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229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1中学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

北京市20141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

2014-02-031402

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

   一、本大题共20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靓妆(jìng)拂晓(fó)伉俪(kēng)摈弃(bìn)

   B.训诂(g?

)辩难(nàn)辟谣(pì)稽首(q?

   C.下载(zǎi)蚍蜉(b?

)创伤(chuàng)亘古(gèn)

   D.暴戾(lì)奇葩(pā)关卡(kǎ)胡诌(zōu)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A.大张挞伐(tà)尝鼎一脔(luán)纵横捭阖(bǎi)风尘仆仆(pǔ)

   B.汗流浃背(jiá)徇私舞弊(xún)处之泰然(ch?

)度德量力(liàng)

   C.屏声息气(bing)栉风沐雨(zhì)无稽之谈(jī)间不容发(jiān)

   D.切中肯綮(qìng)荷枪实弹(hè)相濡以沫(r?

)自出机杼(zhù)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A.整饬范畴抱负绿草如茵B.辐射斑驳文彩水乳交溶

   C.仓皇暇疵诟骂安份守己D.妥贴掂记轻佻朝夕揣摩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利害攸关坚定不疑弥天大谎积腋成裘

   B.融会贯通惩前避后言行一至老生长谈

   C.自视甚高掉以轻心臻于郅治曲意逢迎

   D.名门望族突如奇来变本加厉群英汇萃

   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

   ①国际泳联宣布,将在4月初于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_____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

   ②苏州河就像大病初愈的老人,需要精心_____,千万不能把各种额外的负担加到他身上。

   ③在激烈的比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_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④二环路重新修复时,选定永定门大街为防裂_____区,以为北京市区道路的维修提供新的数据。

   A.施行看护遏制实验B.实行看护遏制试验

   C.施行保护遏止实验D.实行保护遏止试验

   「辨析」“实行”:

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重在自身有意识的事或活动,大事、小事或政治的、集体的、个人的事,都可适用,范围比较宽:

“施行”:

①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执行。

②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

   重在使法令、规章、制度等发生效力,一般用于党、政、集体、上级的大事、公事,适用范围比较窄。

   “看护”①护理②护士的旧称“保护”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D)

   ①作为人民代表,他说真话,办实事,得到群众信任和_____.

   ②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_____.

   ③天阴沉沉的,_____有几片雪花飘落下来。

   ④他们要了两碗面,又要了两碗蒸鸭的“浇头”_____宜兴人吃面“浇头”不放在面碗里,另外用小碗盛着。

   A.拥戴流失偶然本来B.拥护流失偶尔本来

   C.拥戴流逝偶然原来D.拥护流逝偶尔原来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D)

   A.公安干警已把一名同案犯当场抓获,其余的也将在劫难逃。

(劫:

佛教指大灾难。

在劫难逃:

旧指命里注定的灾祸,无法逃脱。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缕:

线。

不绝如缕:

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

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

②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C.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俯:

向下弯腰。

俯拾皆是:

只要弯下腰来拾取,到处都是。

形容数量非常多,到处都能得到。

   D.敬爱的周总理一直用“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我们,并且身体力行。

(身:

亲身。

体:

体验。

身体力行:

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炙:

烤。

炙手可热: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B.端正党风是关键。

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行:

做。

效:

效法。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含贬义。

   C.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莫:

不能。

衷:

折衷,判断。

是:

对。

莫衷一是:

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

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D.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去。

(瓦釜:

陶制炊具。

瓦釜雷鸣:

瓦釜敲得跟雷一般的响。

比喻平庸的人或事物受到重用或重视而显赫一时。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C)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再现了……的场面”,成分残缺。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语序不当。

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诚信不仅……,而且……”)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D.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动宾不搭配)

   201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将于2014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

   B.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有歧义)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两面对一面。

   D.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否定不当)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

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

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

朝鲜半岛古国名。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会昌初致仕           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

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

通“宴”,宴饮。

   D.与元稹极善胶漆        善:

善于。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D项“善”的意思是“友善”。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权贵有嫌其出位       B.乃放纵诗酒既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D.与刘宾客齐名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不欲与廉颇争列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与:

介词,跟,同。

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D均为介词,和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理解:

(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B.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理解:

(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官员们又都是年轻人,大家的心情都消沉了。

   C.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理解: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

   D.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理解:

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解析」(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1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白居易“忠诚耿直”的一组是(D)

   ①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②权贵有嫌其出位,怒③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④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⑤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⑥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①③⑤

   「解析」②间接④说其修养志趣⑥自请外放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第Ⅱ卷(共55分)

   1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

唐纪八》)

   「参考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说明:

共5分,断对两处的一分,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参考译文」太宗对太子少师萧说:

“朕年轻时喜好弓箭,曾得到十几张好弓,自认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最近拿给做弓箭的弓匠看,他说:

”都不是好材料。

‘朕问他原因,弓匠说:

“弓子木料的中心部分不直,所以脉纹也都是斜的,弓力虽强劲,但箭发出去不走直线。

’”

