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879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docx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

——以江苏省的三个周庄为例

周沛

2012-10-2215:

30:

40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科版》2006年2期第16~22页

  【作者简介】周沛,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210093)

  【内容提要】“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战略性问题,宏观的“三农”问题必然要通过微观的农村社区发展来加以解决。

相对于县域地区和村社社区,乡镇社区更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的综合发展。

江苏省的三个周庄镇根据自己的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社区发展模式无优劣之分,关键是切合自身实际,走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社区/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周庄

  

  农民、农业和农村之“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学术界与实际工作部门从多学科、多视角对“三农”问题作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是,在众多的“三农”问题研究中,以具体乡镇社区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并加以比较者尚不多见。

本文拟以江苏省的三个周庄为例,对农村基层乡镇社区发展模式作一实证研究。

  一、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三农”问题中的乡镇社区发展及其意义

  “三农”问题是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宏观上的“三农”问题必然反映和体现在无数的微观农村社区之中,在很大意义上说,“三农”问题要通过具体的农村社区发展来逐步解决。

那么,究竟多大区域范围最有利于农村发展呢?

从理论和实践看,乡镇社区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基本区域。

如果县域地区的研究是宏观视角,村社社区的研究是微观视角,那么,乡镇社区的研究就是中观层次视角。

从中观层次把乡镇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总结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推动农村社区的综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空间结构看,乡镇社区是介乎于县域地区与村社社区之间的中观区域,是农村发展较为合适与适中的部分。

作为农村社区的基本单元——村社社区,其空间范围狭小、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实力弱小,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推动农村发展。

作为区分农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域标志——县域地区,其空间范围过大,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复杂,有较为明显的非均衡性及差异性,很难形成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而乡镇社区是县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若干村社社区的有机集合体,乡镇社区的综合发展,既能带动村社社区发展,也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所以乡镇社区是农村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区域。

  其次,从行政区划上看,乡镇管理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都要通过乡镇政府的具体工作加以贯彻落实。

县级政府的管理范围较大,管理视角和手法亦较为宏观,对于基层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力较为间接,必须通过乡镇政府的组织和落实来推动农村发展。

尽管一些地区的村级经济有较大规模发展,但是,企图通过以农民居住和交往为主要纽带、以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互动基础的自然村和行政村来推动整个农村社区的发展,至少从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范围和管理效应来看,是很不现实的。

  再次,从社会经济发展上看,只有乡镇社区发展才可以担当起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重任。

乡镇社区是农村的腹地,是一个以行政建制为基础、以行政村和自然村为主体的区域社会,乡镇社区比村社社区更有利于和县域社区以及周边农村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进行沟通和联系。

在大部分地区,限于规模、实力以及其他因素,要求村级社区推动农村社区的综合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尽管有学者及实际工作者认为存在着“弱乡实村”的情况而主张重视村社社区的发展,[1]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来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通过提供从事工商业的职位来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农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准,这个目的的达致,不可能仅仅通过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的力量来完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乡村还是农民,都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社会系统内部的互动程度已非传统的农业社会所比拟。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完备高效的乡镇政府机构和相对发达的乡镇经济就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如何理解乡镇社区呢?

一般认为,乡镇社区有两种界定:

一种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集镇社区;另一种是以乡镇政府管理区域为范围的整个乡镇行政辖区。

本研究所讨论的乡镇社区,是以集镇社区为中心,以乡镇行政辖区为“乡脚”①的社区。

之所以以集镇社区为中心,是因为它是乡镇社区非农产业的主要集中地,是农村城镇化的核心载体,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整个乡镇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之所以把“乡脚”作为乡镇社区的范围,是因为“乡脚”是集镇社区的辐射区域,同时又与集镇社区相互作用,是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镇社区及其“乡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一个有意义的实证研究:

三个周庄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为了清楚地说明和证实乡镇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以江苏省的三个乡镇——昆山市周庄镇、江阴市周庄镇、兴化市周庄镇——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之所以选取三个周庄镇,并非出于三个乡镇社区同名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三个周庄都坚持实事求是,有自己的特征与个性,代表了江苏省乡镇社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不同发展道路与不同发展模式;同时,从地区发展梯度上看,三个乡镇社区有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的差别,有较好的代表性;从产业结构上看,三个周庄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有一定的典型性。

  1.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两翼发展战略:

昆山周庄镇模式

  昆山市周庄镇是一个具有900年历史的古镇,四面环水,井字型河道纵横镇区,因水成街,傍水筑屋,依水成市,前街后河,河路相间,河、埠、桥、街、店、宅布局适宜,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水乡建筑群体独特的格局,被誉为“集中国水乡之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亚太地区执行主席梁敏之考察了周庄后说:

“周庄不仅在江南水乡中第一,而且如此完好地保存也是世界第一。

”[2]

