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933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陈浩近代史期末复习

第一讲:

最初的碰撞

1.1从卡梅伦访华说起

1.2马戛尔尼出使大清

1792年(即乾隆五十七年)9月,英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由马戛尔尼勋爵(GeorgeMacartney)率领的庞大使团。

1.3中英关系短暂的蜜月期

1.4中英关系紧张的暧昧期

直译还是意译:

特使,贡使,礼品,贡品

英国人的中国功夫:

向上脱帽扣首

各执一词的真相:

单膝跪地还是三跪九叩

跟人套磁的大学问:

乔治三世跟乾隆称兄道弟

1.5中英关系漫长的冰河期

1)英方的提议

建交:

英国愿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廷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

通商:

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

关税:

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

租地:

英国希望中国给他一个小岛,可以供英国商人居住及贮货,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

2)乾隆的答复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

3)英国的回应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

1.6各方在马戛尔尼事件上的立场

中国的两位学者:

文明无法交流论与帝国主义殖民论

美国总统小亚当斯:

中国人要求外国人向他们的皇帝磕头,违背了“我们只对自然法则与上帝下跪”的原则,这种建立在“侮辱与贬低”基础上的“傲慢和不堪忍受”的外交,才是引起鸦片战争的唯一原因。

法国学者佩雷菲特:

马戛尔尼使华是自由贸易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和对此最无动于衷的国家之间的相会。

双方都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把对方推到野蛮人的边缘。

中国拒绝对世界开放,而英国人则不管别人愿意与否想让世界对所有的交流开放。

1.8殖民论与文明论

贫穷才是文明的常态:

贫穷和专制几乎是各大传统文明的常态,而繁荣和富裕则是西方近代文明所创造的奇迹,其基础正在于自由与贸易,因而建立在近代工业基础上的自由贸易是一场互惠互赢的游戏。

文明并非不可变更:

文明不是儿童搭建的积木,只要触动其中的一小块就有整体坍塌的危险;文明是中国式的火锅或乱炖,可以不断加入一些新菜品,捞出一些旧菜品,以便调制出理想的口味。

文明最大的敌人是自恋:

所有国家都有自以为天下第一的倾向。

所有民族都曾受到本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

但很少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把这种怪癖发展到如此程度。

他们今日的落后主要来自他们的优越感。

(佩雷菲特)

第二讲.鸦片战争与条约制度

2.1清庭的外交政策幻相

2.2广州贸易体系的危机

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对清庭提出更高的要求(透明的行政,透明的司法,透明的关税;更多的港口,更多的交往,更多的贸易),这加剧了双方发生经济冲突的可能性

国家邦交

英国政府取代了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打交道,使得国家尊严和威信的考虑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增加了经济冲突演变为政治冲突的概率

2.3主战派林则徐主政期

上书倡导禁烟—虎门销烟

道光帝对林则徐的四种态度:

虎门销烟:

卿之忠君爱国皎然于域中化外矣—穿鼻海战:

朕不虑卿等孟浪,但戒卿等不可畏葸—定海失守:

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天津告急:

一派胡言

2.4主和派琦善主政期

道光帝对琦善的四种态度:

劝退英军:

所办好,所办尚属周妥—恳请通商:

愤狠之外,无可再谕—擅与香港:

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穿鼻条约:

执迷不悟,即行革职抄家锁拿

2.5时人对《南京条约》的反应

时人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时人所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夷妇与大皇帝并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不受重视,

2.6本讲小结

皇帝:

战前虚骄自大,全无准备;战中战和不定,进退失据;战后推荐责任,不思改进

士大夫:

以皇帝喜好,清议风向为主要标杆,以保存个人官位、维护私人名节为第一要务

总体:

昧于世界局势,完全不懂得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第3讲:

二次战争与二次条约

3.1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

不惟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3.2耆英与“羁縻”新政

3.3叶名琛与剿夷派的覆灭

三不外交:

短信不回、电话不接、登门不见

六不总督: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3.4咸丰帝的神武:

剿抚并用

3.5外一篇:

圆明园问题

3.6本讲小结

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

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从民族的历史看,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

第4讲太平天国的兴亡

4.1起源:

旧社会的又一次循环

人地矛盾:

官民矛盾:

每个衙门的人员永在加增之中,而衙门的数目亦天天加多

4.2特征:

洪秀全与宗教革命

4.3行政:

杨秀清与体制难题

4.4军事:

官军为什么不堪一击

问题的症结:

利益、信仰与制度

4.5民心:

老百姓对太平军的态度

老百姓严守中立、士大夫一贯反对

4.6本讲小结

生灵涂炭,人口锐减、中央暗弱,地方崛起

4.7李秀成的晚节问题:

忠王不忠?

