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74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docx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doc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执笔人:

适用学期:

审核人:

学时:

64制(修)订时间:

 

1、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2、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3、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教学项目

模块

教学知识要求

重点及难点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

 

考核方式:

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定义

2、地貌旅游资源

(山地地貌、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黄土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3、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风景河段、风景湖泊、风景瀑布、泉、矿泉、风景泉)

4、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

(云雾景、冰雪景、雨景、霞景、旭日夕阳景、雾凇雨凇景、蜃景、宝光景)

5、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生物资源、人工生物资源)

重点:

1、自然旅游资源定义

2、地貌旅游资源

3、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4、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5、生物景旅游资源

难点:

熟悉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旅游价值。

考核方式:

笔试

1、掌握我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别、成因及地区分布;(填空/选择/简答)

2、熟悉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旅游价值;(论述/简答/案例分析)

3、能用“职业道德与企业伦理”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的善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论述)

第2周

(4课时)

第三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1、人文旅游资源定义

2、历史遗迹旅游资源

(古人类遗址;作坊、冶炼、陶瓷等遗址;古战场遗址;古聚落、村落遗址;摩崖刻石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

3、古建筑旅游资源

(长城、古都名城、宫殿、坛庙、桥和水利工程、陵墓)

4、古典园林旅游资源(发展、分类)

5、宗教旅游资源(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6、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日、民族歌舞、民族礼仪礼节)

7、现代旅游资源(现代都市、现代人工景观)

重点:

1、历史遗迹旅游资源

2、古建筑旅游资源

3、古典园林旅游资源

4、宗教旅游资源

5、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6、现代旅游资源

难点:

熟悉我国主要人文资源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旅游价值。

考核方式:

笔试

1、掌握我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别、成因及地区分布;(填空/选择/简答)

2、熟悉我国主要人文资源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旅游价值;(论述/简答/案例分析)

3、能用“职业道德与企业伦理”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的善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论述)

第3周

(4课时)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线路

1、中国旅游交通地理(概念、特点)

2、旅游与交通的关系

3、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4、旅游线路及其分类

5、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重点:

1、中国旅游交通地理的概念和特点

2、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3、我国铁路的主要干线

难点:

1、旅游线路及其分类

2、旅游线路设计

考核方式:

笔试

1、掌握旅游交通的概念,了解多种旅游交通方式,熟悉旅游线路相关知识;(填空/选择/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交通与线路的相关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分析旅游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论述/简答/案例分析)

3、能用“职业道德与企业伦理”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的善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论述)

第4周

(4课时)

 

第五章

中国旅游区划

 

1、旅游点、旅游地与旅游区(定义、类型)

2、旅游区与旅游区划(概念、目的、原则)

3、中国旅游区划方案(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本书中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1)东北旅游区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3)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4)华南旅游区

5)西北旅游区

6)西南旅游区

7)青藏旅游区

重点:

1、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景点

2、旅游区与旅游区划

难点:

1、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2、本书中的旅游区划方案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旅游点、旅游地、旅游区的概念,旅游区划的原则、目的、意义和任务(填空、选择、简答、名词解释)

2、旅游区的类型和旅游区的特征(简答、论述)

3、了解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掌握本书中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简答)

4、引导学生参加“中国旅游区划及各旅游区基本情况介绍”业务胜任力的实践训练。

(实训)

第5周

(4课时)

 

第六章

东北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

1)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2)火山熔岩旅游资源丰富

3)海滨、避暑旅游资源众多

4)边贸旅游发达

5)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黑龙江旅游亚区(冰城哈尔滨、镜泊湖、五大连池、齐齐哈尔、漠河)

2)吉林旅游亚区(长春、吉林、长白山、通化、集安、延吉、珲春)

3)辽宁旅游亚区(沈阳、抚顺、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鞍山市、医巫闾山、兴城海滨风景区、大连、丹东)

重点:

掌握东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征,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等;

难点:

1、熟悉东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东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东北旅游区主要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东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征,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等;(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东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东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东北旅游区主要景点导游词;(实训)

 

第5-6周

(8课时)

 

第七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

1)人文旅游资源博大精深

2)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北京旅游亚区(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雍和宫、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世界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中华民族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大观园、香山)

2)天津旅游亚区(古文化街、天后宫、文庙、水上公园、盘山、独乐寺、黄崖关长城)

3)河北旅游区(承德市:

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秦皇岛市:

山海关、清东陵、北戴河昌黎黄金海岸保定市:

清西陵、白洋淀、野三坡石家庄市:

苍岩山、嶂石岩、邯郸市)

4)山东旅游亚区(泉城济南:

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泰山风景名胜区、东方圣城曲阜、海滨山城青岛、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

5)陕西旅游亚区(煤都大同:

云冈石窟、恒山与悬空寺、五台山、应县木塔太原市:

晋祠、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汾河公园黄河湖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6)河南旅游亚区(七朝古都开封:

相国寺、龙亭公园、宋都御街、开封铁塔、禹王台神都洛阳:

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安阳殷墟嵩山—少林寺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风景区)

7)陕西旅游区(西安: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大雁塔、小雁塔、钟楼与鼓楼、骊山及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岳华山延安)

重点:

掌握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征,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等;

难点:

1、熟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黄河中下游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主要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黄河中下游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7-8周

(8课时)

 

第八章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文资源独具特色)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上海旅游亚区:

豫园、外滩、中共“一大”会址、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大观园、玉佛寺、上海世博园

2)江苏旅游亚区:

南京、扬州、苏州、周庄、云台山—望孔山风景区

3)安徽旅游亚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区、齐云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

4)浙江旅游亚区:

杭州市、普陀山风景区、雁荡山风景区、楠溪江风景区、莫干山风景区、仙都风景区、乘泗列岛风景区、金华溶洞风景区

5)江西旅游区:

南昌市、庐山风景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石钟山风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井冈山风景区、鄱阳湖风景区、婺源、景德镇、瑞金

6)湖北旅游区:

武汉、宜昌、神龙架风景区、武当山风景区

7)湖南旅游亚区:

长沙、韶山、武陵源风景区、衡山风景区、猛洞河风景区

重点:

1、掌握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

难点:

1、熟悉长江中下游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长江中下游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9-10周

(8课时)

 

第九章

 

华南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

1)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景观

2)碧水丹山的丹霞地貌

3)城市旅游资源广布、购物的天堂

3、主要旅游路线(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福建旅游亚区:

福州市、厦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漳州、泉州、太姥山

2)广东旅游区:

广州、肇庆、深圳、珠海

3)海南旅游区:

海口、琼海、三亚

4)广西旅游亚区:

南宁、北海、桂林

5)台湾旅游亚区:

台北、阿里山、日月潭

6)香港旅游亚区: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

7)澳门旅游亚区:

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重点:

掌握华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

难点:

1、熟悉华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华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华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华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华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华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华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11-12周

(8课时)

 

第十章

 

西北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

1)独特的沙漠戈壁及风成地貌

2)奇异的雪山森林景观

3)灿烂的石窟文化

4)引人入胜的丝路古迹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甘肃旅游亚区:

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平凉、天水、兰州

2)宁夏旅游亚区:

银川、青铜峡—沙坡头

3)新疆旅游亚区:

乌鲁木齐、天山、伊宁、吐鲁番、喀拉斯湖、喀什、和田、罗布泊

4)内蒙古旅游亚区: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盟、呼伦贝尔

重点:

掌握西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

难点:

1、熟悉西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西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西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西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西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西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西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13-14周

(8课时)

 

第十一章

 

西南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

1)地貌结构复杂多样

2)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

3)受地形影响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旅游资源特征

1)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2)峡谷风光雄险奇幽

3)宗教名山古迹众多

4)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5)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四川旅游亚区:

天府之国成都、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三星堆、蜀南竹海风景区

2)云南旅游亚区:

春城昆明、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丽江古城、泸沽湖、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迪庆香格里拉

3)贵州旅游亚区:

林城贵阳、安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遵义

4)重庆旅游亚区:

山城重庆、大足石刻、长江三峡、缙云山风景名胜区

重点:

掌握西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

难点:

1、熟悉西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西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西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西南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西南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西南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西南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15-16周

(8课时)

 

第十二章

 

青藏旅游区

1、旅游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2、旅游资源特征

1)丰富的冰雪探险资源

2)奇特的地热景观

3)神秘的藏传佛教与古建筑

4)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

3、主要旅游线路(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亚区主要旅游线路)

4、主要旅游城市与游览胜地

1)青藏旅游亚区:

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金银滩草原、察尔汗盐湖、长江源头

2)西藏旅游亚区:

拉萨、羊卓雍错、江孜、日喀则、珠穆朗玛峰、林芝、藏北草原

重点:

掌握青藏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

难点:

1、熟悉青藏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

2、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青藏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青藏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1、掌握青藏旅游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点,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特色;(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2、熟悉青藏旅游区已有的精品旅游线路(简答/论述);

3、能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较有特色的青藏旅游区旅游线路,撰写青藏旅游区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实训)

 

第17-18周

(8课时)

复习

第19周

考试

第20周

课时共计

64+4

4、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

实训内容

实训方式

实训场地

学时分配

1、设计旅游线路

2、撰写主要旅游景点导游词

1、设计较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2、主要景点导游词

撰写导游词

模拟导游

教室

操场

练功房

附近旅游景点

8课时

 

5、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考核项目、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等)

考核项目:

基础知识题目70%+中等难度题目20%+发散性思维题目10%

考核方式:

笔试+实训

成绩评定:

30%平时成绩+60%卷面成绩+10%实训成绩

6、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中国旅游地理》刘琼英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中国旅游地理》卢爱英、王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