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800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docx

中医理论基础总结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所著是第一部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4.《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5.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6.《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7.《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9.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

①结构上的整体联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②功能上的相互协调:

形神一体观

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

(2)病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重视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如肝火――

传入心,见心肝火旺――烦躁易怒

传入肺,肝火犯肺――胁痛咯血

传入胃,肝火犯胃――脘痛泛酸,呕血

3)诊断的整体性:

中医从整体出发,察外而知见,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

舌诊――舌尖属心肺

    舌中属脾胃

    舌根属肾

    舌旁属肝胆

(4)治疗的整体性:

从整体出发,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

舌尖碎痛―心开窍于舌

     红为火色―心火旺盛―清心泻火

(5)养生:

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四肢要适当运动。

  脾主四肢,四肢活动有助于脾的运化(消化,吸收,转输),使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同时,强调心神要安宁。

 心为一身之主宰,心神安定,则五脏六腑皆安定。

10.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

(1)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①季节气候对人的影响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自然相应,如脉象上有春弦夏洪秋毛(浮)冬石(沉)。

②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

一日之中气温存在着阴阳变化,人与之相应。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即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③地域环境(气候、水土不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人体腠理多疏松。

西北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干燥,人体腠理多致。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外在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①社会进步对人的影响

有利―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改善

不利―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使人过度紧张,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②社会的治和乱对人的影响

社会安定――生活规律,抵抗力强,病少寿长

社会大乱――生活不规律,抵抗力下降,疾病易发,死亡率高

③社会地位的改变以人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常有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也随之而变。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社会因素是造成紧张状态的重要原因,在许多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主要通过影响人体的精神情志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并通过精神调摄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综上所述,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

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1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

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

症:

是疾病过程当中具体的症状。

是疾病的外在表现。

如头痛、面红目赤、壮热、口渴。

证: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病性(如寒、热等)、病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证反映了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

如感冒这一疾病过程中风寒表证阶段。

12.病、证、症的区别和联系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第二章

(1)阴阳具无限可分性:

即阴阳中复有阴阳。

例:

昼为阳,夜为阴,而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阳的特征不断增加,故为阳中之阳,下午太阳西斜,阳的特征渐减,故为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阴的特征渐增,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的特征渐减,为阴中之阳。

此即《类经·阴阳类》所说的: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2)相比较而分阴阳

单一的事物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是难以辨其阴阳的,阴阳的属性只有在相比较的情况下才能确定。

例如60℃的水,同10℃的水相比,较温热而属阳;但当60℃的水与100℃的水相比,则较寒凉而当属于阴了。

(3)阴阳具相互转化性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和变化。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

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

阴阳交感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人体中阴阳二气的交感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上之气(阳气)的下降,在下之气(阴气)的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协调。

如心肾相交,龙虎回环。

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为喻,以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为理论依据。

二是在内之气(阴气)向外运行,在外之气(阳气)向内运行,阴阳二气协调。

如经气的运行,营卫出入等。

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

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周易·乾传》)来解释的。

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涵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鼓动下上升于天。

如此则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感。

(2)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正是由于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

人体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

如人体中的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而人体中的阴气能调控和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

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如明与暗、上与下。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如精与气、兴奋与抑制等。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

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亡阴、亡阳)而死亡。

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4)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或表现为阴长阳消,或表现为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或表现为此长彼亦长,或表现为此消彼亦消。

阴阳消长的形式(2类8种)

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

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

2)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

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

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明疾病的发生。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

“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

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

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阴阳转化的形式(2种)

渐变:

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

突变:

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平阳秘)。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

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以生理功能言:

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达到协调平衡的结果,即“阴平阳秘”状态。

生理体现:

中医学常用“阳化气,阴成形”来概括生理功能中的阴阳关系。

人体的生理活动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

二者的关系体现着相反相成、对立互根。

体内的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功能活动(阳)又促进着体内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同时也是体内物质的能量与功能体现。

这样,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资生、对立、消长、交感、转化的统一体中。

以气血关系为例,气属阳而血属阴,气具生血、行血和统摄血液之功能,所以气的功能正常有助于血的化生与功能正常;而血又具载气和养气之功能,所以血的功能正常也有助于气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气血之间的关系正体现了上述功能与物质的关系。

再以气机运动为例,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而实现的,升降出入平衡即为人的生理状态。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阴阳的相互作用、消长变化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

反之,当各种因素导致体内阴阳失却协调平衡时,则称为阴阳失调,就属于病态。

因此阴阳失调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理。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和康复能力,正气可分阴阳(如阴血、阴津与阳气)。

邪气,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邪气也可分为阴邪与阳邪(如六淫中的风、暑、火属阳,寒、湿属阴)。

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互有胜复的过程。

而邪正又分阴阳,因此,这一过程可用阴阳学说作出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主要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阴阳互损及阴阳转化:

阴阳失调归纳:

1)阴阳偏胜(盛):

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胜”一般是指邪气偏盛,也可以是机体本身机能呈病理性亢奋。

阴阳偏盛,即在阴邪或阳邪作用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指阳邪致病,或机体阳的功能呈实性亢奋。

由于阳的特性是热,故而表现出一派热象。

如高热、面红、烦躁、舌红、脉数等。

由于是病邪有余之热证,故属实热证。

 “阳胜则阴病”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耗人体的阴液。

而表现为口渴、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是基于阳能制约阴的原理。

“阴胜则寒”指阴邪致病,或阴邪留滞体内导致机能障碍,呈现为阴的实性偏盛。

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而表现出一派寒象,如恶寒、面白、局部冷痛、舌淡、脉迟或紧等。

