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651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docx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文言文知精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业手册(安徽专版):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

知识细梳理

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

美好的景况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

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

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完璧归赵(        )

若水之归海(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答案]

一、

(1)美景;

(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

(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动词,顶着,冒着;

(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

(1)名词作动词,采莲;

(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苏轼词两首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千古风流人物

今义:

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回首向来萧瑟处

今义:

从来,一向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任

一蓑烟雨任平生(        )

任重而道远(        )

王甚任之(        )

众怒难任(        )

(2)却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却匈奴七百余里(        )

却之不恭(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大江东去(        )

(2)竹杖芒鞋轻胜马(        )

[答案]

一、“尊”通“樽”。

二、

(1)英俊杰出,有才华的;

(2)刚才。

三、

(1)放任,无拘束/负荷,担子/信任/承担;

(2)副词,表转折/击退/推辞,拒绝。

四、

(1)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2)马,名词作动词,骑马。

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义:

一个挨一个地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刘郎才气

今义:

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

在丁卯三月之望(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赢得仓皇北顾(        )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答案]

一、

(1)光景,状况;

(2)雄才大略。

二、远看/盼望/念头/声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

三、

(1)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饭,名词作动词,吃饭;(3)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忧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拜送书于庭(        )

(2)召有司案图(        )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其势必不敢留君

今义:

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请指示王

今义:

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3)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今义:

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古义:

________________

(4)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

向前行进古义:

________________

(5)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今义:

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

卑鄙下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负

秦贪,负其强(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

(2)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

乃使其从者衣褐(        )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        )

(2)乃使其从者衣褐(        )

(3)左右欲刃相如(        )

(4)乃前曰(        )

(5)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6)怒发上冲冠(        )

(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8)而相如廷叱之(        )

(9)宁许以负秦曲(        )

(10)秦王恐其破璧(        )

(11)毕礼而归之(        )

(12)完璧归赵(        )

(13)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君乃亡赵走燕。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遂与秦王会渑池。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庭”通“廷”;

(2)“案”通“按”;(3)“孰”通“熟”;(4)“不”通“否”;(5)“缪”通“穆”。

二、

(1)两个词,“形势”+“一定”;

(2)指给人看;(3)遵守约定;(4)上前进献;(5)扬言;(6)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三、

(1)凭借,倚仗/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担负,使……承担/背着;

(2)派出/让/使臣。

四、

(1)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衣,名词作动词,穿;(3)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4)前,名词作动词,上前;(5)西,名词作状语,向西;(6)上,名词作状语,向上;(7)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8)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9)负,动词使动用法,使……承担;(10)破,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碎;(11)归,动词使动用法,使……回去;(12)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13)先、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五、

(1)判断句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定语后置句 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3)被动句 赵国强大,燕国弱小,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4)“亡、走”后省略“于” 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

(5)被动句 我实在害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6)被动句 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但秦国的那些城池恐怕得不到,而白白地受欺骗。

(7)“渑池”前省略介词“于”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苏武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3)与旃毛并咽之(        )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5)请毕今日之驩(        )

(6)空自苦亡人之地(        )

(7)信义安所见乎(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稍迁至栘中厩监

今义:

稍微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今义:

虚假古义:

________________

(3)汉亦留之以相当

今义:

副词,表程度古义:

________________

(4)我丈人行也

今义:

岳父古义:

________________

(5)厚赂单于

今义:

指贿赂古义:

________________

(6)置币遗单于

今义:

货币古义:

________________

(7)卧起操持

今义:

料理,筹办古义:

________________

(8)皆为陛下所成就

今义:

业绩古义:

________________

(9)兄弟亲近

今义:

形容词,亲密;动词,靠近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10)且陛下春秋高

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11)武等实在

今义:

诚实、老实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

恐前语发(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

使桓公发仓囷而赐贫穷(        )

猛将必发于卒伍(        )

(2)过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        )

求,无乃尔是过与(        )

(3)坐

副有罪,当相坐(        )

项王、项伯东向坐(        )

因击沛公于坐(        )

坐法去官(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

(4)以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以勇气闻于诸侯(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以货物与常(        )

宋人执而问其以(        )

