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24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练习题

《深深浅浅话友谊》

《深深浅浅话友谊》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本课由“友谊的特质”和“友谊的澄清”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围绕“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这一问题,阐述了友谊的重要特质。

第二目围绕友谊的改变、竞争对友谊的影响、友谊与原则性等常常令学生困扰的问题展开,通过学生的探究与分享,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了澄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友谊的特质,正确认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

2.掌握澄清友谊的要求,建立真正的友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辨别真假朋友的能力;

2.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澄清友谊,建立与同学、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朋友相处是有原则的,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4.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困惑,能够对友谊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珍惜友情,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2.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珍重友谊,提高公民素养,建立真挚的友谊;

3.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澄清友谊。

【教学难点】

1.澄清友谊;

2.友谊的特质。

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

2、素材、音像资料,如歌曲《朋友》、《伟大的友谊》视频等。

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

方法1:

故事导入。

通过讲与友谊相关的故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动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采用讲故事这种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方式导人新课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积极的状态。

通过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对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怎样澄清友谊等问题引起思考。

过程:

教师:

美好的生活需要友情,大家都想获得更多的友情。

小明就有这种想法,于是他开始寻找友情。

今天,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一则《小明的故事》。

人物:

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

放学后,小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一个男青年帮小明解了围。

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

小明经常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

小明受到欺负,都让男青年帮助他打架。

有一天,男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机,让小明帮他藏起来,于是小明就帮他藏了起来。

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教师:

同学们,听完了故事,请大家思考:

其实,大家对理想朋友的期望是基本一致的,那些乐于助人、理解支持别人、尊重别人的朋友是我们共同期望的。

要建立真挚的友谊,不仅需要别人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方法2:

创设情境,音乐导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课有关友谊的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过程:

播放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教师:

同学们,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

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

”可是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唱《朋友》的臧天朔却因“哥们儿义气”而人狱。

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要探讨的内容。

教师板书,导人新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将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自信和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将对学生意志、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强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能很好地落实既定的课程目标。

多媒体呈现:

自学提纲:

1.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2.为什么说友谊是双向的?

3.为什么说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过程:

问题1:

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1)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44)。

(2)统计各种不同的特质,并按多少进行排列。

(3)将大家支持率较高的特质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4)教师进行简单归纳:

由此可见,同学们都希望友谊能够拥有这些可贵的特质,非常好。

那么,到底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场心灵的相遇,需要超越功利和现实。

问题2:

为什么说友谊是双向的?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探究与分享”(教材P45上面一段话)。

(2)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学生A:

“我”真诚地帮助了朋友,可他却这么不耐烦地回应“我”,这是“我”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感觉这种友谊不平等。

学生B:

“我”真诚地帮助了朋友,可在“我”需要帮助时,他却耐烦地拒绝,让“我”觉得友谊也不是双向的。

②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有所损失?

学生C:

会。

给朋友了,自己当然会有所损失了。

学生D:

不会。

因为表面上看来好像有所损失,而实质上将会得到更多,如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升华等。

(3)教师进行简单归纳: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问题3:

为什么说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5)。

(2)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作答。

学生E:

当友谊掺杂了功利,就不能算是友谊了,因为友谊是纯洁的、无私的,是不计个人得失的。

学生F:

仍然能算是友谊。

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而要我们一下子超越现实,这是很难做得到的。

教师归纳:

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

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是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一些东西,如城乡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学习成绩的好坏等。

只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所以说,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超越功利的友谊更让我们向往。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通过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讨论、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补充、修正,加深每一名学生对怎样澄清友谊这一问题的思考,从中得出答案,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理性思考和小组学生的合作,使课堂内容渐进式推进,你为什么找我做朋友?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活动1:

“探究与分享”。

问题:

如何澄清友谊?

过程: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6)。

我和小美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

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

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绩,我都没在意。

上次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歌咏比赛,我俩都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

现在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与我说话。

〇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〇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〇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2.要求学生分小组对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3.小组代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教师纠偏。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

夸奖、信任、理解、支持……

(2)“我”的友谊发生了改变,是因为环境、条件、学习成绩……变了。

(3)淡了的友谊没有必要维持,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4.师生共同归纳:

(1)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4)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活动2:

“探究与分享”

(二)。

1.多媒体呈现“探究与分享”(教材P47)小川带给我的烦恼

思考:

〇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〇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〇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2.学生分小组对材料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3.学生代表交流:

哪些事情我们可以为朋友做,哪些事情我们不能为朋友做。

4.教师总结:

朋友相处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忠诚,然而,用“讲义气”“够朋友”来要求对方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四、精讲点抜,知识整合。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使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达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目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精讲:

1.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点拨:

①多媒体呈现《伟大的友谊》资料。

②学生思考:

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个伟人,为什么会成就伟大的友谊?

③引导学生对朋友的意义作出归纳,教师纠偏。

如:

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最可依赖的人;

朋友——是一本好书。

④教师概括: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崇高的友谊是他们革命事业重要的支持力量。

因此,我们要有朋友,要交朋友。

但是交朋友要有标准和原则,真正的友谊是真挚的、健康的和高尚的,真正的友谊可以帮助自己进步,少走弯路,获得快乐、信心、勇气和力量。

所以说,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需要超越功利和现实。

2.如何澄清友谊?

点拨:

①多媒体呈现案例:

中学生郑某放学途中由于车速过快,刹车不灵,与外校一名同学刘某相撞。

虽然双方的车和人均无损伤,但因撞车责任产生纠纷,结果,他俩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酿成了2死8伤的恶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②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他们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吗?

