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3.docx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3
2014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3
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纵横 西方代议制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项目
西方代议制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一种代议制
(2)都是定期选举产生议员(或代表)的间接民主形式
经济基础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工具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行使权力的主体
西方国家的议会权力的主体是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主体是人民
权力机关组织原则
一般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
模板应用类——解答背景、内容、意义类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
[增分策略指导]
题型解读
答题模板
背景(原因)
①限定型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②宽泛型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
三步法,即审清设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第一步,审清设问。
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方向仔细阅读材料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第二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
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
第三步,组织答案。
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答题;答案要做酸书写规范和条理清晰。
内容(措施)
①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
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
②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
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意义(影响)
①限定型设问,如主要历史意义,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②宽泛型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
(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
[典型案例展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是国体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还有一个政体问题,即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可以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各级政府,这种制度即是民主集中制。
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
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党管政府怎么管法,也需要总结经验。
党政分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1986年6月28日讲话
材料三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
我们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2011年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
(10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目的。
(6分)
[阅卷话得失]
[点评] 考生甲答题较规范,书写字体工整,条理清晰,体现审设问、扣材料。
第
(1)问紧扣“体现”,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治协商制度方面,说明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实践中的体现。
此处多答了一个要点民族区域自治,这恰巧说明该生回答非选择题注意了要点要全。
第
(2)问能够围绕“基本目标”和目的作答,并且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坚持依法治国”,只是漏掉了“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
解答重大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基本要素设问的技巧,最关键的还是要紧扣设问作答,回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答要注意层次性。
[点评] 从答题现状看,考生乙历史学科基础较差,值得肯定的是该生注意紧扣设问组织答案。
第
(1)问把建国初的三大政制都答出来,可有两个采分点可以得分。
第
(2)问也知道回答基本目标和目的,只不过对基本目标和目的分不清楚,显然坚持依法治国应是基本目标,而不能作为目的回答。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体现: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
(2)目标:
党政分开;依法治国;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
目的:
深化改革;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针对训练提能]
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
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却说:
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XX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
(12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
(1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自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演变,本题考查的是时事热点问题。
第
(1)问要求学生从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两个角度分析美国扶植国民政府的必然性和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对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第
(2)问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对世界和美国所产生的影响。
解题时,学生要学会对题干问题的有效转化,对于学生综合、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要求较高。
[答案]
(1)世界形势: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合作转入战后的对抗;东欧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美国试图利用国民党中国来遏制苏联。
(4分,答出两点即可)
美国国内环境:
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需求缩减,出现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征兆。
(4分)
影响:
政治上,加剧了国共破裂,加速了内战的爆发与扩大;经济上,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输入中国,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4分)
(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促成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
(6分,答出三点即可)
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尼克松访华的原因):
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或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8分)
学科素养类把握历史学科三大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近几年高考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实际上,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并不神秘,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
1.记忆:
历史学科第一能力层次
记忆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基本能力。
在高考能力要求中,记忆能力有两个层次:
①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②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提高记忆能力的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
例如,纵观新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①联苏反美:
“一边倒”的外交战略;②反苏反美:
“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③联美遏苏:
“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④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全方位外交”(无敌国外交)的新战略。
(2)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加以理解和巩固。
如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时,从春秋时创立——战国时初步发展——西汉时统治地位确立——宋明时期理学大发展——明清之际儒学升华来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这样可将各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置于发展主线中去记忆。
(3)比较记忆法。
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辨别记忆。
例如通过设计表格将《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从时间、主要内容、地位、历史意义进行比较。
2.理解:
历史学科第二能力层次
理解能力是指对历史事实进行从空间到时间、宏观到微观、静态到动态,具体到抽象的思考和辨识分析与认识,实际上是对历史知识进行认识理解。
提高理解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宏观揭示法和微观剖析法。
放眼历史全貌,大处着眼,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其本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
在现代社会中,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构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主要体现。
(2)规律探寻法。
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规律是指通过对历史现象进行辩证分析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而这种科学的结论需要理解掌握。
如太平天国运动:
首先明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主要是指爆发的背景,用拜上帝教组织群众,《资政新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还应当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主要是指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通过规律探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
(3)逆向分析法。
