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739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x

学年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B.教育压力大C.劳动力不足D.死亡率高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结合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

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6.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B.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D.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

8.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A.商品丰富B.居民购买力大C.交通发达D.环境优美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其中E、F、G表示主要功能区,城市布局相对合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市主导风向最不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正西风D.正北风

10.若在图中各点布局,不合理的是

A.①建高级住宅区B.②建休闲娱乐场

C.③建大型仓储中心D.④建污水处理厂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不断提高城市雨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径流B.蒸发C.下渗D.降水

12.建设海绵城市不可以

A.提升水源涵养能力B.缓解雨洪内涝压力

C.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D.增加城市的径流总量

2015年12月12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来自意大利、俄罗斯、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新西兰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境外企业参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

A.光热充足B.土地资源丰富C.生产成本低D.科技水平高

14.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

A.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加快城镇化的速度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近些年,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农村“空心化”有两种类型,一是农民在出行更方便的位置建新房,造成旧宅基地闲置,出现村落空间形态上的整体“空心化”;二是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使村落人口减少,出现人口“空心化”。

读图回答问题。

15.村民出行最不便利的村落可能是

A.李村B.万村C.王村D.赵村

16.有关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结构合理B.生态环境好转

C.土地资源浪费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8.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冰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

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与日韩相比较,中国发展冻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市场广阔B.原料丰富廉价C.技术先进D.交通便利

20.中国果蔬冻干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首先兴起于(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青藏地区

下图反映的是某公司逐步扩展的四个阶段。

图中内圆表示公司早期市场区,中圆表示国内市场区,外圆四个部分表示不同的国外市场。

虚线圈出的甲地国家产品进入难度大。

据此回答21-22题。

21.从阶段1到阶段4,推动该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是

A.保证能源供应   B.靠近原料地C.获得廉价劳动力D.占领市场

22.该公司向国外拓展最早利用的方式是

A.设立销售代理商B.设立工厂C.设立销售部D.设立研发中心

2016年11月21日,富有四川特色的“熊猫”列车在高架轨道上以60公里时速在成都顺利完成1.4公里线路运行(如图),标志着国内首条空中铁路(简称空铁)试验线全线贯通。

空铁属于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

德国的纺织业中心乌波塔尔市,拥有世界上首条悬挂式空中列车线,该线建成于1903年,全长13公里多。

最初是为了把当地工业原料从鲁尔区运送到乌波塔尔市的各个工厂而兴建的,现以成为当地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日运输量达8万人次。

完成下列各题。

23.推测第一条空中列车最初运送的货物是

A.棉花B.铁矿石C.石油D.煤炭

24.地铁是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

与地铁相比,空铁建设的优点有:

①工程量小,造价低;②建设周期短,不受地质条件限制;③施工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影响;④以后改建、扩建更容易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5.下列区间最适合发展空铁的是

A.成都内公交车站点之间B.上海—北京

C.成都火车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D.成都—重庆

图甲、图乙分别是我国武广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与武广高铁相比,京沪高铁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原因是

A.技术先进B.线路较短C.沿线地形平坦D.劳动力廉价

27.两条高铁都大范围的使用了高架的方式,其共同原因包括

①保护耕地②减少噪音污染③减轻滑坡对铁路的影响④减少对地面交通干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下图为北京市某监测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28~30题。

28.该监测点附近的主要污染源可能是

A.工业生产B.居民生活C.建筑工地D.交通运输

29.图中污染物引起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光化学烟雾C.紫外线增多D.臭氧层破坏

30.下列行为既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拒用“一次性”产品B.分类回收垃圾

C.增加私家汽车D.发展乡镇企业

第Ⅱ卷(综合题)

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田园城市理论是19世纪末由英国人城华德提出的。

这一设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城市所面对的拥挤、污染、疫病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下图为田园城市构想图(1英亩=4047平方米)。

材料二苏北地区包括南通、扬州、秦州、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8个省辖市,城市化水平为41.7%,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下表为2007年苏北地区相关数据。

项目

土地

滩涂

人口

粮食

棉花

肉类

占全省比重(%)

52.8

75

43.2

60

70

54

(1)简述田园城市的优点。

(6分)

 

(2)试分析苏北地区发展田园城市的有利条件。

(4分)

32.(10分)读下图“黑龙江农垦区及农业生产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农垦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该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2分)

(2)该农垦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分)

(3)该农垦区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分)

(4)任选该农垦区一个农业生产特点,说出其对应的形成条件。

(2分)

 

3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比亚乙地铜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甲港是其矿石主要出口港,2012年与我国合作,建起了炼铜基地。

但当地常规能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1)你认为建设炼铜工业基地,甲、乙两地哪里更理想,请说明理由。

(3分)

(2)能源不足制约了炼铜工业发展,请给出保障能源供应的三点建议。

(3分)

(3)若大规模发展铜矿经济,可能会给当地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分)

34.(10分)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简述理由。

(6分)

 

(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4分)

2017-2018学年度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B

A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D

C

D

A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A

C

C

B

D

B

B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10分)

(1)农业用地比重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人口密度小;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结合,联系紧密,有利于统筹发展。

(任答3点,共6分)

(2)城市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质量好;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多;第一产业比重高,基础条件好。

(任答2点,共4分)

32.(10分)

(1)温带季风气候热量(2分)

(2)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分)

(3)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高)(3分)

(4)生产规模大,地形平坦开阔;商品率高,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平原广阔,集中连片。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分)

33、(10分)

(1)乙地更理想,(1分)理由:

铜矿资源丰富:

(1分)原料运输量小。

(1分)(甲地更理想,(1分)理由:

海运便利,便于出口(1分);可就近获得进口能源(1分)。

没有叙述理由不给分)

(2)发展核电;(1分)开发太阳能;(1分)拓宽能源进口渠道。

(1分)

(3)造成铜矿资源枯竭(1分)、环境污染(1分)、生态破坏(1分)、水资源紧张(1分)、产业结构不合理(1分)。

(任意答对4点得4分)

34.(10分)

(1)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并且危及了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6分)

(2)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行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