③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澄清友谊。

④师生共同归纳。

教师:

通过对上述的案例分析,同学们一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了吧,真正的友谊是纯洁的、真挚的,需要我们去超越现实和功利。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也可以是一首诗,还可以是一幅画。

知识整合:

1.真正的友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需要超越功利和现实。

2.如何澄清友谊?

(1)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在友谊中得到满足。

(2)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3)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4)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五、典型题目分析

选择题

古人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表明()。

①广交朋友,朋友多是好事②朋友之间是相互影响的③结交好的朋友,会使我们终身受益④结交坏的朋友,会使我们染上坏思想、坏习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该题旨在考查、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特质、如何澄清友谊等一些内容,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交友。

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理解题的内容,然后再准确地分析题肢,作出选择。

很显然题肢①的表述是错误的,不符合正确交友的要求,故选项中含有①的全部排除。

题肢②③④的表述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也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所以答案应选A。

【参考答案】A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的特质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需要超越功利和现实

深深浅浅话友谊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友谊的澄清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略。

《深深浅浅话友谊》同步练习

1.你喜欢与下列哪些人交朋友()

①李林品学兼优、待人真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②王小丽学习好,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合作

③王虎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并乱叫一气

④张帆为人热情大度,不太计较同学之间的“小摩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016·江门台山质检)小红和小丽这两个好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可最近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小红开始瞧不起她,并告诉小丽不想和她做好朋友了。

对小红的行为你的认识是()

A.朋友要坦诚相见,这样做是对的

B

.小红做得对,只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

C.小红是诤友,因为她能直言不讳地对小丽提出批评

D.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要学会关怀对方

3.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情

B.友情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C.朋友的帮助会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D.财富对我们的人生意义不大

4.(2016·德阳中考)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送别好友孙少述

时写道:

“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这句话启示我们()

A.结识志同道合经得起时

间考验的朋友

B.掌握获得真正友谊的必要方法和艺术

C.远离可能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D.结识能及时指出我们缺点错误的朋友

5.(2016·昆明质检)你的好朋友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的正确做法是()

A.嫉妒他,暗地里说他坏话

B

.不再搭理他,谁让他考得比我好

C.认真分析原因,找出与好朋友之间的差距,努力赶上他

D.疏远他,结交新的不如我的朋友

6.(2016·眉山仁寿质检)有人把“哥们儿义气”看作是“够朋友”,认为做事“够朋友”就是友谊。

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哥们儿义气”只讲“友情”,不讲原则

B.这种看法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的区别

C.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忙,以友情为重

D.这样的看法也可能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7.(2016·宜春实验质检)情景一:

我有一位好朋友,名叫李梅,人挺好的,只是平时不爱学习,在一次考试中,她想抄我答案,否则就不理我了。

我是帮还是不帮?

正确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

李大明在好朋友王小朋的劝说下,积极准备,在宜春市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代表宜春市参加江西省汉字听写大赛的资格。

而王小朋只

获得学校鼓励奖。

两人心里都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假如你是王小朋,你会怎么做?

正确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石家庄高邑质检)今天是周日,也是张伟的生日。

瞧,他请来了他们班一多半同学,在本城最有名气的饭店为他“庆生”。

看着春风满面的张伟,刘小玲羡慕地说:

“我要是有这么多的朋友该多好啊!

”江东东说:

“难怪张伟有这么多朋友呢,原来他经常请同学吃饭聚会啊!

”文宾疑惑地问:

“难道花钱才能获得和维持友谊吗?

(1)为什么同学们都渴望拥有友谊?

 

(2)花钱请客吃饭能“买”到真正的友谊吗?

为什么?

 

(3)请你为他们拥有和维护真正的友谊出几个金点子。

 

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受欢迎的人的特征。

朋友、同学之间的交往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团结、合作、宽容等。

据此分析可以看出:

②中王小丽同学缺乏与同学的团结合作;③中王虎同学没有做到尊重同学;

而①④体现了平等、尊重、团结、宽容的美德,入选。

2.D本题考查学生对友谊的品质的认识和理解。

小红的做法不正确,要学会关怀好朋友,学会帮朋友分担。

所以选D。

3.C本题考查学生对友情重要性的认识。

不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友情,A项错误;友情无价,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B项错误;朋友是财富强调的就是友情的力量,C项正确;D项说法存在明显错误。

4.D解答本题时要弄清所给诗句的意思,所给的诗句的意思是“今天你离去后,何时能回来?

我以后有了过错,还有谁来规劝我呢?

”,可见孙少述是王安石的诤友

由此可见,只有D符合题意。

5.C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的态度,相信朋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即使朋友之间存在竞争,也不会对友谊造成伤害。

所以选择C。

6.C本题考查学生对交友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

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友谊的澄清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情景一,友谊要坚持原则,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情景二,真正的朋友是不嫉妒,而是真诚地分享朋友的欢乐。

答案:

情景一:

正确做法:

不帮,课后找机会帮她补习功课。

理由:

①友谊需要忠诚,然而,用“讲义气”“够朋友”来要求对方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②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

情景二:

正确做法:

我会真诚地恭喜好朋友李大明取得成功。

理由:

真正的朋友不包容嫉妒,当朋友取得某方面成功时,我们应该欣赏并真诚地赞美他的成功。

嫉妒不仅会伤害朋友,还会使自己失去朋友。

8.【解析】本题选取中学生身边的事例,考查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对交友原则的运用。

(1)问,分析设问不难得出要求我们回答友谊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即可。

(2)问结合材料谈对友谊品质的认识。

第(3)问,考查我们对友谊品质

和交友原则的

理解运用。

答案:

(1)友谊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旅途中.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不能。

因为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

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是友谊的美好就在

于它可以跨越功利。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

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

(3)①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

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

正确面对朋友之间的竞争,相信朋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③朋友相处要坚持原则,远离“哥们儿义气”。

④关心、支持朋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