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924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ocx

实验室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四、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之巴公井开创作

时间:

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品规范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内容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用于呵护医务人员防止接触污染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无菌手套、隔离衣、防护服等.医务人员须根据分歧传布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和预期可能流露选用个人防护用品.

3.1医用外科口罩或防护口罩

3.1.1口罩的分类

(1)纱布口罩用于呵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2)外科口罩是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布的,医务人员在有创把持过程中佩带的口罩.分三层,内层用于吸湿;中层为过滤层,可阻隔90%的直径>5μm的颗粒;外层有阻水层,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内.

(3)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布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布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3.1.2口罩的使用

一般诊疗活动时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力低下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把持时应佩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布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布的呼吸道沾染患者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1)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①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②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③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2)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①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②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③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④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⑤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3)戴口罩注意事项

①使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时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防止口罩鼻夹处形成死角漏气,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②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③口罩湿润后应立即更换.

④口罩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⑤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置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

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佩戴方法步伐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⑥不能使用纱布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用品.

⑦不要滥用医用防护口罩,只有发生空气传布可能时才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4)摘口罩方法

①不要接触口罩外面,因为外面可能已污染

②外科口罩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③医用防护口罩先拉下下面的橡皮筋头带,再拉下上面的橡皮筋头带

④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3.2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护目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上部的用品;防护面罩或防护面屏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溅入人体面部的用品.

3.2.1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时机

(1)在进行诊疗、护理把持,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布的沾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沾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把持,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2.2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佩戴方法

(1)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前应洗手

(2)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3)双手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4)调节舒适度

3.2.3摘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

(1)不要接触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面,因为外面可能已污染

(2)双手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两边摘失落

(3)一次性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用毕后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内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用毕后应消毒备用

(4)摘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后应洗手

3.3帽子

3.3.1作用

(1)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

(2)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概况.

3.3.2分类

(1)一次性帽子

(2)布类帽子

3.3.3应用指征: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把持等时应戴帽子.

3.3.4注意事项:

(1)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布制帽子应坚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3)一次性帽子不得重复使用.

3.4手套

手套是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布疾病和污染环境的用品.应根据分歧把持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3.4.1戴手套的要求

(1)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2)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3)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酿成沾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布.

(4)可是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也不能取代洗手.

3.4.2手套的应用指征

(1)清洁手套的应用指征

①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

②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2)无菌手套的应用指征

①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

②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把持时.

③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分歧患者采样时要更换手套!

3.4.3无菌手套的佩戴方法

(1)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份(手套内面)取出手套

(2)瞄准五指戴上

(3)同法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拔出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

(4)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上

(4)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

3.4.4脱无菌手套的方法

(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用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

(3)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5)脱无菌手套后应洗手

3.5隔离衣与防护服

(一)隔离衣

隔离衣,用于呵护医务人员防止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呵护患者防止感染的防护用品.

3.5.1穿隔离衣指征:

(1)接触经接触传布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沾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呵护性隔离时,如年夜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5.2穿隔离衣流程

(1)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

(2)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

(3)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

(4)再扎好袖口.

(5)将隔离衣一这(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

(6)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7)双手在面前将衣边对齐.

(8)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面前折叠处.

(9)将腰带在面前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

3.5.3脱隔离衣流程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袖带,塞入袖袢内,充沛流露双手,进行手消毒.

(3)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

(4)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

(5)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

(6)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7)解开颈后带子.

(二)防护服

防护服是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沾染病管理的沾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安慰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3.5.4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沾染病管理的沾染病患者时.

(2)接触经空气传布或飞沫传布的沾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5.5穿防护服的方法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

3.5.6脱分体防护服流程

(1)将拉链拉开

(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

(3)脱袖子、脱下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

(4)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

3.5.7注意事项

(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穿脱.

(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和衣领,脱时注意防止污染.

(4)接触多个同类沾染病患者时,陆离衣或防护服若无明显污染可连续使用.

(5)接触疑似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6)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7)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8)防护服一次性使用

3.6鞋套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使用.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负压病室进应穿鞋套.

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诮及时脱失落,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3.7穿着防护用品应遵循的法式

3.7.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3.7.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隔离衣或防护服(非必需)→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非必需)→戴手套(非必需)→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3.7.3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把持,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3.8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法式

3.8.1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特别注意每个步伐之间的手卫生,严防污染.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3.8.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在潜在污染区摘除口罩值得商榷,切记摘除口罩的环境必需是平安的)→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特别注意每个步伐之间的手卫生,严防污染.

3.8.3离开清洁区: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3.9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3.9.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继续应用6h~8h,遇污染或湿润,应及时更换.

3.9.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3.9.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沾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3.9.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3.9.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时更换.

3.9.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时间:

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