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631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与同学们谈地理编号7D0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意义。

3.掌握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境意识。

二、学习重点

地理课学习的内容、学习地理的意义和方法。

三、学习难点

学习地理的意义。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学习地理,使我们;

使我们;

使我们;

使我们。

2.学好地理,一要;

二要;

三要;

四要。

(二)合作探究

1.地理涉及的问题很多,除了课本P2上提出的问题,请你适当补充几个例子。

 

2.我国江浙一带生产的丝绸服装享誉世界;日本人爱吃鱼,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在威尼斯,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云南省的元阳县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

这些现象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请简单谈谈。

 

3.“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那里借用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4.读课本第5页“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图,看欧洲西部国家占几个?

这说明什么问题?

 

5.读课本第5页“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存在什么问题?

人口稠密与稀疏区的界线是什么?

哪里人口稠密?

哪里人口稀疏?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活动()

A.外出旅游B.观察天象、星座

C.修路、架桥D.去医院检查身体

2.阿拉伯人的头巾和长袍多为白色,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项自然条件()

A.多雨B.炎热、多风沙

C.草原上的放牧生活D.严寒

3.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特别需要考虑原料、能源、市场、运输等诸多因素的产业部门是()

A.农业B.工业C.商业D.服务业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C.在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下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违背的是()

A.在山区发展旅游业B.在陡坡上毁林种田

C.在城市郊区种蔬菜D.在草原上发展展畜牧业

6.连线题

地理与日常生活农作物的种植

地理与生产建设天气的变化

地理与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宗教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一)编号7D0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会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作用。

4.阅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二、学习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

三、学习难点

简易地球仪的制作。

四、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知道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什么?

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和

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

及其。

3.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的。

这根轴代表。

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它地球上的最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是地球上的最点。

4.1519年9月,在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出发,渡过,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

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到达。

麦哲伦因为卷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亡。

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他们艰难地渡过,再绕过,最后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与的争论。

有力地证明了。

(三)合作探究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那么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几个说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吗?

 

3.按照课本第5页提供的步骤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四)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D.四季变化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地球是运动的B.大陆在不断漂移

C.地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4.“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

A.北极点B.南极点

C.赤道上任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

5.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

B.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地球形状

D.地球仪是地球模型

6.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B.6371千米

C.6378千米D.6336千米

7.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沿地球最大周长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六)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

(二)编号7D03

一、学习目标:

1.观察地球仪,能识别经线和纬线,了解经线和纬线的不同特点。

2.了解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知道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3.知道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会根据经、纬度判断地面任一点所在的半球。

4.学会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二、学习重点经、纬度的划分

三、学习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并且与纬线相交的线,叫经线,也叫。

形状

长度

长度,是最大的纬线圈。

从向,纬线逐渐缩短,到

南北成一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

数量

指示方向

位置关系

2.纬度和经度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0°纬线又叫

0°经线又叫

划分方向

从0°纬线向、方向划分

从0°经线向、方向划分

表示符号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字母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表示。

0°经线向东称东经,用字母

表示,0°经线向西称西经,用字

母表示

度数范围

0°———

0°———

分界线

是南北纬度、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和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数值的递变规律

北纬和南纬的度数从赤道分别向北、南逐渐,最大达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从0°经线分别向东、西逐渐,最后增至

区域划分

为低纬度地区

为中纬度地区

为高纬度地区

从0°向至180°为东经

从0°向至180°为西经

(二)合作探究

1.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不以0°和180°经线为界?

 

2.写出下图A、B两点的经、纬度,并说明它们分别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3.利用网络查找我县的经、纬度,有了经、纬度怎样确定我县在地球上的位置?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D.60°N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A.一个方向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D.四个方向

3.本初子午线是  ()

A.零度经线   B.零度纬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4.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D.20°W,160°E

5.某地的经纬度是165°W,45°S,则该地属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东半球、北半球

6.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查找地名,并完成下表。

地名

上海

伦敦

纽约

经度

117°E

123°W

151°E

纬度

39°N

49°N

32°S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编号7D04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2.能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学习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学习难点时间差异的产生原因。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地球的运动形式有和。

2.地球的自转是指,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小时,也就是一天。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和。

4.16世纪中叶,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经过30年观测研究,发表了著名的科学巨著《》。

他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公转。

哥白尼的“”不仅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冲击了当时欧洲宗教神学的支柱“”。

5.读图1.15,可以看出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地球位于轨道与

轨道之间,围绕地球运动的是。

(二)合作探究

1.读图1.16,观察思考并填空。

(1)此时地球仪上被照亮的部分称,占地球仪;未被照亮的部分称,占地球仪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称。

此时,中国是,美国是。

(2)沿地球自转方向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180°,此时中国是,美国是。

沿地球自转方向连续拨动地球仪,观察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情况。

思考:

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昼夜更替?