(5)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担(        )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欲因此时降武(        )

(2)反欲斗两主(        )

(3)单于壮其节(        )

(4)空以身膏草野(        )

(5)何久自苦如此(        )

(6)天雨雪(        )

(7)羝乳乃得归(        )

(8)杖汉节牧羊(        )

(9)惠等哭,舆归营(        )

(10)其一人夜亡(        )

(1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降虏于蛮夷。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卿尚复谁为乎?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见犯乃死,重负国。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霑”通“沾”,“衿”通“襟”,“决”通“诀”;

(2)“畔”通“叛”;(3)“旃”通“毡”;(4)“去”通“弆”;(5)“

”通“欢”;(6)“亡”通“无”;(7)“见”通“现”。

二、

(1)渐渐;

(2)临时充任;(3)相抵押;(4)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5)赠送礼物;(6)财物;(7)拿、执;(8)栽培,提拔;(9)亲近的侍臣;(10)年纪;(11)确实存在。

三、

(1)打发/揭露,暴露/动手/打开/兴起;

(2)超过/过失/责备;(3)连坐/坐着,坐下/座位/违犯,触犯/因为,由于/坐守;(4)因为/凭借/介词,拿/用以,用来/任用,推荐/介词,把/原因;(5)即使/虽然/只有。

四、

(1)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

(2)斗,动词使动用法,相……相斗;(3)壮,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壮;(4)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5)苦,形容词作动词,使……受苦;(6)雨,名词作动词,下;(7)乳,名词作动词,生子;(8)杖,名词作动词,执、拄;(9)舆,名词作动词,抬,扛;(10)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11)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五、

(1)定语后置句 (武帝)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2)状语后置句 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3)宾语前置句 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4)判断句 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5)被动句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6)定语后置句 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

张衡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员径八尺(        )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3)傍行八道(        )

(4)形似酒尊(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常从容淡静

今义: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古义:

________________

(2)举孝廉不行

今义:

不可以古义:

________________

(3)公车特征拜郎中

今义:

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4)覆盖周密无际

今义:

周到细致古义:

________________

(5)振声激扬

今义:

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古义:

________________

(6)寻其方面

今义:

事情或事物的一面古义:

________________

(7)衡下车,治威严

今义:

从车上下来古义:

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观

观太学(        )

大王见臣列观(        )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

启窗而观(        )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

咸怪其无征(        )

挟天子以征四方(        )

岁征民间(        )

(3)制

其牙机巧制(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赵奢之伦制其兵(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履至尊而制六合(        )

(4)乃

遂乃研核阴阳(        )

十年乃成(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3)妙尽璇机之正(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员”通“圆”;

(2)“禽”通“擒”;(3)“傍”通“旁”;(4)“尊”通“樽”。

二、

(1)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2)不去(应荐);(3)特地征召;(4)四周严密;(5)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6)方向;(7)指官吏初到任。

三、

(1)观摩学习/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景色,景致/看;

(2)征召/应验/征伐/征收;(3)形制,构造/制服,控制/统率,指挥/规模/统治;(4)就/才/竟、却/于是。

四、

(1)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2)怪,形容词作动词,责怪。

(3)尽,形容词作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作名词,道理。

五、

(1)被动句 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

(2)状语后置句 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地动仪)。

(3)宾语前置句 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训练步步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

通“熟”,仔细

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

寿命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

回头

D.负荆请罪负:

背着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

稍微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

使者

C.其一人夜亡          亡:

死亡

D.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白:

禀告,告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属:

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辟:

躲避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

素常

D.中有都柱都:

粗大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B.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C.乃使其从者衣褐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赵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B.武帝嘉其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乃幽武置大窖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汉亦留之以相当作《师说》以贻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单于壮其节

C.秦王恐其破璧

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

“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

“寻外实①,延内实②,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

“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

“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

“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

“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注】①外实:

意思是身体外部没有病(病从内部伤食引起)。

②内实:

意思是内部没有病(病从外部感冒引起)。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难其异        难:

诘问

B.佗脉之曰脉:

切脉

C.小儿戏门前,逆见逆:

转身

D.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讫:

完毕

2.下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