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190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docx

课程性质与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

《传递过程》课程教学规范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性质:

专业课学时数:

48学时学分:

2学分

执笔人:

马燮编写日期:

2006年3月10日

审核人:

杨虎审核日期:

2006年3月15日

第一部分教学基本要求

一、目的及任务

《传递过程》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工程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原理)的共性归纳为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三传")的原理系统地论述,将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由经验分析上升为理论分析方法。

各传递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类似性,虽然课程中概念、定义和公式较多,基本方程又相当复杂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运用"三传"的类似关系进行研究理解。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程

高等教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或化工基础。

三、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

绪论

掌握的内容:

1、基本概念;

2、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

了解的内容:

1、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

2、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掌握的内容:

1、静止流体的特性

2、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3、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

熟悉的内容:

1、动量通量、热量通量与质量通量的普遍表达式

了解的内容:

1、涡流传递的类似性

第二章连续性方程与运动方程

1、连续性方程

2、N-S方程

熟悉的内容:

1、连续性方程的推导

2、对连续性方程的分析

3、对N-S方程的分析

了解的内容:

1、用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

2、牛顿型流体的本构方程

第三章运动方程的应用

掌握的内容:

1、范宁摩擦因数

2、平壁间的轴向平行层流、

3、圆管中的轴向稳态层流

4、套管环隙间的轴向稳态层流

5、无限大平板的突然运动

熟悉的内容:

1、绕流流动与曳力系数

2、平壁上的降落液膜流动

了解的内容:

1、爬流

2、势流

3、平面流与流函数

第四章边界层流动

掌握的内容:

1、普兰德边界层理论的要点、

2、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3、边界层厚度的定义

4、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准确解

5、平板壁面上层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熟悉的内容:

1、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推导、

2、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

了解的内容:

1、管道进口段的流体流动

2、边界层分离与形体曳力

第五章湍流

掌握的内容:

1、湍流的特点

2、湍流的起因

3、湍流的表征

4、雷诺方程与雷诺应力

5、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

6、圆管稳态湍流的通用速度分布方程

7、光滑圆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流动阻力

8、粗糙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流动阻力

9、平板壁面上湍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熟悉的内容:

1、波希尼斯克的湍应力公式

2、普兰德混合长理论

3、N-S方程的因次分析

了解的内容:

1、伯金汉π定理

2、模型与相似

第六章能量方程

掌握的内容:

1、热传导

2、对流传热

3、辐射传热

4、能量方程的特定形式。

熟悉的内容:

1、能量方程的推导

了解的内容:

1、同时进行导热、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过程、

第七章热传导

掌握的内容:

1、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2、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3、二维稳态热传导

4、忽略内部热阻的不稳定导热与集总热容法

5、忽略表面热阻的不稳态导热、

6、内部热阻和表面热阻均不能忽略时的大平板的不稳态导热、

熟悉的内容:

1、一维不稳态导热的数值解

了解的内容:

1、多维不稳态导热

第八章对流传热

掌握的内容:

1、对流传热机理

2、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精确解

3、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近似解

4、圆管内层流传热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

熟悉的内容:

1、温度边界层与对流传热系数

2、管内强制层流传热的理论分析

3、管内对流传热的因次分析

4、雷诺类似律、普兰德-泰勒类似律、冯-卡门类似律、柯尔本类似律

了解的内容:

1、自然对流传热

第九章质量传递概论

掌握的内容:

1、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气体中的分子扩散

熟悉的内容:

1、传质的速度与通量

2、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

3、传质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

了解的内容:

1、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教材:

陈涛,张国亮,《化工传递过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

2.参考书

1)夏光榕,冯权莉,传递现象相似,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2)裘俊红,传递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3)陈晋南,传递过程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4)刘谦,传递过程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R.B.Bird,W.E.StewardandE.N.Lightfoot,TransportPhenomena,2nded.JohnWiley&Sons,Inc.,NewYork,2002

6)WilliamM.Deen,AnalysisofTransportPhenomena,OxfordUniversityPress,NewYork,1998

7)戴干策、任德呈、范自晖,传递现象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

一、课程开设对象

大学四年制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二、教学总学时:

48学时

三、各章内容及参考学时

绪论

(参考学时:

2学时)

(一)内容概要

一、单元操作与传递过程

二、基本概念

三、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

四、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参考学时:

2学时)

(一)内容概要

§1-1流体流动导论

§1-1-1静止流体的特性

§1-1-2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1-2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