  尽管昆山周庄有悠久的历史,也出过如明初沈万三这样“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豪,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昆山周庄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唯一产业、因四面环水而封闭的落后水乡,一度被称为“苦庄”。

改革开放之后,周庄也尝试过发展乡镇企业,然而由于水乡交通不便,发展乡镇制造业的道路明显走不通。

他们特地到北京求教于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费先生根据周庄的历史和自然条件指出,你们要把“苦镇”之“苦”字的草头去掉,在“古”字上大做文章。

周庄人豁然开朗,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他们就有意识地修复一些古建筑,开始探索和实践“旅游兴镇”的发展模式。

1986年,周庄售出了第一张门票,虽然只有几毛钱,但周庄人从中看到了“旅游兴镇”的希望。

一系列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推介活动,大大提高了周庄镇的知名度,为“旅游兴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周庄镇着重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景点的开发工作,规划新的行政区域;同时,建立周庄旅游公司,参加全国性的旅交会,努力打出自己的品牌。

从1996年开始,周庄每年都举办国际旅游艺术节,其主要活动包括:

中国苏州周庄国际旅游节,水乡玫瑰婚典活动,周庄摄影艺术节,“书画”、“旅游工艺品”、“周庄好电视片”、“吴文化”国际旅游艺术节等。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在周庄举办了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会议。

这些活动使周庄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慕名纷至沓来,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成为周庄镇的支柱产业。

  旅游业给昆山周庄带来了生机,但是,周庄人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旅游作为单一的产业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必须发展现代工业,坚持两条腿走路。

1998年,周庄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保护和发展并举”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出了“以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继续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方考证及市场调研,在有关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周庄着手发展以传感器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是一个占用土地少、耗费原材料少、附加值较高的项目,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保证了销路的畅通。

周庄镇政府借助于中科院并与多家研究所协作,新建了12个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6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2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7家,完成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4个,省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和国家火炬专项资助项目2个,合作参与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3个,实施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8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产业化项目15个。

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提升了周庄传感器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004年,周庄传感器产业销售额达6.5亿元,利税达1.7亿元,累计引进投资15亿元,②形成了以传感器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个民用传感器基地。

  坚持“两翼发展”的思路与实践,使得周庄的经济能够平稳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旅游经济的发展,为高新科技的起步发展提供了资金基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旅游经济的风险。

旅游业和高新技术的良性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周庄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镇民生活福利提高,城镇建设在保护中得到开发。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昆山周庄逐渐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整个乡镇居民真正享有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贫有所帮”。

昆山周庄的发展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发展与保护、富民与兴镇的有机结合。

  2.现代工业发展之路:

江阴周庄镇模式

  江阴市周庄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地带,历史上就有做工经商的传统,手工业和商品交换较为发达。

明朝末年其集市已经相当繁荣,清康熙三年周庄设镇,乾隆年间县志称周庄为“东南巨镇”。

1949年后,周庄镇有供销社、信用合作社、联合诊所、邮政代办所、棉织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教育和服务业得到较大发展。

1978年以后,周庄依靠发展乡镇企业,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明星集镇。

目前,江阴周庄镇是建设部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江苏省卫生镇、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江阴市重点中心镇,荣膺“江苏名镇”之称。

在江苏省的三个周庄中,江阴周庄走的是一条发展现代工业的道路。

  靠发展工业起家的江阴周庄人清醒地认识到,依赖市场的乡镇工业“只有醒得早、起得快、才能跑得稳”。

当80年代整个中国的老百姓还在以万元户为羡慕对象的时候,周庄的乡镇企业就实现了跨越式的腾飞。

当乡镇企业还处于“火红的年代”的时候,周庄镇的领导就清醒地认识到,短缺经济时代的那种“不怕卖不出,就怕产不出”的“好日子”不会长久。

于是,他们狠抓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技改上水平、管理上效益,以化纤、橡塑制品、汽车配件、纺织印染等行业为主打行业,瞄准市场,大力革新技术,积极扩大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使某些企业一跃成为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些甚至成为行业的“单打冠军”。

周庄的工业化实现了从过去的遍地开花、设备简单、产品初级的乡镇企业向现代化大企业的转变,从早期的较为单一的资源推动型、投资推动型转向了创新推动型,实现了科技创新、利用外资和资本运作的“三合一聚变”模式:

其一,周庄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

近3年来,周庄有模塑集团等7家企业成立了科研开发机构,三房巷集团等5家企业与科研院所成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十余种新产品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创新项目奖,有8种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和省高新产品称号。

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周庄的传统产业不断获得新生。

其二,在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周庄人大胆吸收和利用外资,推动了企业和全镇经济的高速增长。

2004年,周庄镇新增独资合资企业18家,合同利用外资5286万美元,到账外资1983万美元,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周庄人认为,他们引进的是外资,消化的是技术,赢得的是市场和竞争能力。

