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502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69.docx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69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单元复习试题十(含答案)

1.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即可.

【详解】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

∴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6×8=24,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点.易错易混点:

学生在求菱形面积时,易把对角线乘积当成菱形的面积,或是错误判断对角线的长而误选.

2.下列说法中:

①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C,D任意两点相连的线段,只能表示4条不同的线段;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大于它本身.正确的是()

A.②③B.③C.①②D.①

【答案】A

【解析】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C,D任意两点相连的线段,能表示6条不同的线段,故①错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②正确;一个锐角的补角是钝角,钝角大于锐角,所以一个锐角的补角一定大于它本身,故③正确,

故选A.

3.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AD=10.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

A.8cmB.6cmC.4cmD.2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BA′与AP的关系,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A′C,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详解】

解:

①当P与B重合时,BA′=BA=6,

CA′=BC﹣BA′=10﹣6=4cm,

②当Q与D重合时,由勾股定理,得

CA′=

=8cm,

CA′最远是8,CA′最近是4,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8﹣4=4cm,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利用了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4.如图:

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ED′的延长线与BC交与点G,若∠BFC′=70°,则∠1=()

A.100°B.110°C.120°D.125°

【答案】B

【解析】

C′D′交BC于P,如图,

∵四边形ABCD为矩形,

∴∠D=∠C=90°,

∵长方形ABCD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

∴∠ED′C′=∠D=90°,∠C′=∠C=90°,

∵∠BFC′=70°,

∴∠FPC′=20°,

∴∠GPD′=20°,

∴∠1=∠GD′P+∠GPD′=90°+20°=110°.

故选B.

【点睛】平行线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

5.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将菱形沿EF折叠,点B正好落在AD边的点G处,且EG⊥AC,若CD=8,则FG的长为(  )

A.4

B.4

C.4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AC与EG交于点O,FG交AC于H.只要证明FG⊥AD,即可FG是菱形的高,求出FG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设AC与EG交于点O,FG交AC于H.

∵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120°,

易证△ABC、△ACD是等边三角形,

∴∠CAD=∠B=60°,

∵EG⊥AC,

∴∠GOH=90°,

∵∠EGF=∠B=60°,

∴∠OHG=30°,

∴∠AGH=90°,

∴FG⊥AD,

∴FG是菱形的高,即等边三角形△ABC的高=

×8=4

故选B.

【点睛】

考查翻折变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线段FG是菱形的高,记住等边三角形的高=

a(a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6.在矩形ABCD中,AB=6,AD=9,点E为线段AD上一点,且DE=2AE,点G是线段AB上的动点,EF⊥EG交BC所在直线于点F,连接GF.则GF的最小值是(  )

A.3B.6C.6

D.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点F作FM⊥AD于M,证△AEG∽△MEF,设AG=x,利用相似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EM的长度,在Rt△GBF中,利用勾股定理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GF2,利用函数的性质求出其最小值,再求出GF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

如图,过点F作FM⊥AD于M,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EMF=90°,MF=AB=6,

∵EF⊥GE,

∴∠AGE+∠AEG=90°,∠AEG+∠MEF=90°,

∴∠AGE=∠MEF,

∴△AEG∽△MFE,

设AG=x,

∵AD=9,DE=2AE,

∴AE=3,

∴ME=2x,

∴BF=AM=3+2x,

在Rt△GBF中,

GF2=GB2+BF2

=(6﹣x)2+(3+2x)2

=5x2+45,

∵点G在线段AB上,

∴0≤x≤6,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0时,GF2有最小值45,

∴GF的最小值为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解题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函数思想求最值.

7.下列性质中,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

C.4个内角相等D.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应用矩形的性质,即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平行且相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

B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C都是矩形特有的性质,D是菱形的性质,矩形不一定具有;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具有自己的特性,但是菱形特有的性质,矩形不一定具有.

8.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AB′与DC相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DAB′=∠CAB′B.∠ACD=∠B′CD

C.AD="AE"D.AE=CE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BAC=∠C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AC=∠ACD,从而得到∠ACD=∠CAB′,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E=CE,从而得解.

【详解】

∵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

∴∠BAC=∠CAB′,

∵AB∥CD,

∴∠BAC=∠ACD,

∴∠ACD=∠CAB′,

∴AE=CE,

所以,结论正确的是D选项.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

四条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

,添加下列条件能判断四边形

是菱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菱形的判别方法解答即可,常用三种方法:

①定义;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详解】

解:

添加的条件为:

AC=BD,

如图,AC=BD,E、F、G、H分别是线段AD、AB、BC、CD的中点,

则EH、FG分别是△ADC、△ABC的中位线,EF、HG分别是△ABD、△BDC的中位线,

∴EH=FG=

AC,EF=HG=

BD,

∴当AC=BD时,

EH=FG=FG=EF成立,

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可以针对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给出条件,再证明结论.

10.如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和一个正方形CEFG,其中点E在边AD上.若∠ECD=43°,∠AEF=28°,则∠B的度数为(  )

A.55°B.75°C.65°D.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平角的定义求出∠CED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

∵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

∴∠CEF=90°,

∵∠CED=180°−∠AEF−∠CEF=180°−28°−90°=62°,

∴∠D=180°−∠CED−∠ECD=180°−62°−43°=75°,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B=∠D=75°(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