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968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docx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

RevisedbyBLUEontheafternoonofDecember12,2020.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

《现代棉纺技术》习题库

第一章原料的选配与混和

一、名词解释

1、配棉:

将各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工作叫配棉。

2、主体成分:

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为主体成分,一般主体成分占70%。

可以产地为主体,也可以长度、线密度为主体。

3、分类:

就是根据原棉的特性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合纺制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如细特或粗特,经纱或纬纱等),生产品种多,可分若干类。

4、排队:

排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排成几个队,以便接批。

5、回花:

生产过程中的回卷、回条、粗纱头、皮辊花等。

6、再用棉:

开清棉车肚落棉(统破籽)、梳棉斩刀花与车肚落棉、精梳落棉等。

7、原棉有害疵点:

是指原棉中存在的有害的纤维性物质。

如索丝、棉结、软籽表皮、带纤维籽屑等。

二、填空题

1、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色泽、含水含杂率等。

2、配棉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产品的实际要求、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

3、化纤选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化纤特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花色品种,满足社会需要、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纤维的可纺性能。

4、原棉分类的注意事项有____原棉资源_、_气候条件__、_机械性能、原棉性质差异。

5、原棉排队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比、抽调接替(分段增减、交叉替补)等。

6、原料混和的目的是确保混纺比例的准确、使混合成分在纱线中分布均匀、确保纱线的品质。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为了减少混合棉成分的波动,混合棉中,最大混合比例一般为(C)

A:

10%左右B:

20%左右C:

25%左右D:

35%左右

2、配棉时,混合棉中的混合队数一般为(B)

A:

3~5队B:

5~9队C:

10~15队D:

15队以上

3、股线配棉的要求与同特单纱配棉的要求相比,一般(B)

A:

股线的要求高于单纱的要求B:

股线的要求低于单纱的要求C:

两者相同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纺下列品种的纱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方法进行混棉的是(D)

A:

纯棉纱B:

涤/腈混纺纱C:

涤/棉混纺纱D:

涤/腈/粘混纺纱

5、混纺纱的混纺比是指(A)

A:

干重时的混纺比B:

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C:

实际回潮率时的混纺比D:

标准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6、配棉排队时,当原棉质量差异过大,产品色泽等要求较高时,队数宜在(A)

A:

7~10队B:

5~6队C:

3~4队D:

11~12队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棉纺厂一般采用单一麦头纺纱(×)

2、原棉的性质与棉花的生长条件、品种、产地有关,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

3、纬纱配棉时应选择纤维较细、长,强力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

(×)

4、浅色布用纱,由于染色浅,可以混用成熟度较低的原棉。

(×)

5、回花因为性能与混合棉接近,因此,可以任意回用。

(×)

6、再用棉只能经过处理后降支回用或用于副牌纱。

(√)

7、化纤纯纺时,不可以用同品种不同批号的化纤进行纺纱。

(√)

8、涤纶与棉进行混纺时,一般采用半制品混合的方法进行混合。

(√)

9、成熟度系数愈高的棉纤维纺纱时,其成纱强力愈高(×)

五、简答题

1、原料选配的依据是什么

答:

原料选配的依据是纱线品种与用途、成纱质量考核指标、纤维原料本身的性质特点、生产设备、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

2、简述配棉的的方法及原则

答:

配棉方法(分类排队法)配棉的原则是:

①根据产品用途选配原料。

②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

即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吃透两头,合理调配。

3、简述混合棉中质量指标的差异控制范围

原棉性质差异控制范围

控制内容

混合棉中原棉性质差异

接批原棉性质差异

混合棉平均性质差异

产地

相同或接近

地区变动≤25%

(针织纱≤15%

品级

1~2级

1级

长度

2~4mm

2mm

~0.3mm

含杂

1%~2%

含杂率1%以下,疵点接近

含杂率%以下

线密度

(公制支数)

~

(500~800公支)

~

(300~500公支)

~dtex

(50~150公支)

断裂长度

1~2km

接近

不超过0.5km

4、在配棉时如何使用好回花和再用棉

答:

回花:

应处理打包后回用,用量不超过5%;

再用棉:

经处理后降级回用,用量3%-5%

5、化纤选配的内容有哪些

答:

主要有三方面

①纤维品种的选配;对混纺纱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②混纺比例的确定;对织物服用性能影响很大;

③纤维性质的的选配,主要影响纺纱工艺和混纺纱的质量。

6、原料混和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分别适用于什么产品。

答:

方法主要有三个

1、棉包混和:

纯棉、纯化纤、化纤混纺

2、称重混和:

混比要求精确的化纤混纺、色纺

3、条子混和:

棉与化纤混纺

六、论述题

1、论述原棉的主要性质对纺纱工艺与成纱质量的影响

答:

原棉基本性质可以纤维长度,纤维细度,纤维强度,纤维形态特征来区分。

纤维长,纺纱强力大、断头少,可纺细特纱。

短绒少,纺纱条干均匀,断头少、强力好。

在正常成熟度的情况下,纤维细,成纱强力大,可纺细特纱,条干均匀。

纤维强度高,成纱强力也高。

成熟正常的纤维,强力高、染色均匀、除杂效果好。

含水率正常的纤维,除杂容易,含水率过高,易产生棉结,含水率过低,毛羽纱增多,含水率过高过低都会增加纺纱断头。

原棉带纤维杂质少,成纱棉结杂质少。

纤维形态对成纱和织物的光泽,手感,蓬松性,透气性有影响。

卷曲的纤维有利于成纱时纤维之间的互相缠合,并使纱体蓬松而外观丰满,使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

2、分别写出纯棉普梳纱和精梳涤/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

纯棉普梳纱的纺纱工艺流程:

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精梳涤/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流程:

棉花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机→后加工

涤纶清花→梳棉→→→→

七、计算题

1、涤/粘混纺,设计干重混纺比为55/45,若涤的实际回潮率为%,粘胶的实际回潮率为13%,求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解:

X1=55×(100+)/55×(100+)+45×(100+13)=52

X2=45×(100+13)/55×(100+)+45×(100+13)=48

答:

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为52/48。

2、涤/棉混纺,设计干重混纺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和,初步确定用4根涤纶条和2根棉条喂入头道并条机,涤纶条的设计干定量为18.4g/5m,求棉条的干定量应为多少。

解:

棉条的干定量应为X4根涤纶条为×4=2×X=×35/65=X=19.8g/5m

答:

棉条的干定量应为19.8g/5m.

3、计算下表混合棉各性质指标的平均值。

纬纱配棉成分(举例)

性质指标编号及混比主体长度/mm品质长度/mm线密度/tex强力/cN

120

25

320

45

55

620

720

85

平均值

第二章开清棉

一、名词解释

1、棉卷重不匀:

棉卷纵向每米重量的差异叫棉卷重量不匀率。

2、正卷率:

棉卷的重量与规定重量相差不超过正负200g为正卷,超过的作退卷处理,正卷率在99%以上。

3、落棉率:

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

落棉率=落棉重量×100%/喂入混合棉总重量

4、落棉含杂率:

落棉含杂率反映落棉的质量。

落棉含杂率=落棉中含杂率重量×100%/落棉重量

5、落杂率:

落杂率反映落杂的数量。

落杂率=落棉中含杂率重量×100%/喂入混合棉总重量

6、除杂效率:

除杂效率反映去除杂质的效能,与落棉含杂率有关。

计算公式如下:

除杂效率=落杂率×100%/原棉含杂率

7、自由打击开松:

纤维块在自由状态下受到高速打击件如刀片、角钉等的打击作用而实现纤维块松解的称为自由打击开松。

8、握持打击开松:

纤维块在被握持状态下向机内喂入的同时,受到开松元件的打击作用而实现纤维块松解的称为握持打击开松。

9、横铺直取:

横铺直取是将原料通过摆斗逐层横向铺放在输棉帘上,纵向垂直抓取的方法。

10、尘棒安装角:

尘棒安装角是尘棒顶点与打手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和尘棒工作面的夹角。

二、填空题

1、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合、均匀成卷。

2、开清棉机械主要有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清棉机。

3、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及抓棉小车环行速度、抓棉打手回转速度。

4、豪猪式开棉机上,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由纤维长度和喂入棉层厚度决定;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__小变___大__;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__大___变__小___。