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3)思考:

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谁将更早迎来曙光?

为什么?

2.读P13图1.17,在同一个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A.一年B.一天C.12小时D.一个月

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3.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同时看到日出

4.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有( )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时间的差异       D.昼夜更替现象

5.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B.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C.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D.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

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6.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A.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很大,而人很小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

C.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编号7D05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变化的关系。

3.知道五带的界限,掌握各带的特点,了解五带的划分依据。

二、学习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划分。

三、学习难点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产生的原因。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2.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季(6、7、8月)。

冬至日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季(12、1、2月)。

春分日是,秋分日是,春分和秋分时,太阳光线都垂直照射,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季(3、4、5月)和季(9、10、11月)。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

3.南、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北位置,纬度是;

南、北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纬度是。

(二)合作探究。

1.结合课本P13图1.18,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上绘出地球公转的的方向。

(2)判断写出A、B、C、D四点的节气、时间及昼夜长短等内容。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或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极圈内

A

昼最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南极圈内出现

B

全球各地昼夜

无极昼极夜现象

C

昼最夜最

北极圈内出现

南极圈内出现

D

全球各地昼夜

无极昼极夜现象

D~A

由向移动

昼夜

A~B

由向移动

昼夜

B~C

由向移动

昼夜

C~D

由向移动

昼夜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

 

3.在下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写五带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五带的划分是根据________。

(2)五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赤道所在的带有________现象,两极所在的

带有_______和_______现象。

(4)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不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2.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夏至日B.春分日

C.冬至日D.秋分日

3.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等长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

4.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5.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D.高纬度地区

6.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B.北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编号7D06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熟悉常用的图例。

2.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初步学会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4.能够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地图,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三、学习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认。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

、和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是表示比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

比例尺包括、和三种。

3.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和的说明。

4.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判读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

除此之外,通常是面向地图“、”。

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

和的方向。

5.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例如,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要借助图。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图。

6.地图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其中,自然地图包括、、、等。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等。

(二)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

下面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哪幅?

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哪幅?

表示范围较大的是哪幅?

小结:

2.阅读图1.26,完成下列要求。

(1)确定地图的东、西、南、北方向。

日照在济南的什么方向?

济南在潍坊的什么方

向?

(2)根据图中比例尺,量算济南到烟台的直线距离。

(3)参考图1.25,将图例补充完整。

3.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要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地图的“语言”是()

A.比例尺、方向、颜色B.大小、方向、图例

C.比例尺、方向、图例D.大小、方向、颜色

2.同样图幅的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小的应该是(  )

A.蚌埠市区划图  B.安徽省区划图  

C.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图   D.世界政区图

3.在比例尺为l:

100000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

A.200米   B.1千米   C.2千米   D.3千米

4.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某同学想知道酒泉在哪里,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   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   D.世界政治地图

5.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

如图所示。

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A.东北→正东→正北        

B.正北→东北→西北

C.正北→正东→西北         

D.东北→正东→西北

6.下列表示国界的图例是……………………………………………()

 

(五)盘点提升

1.你在学习后感觉到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没有提高?

2.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七年级地理(上)导学案

课题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编号7D07

一、学习目标

1.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判断坡的陡缓。

二、学习重点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识别、坡度陡缓的判断。

三、学习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识别。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

2.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在地图上连成的线,叫做_________;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在地图上连成的线,叫做____________。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4.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_______(相等,不相等)。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通常用____色表示,平原一般____色表示,山地一般用___色表示.

6.与等高线有关的地图有、、。

7.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和五种。

(二)合作探究

1.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那么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多少?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多少?

珠穆朗玛峰对于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乙山顶与A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甲山顶在乙山顶的   方向。

(4)从A地或B地出发,更容易攀登到乙山顶的是   地,原因是。

 

3.搜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5种地形景观的照片,对照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下表,思考怎样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地面起伏情况

4.把课本P28图1.43补充完整。

并描述沿直线AB地形的起伏状况。

(三)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1.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的地形是()

A.平原B.山地C.盆地D.高原

2.甲地海拔1700米,乙地海拔8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700米B.800米C.900米D.2500米

3.在分层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