§1-2-1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

§1-2-2动量通量、热量通量与质量通量的普遍表达式

§1-2-3涡流传递的类似性

第二章连续性方程与运动方程

(参考学时:

2学时)

(一)内容概要

§2-1连续性方程

§2-1-1连续性方程的推导

§2-1-2对连续性方程的分析

§2-2运动方程

§2-2-1用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

§2-2-2牛顿型流体的本构方程

§2-2-3N-S方程

§2-2-4对N-S方程的分析

第三章运动方程的应用

(参考学时:

8学时)

(一)内容概要

§3-1阻力系数

§3-2平壁间与平壁面上的稳态层流

§3-2-1平壁间的轴向平行层流

§3-2-2平壁面上的的降落液膜流动

§3-3圆管与套管环隙间的稳态层流

§3-3-1圆管中的轴向稳态层流

§3-3-2套管环隙间的轴向稳态层流

§3-4爬流

§3-5势流

§3-6平面流与流函数的概念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3-1阻力系数

§3-2平壁间与平壁面上的稳态层流

2

§3-3圆管与套管环隙间的稳态层流

3

§3-4爬流

§3-5势流

2

§3-6平面流与流函数的概念

1

第四章边界层流动

(参考学时:

6学时)

(一)内容概要

§4-1边界层的概念

§4-2普兰德边界层方程

§4-2-1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推导

§4-2-2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准确解

§4-3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

§4-3-1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

§4-3-2平板壁面上层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4-4管道进口段的流体流动

§4-5边界层分离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4-1边界层的概念

1

§4-2普兰德边界层方程

2

§4-3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

2

§4-4管道进口段的流体流动

§4-5边界层分离

1

第五章湍流

(参考学时:

8学时)

(一)内容概要

§5-1湍流的特点、起因及表征

§5-1-1湍流的特点

§5-1-2湍流的起因

§5-1-3湍流的表征

§5-2湍流时的运动方程

§5-3湍流的半经验理论

§5-4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

§5-5圆管中的湍流

§5-6平板壁面上湍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5-7因次分析在动量传递中的应用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5-1湍流的特点、起因及表征

1

§5-2湍流时的运动方程

1

§5-3湍流的半经验理论

§5-4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

2

§5-5圆管中的湍流

3

§5-6平板壁面上湍流边界层的近似解

§5-7因次分析在动量传递中的应用

1

第六章能量方程

(参考学时:

2学时)

(一)内容概要

§6-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6-1-1热传导

§6-1-2对流传热

§6-1-3辐射传热

§6-1-4同时进行导热、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过程

§6-2能量方程

§6-2-1能量方程的推导

§6-2-2能量方程的特定形式

第七章热传导

(参考学时:

8学时)

(一)内容概要

§7-1稳态热传导

§7-1-1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7-1-2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7-1-3二维稳态热传导

§7-2不稳态热传导

§7-2-1忽略内部热阻的不稳态导热与集总热容法

§7-2-2忽略表面热阻的不稳态导热

§7-2-3内部热阻和表面热阻均不能忽略时的大平板的不稳态导热

§7-2-4多维不稳态导热

§7-2-5一维不稳态导热的数值解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7-1稳态热传导

3

§7-2不稳态热传导

5

第八章对流传热

(参考学时:

6学时)

(一)内容概要

§8-1对流传热的机理与对流传热系数

§8-1-1对流传热的机理

§8-1-2热边界层与对流传热系数

§8-2平板壁面对流传热

§8-2-1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精确解

§8-2-2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近似解

§8-2-3平板壁面上湍流传热的近似解

§8-3管内对流传热

§8-3-1管内强制层流传热的理论分析

§8-3-2管内对流传热的因次分析

§8-3-3管内湍流传热的类似律

§8-4自然对流传热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8-1对流传热的机理与对流传热系数

1

§8-2平板壁面对流传热

1

§8-3管内对流传热

3

§8-4自然对流传热

1

第九章质量传递概论

(参考学时:

4学时)

(一)内容概要

§9-1质量传递概论

§9-2传质微分方程

§9-3稳台态分子扩散的通用速率方程

§9-4气体中分子扩散

(二)参考学时安排

章节名称

学时分配

§9-1质量传递概论

1

§9-2传质微分方程

1

§9-3稳台态分子扩散的通用速率方程

1

§9-4气体中分子扩散

1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主讲教师在授课中应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对于主要的内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绪论

重点:

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难点:

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

主要知识点:

欧拉观点和拉格朗日观点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重点:

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

难点:

物理量的时间导数

主要知识点:

静止流体的特性、流速与流率、稳态流动和非稳态流动、牛顿粘性定律和粘度、粘性流体与理想流体、非牛顿型流体、流动形态与雷诺数、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和普遍表达式、物理量的时间导数。

第二章连续性方程与运动方程

重点:

连续性方程;N-S方程。

难点:

N-S方程的推导。

主要知识点:

连续性方程的推导、对连续性方程的分析、用应力表示的运动方程、牛顿型流体的本构方程、N-S方程、对N-S方程的分析。

第三章运动方程的应用

重点:

N-S方程的应用。

难点:

爬流和势流。

主要知识点:

绕流流动与曳力系数、范宁摩擦因数、平壁间的轴向平行层流、平壁上的降落液膜流动、圆管中的轴向稳态层流、套管环隙间的轴向稳态层流、爬流、势流、平面流与流函数、无限大平板的突然运动。

第四章边界层流动

重点:

边界层厚度和阻力系数的求解与计算。

难点:

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推导、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

主要知识点:

普兰德边界层理论的要点、边界层的形成过程、边界层厚度的定义、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推导、普兰德边界层方程的准确解、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推导、平板壁面上层流边界层的近似解、管道进口段的流体流动、边界层分离与形体曳力。

第五章湍流

重点:

管内湍流流动阻力的计算。

难点:

雷诺方程与雷诺应力、普兰德混合长理论。

主要知识点:

湍流的特点、湍流的起因、湍流的表征、雷诺方程与雷诺应力、波希尼斯克的湍应力公式、普兰德混合长理论、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圆管稳态湍流的通用速度分布方程、光滑圆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流动阻力、粗糙管中的速度分布与流动阻力、平板壁面上湍流边界层的近似解、N-S方程的因次分析、伯金汉π定理、模型与相似。

第六章热量传递概论与能量方程

重点:

能量方程的普遍表达式和特定形式。

难点:

能量方程的特定形式。

主要知识点:

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同时进行导热、对流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过程、能量方程的推导、能量方程的特定形式。

第七章热量传导

重点:

一维稳态导热的温度分布和导热速率的求解和计算。

难点:

集总热容法、一维不稳态导热的数值解。

主要知识点:

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热传导、二维稳态热传导、忽略内部热阻的不稳定导热与集总热容法、忽略表面热阻的不稳态导热、内部热阻和表面热阻均不能忽略时的大平板的不稳态导热、多维不稳态导热、一维不稳态导热的数值解。

第八章对流传热

重点: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涡流热扩散系数与混合长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

对流传热机理、温度边界层与对流传热系数、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精确解、平板壁面上层流传热的近似解、平板壁面上湍流传热的近似解、管内强制层流传热的理论分析、管内对流传热的因次分析、雷诺类似律、普兰德-泰勒类似律、冯-卡门类似律、柯尔本类似律、自然对流传热。

第九章质量传递概论

重点:

费克定律的4种表达形式。

难点:

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

主要知识点:

质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传质的速度与通量、传质微分方程的推导、传质微分方程的特定形式、气体中的分子扩散。

二、作业次数、类型、要求、作业量、批改要求

一)、作业要求:

1.每次上课应布置作业,以计算题为主。

每周交一次作业,防止缺交或迟交。

2.作业必须做在作业本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按一定规格书写,要求字迹清楚,防止漏题不做。

3.教师按“A”、“B”、“C”、“D”、“E”五级记分每次登记作业情况,期末计算作业成绩。

4.在每学期末,主讲教师必须将平时成绩登记册、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成绩分析等教学资料交资料室存档。

二)、批改要求

1.批改作业数量:

教师每次批改作业量应为总人数的1/3~1/2。

2.每次所批改作业按五级分给出成绩,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讲。

三)、作业次数、作业量

绪论

次数1习题量1~2

第二章连续性方程与运动方程

次数3习题量2~3

第三章运动方程的应用

次数7习题量3~5

第四章边界层流动

次数10习题量3~5

第五章湍流

次数13习题量3~5

第六章能量方程

次数15习题量1~2

第七章热传导

次数19习题量3~5

第八章对流传热

次数22习题量3~5

三、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办法

一)、教学实施方法

传递过程原理是化学工程系高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通过一些工程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掌握建立、求解化工传递过程数学模型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管理措施

1.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结合本校情况,由教研室讨论决定选用最新出版的教材或选用优秀教材。

2.考核

传递过程课程考核以闭卷笔试为主。

按平时成绩30~40%和卷面成绩70~60%评定课程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