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14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第六章正常分娩.docx

6第六章正常分娩

6第六章正常分娩

一、填空题

1、胎头平均下降速度为0.86cm/h说明处于__________。

2、胎先露“+2”表示__________。

3、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__________,间歇期仅__________。

4、临产后宫口不能如期扩张,原因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中骨盆横径是指__________。

7、胎儿娩出后应在__________min内,距脐__________cm间断脐。

8、阿普加评分以__________最灵敏,__________为基础,__________是最终消失的指标。

9、会阴正中切开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临产的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骨盆平面前方为__________,两侧为__________,后方为__________。

12、枕先露时__________位置最低。

13、临产后灌肠的指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活跃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产力

 

2、胎盘母体面娩出式

 

3、宫缩对称性

 

4、软产道

 

5、宫颈扩展期

 

6、胎头拨露

 

7、产程图

 

8、先兆临产

 

9、活跃期延长

 

10、复位

 

11、见红

 

三、判断题

1、正常分娩阴道流血量多数少于300ml。

()

2、新生儿大声啼哭,表示呼吸道通畅。

()

3、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有母体面娩出式(多见)和胎儿面娩出式(少见)。

()

4、宫颈扩张曲线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

5、胎膜自然破裂多发生在第二产程期间。

()

6、总产程始自出现规律宫缩,止于胎儿娩出。

()

7、属于先兆临产的有假临产、胎儿下降感和见红。

()

8、当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出现胎头仰伸动作。

()

9、胎头内旋转动作于第二产程期间完成。

()

10、胎头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助杠杆作用出现俯屈动作。

()

11、胎头以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以双顶径衔接。

()

12、胎头矢状缝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囟门对判断胎位也很重要。

()

13、胎头俯屈后以枕下前囟径通过软产道。

妊娠足月胎头枕下前囟径平均为9.5cm。

()

14、5cm厚的会阴体于临产后因肌束分开、肌纤维拉长,变成1cm薄的组织。

()

15、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外面形成一环状隆起,为生理性缩复环。

()

16、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前,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后。

()

17、骨盆出口横径与分娩的关系密切,平均值为9cm。

()

18、中骨盆横径最重要,平均值为10cm。

()

19、真假骨盆的交界面为骨盆入口平面,其入口前后径最短约10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

()

20、肛提肌收缩力无助于胎盘的娩出。

()

21、以宫底部的宫缩最强且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3倍。

()

22、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有使宫颈管短缩直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的作用。

()

23、分娩镇痛需将神经阻滞的范围控制在胸11至骶4之间。

()

24、胎头下降曲线是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结节平面关系标明。

()

25、宫颈在临产后的变化有宫颈管消失和宫口扩张。

()

26、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为胎头衔接。

()

27、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在第二产程,特别是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

()

28、临产后的子宫节律性收缩,总是从进行期至极期至退行期,最后进入间歇期。

()

29、影响分娩的因素有4项。

()

四、单项选择题

1、阿普加评分的内容包括:

()

A、出生后1min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

B、出生后半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

C、出生后1min内的心率、呼吸、血压、喉反射、皮肤颜色

D、出生后1min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体重

E、出生后半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体重

2、外监护适用于:

()

A、胎膜已破,宫口扩张2cm

B、胎膜已破,宫口扩张1cm

C、胎膜未破,宫口扩张2cm

D、胎膜未破,宫口未扩张

E、胎膜已破,宫口扩张4cm以内

3、破膜多发生于:

()

A、见红后

B、第一产程初

C、宫口近开全时

D、第二产程初

E、强烈宫缩时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程指开始出现间歇5~6min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

B、初产妇第一产程需6~8h

C、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经产妇仅需数分钟

D、从胎儿到胎盘娩出,一般需要30min

E、从胎儿到胎盘娩出,一般需要45min

5、胎盘娩出后发现少许胎膜残留,此时应:

()

A、予宫缩剂待其自然排出

B、在无菌操作下取出残留组织

C、刮宫

D、于1周后刮宫

E、无需处理

6、临产后的主要产力为:

()

A、腹压

B、宫缩

C、肛提肌收缩力

D、盆底肌收缩力

E、骨骼肌收缩力

7、胎儿已娩出30min,胎盘未娩出,出血量约250ml。

正确的处理措施为:

()

A、排空膀胱,确定胎盘有剥离征象后,轻轻按压子宫底,静注缩宫素,牵引脐带

B、行手取胎盘术

C、肌注麦角新碱

D、输液

E、等待,无需干预

8、胎盘从母体面娩出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盘从中央开始剥离

B、先排出胎盘随后见少量阴道流血

C、胎盘从边缘开始剥离

D、脐带下降

E、宫底下降

9、某新生儿出生时全身粉红,心率100次/分,呼吸缓慢不规则,四肢稍屈曲,刺激喉部有些动作。

对其处理正确的是:

()

A、紧急抢救、吸氧

B、气管插管

C、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

D、一般处理

E、立即行保温、复苏后,送新生儿科抢救

10、临产后肛查应在下列哪个时限内进行:

()

