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175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抚顺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72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将2.0molSO2气体和2.0molSO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时SO3为n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等于nmol的是()

A.1.6molSO2+0.3molO2+0.4molSO3                              B.4.0molSO2+1.0molO2

C.2.0molSO2+1.0molO2+2.0molSO3                              D.3.0molSO2+1.0molO2+1.0molSO3

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电解YW饱和溶液冶炼金属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X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X—)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溶解金属Z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B.升高温度,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阳极,粗铜中的所有金属都以离子的形式进入电解质溶液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2S的电子式:

                              B.S2-结构示意图:

C.Na2O2的电子式:

                              D.CCl4的电子式: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Fe(SCN)3溶液中存在Fe3++3SCN-

Fe(SCN)3,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用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来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气体杂质

C.反应CO(g)+NO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合成氨:

N2(g)+3H2(g)

2NH3(g)△H<0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6、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H2O(l)ΔH=-286kJ/mol,判断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A.485.5kJ/mol          B.610kJ/mol          C.917kJ/mol          D.1220kJ/mol          

7、碳酸钙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CaCO3(S)

CaO(S)+CO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二氧化碳的浓度为amol·L-l,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平衡后,体系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原平衡相比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的MgO冶炼金属镁

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D.在铁上镀铜,应选用铜作阴极

9、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被氧化

B.图2中,电解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一定相等

C.图4中,在钢材上电镀铝,熔融盐中Al和Cl元素只以AlCl4-、Al2Cl7-形式存在,则阳极反应式为:

Al-3e-+7AlCl4-=4Al2Cl7-

D.图3中,K分别与M、N连接,均可保护Fe电极,连接M时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0、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数值结果大于57.3kJ·mol-1(中和热),原因可能是

A.实验装置中小烧杯杯中低于大烧杯杯口

B.用浓硫酸代替了稀硫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未洗涤,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11、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A.①⑥⑦          B.③⑤          C.③⑦          D.⑤⑦          

12、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

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为40%

B.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2mol.L-l.min-1

C.x=2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3、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g)+H2O(g)

CO2(g)+H2(g)。

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

B.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C.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D.反应CO(g)+H2O(g)

CO2(g)+H2(g)的△H>0

14、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I:

反应H2+I2

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Ⅱ:

反应2SO2+O2

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III:

反应N2+3H2

2NH3在恒温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D.图IV:

反应CO2(g)+H2(g)

CO(g)+H2O(g)Δ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2)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A.全部                              B.

(1)

(2)(3)(4)

C.

(1)

(2)(3)(5)                              D.

(2)(3)(4)

16、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67

1.11

1.00

0.60

0.3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g)+CO2(g)

 CO(g)+H2O(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如果此时测得CO2为0.5mol,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常数符合下列关系式:

,则此时温度700℃

17、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电池总反应为:

VO2+(蓝色)+H2O+V3+(紫色)

VO2+(黄色)+V2+(绿色)+2H+下列说法错误的()

A.充电时,反应每生成2molH+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2mol

B.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VO2++2H++e-=VO2++H2O

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

1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装置

实验

结合秒表定量比较锌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快慢

证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铁钉发生吸氧腐蚀

可证明非金属性

C>Si

 

A.A   B.B   C.C   D.D

19、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MnO4-+8H++5e-═Mn2++4H2O

B.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D.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0、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 如右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C.离子交换膜d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D.a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1、下图中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丙是氯碱工业生产示意图。

(1)若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电极是:

甲装置中的_______棒,乙装置中的________棒。

②乙装置中碳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起始时乙中盛放100mL

溶液,一段时间后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时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2.22g的碱式碳酸【Cu2(OH)2CO3】,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均盛有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甲装置中碳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装置的碳棒附近,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上经常用到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有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两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当乙中的反应用于工业生产时,为了阻止两极产物之间的反应,通常用如丙图所示的装置,

的移动方向如图中标注,则

的出口是_______(填“C”、“D”、“E”或“F”);电解一段时间后,如果阴极产生气体的体为112mL(标准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