角上,有一个美丽的花坛。

  每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临时,花坛里的桃树就伸展出无数条枝丫来。

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

如果你拨开茂密的花丛,还会发现另一些小生命书旁的小草。

这些生命太弱小了,所以只能生存在那些群芳争艳的桃花下面了。

  当夏日来临时,花坛顿时又换了另一番景色。

一株株清秀挺拔的柳树屹立在花坛四周。

这一株株柳树就像一个个新娘,头上垂挂着一串串碧绿的珍珠,迎风飘扬。

当同学们被烈日晒得汗流浃背时,就会很自然地来到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