其三,资本运作能力较强。

作为江阴市第一大工业镇,周庄人不但善于吸引海外投资者的资金,还善于从国内资本市场上吸引资金,聚集资本,形成资本优势,带来高速增长。

继江阴模塑集团的模塑科技上市后,三房巷集团也在全国的A股市场中占了一席之地。

2003年,周庄有包括三房巷集团聚酯切片在内的8种超亿元项目和一批超5000万元的项目,如此规模的资金投入,充分反应了周庄人的资本运作能力。

  “三合一聚变”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江阴周庄工业发展的实力,推动了周庄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周庄镇拥有工业企业1105家,其中2家上市企业,6家省市级企业集团,拥有纺织、轻工、机械、冶金、化工、建材、橡塑、电子等八大特色产业及十多个门类、600多种产品,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化纤、橡塑制品、汽车配件、纺织印染、人造革、铝塑型材、液压机械、杜美丝等产品华东地区甚至国内已成为行业“单打冠军”。

周庄经济总量已连续19年位居江阴乡镇之首,成为江阴市第一工业大镇,2004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67.03亿元,比上年增长36.41%,应征税金35726万元,实现工业利税20.0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65亿元,完成工业性项目投资30.33亿元。

周庄乡镇工业销售额已连续三年名列江苏省第一,在全省乡镇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6,在全国乡镇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位列13。

  随着乡镇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江阴周庄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乡镇居民过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7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2元。

由于村集体经济非常发达,大部分村民都在当地的村集体企业上班。

在实行企业改制后,村民在集团中还拥有一小部分股份。

在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社社区,农民住上了环境幽雅、排列整齐、设备齐全、别具一格的别墅。

最近,周庄镇政府提出了“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的新的发展思路,以进一步推进乡镇社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3.坚持“农企对接”道路:

兴化周庄镇模式

  兴化市周庄镇位于兴化、姜堰、江都三市交界处,与地处苏南发达地区的昆山周庄和江阴周庄不同,兴化周庄地处较为贫困的苏北传统农业社区,如何在稳定农业的同时发展工副业,走富民强镇之路,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经过不断地摸索,兴化周庄镇走出了一条“农企对接”与“农型工业”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当乡镇企业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兴化周庄也尝试过发展乡村工业。

但是,由于地处传统农业社区,远离大中城市,缺乏市场经济的意识,乡镇工业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

为此,兴化周庄根据自身特点,对“乡镇工业”的内涵作了符合自己“社情”的界定。

他们认为,兴化周庄受外部条件和内在实力所限,无法与苏南的昆山周庄和江阴周庄去比较现代工业发展。

兴化周庄必须把乡村工业和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农企对接”的道路,即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型工业,以农业推动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通过发展“五个一工程”,即“一朵花”、“一根草”、“一棵麦”、“一粒玉米”、“一棵树”工程,来推动兴化周庄的综合发展。

  “一朵花”:

周庄镇盛产棉花,种植面积逾万亩。

为此,他们建立棉花轧花厂、油籽厂、药棉厂等一系列围绕棉花加工的企业,鼓励农民种植棉花,为棉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

“一根草”:

以麦草加工纸板。

周庄镇双蝶集团主要生产包装纸板,其主要原料麦草就是“就地取材”。

该镇农民种植的大麦直接给春蕾集团生产麦芽,而原来一直被认为是废料的麦秸就成为双蝶纸板厂最好的原料。

双蝶集团用麦草造纸以后,再以纸板为原料生产包装纸板箱。

该企业现已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包装生产企业之一,并拥有苏北地区最先进的七层瓦楞纸板生产线。

“一棵麦”:

即麦子加工,麦芽生产成为兴化周庄的又一支柱产业。

兴化周庄镇有两家啤酒麦芽厂,一家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正阳麦芽公司,年产量8万吨;另一家是永顺泰麦芽公司,年产量5万吨。

这两家企业的麦芽生产,带动了当地优质大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全部消化了本镇农民所生产的大麦,而且还吸收了邻近乡镇农民的农产品,不仅直接促进和发展了农村工业,而且也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粒玉米”:

把玉米加工成淀粉、再加工淀粉成麦芽糖。

“一棵树”:

鼓励农民种植意杨为板材厂提供原料,配套生产家庭装潢用的各种线条、木板、装饰板等。

这“五个一工程”撑起了“农企对接”的农型工业框架,成为兴化周庄的发展特色。

  找准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走“农企对接”之路,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结构体系,已成为兴化周庄工业发展的方向。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兴化周庄工业绝大多数是与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工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利用了农业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这种生产模式没有脱离农业,依然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尽管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但是,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这是一种介乎于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一点五产业”,③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兴化周庄镇“农企对接”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社区发展工业的道路,使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进而改变了全镇的面貌,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4.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33亿元,名列兴化市第3位;工业总产值7.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5%;其中,农产品深加工达3亿元,占工业产值的46%。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五个一工程”,托起了一个新周庄。