第5讲“留美幼童”与洋务运动

5.1背景:

内外危机暂时消除

内外危机暂时消除:

1860与英法媾和及1864年镇压了太平天国,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

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

这种气象体现在:

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恢复传统秩序,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5.2人物:

奕、曾、李、左、张

外交现代化:

设立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派谴外交使团、引进国际法

海关现代化:

成立外国税务司,李泰国、赫德

军队现代化:

购置李泰国-阿思相舰队,建立陆军神机营,李鸿章与北洋水师,军工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设立同文馆,建立新式学校,派遣海外留学生

5.3内容:

晚清“四个现代化”

外交现代化:

设立总理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派谴外交使团、引进国际法

海关现代化:

成立外国税务司,李泰国、赫德

军队现代化:

购置李泰国-阿思相舰队,建立陆军神机营,李鸿章与北洋水师,军工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设立同文馆,建立新式学校,派遣海外留学生

5.4事例:

大清留美幼童

概述: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

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史称“晚清留美幼童”。

5.5小结:

怎样看洋务运动

徐中约:

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

它虽然暂时抑制了清朝的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

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等——全然没有触及。

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

芮玛丽:

“中兴政治家并不渴望创造一个新社会,他们想恢复一个自信是根据千年不变的真理建立的、因而可以经过调整,在任何时代都繁荣昌盛的社会。

”清代的中兴体现了“重新强调中国传统制度有效性的最后一次巨大努力……这个时代的伟人们看到了正在扩大的阴影中的胜利”

第六讲:

甲午海战

6.1中日朝鲜纠纷

隐士王国,朝鲜的战略位置,一女事二夫,李鸿章的以夷制夷外交,

6.2皇家备战意识对比

6.3高层战和之争

6.4战前海军总体对比

北洋水师: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

1891年以后,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

联合舰队:

在甲午前夕,日本海军已拥有新式舰艇21艘。

其中9艘是1889年以后始完工下水的英德制最新型快速巡洋舰,装配有10寸左右速射炮数10尊。

在总吨位上,业已全面超过了北洋海军

北洋舰队“定远”舰4门305毫米火炮共发射120发,“镇远”舰4门则是97发,折合每门炮平均发射了30发和24发。

北洋舰队的平均命中率在20%以上

而日本联合舰队“浪速”舰装备的2门260毫米火炮共发射33发,同级的“高千穗”舰发射22发,折合每门炮平均发射16发和11发。

日本联合舰队的平均命中率低于20%

6.5甲午失败的原因

从战略上讲:

甲午海战是一场现代民族国家与传统家长制社会之间的较量与角力,清庭缺乏打赢现代战争所需要的民主、高效的现代国家建制

从战术上讲:

甲午海战主要是一次新技术相对于旧技术的胜利。

北洋水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其无论在军舰的样式、航速,火炮的数量、射速,炮弹的供应和效能,甚至煤炭的质量方面都完全落后于对手

第7讲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7.1甲午战争后的变法风潮

7.2康有为

稚嫩的政客:

两个抓住理论:

一手抓皇帝,一手抓孔子

 

首重人事变革:

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大理寺,及湖北、广东、云南巡抚,东河总督,与不办运务之粮道、向无盐场之盐道);开议政院、设制度局(立法机构),架空六部九卿衙门

次行科举改革:

废八股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考试

成熟的演员

7.3光绪

是变法也是夺权

7.4慈禧

妇道人家无关变法,看谁敢抢班夺权

7.5小结变法失败的原因

维新派:

力量过于弱小,缺乏实践经验,且急躁冒进,光绪和康有为等人主张改革与争权双管齐下,过早触动了现行官僚体制的利益,招致激烈的反对

保守派:

力量过于强大,慈禧太后及其心腹不但经验丰富,而且地位牢固,依旧控制着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在改革与争权的过程中,维新派根本无力加以撼动

第8讲义和团运动

8.1义和团事件

起因:

民教冲突

教义冲突:

天主教的部分教义和传统中国一些固有信仰之间存在冲突,比如多神信仰(三教合流,宗祠庙会),祖先崇拜等

利益冲突:

民教之间偶有冲突,外国传统士免不了偏袒教民,而教民有时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

想象冲突:

民间尚有种种谣言,说教士在替死者受洗时挖取中国人的眼睛;又说教士借做弥撒或做告解为名奸淫妇女,等等不一而足

导火线:

克林德被杀事件

8.2义和团经历

干旱与义和团

法宝:

降神附体

8.3慈禧太后与义和团

干涉大清内政

剿抚两面政策:

对于义和团,慈禧初时所采取的应对办法,近乎两面政策,取缔之令甫出,纵容之诏又下。

究其初衷,不外是想利用民间声势,使洋人有所畏忌,不再动辄相欺。

8.4本讲小结

事件:

从后向前看,由结果追溯原因,根据不同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作为事件的义和团既可以表现为反帝爱国运动,亦可以表现为盲目排外运动

经历:

从前向后看,诉诸当事人的具体经历,义和团可能表现为世纪末华北大旱所引起的普遍焦虑情绪的总爆发

权力:

不论是反帝运动、排外运动还是情绪总爆发,在与权力发生关系以后,义和团更像是一枚被权力所利用,利用之后又横遭抛弃的棋子

第9讲清末预备立宪

9.1慈禧与钦定宪法

内外交困1905

仿行宪政1906

宪法大纲1908

首条:

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立法:

钦定颁定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行政:

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军事:

统率海陆军及编定军制之权。

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外交:

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

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司法:

总揽司法权。

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自君上委任,代行司法

9.2载沣与责任内阁

地方官制改革与削藩

中央官制改革与排汉

9.3立宪派与国会梦

谘议局与国会请愿清廷预备立宪的基本规划:

预备预备立宪以9年(1906-1916)为限,先成立谘议局及资政院,使人民练习行使民权,作为议会预备的基础。

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

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

职责范围所在:

省政府可能改革或寻求改革的事务。

本省的预算和收支决算。

有关本省税收和公债发行事项。

修订或废除只影响本省的有关章程。

资政院成员的选举。

由资政院或督抚提出的质询。

市政会上的争议事项;自治会申请或建议的事务。

与地方督抚的关系:

总督和巡抚如对谘议局的决议无异议,应负责予以公布并执行。

如无总督或巡抚的批准,此类决议不得实施。

如总督或巡抚对谘议局的决议不满时,可以责令复议。

在进一步讨论之后,如果仍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应征求资政院的决定。

督抚有权召开、中止或解散谘议局的会议。

民智大讨论。

低下的人民监督低下的政府,政治团体的陶冶作用

9.4本讲小结

张鸣:

新政是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

经过跟西方近七十年的接触和碰撞,中国新崛起的一代士绅阶层和绅商阶层已经站到了前台,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场变革还算是做得不错的。

如果按照这条路起下去的话,那么中国的前景还是不坏的

张朋园:

清廷的预备立宪,是开明政治的起点——专制政治已被迫稍事收敛,人民的政治意识已渐次开启,深藏内心的不满,终于形于表面而成狂潮。

希望大事改革的要求不达,转而寻求对抗,是所不免。

清廷的势绌,实始于立宪运动

第10讲辛亥革命

10.1孙中山与革命经济学

10.2立宪派与保路运动

立宪派的信念与利益

为信念计:

面对内忧外患,一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士绅阶层,在服膺社会进化论之后,不断督促清庭实行君主立宪

为利益计:

藉由宪政,士绅阶层可以从清廷分得相当的权力,这其中既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政治权力,亦包括进入商界的经济权力

清廷的两步臭棋:

其一是无视立宪派要求成立对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的要求,组织了以满人为中心所谓皇族内阁,这一举动激起了普遍的失望和愤怒;其二是宣布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商谈一笔外国贷款来修筑这两条铁路,这一措施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弹

10.3旧官僚与清帝退位

旧官僚:

以袁世凯为代表。

10.4三派大联合与武昌起义

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在反清这一共同的旗号下协手并进。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安徽、江苏、贵州、浙江、广西、福建、广东、山东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10.5本讲小结

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Principlesof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of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ofPeople‘sLivelihood)

革命不彻底:

辛亥革命仅部分实现了孙中山所提出的“民族主义”。

(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

建国方略: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

三年军政:

指国民政府用武力完全占领一个省,在此期间,军政府将在县级政权中控制军政与民政,清除地方不利于宪政的恶习与障碍

六年训政:

协助人民成立地方自治政府,由民众选举地方议会与官员。

军政府仍将保持对中央政府的控制

万年宪政:

当全国有一半的省进入宪政阶段后,即全国进入宪政阶段,颁布宪法,由人民选举新的中央政府,而国民政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此解职

第11讲袁氏当国

11.1总统期

“疑罪从有”的宋教仁案

革命总是有理?