A、第一产程

B、宫缩时

C、宫缩间歇期

D、随时可查

E、第二产程

11、宫口开全,破膜超过12h尚未分娩,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抗炎

B、立即剖宫产

C、快结束产程

D、无需干预

E、产钳助产

12、胎头衔接是指:

()

A、胎头以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

B、胎头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达到或接近坐骨棘水平

C、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达到或接近坐骨棘水平

D、胎先露达坐骨棘水平

E、胎头达坐骨棘水平

13、临产后正常宫缩的速度以下列哪点向子宫下段扩散:

()

A、2.5cm/s

B、8cm/s

C、2cm/s

D、3cm/s

E、4cm/s

14、判断胎先露高低的标志是:

()

A、入口平面

B、坐骨棘

C、中骨盆平面

D、出口平面

E、耻骨联合上缘

 

五、多项选择题

1、先兆临产的症状包括:

()

A、破膜

B、见红

C、尿频

D、胎儿下降感

E、假临产

2、下列正常的分娩机制是:

()

A、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

B、俯曲:

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

C、内旋转:

使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D、仰伸:

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右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E、外旋转:

胎头枕部向左旋45°

3、腹压的作用是:

()

A、为第二产程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

B、运用不当可致宫颈水肿

C、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

D、促使胎盘剥离及娩出

E、为主要产力

4、临产后宫缩的作用是:

()

A、迫使宫颈管变短直至消失

B、宫口扩张

C、胎先露下降

D、胎盘娩出

E、胎膜娩出

 

六、问答题

1、试述新生儿脐带的处理。

 

2、简述临产后阴道检查的适应证。

 

3、简述临产后肛查的次数及作用。

 

4、简述临产后不宜灌肠的指征。

 

5、简述缩复的定义及其作用。

 

6、简述肛提肌收缩力在分娩中的作用。

 

7、简述胎盘剥离征象。

 

8、简述正常宫缩的特点。

 

9、简述分娩时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

 

答案——6第六章正常分娩

一、填空题

1、第一产程活跃期2、胎先露的最低点达到坐骨棘平面下2cm3、≥1min1~2min4、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头盆不称5、矢状缝囟门6、两坐骨棘间的距离7、1~215~208、呼吸皮肤颜色心率9、剪开组织少出血量不多术后局部组织肿胀轻微疼痛轻微愈合好10、规律宫缩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展胎先露下降11、耻骨联合下缘坐骨棘骶骨下端12、胎头枕部13、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宫口扩张<2cm14、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减速期

二、名词解释

1、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包括宫缩、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2、胎盘母体面娩出式:

胎盘母体面先排出。

胎盘从边缘开始剥离,血液自剥离面流出,其特点是先有较多量阴道流血,胎盘后排出,少见。

3、宫缩对称性:

宫缩起自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均匀协调地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2cm/min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15s内扩展至整个子宫。

4、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5、宫颈扩展期:

即第一产程,指从出现间歇5~6min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6、胎头拨露:

第二产程随产程进展,于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在宫缩间歇期又缩回阴道。

7、产程图:

记录产程进展的图,横坐标为临产时间(h),纵坐标左侧为宫口扩张程度(cm),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画出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曲线。

8、先兆临产:

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

9、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超过8h。

10、复位:

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恢复胎头与胎肩的正常关系。

11、见红:

在分娩发动前24~48h内,因宫颈管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排出。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四、单项选择题

1、A2、D3、C4、A5、A6、B7、A8、C9、C10、B11、A12、C13、C14、B

五、多项选择题

1、BDE2、ABCE3、ABCD4、ABCD

六、问答题

1、新生儿脐带的处理是:

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后,即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带根部0.5cm处用粗丝线结扎第1道,再在结扎线外部0.5cm处结扎第2道。

必须扎紧以防止脐出血,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脐带断裂。

在第2道结扎线外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20%高锰酸钾消毒脐带断面,药液切不可接触婴儿皮肤,以免发生皮肤灼伤。

待脐带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包好,再以脐带布包扎。

目前还有用气门芯、脐带夹、血管钳等方法取代双重结扎脐带法。

同时注意新生儿保温。

2、临产后阴道检查的适应证是:

肛查先露部不明、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不明、疑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轻度头盆不称经试产4~6h产程进展缓慢者。

3、临产初期隔4h肛查一次,经产妇或宫缩频者间隔应缩短。

肛查能了解宫颈软硬程度、厚薄,宫口扩张程度(其直径以厘米计算),是否破膜,骨盆腔大小,确定胎位及胎头下降程度。

4、临产后不宜灌肠的包括:

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h内即将分娩及患严重心脏病等。

5、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每当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虽又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此现象称缩复作用。

缩复作用随产程进展使宫腔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不断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

6、肛提肌收缩力的作用有:

①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②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③胎儿娩出后,胎盘下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力有助于胎盘娩出。

7、胎盘剥离征象有:

①宫体变硬呈球形,胎盘剥离后降至子宫下段,下段被扩张,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宫底升高达脐上;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③阴道少量流血;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8、正常宫缩的特点是:

节律性、极性、对称性、缩复作用。

9、胎头下降的促使因素有:

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③胎体伸直伸长;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