由于是病邪有余的寒证,故属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指阴胜的病变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表现为踡卧、脉迟无力,这是基于阴能制约阳的原理。

2)阴阳偏衰(虚):

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阴阳偏衰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素问·调经论》指出: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寒:

是指人体阳虚衰,不能制约阴寒,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

如面白、畏寒肢冷、踡卧、神疲、脉迟、无力等。

这是基于阳消则阴长的原理。

由于病属不足,故属虚寒证。

阴虚则热:

是指人体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

如低热、潮热、颧红、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等。

这是基于阴消则阳长的原理。

由于病属不足,故属虚热证。

应当注意的是阴阳偏胜证属实,阴阳偏衰证属虚。

3)阴阳互损:

是指体内的阴液或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另一方的虚损。

这是基于阴阳互根的原理。

    阳损及阴:

即阳虚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可导致阴亦虚的现象。

    阴损及阳:

即阴虚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可导致阳亦虚的现象。

    不论是“阳损及阴”,还是“阴损及阳”,最终都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

是指阴证与阳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即阳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阳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即可用于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概而言之,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均可用阴阳失调来加以概括,“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纲要。

5)阴阳亡失:

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不复存在,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形成孤阴、孤阳。

亡阴:

阴液大量脱失→救阴固脱→生脉散

阴气亡失→阳气随亡→亡阳→阴阳离决

亡阳:

阳气大量脱失→回阳固脱→参附汤

阳气亡失→阴气随亡→亡阴→阴阳离决

(4)指导疾病的诊断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

在诊察疾病时,只要善于运用阴阳归纳法,就有助于对病变情况的总体阴阳属性作出判断。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四诊内容的分析中,症状、体征如色泽、声息、脉象等都可借助阴阳,进行属性归类;而在辨证中,八纲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

其中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具体内容,但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其他六者均可隶属于阴和阳。

四诊辨阴阳

八纲归纳

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关键是要分清阴阳,抓住疾病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无论是望、闻、问、切四诊,还是对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审辨,都应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只有掌握了阴阳的属性,才能进行正确的辨证。

故张介宾指出: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景岳全书·传忠录》)

(5)指导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机体的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具体来说,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属性。

 1)确定治疗原则即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

归纳:

①损其有余:

阴或阳的偏胜,即有余的实证,可选用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原则。

包括泻其阳盛及损其阴盛。

泻其阳盛:

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其偏盛之阳,清泻其热,此即“热者寒之”之意。

损其阴盛:

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物消解其偏盛之阴,驱散其寒。

此即“寒者热之”之意。

若在阴或阳偏胜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导致另一方某种程度的不足时,则不宜单纯的“损其有余”,而须兼顾对方的不足,即在散寒或清热的同时,配以扶阳或益阴。

即以泻为主的泻补兼施。

②补其不足:

阴或阳的偏衰或阴阳互损,即不足的虚证,应选用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原则。

    滋阴:

阴虚则热的虚热证,宜滋阴以抑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这里的阳病指的是阴虚则阳相对偏亢,治阴即补阴。

    补阳:

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宜扶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这里的阴病指的是阳虚则阴相对偏盛,治阳即补阳。

对于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即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补阳时略加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补阴时略加补阳药谓之阳中求阴。

其意是阴阳既可互生互制,则此举不但能增强疗效,同时亦能限制纯补阳或补阴时药物的烈性及副作用。

    对阴阳两虚则可采用阴阳并补法治疗。

总之,运用阴阳学说以指导治疗原则的确定,其最终目的在于选择有针对性的调整阴阳之措施,以使阴阳失调的异常情况复归于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

2)归纳药物性能阴阳学说还可用于归纳、概括药物的性味和功能,并作为指导用药的理论依据。

药物阴阳属性归纳表

归纳药性主要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其中寒凉属于阴(凉次于寒);温、热属于阳(温次于热)。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凉性或寒性,如黄连、石膏等。

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温性或热性,如桂枝、附子等。

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等。

因此,药味不止五种,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说明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就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作用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浮散,沉是重镇。

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涌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大多药力上行向外,或升或浮,或两者兼见。

升浮者属阳。

    大抵具有泻下、利尿、重镇安神、平肝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等作用的药物,大多药力下行向内,或沉或降,或两者兼见。

沉降者属阴。

总之,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颇情况,先确定治疗原则,再以药物的阴阳属性来纠正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其复归于平衡。

5.

6.

7.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相克与制化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次序是:

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说明: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象:

一是一事物常接着另一事物而依次有序出现。

如季节,一年之中分别对应于木、火、土、金、水的春、夏、长夏、秋、冬是依次出现的。

万物在一年中的生、长、化、收、藏等变化规律也体现着五行的这种依次有序相生关系。

二是一事物常常受到另一事物的促进、助长等积极的影响。

如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的滋养,此即水生木;植物易于燃烧而产生火,此即木生火。

于是结合五行的认识,归纳提炼为五行相生的理论。

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在《难经》中被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因此,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水与木、木与火都存在着母子关系。

    余可类推。

例:

就木而言:

木之“生我”者为水,则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木之“我生”者为火,则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

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克,实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