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

争执:

从学理上讲,袁世凯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牵涉到“内阁制”与“总统制”之基本理论问题

内阁制:

主张“内阁制”的国民党,认为真正的民主,权力倚重于立法机构。

盖数千年之专制经流血而推倒,当以立法控制行政,始克实现真正之民主政治

总统治:

主张“总统制”的袁世凯和进步党,则认为中国积弱百年,必须发挥高度的行政能力,始克及早臻国家于强盛

11.2独裁期

悲摧的国会

袁氏总统生涯:

从临时总统,到正式总统,再到终身总统

袁氏对待国会:

先之以愚弄、继之以摧残、终之以解散

梁氏致袁世凯:

启超诚愿,尔以一身开中国将来新英雄之纪元,不愿尔以一身作中国过去旧奸雄之结局。

愿尔之荣誉与中国以俱长,不愿中国之历数随尔而斩

袁氏独裁的三步走战略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分权与集权:

革命之后,国民党主张效法美国,拟建联邦政府,行地方分权。

袁世凯主张效法德日,行中央集权

袁世凯:

地方自治的联邦制会造成国家的分裂与外国的入侵,只有中央集权制才适合中国

戴季陶:

盖欲达共和之目的,非求民权发达不可;而民权之发达,则非扩充自治之范围不可以

11.3帝制期

北洋系窝里反

知父莫若子

立宪与共和之争

唐德刚:

那时全国舆论似有共识,共同政体不合国情。

当时不但袁世凯这么想,孙中山也是如此想嘛!

袁公认为共和搞不下去了,就不如恢复帝掉的好,所以他要做皇帝。

孙公则认为共和搞不下去了,应由我老孙来个人独裁一番

梁启超:

政体诚能立宪,则无论国体为君主为共和,无一不可;政体而非立宪,则无论为君主为共和,无一而可也

11.4小结

普通大众:

自武昌起义至清廷逊位,在短短四个月内,三千年的中国君主政体一变而为民主政体。

举国上下对此前未之见的新情势,既不相习,亦不了了,大都以为不过是由满族皇帝换了汉人总统。

与历代王朝的更易无大区别

革命党:

革命党人亦多缺乏民主政治运动的艺术与经验,仅有理想与热忱,举措往往不切实际

立宪派:

立宪派之病与革命党略同,革命期间一度与革命党携手,不久又分道扬镳,转而依附实力派的袁世凯

袁世凯:

袁昧于时势、以旧政权的继承者自居,一意图谋巩固地位,扩张权力,予智自雄,排除异己,不明共和为何事。

对于革命党,先之以欺弄,终之以摧残。

曾为效命的立宪派,同遭遗弃,民国仅存虚名

第12讲护法运动

不合法的约法之争

不合法的府院之争

1不合法的张勋复辟

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出任总统,南北双方为此发生法理依据上的分歧。

讨袁的南方军务院提出,黎元洪的继任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应是“继任”;北方以皖系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提出以《中华民国约法》依据,应是“代理”,南北双方围绕总统是“继任”还是“代理”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元宪法)相比,《中华民国约法》(民三宪法)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实行总统制,只设国务卿而不设总理,其二是取消国会,代之以立法院。

2不合法的国会改造

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力主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黎元洪表示反对,总统府与国务院因而发生激烈冲突。

段祺瑞操纵督军团胁迫黎元洪。

作为反击,黎元洪将段祺瑞解职,由是酿成府院之争

按《临时约法》,段祺瑞操纵军人干政是非法,黎元洪将段祺瑞解职也是非法

3不合法的党争

百年后回看民国初年的“革命派”与“立宪派”之间的党争,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斗。

从革命后的局面来讲,民初的军阀战乱,似乎不幸被立宪派提前言中(梁启超的民智未开论与军阀乱政说);但进一步讲,之所以产生这种混乱的局面,其中又何尝没有立宪派“助纣为虐”的“功劳”(立宪派的一再倒戈使得宪法难以维护)

张勋复辟给了段氏“三造共和”、梁氏“改造国会”、孙氏“另立政府”的机会

4不合法的依附引导说

一向持改良立场,惟恐革命引发国家内乱的梁启超,在革命后寄希望于引导当权者服膺宪政,其先选择的对象是袁世凯,后袁氏称帝,事遂不成;转而以段祺瑞、冯国璋为对象。

段的势力日大,亦不受引导,冯国璋力不敌段,欲振不能。

简言之,袁、段不仅不受梁的引导,且反过来加以利用,利用之后即予遗弃。

5不合法的护法战争

护法的基本前提是“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但争回大法,争回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得靠强大的海陆军。

孙中山所依赖的军力又是不尊重宪法的军力

6不合常理的小结

从传统专制国向现代宪政国的转变,其间存在相当的难度,改良派寄希望于引导当局服膺宪政,结果改良屡遭利用和流产;革命者寄希望于暴力革命,却无力应对革命后的乱局与失序

革命既未能建成各方所期待的宪政民主,也未能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之以前经历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