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700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1.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上升的电梯

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

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

乘客相对地面、商场内的收银员、货架上的商品的位置均发生变化,则乘客相对它们来说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

乘客相对上升电梯的位置没发生变化,则乘客相对上升的电梯是静止的,故B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分析】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防止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A.凝固B.凝华C.汽化D.液化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

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眼镜的温度很低,而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镜片模糊.

故选D.

【点评】该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液化过程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

【分析】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分析】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的少;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解答】解:

A、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A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但不能说明物体动能大,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有关,此题中没有说明质量的关系,所以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B错误;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学中的基本知识,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加强积累和记忆,平时加强练习.

6.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

B.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

D.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

【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不仅能竖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时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使用.但弹簧测力计的轴线要与力的方向一致;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给已经磨损的砝码赋予一定的值,进行判断;

(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小车运动速度慢些,斜面的坡度要小,这样所用的时间长些.

【解答】解:

A、弹簧测力计不仅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使用,故A错误;

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一位为估读值,故B错误;

C、假设标有100g的砝码,磨损后实际质量为90g,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标有100g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平衡,实际物体的质量是90g,读数却是100g.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C错误;

D、在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天平的使用、测量速度的实验要求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7.关于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在下落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变大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对足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做出判断;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

【解答】解: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B错误;

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足球对头也施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足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但高度降低,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力作用的相互性,势能的大小变化、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8.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

B.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该迅速用水来浇灭

C.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

D.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分析】

(1)发现有人触电或电引起的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2)水是导体,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故B错;

(3)雷电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

(4)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在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操作时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解答】解:

A、发现有人触电后,直接用手把触电者拉离电源,因人体是导体,可能使救助者间接触电事故,故A错;

B、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用水去灭火,水属于电的良导体,电流将会沿着水传向救火者,造成间接触电事故,故B错误;

C、雷容易击中地面上尖端的突起物体,所以雷雨天打伞是及危险的,故C正确;

D、控制电路的开关应该接着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值得注意的是:

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不导电的物体导电了.

9.乘坐汽车旅行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打开车窗,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乘客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汽车的观后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分析】

(1)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选项中描述的现象;

(2)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4)汽车的观后镜属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可以扩大视野.

【解答】解:

A、汽车行驶时,打开车窗,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错误;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汽车行驶中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

D、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来扩大视野,而不是利用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汽车为例考查了几个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认真审题,明确每一选项中描述的现象所对应的知识点,再做出相应的判断.

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闭合开关后,当左右移动导体棒AB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

A.发电机B.电热器C.电动机D.电磁铁

【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发电机.

【解答】解: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当左右移动导体棒AB运动时,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知道电磁感应现象中,是通过磁场产生了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

 

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

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是石凳从太阳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石凳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快速弯折铁条,对铁条做功,使铁条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B、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分,属于基础题目.

12.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分析】

(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3)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①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

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内表面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③深秋,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④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②③.

故选C.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14.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风吹动树叶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分析】判断清楚下列选项中,各自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

【解答】解:

A、风吹树动,说明风具有动能,没有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A错误;

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同时动能增加,即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B错误;

C、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即消耗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将箭射出,即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时,一种形式的能减小,另一种形式的能增大.

 

15.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分析】小球在A、B中漂浮,在C中悬浮,在D中下沉,可以判断小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就可比较出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

小球在A、B中漂浮,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并且小球在液体A中露出的部分大于在液体B中露出的部分,根据F浮=G=ρgV排,可知ρA>ρB,在C中悬浮,说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体C的密度,小球在D中下沉,说明小球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可以判断出A液体的密度最大;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A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判断容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键是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cmB.10cmC.15cmD.18cm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

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f<30cm<2f,则15cm<f<30cm;

四个选项中在15cm到30cm之间的只有18cm;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确定物距的范围,从而可以得出焦距的范围.

 

17.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

要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热敏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减小,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分析】

(1)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并联时,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温度变化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根据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得出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热敏电阻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然后分析电流表的位置进行判断;

(2)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串联时,据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得出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分析电压表的位置进行判断.

【解答】解:

AB.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温度变化时,通过R0的电流不变,

因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

所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由I=

可知,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增大,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增大,

则A选项中电流表位于干路,B选项中电流表位于热敏电阻的支路,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故CD不符合;

CD.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串联,

因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

所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

则C选择中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其示数增大,C选择中电压表并联在热敏电阻两端其示数减小,故C不符合、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好“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是关键.

 

18.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分析】

(1)把a和b看做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以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关系;

(2)对b进行受力分析,从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是否受到摩擦力.

【解答】解:

(1)把a和b看做整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竖直向下a和b的重力、竖直向上a受到的支持力,

因物体做匀速直线匀速时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a和b受到的重力之和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C错误;

(2)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摩擦力,水平方向不受力,否则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平衡力的判断,关键是正确的对整体和物体b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19.学习物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理现象,以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①泰安市冬天最低气温约﹣30℃;②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2.1m/s;③通过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100mA;

④手托两个鸡蛋匀速向上抬高1m约做功1J.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只有③、④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①泰安市冬季最低气温在﹣1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②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③通过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100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