   1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①~③题。

(2014分)

   咏笼莺①(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栖栖”既记述了黄莺被困笼中之事,又描绘了黄莺惶惶不安之态。

   B.颔联中“有心”一句透露了黄莺的美好愿望,“无计”一句则揭示了它焦躁的缘由。

   C.“缄”字写出了黄莺的无助悲哀,满腹怨恨却欲言不得。

   D.咏物言志,将自己孤苦无依的痛楚寄寓在了笼中孤莺的身上。

   ②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

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4分)

   「参考答案」运用反衬的手法(1分。

要点“反衬”或“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

要点“向往”或“羡慕”),表现了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分。

要点“渴望自由”)。

意思对即可。

   ③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

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1分。

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

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

要点“无奈”或“痛苦”)。

意思对即可。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2014分)

   ①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③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照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⑤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⑦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⑧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共老龙应台(台湾女作家)

   ①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

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着,大楼的顶端插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着一点青翠。

淙淙流水旁看见一块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

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树,矮蹲蹲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②这三个人,平常各自忙碌。

一个,经常一面开车一面上班,电话一个接一个,总是在一个红绿灯与下一个红绿灯之间做了无数个业务的交代。

睡觉时,手机开着,放在枕边。

另一个,天还没亮就披上白大褂开始巡房,吃饭时腰间机器一响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

还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

忙,忙死了。

   ③可是我们决定一起出来走走。

三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④然后,我就看见它了。

在那一团浓郁的深绿里,藏着一只浓郁深绿的野鹦鹉,正在啄吃一粒绿得发亮的杨桃。

我靠近树,仰头仔细看它。

野鹦鹉眼睛圆滚滚地,也看着我。

我们就在那杨桃树下对看。

另外两个人,也悄悄走了过来。

三个人,就那样立在树下,仰着头,屏息,安静,凝视许久,一直到野鹦鹉将杨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哗一下飞走。

   ⑤我们相视而笑,好像刚刚经过一个秘密的宗教仪式。

   ⑥这是一个阳光温煦、微风徐徐的下午。

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想必他们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

我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想必他们也对我的奔波觉得不舍?

只是,我们很少说。

   ⑦多么奇特的关系啊。

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

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粘合。

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⑧但我们不是。

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

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

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

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一定会谈心。

即使谈心,也不必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

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

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⑨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它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

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纸窗、雨打在铁皮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

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树上折断了手。

   ⑩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遥。

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公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1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D)(4分)

   A.题目“共老”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指的是兄弟姐妹一起变老,共同走完漫长的人生旅程。

   B.第一段描写公园很小,被大楼紧紧裹着,暗示出都市里人们生存环境的局促和压抑。

   C.“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句,描绘出三个人相聚时的轻松状态。

   D.“人生的荒漠”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对母亲去世后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忧虑。

   E.结尾处运用象征手法,借南美洲的雨树来表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难以割断。

   20.第②段插叙三人生活的“忙碌”,用意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突出兄弟姐妹相聚的难得可贵,为后文抒发兄弟姐妹“共老”之情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21.结合⑤⑥段看,三人同看野鹦鹉表现出三人彼此之间情感默契,也引起了他们彼此的关注和怜爱。

(4分)

   22.“多么奇特的关系啊”,认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奇特在何处?

(请分条陈述)(6分)

   「参考答案」①看似疏远,实则亲近。

   ②面对工作和生活各自承受、抉择。

   ③聚首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母。

   ④交谈也不一定谈心或有所企求。

   ⑤彼此珍存儿时独有的记忆。

   (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4点得满分,答出1点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

②①③⑤④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

   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

   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

   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

   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24.请你就以下“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用简约的文字加以点评。

要求:

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4分)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民族的文化中,唐诗、书法、昆曲,是中国人的三种“痴迷”。

昆曲有过辉煌的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二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

此后昆曲长期衰微。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一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发了青年学生争相看昆曲的热潮,有人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

   25.2007年年末北京市建委官方网站公布了京城房屋销售价格的情况。

请你为下面图表添加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图表所传达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50字)(5分)

   六、作文(60分)。

   26.北京奥运会运气最差的人要数埃蒙斯了,4年前因为最后一枪脱靶而无缘金牌的他又在最后一枪出现重大失误,丧失金牌……但他大度地跟夺得金牌的邱健拥抱,向他表示祝贺。

而后埃蒙斯的妻子科特琳娜久久地捧着丈夫的脸,用充满爱意又饱含着理解与安慰的眼神看着他……

   事后,网友们给出了如下评论:

①只能说他心态不好,他太紧张了。

这也是较量的因素,不一定全靠实力!

为他惋惜。

   ②真是位绅士!

希望他下次如愿以偿!

埃蒙斯,我为你加油!

   ③他的妻子真的很美很美……

   ④上帝的两次玩笑开在同一个人身上,看似残酷,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正是对他的偏爱。

   ⑤埃蒙斯接受采访时说得真好:

“我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包括失败,这就是体育。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