2004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328元,其中农型工业的贡献率达60%,正是由于农型工业的发展,兴化周庄成为苏中地区较为富裕的乡镇社区。

  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乡镇社区发展模式选择和比较

  所谓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从而获得成功的样式或范式。

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是不存在的。

发展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讨论乡镇企业时为大家所熟知,一般说来,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一些地区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并取得了较大成绩者,都被冠于“模式”二字:

如以工业为主导产业、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以日用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为主导产业、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等。

笔者认为,“模式”并非只是一个“样板”含义,就农村综合发展来说,发展模式特指农村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诸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特征或特殊形式,是农村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具体路子。

之所以称之为“模式”,无非是在实践中这种做法较为成功,成了某种类型的经验,而更多的是人们对这种经验模式加以概括、总结、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

具体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有以下特征:

  第一,地域性。

社区发展模式特指某一地域社区,具体说是某一村社社区或乡镇社区发展的样式或做法,这种做法从本社区的实践中而来,是本社区的模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区。

第二,典型性。

模式反映了某社区的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这种典型意义既具有普遍意义,更有其个性特征。

若某社区发展路子或样式没有典型性,必然失去模式的特征。

第三,示范性。

既然某社区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有其发展模式,那么,它自然具有其他社区可学习的东西。

当然,这并不是作为“普遍意义”来推广,仅是某种参考、借鉴而已。

第四,抽象性。

社区发展的内容是具体的、全方位的,但发展模式之本质特征则是理论概括和总结,是揭示农村社区发展当中的规律性内容。

  作为农村基层政权单位和农村区域的基本单元,乡镇社区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对于从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受各种条件限制,农村发展的非均衡性很明显,乡镇社区只有找准和抓住自身特色,才能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三个周庄镇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找准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形成了鲜明而有个性的区域特色,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农村发展道路与模式既受制于具体社区的客观自然历史条件,更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创造性抉择。

实践表明,凡能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正确选择发展模式的社区,社区的综合发展程度就高;反之,不能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或根本就没有任何特点,无任何模式可言,社区发展就必然缓慢,社区发展程度较低。

江苏省的三个周庄乡镇社区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发展,主要是能够在认清自己客观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对本社区的发展规划做了符合实际的研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试想,昆山周庄不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旅游业和高新产业,而是发展有污染的乡镇工业;江阴周庄不发展高科技的现代工业,而是发展科技含量低的一般工业;兴化周庄不是发展“农企对接”的“农型工业”,而是发展现代工业,那么,他们就丢弃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不仅无法形成,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诚然,发展模式对于村社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许多典型的村社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人也曾就江苏省华西村、河南省南街村和安徽省小岗村的发展模式作过实证研究[3]——但是,从整个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看,乡镇社区的发展模式尤其显得重要,这是由乡镇社区在农村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

其一,乡镇社区的地域范围较村社社区大,合适的发展模式对乡镇社区及农村社区发展的推动是村社社区所不能及的。

其二,乡镇社区的发展直接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是整个社会城市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农村城镇化最终要靠“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来实现。

[4]而小城镇建设和乡镇社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综合发展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合适的发展模式可以提升广大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农民兄弟是农村改革的肇始者和积极参与者,他们应该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理应有较好的社会福利水平和完善的社会保障。

从福利和保障的社会性来看,乡镇社区的综合发展是免除农民后顾之忧,提升其福利水平之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保证。

乡镇社区担负着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的重任,为此,一个合适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那么,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有无优劣之分?

实践证明,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可以简单地进行类比。

只要符合本地实际,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就是成功的模式。

各模式之间可以借鉴,但是不可以移植。

尽管单纯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看江苏省的三个周庄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不能认为三个周庄的发展模式有优劣差异——因为他们都做到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做出了开拓性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基金项目:

教育部项目“农村乡镇社区综合发展研究”(02JA840006)

  

注释:

  ①乡脚:

费孝通先生借用吴江农民的用语。

意指以集镇为中心,在集镇辐射范围内的农村社区。

(参见费孝通:

《我爱家乡》,北京:

群言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②本文的具体数据均来自笔者对江苏省三个周庄的具体调查,下同。

  ③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考察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时,看到一些地方虽然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条件,但是却围绕农业发展工业,收到很好的效果。

他诙谐地把这种介乎于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产业称为一点五产业。

(参见费孝通:

《“一点五产业”是条农民致富路》,《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1月第4期)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46—201.

  [2]陈益,庄春地,等.九百岁的水镇周庄.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

16.

  [3]周沛.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0(10).

  [4]费孝通.爱我家乡.北京:

群言出版社,1996:

51—99.^NU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