调节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是由__机外手轮_通过改变尘棒安装角来实现。

5、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混和;FA025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是__________依靠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使纤维__________而产生混和。

6、天平调节装置由天平罗拉天平曲杆、连杆传递机构、变速机构三部分组成。

7、清棉机上的棉箱给棉机从以下四方面实现棉层的均匀输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棉卷定量的调节一般有两种方法:

①棉卷定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棉箱给棉机输出棉层厚度实现的,则棉卷定量调整时需改变天平调节装置中杠杆的支点位置(改变杠杆比m,支点靠近总连杆时,m大,反之则相反)。

如棉卷定量加重时,m应减小,则支点位置应远离总连杆)。

②棉卷定量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棉卷罗拉与天平罗拉之间的传动比实现的,则棉卷定量的调整只要改变牵伸变换齿轮。

9、棉卷防粘的措施主要有

(1)采用凹凸罗拉防粘装置

(2)增大上下尘笼的凝棉比上、下尘笼的凝棉比例应比纺棉时大。

(3)增大紧压罗拉的压力增大压力使纤维层内的纤维集聚紧密。

一般压力比纺棉时大30%左右。

(4)采用渐增加压。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决定豪猪开棉机的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隔距的主要因素是(A)

A:

纤维长度B:

纤维线密度C:

棉层厚度D:

其它

2、豪猪开棉机合理调整尘棒间的隔距:

尘棒之间从进口到出口采用(B)的隔距配置方法,可增加出口处的补入气流,从而增加可纺纤维的回收

A:

大→小→小B:

大→小→大C:

小→大→大D:

大→大→大

3、开清棉工序中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规律是(A)

A、逐渐放大B、逐渐缩小C、大→小→大D、小→大→小

4、在开清棉流程中,以开松除杂作用为主的设备是(C)

A:

混棉机B:

抓棉机C:

开棉机D:

清棉机

5、以下设备,适合加工化纤的是(C)

A:

FA104AB:

FA106C:

FA106AD:

FA107

6、与加工棉纤维相比,加工化纤时,开清棉工序打手和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是(C)

A:

提高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B:

降低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C:

降低打手转速,减小尘棒之间的隔距D:

提高打手转速,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

7、清棉机天平调节装置的作用是(A)

A:

调节棉层的纵向不匀B:

调节棉层的横向不匀

C:

棉层的纵向不匀和横向不匀都能调节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造成棉卷的横向不匀的主要原因是(C)

A:

各棉箱的储棉量波动过大B:

天平调节装置作用不良

C:

成卷机尘笼凝棉不均匀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A)

A:

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B:

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后向前依次进行

C:

开给棉→开打手→罗拉开凝棉器,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D:

开给棉罗拉→开打手→开凝棉器,由后向前依次进行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棉卷的横向不匀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

(×)

2、自动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利用时间差进行混合。

(×)

3、FA022多仓混棉机的混合原理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

(×)

4、六滚筒开棉机只适用于加工棉纤维。

(×)

5、加工高含杂原棉时,豪猪开棉机前后落杂箱都采用活箱的方式(×)

6、正常工作时,天平调节装置中铁炮皮带在铁炮的中部位置(√)

7、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关机顺序:

关给棉罗拉→关打手→关凝棉器,由后依次向前。

(√)

8、加工化纤时,开清棉流程中配置的开清点的数量比加工棉纤维时多。

(×)

五、简答题

1、简述棉卷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

答:

棉卷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

检验项目

质量控制范围

棉卷重量不匀率

棉%左右,涤%左右

棉卷含杂率

按原棉性能质量要求制订,一般为%~%

正卷率

>98%

棉卷伸长率

棉<4%,涤<1%

棉卷回潮率

棉%~%,涤%~%

总除杂效率

按原棉性能质量要求制订,一般为45%~65%

总落棉率

一般为原棉含杂率的70%~110%

2、以FA系列设备为例,写出加工棉纤维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

(1)A002A×2→A006B(附A045)→A034→A036B(附A045)→A036B(附A045)→A062→A092A(附A045)×2→A076C×2

(2)FA002×2→FA104(附A045)→FA022-6→FA106(附A045)→FA106(A045)→A062→A092AST(附A045)×2→FA141×2

3、以FA系列设备为例,写出加工化纤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

答:

工化纤的典型的开清棉工艺流程为FA002型自动抓棉机(2台并联)→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梳针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4、简述开清棉工序进行开松作用的原理

答:

开清棉工序进行开松作用的原理是在机械外力作用下,棉块受到打击或撞击、撕扯、梳理等作用,使棉块体积或重量变小。

5、简述开清棉工序进行除杂作用的原理

答:

除杂机理是在开松的前提下,杂质从纤维中暴露出来,依靠回转机件的离心力作用及气流的作用,通过尘格间隙向外抛出,实现纤维与杂质的分离。

6、简述A006BS自动混棉机的混和原理及影响混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答:

1、混合原理:

“横铺直取,多层混和”

2、影响混和作用的主要因素:

自动混棉机的混和效果由棉层的铺层数决定:

①摆斗的摆动速度②输棉帘的运动速度。

7、简述天平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机构的作用。

答:

天平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棉层厚薄的变化来调节给棉速度,使天平罗拉单位时间的给棉量保持一定。

各部分机构的作用:

天平罗拉和天平曲杆——检测棉层厚度:

横向分段检测

连杆传递机构——将检测得棉层厚度变化的位移信息传递给变速机构

变速机构——改变天平罗拉的转速,从而改变单位时间内棉层的喂给量:

纵向进行控制。

8、简述开清棉联合机的组合要求。

答:

开清棉联合机的组合要求:

1、合理配置开清点数量2、合理选择打手形式和打击方式3、合理配置棉箱机械4、在流程中合理设置间道装置,加强流程对原料的适应性。

9、简述清棉联合机的开关车顺序。

答:

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10、简述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时工艺配置的特点。

答:

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时工艺配置的特点是短流程(2个棉箱、2个开清点)、多梳少打(采用梳针辊筒)、打手低转速以减少纤维损伤,防止粘卷。

四、论述题

1、A006BS自动混棉机机内哪些部位具有开松和除杂作用影响开松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A006BS自动混棉机开松和除杂作用主要部位有扯松作用:

利用角钉等机件对棉块进行撕扯与自由打击,对纤维损伤小,杂质也不易破碎。

除杂作用:

主要发生在两个在部位①角钉帘下方的尘格;②剥棉打手下的尘格。

影响开松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

①两角钉机件间的隔距②均棉罗拉与角钉帘的速度(均棉比)

③角钉倾斜角与角钉密度

影响除杂作用的的主要因素有:

①尘棒间的隔距:

应大于棉籽的长径,一般进口为8~15mm,出口为10~20mm②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③剥棉打手的转速一般为400~500r/min④尘格包围角与出棉形式

2、论述影响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

影响FA106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

①豪猪打手速度:

给棉量一定时,打手速度高,开松、除杂作用好。

一般500~700r/min。

加工纤维长度长、含杂少、成熟度差的原棉和化纤(化纤采用梳针滚筒)时,选用较低转速。

②给棉罗拉转速

由产量决定,产量低时,转速低,有利于提高开松除杂效果。

③打手与给棉罗拉间的隔距:

由纤维长度和喂入棉层厚度决定,一般较长纤维用11mm,较短纤维用6mm

④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逐渐放大。

一般纺中特纱时,进口隔距为10~18.5mm,出口为16~20mm。

⑤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

进口一组:

11-15mm(14根),中间两组6-10mm(17根),出口一组4-7mm(15根)。

由大到小。

⑥打手与剥棉刀之间的隔距:

一般为2mm(防止反花)

3、论述开清棉工序提高棉卷均匀度的方法。

答:

提高棉卷均匀度的主要途径有:

1、原料(混合均匀):

如果混合原料中各成分的回潮率差异过大,或化纤的含油率差异过大,如果原料的混合不够均匀,就会造成开松度的差异,影响天平罗拉喂入棉层密度的变化,使得棉卷均匀度恶化,因此,应使喂入原棉密度力求一致。

2、工艺:

调整好整套机组的定量供应,稳定棉箱中存棉的高度和密度,控制各单机单位时间的给棉量和输出量稳定,提高机台运转率。

正确选用适当的打手和尘笼速度,使尘笼吸风均匀。

3、机械状态保证天平调节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或采用自调匀整装置。

4、车间温湿度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变化,使棉卷回潮率及棉层密度趋向稳定。

开清棉车间相对湿度一般为55%~65%。

5、操作管理严格执行运转操作工作法,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按配棉排包图上包,回花、再用棉应按混合比例混用,操作人员不能随便改变工艺等。