就是从已知历史知识的反面思考其隐含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例如,“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从教材对总路线的分析可知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就可反推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认识;从教材已知“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就可反推出“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的认识;从“高指标”“浮夸风”盛行的恶果,就可反推出“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
3.应用:
历史学科第三能力层次
考试大纲指出了三个方面的应用:
一是“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二是“分析、说明成因”;三是“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要求已经到了独立研究历史的层面,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方向。
提高应用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准确阅读材料。
要注意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材料表现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材料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最大限度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解答问题。
(2)有效归纳事物。
归纳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要求,主要指会归纳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具体历史事物的特征、特点、性质、实质和所反映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上的作用、意义、历史地位等。
能够把理论总结、认识和历史史实相结合,条理清楚地回答问题。
(3)作出正确判断。
要想使判断准确,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对史实掌握的全面、准确、清楚,不含混、不似是而非;二是有科学的观点和观念。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做到:
准确判断问题所给的结论是否正确;准确清楚地表述推理的史实依据和用事实说明问题。
[典例] (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解析]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增加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关。
第(4)问,紧扣上面的问题,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命题者说] 本题第(3)问第一小问题考查理解能力,通过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理解所占比例的变化;第二小问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考查记忆能力。
第(4)问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是考查应用能力。
[针对训练]
1.(考查记忆能力)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
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
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
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D.联合国大会
解析:
选A 根据题干中的“朝鲜问题”,涉及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该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2.(考查理解能力)中国共产党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
”这一规定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
A.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B.完成了第一、二代领导人的顺利交替
C.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
D.进行了对领导干部任期制和结束终身制的探索
解析:
选D 题干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56年;A项在党成立初期已经确立;第二代领导人接棒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项错;C项是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3.(考查应用能力)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有大失误。
”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
A.解放战争胜利后B.“大跃进”运动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后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
由材料中“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可知“第三次反思是……”省略号处应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由“何以在大胜利中又有大失误”可排除A、C两项,因为“解放战争胜利”和“一五”计划完成都是“大胜利”,没有“大失误”。
“大跃进”运动是一次重大失误,没有产生“大胜利”,故排除B项。
“文化大革命”前,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大胜利”,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符合材料中“何以在大胜利中又有大失误”的限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是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
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 )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颁布了《共同纲领》
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C项正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953年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五”计划。
2.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中阐述道:
“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便是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
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
”这表明( )
A.中央政府是全国政协下属机构
B.政协是国家权力机构
C.全国政协与中央政府分权制衡
D.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构,在全国人大召开之前,代行了人大的职能,因此答案为D。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叙述道:
“整个1958—1965年的国民收入增长率还不到1966—1978年的一半,而前一时期的投资水平高出后一时期的一倍。
”这表明( )
A.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文革”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C.“文革”在经济上的代价比“大跃进”小
D.政治运动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并得出准确推论,由材料中的数字信息可判断,“大跃进”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故选项C正确。
4.以下三幅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
A.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B.民族团结力量的见证
C.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D.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
解析:
选A 三幅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
B、C两项仅适合图3;D项与图片主题无关,可排除。
5.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人权、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等,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
其主要表现为( )
①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③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④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结合教材所学,①②③④项都是“新发展”的重要表现。
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我们只要求:
‘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解析:
选A “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故B、C、D三项与材料所提供的“1987年”不符,可排除。
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共同之处。
解答本题需要区分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是中国国内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经济特区“特”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特殊性;A、C、D三项是不同点。
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8.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
“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颁行《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制度上的表现是民主与法制建设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因此①②是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有效措施,③是针对民族工作的措施,④是针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措施,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A。
9.2012年1月10日下午,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巴罗佐表示,澳门经济发展成果突出,可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功例子。
澳门取得这一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运用 ②高度自治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③中央政府对澳门发展的大力支持
④回归祖国是快速发展的政治保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①②③④均为澳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0.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
“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
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解析:
选B 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发展,故选B日内瓦会议讨论了朝鲜问题,但未达成任何协议,A不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提出的,C不正确;“求同存异”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D不正确。
11.邓小平认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