五、计算题

加工棉卷,已知棉卷干定量为400g/m,棉卷回潮率为%,棉卷伸长率为%,时间效率为,棉卷罗拉的转速为12r/min,棉卷罗拉直径为230mm,

求:

①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

②定额产量

解:

单打手成卷机的理论产量

×230mm/1000×12r/min×60min×24×400g/m××(100+%/1000000=(吨)

定额产量

×=(吨)

 

第三章梳棉

一、名词解释

1、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

刺辊与给棉板隔距点以上的一段工作面长度与给棉板鼻尖宽度之和。

2、气流附面层:

刺辊周围的气流运动情况气流附面层:

①气流附面层速度;②附面层厚度

3、除尘刀高低:

除尘刀的高低位置(1~6mm)(高刀工艺、低刀工艺、平刀工艺)

4、踵趾差:

棉机盖板两端踵趾面是决定盖板隔距及盖板运行情况的关键部位。

理论设计踵趾面的中间为R60m/m的圆弧,两边各有3m/m宽的接触面,两接触面高度相差0.9m/m或0.56m/m(通常踵趾差),并与锡林曲轨弧度(R648m/m)一致。

5、大圈条:

圈条形式棉条圈放直径大于条筒半径

6、小圈条:

圈条形式棉条圈放直径小于条筒半径

7、四锋一准:

刺辊、锡林、盖板和道夫的针布“锋利”,隔距要准。

8、清梳分工:

清梳合理分工:

在整个纺纱过程中,除杂任务绝大部分由开清棉和梳棉两个工序负担。

清棉:

一般除大杂,如棉籽、籽棉、不孕籽、破籽等,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结构特点不同,对不同杂质的除杂效率各异,故应充分发挥各单机特长,

梳棉:

而一些细小、粘俯性很强的杂质以及短绒等,则可留给梳棉工序清除,如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短绒等。

9、落棉率:

落棉率反映落棉的数量。

落棉率=落棉重量×100%/喂入混合棉总重量

10、后车肚:

由给棉剌辊部分和小漏底部分组成后车肚。

二、填空题

1、梳棉工序的任务是_____分梳、除杂、混和、均匀成条。

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平行配置、彼此以本身的针尖迎着对方的针尖相对运动、

两针面间的隔距小。

剥取作用的条件是两针面交叉配置、一个针面的针尖沿着另一针面针齿的倾斜方向运动,则前一针面从后一针面的针齿上剥取纤、针面间隔距小。

梳棉机上____锡林_与__道夫之间是分梳作用,___锡林__与____刺辊___之间是剥取作用

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_棉卷罗拉、给棉板、给棉罗拉、分梳板、刺辊、除尘刀、小漏底等

4、若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若盖板速度(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5、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主要有

(1)锡林、道夫:

由滚筒和针布组成

(2)盖板:

由盖板铁骨和盖板针布组成,盖板两端扁平部搁在曲轨上。

(3)前后固定盖板:

FA201安装有前四后三固定盖板,每块固定盖板上包有金属针布。

(4)盖板清洁装置、前后罩板等

6、剥棉圈条部分的主要机构有圈条喇叭口、小压辊、圈条盘(或圈条斜管齿轮)、圈条器传动部分

7、梳棉机针布分为__金属针布__和_____弹性针布____两大类。

剥棉装置的类型有_____①四罗拉剥棉装置(A186D)②三罗拉剥棉装置(FA201)和斩刀剥析。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分梳作用(D)

A:

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B:

、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C:

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D:

、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逆对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

2、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剥取作用(C)

A:

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B:

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C:

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D:

、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3、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提升作用(B)

A:

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B:

两针面平行配置,有相对运动且一针面针齿顺着另一针面针齿,两针面隔距很小。

C:

两针面交叉配置,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D:

、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4、刺辊速度增加后,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C)

A:

可提高分梳效果。

B:

可提高除杂效果。

C:

可增加纤维向锡林转移。

D:

纤维损伤程度加大。

5、刺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