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docx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
掌管郡务。
③罔不:
无不。
④伎:
同“技”。
⑤金鱼:
古人的一种佩饰。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2处)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
B. 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D. 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读完两文,你认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2)D
(3)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②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解析】【分析】《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
欧阳修。
年代:
北宋。
《碎金鱼》选自:
不详。
作者:
不详。
年代:
不详。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来划分即可。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两个“安”都是“怎么”。
B.两个“但”都是“只是”。
C.两个“去”都是“离开”。
D.第一个“尔”,罢了;第二个“尔”,你。
故选D。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的理解:
“矢”,箭;“但”,只;“汝”,你;“先人”,死去的父亲。
(4)第一问: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了解内容可知:
卖油翁“但微颔之”是因为它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第二问: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特色、作者的思想情等。
读懂全文此题即可作答。
母亲杖打陈尧咨的原因是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阅读两文,抓住关键语句“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可知:
陈尧咨是一个射技纯熟、傲慢无礼和贪图享乐的人。
故答案为:
(1)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2)D
(3)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②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②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能力。
要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意译。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
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注意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典型细节、事件来进行分析。
【附参考译文】
《卖油翁》: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卖油的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碎金鱼》:
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
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
“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
“陈晓咨说:
“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母亲说:
“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
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
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
竹心空,空似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
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
贤者。
②本:
根。
③善建不拔:
意志坚定不移。
④直以立身:
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
⑤中立不倚:
处事正直,不偏不倚。
⑥体:
体悟。
⑦虚受:
虚心接受。
⑧贞:
坚贞。
⑨之:
代词,指竹子。
⑩实:
充实。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
②竹本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竹似贤,何哉?
(3)【甲】文从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______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
(4)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
表现手法:
________;
表达方式:
________。
【答案】
(1)亲近而不庄重;牢固(或坚固)
(2)①对于莲花的喜爱,有谁和我一样呢?
②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
(3)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心空
(4)托物言志(象征);议论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按照注释中的字词解释答题。
注意“亵”的正确解释。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
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
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做题时,要先认真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答题。
答题时,如果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目,首选用原文语句,这样更准确,意思更完整。
注意别抄写错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
要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确定某些段落,或从文中找到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然后分析其写作特色。
故答案为:
(1)亲近而不庄重;牢固(或坚固)
(2)①对于莲花的喜爱,有谁和我一样呢?
②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
(3)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心空
(4)托物言志(象征);议论
【点评】文章写作技巧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象征、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的题目时,难度较大,这就要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训练,可以联系所学到的课文进行分析。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 ②朔气传金柝________
③策勋十二转________ ④赏赐百千强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辞官不就,可见其具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答案】
(1)战事;北方;记录;有余
(2)①(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3)不图功名利禄,眷恋家园。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3)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文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体现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品质。
故答案为:
(1)战事 北方 记录 有余
(2)①(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3)不图功名利禄,眷恋家园。
【点评】文言文翻译句子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还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
如第2句就是互文句,翻译时要依据该句式特点进行理解。
4.阅读下面文言文
(一)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二)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鄣(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
“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骗)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1)
(一)这则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写老父见多识广,他的主意十分好。
B. 写鲁人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C. 写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D. 写愚人只要虚心好学就会变得聪明起来。
(2)
(二)这则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死读书本,只会一叶障目,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B. 只信书本,不通事理,就会闹笑话,甚至闯祸。
C. 读书必须联系实际,否则就会把事情搞坏。
D. 书不可不读,但不可读得太多;书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1)写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2)只信书本,不通事理,就会闹笑话,甚至闯祸。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中心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有删改)
【乙】竹似贤,何哉?
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④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注释】①本:
根。
②体:
体悟。
③虚受:
虚心接受。
④实:
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__
②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
③贞以立志________
④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甲文从莲的生长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甲、乙两文都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________、________、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
(5)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甲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
你喜欢什么花?
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答案】
(1)竖立;亲近而不庄重;坚定,有节操;种植,栽培
(2)①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②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3)环境;外形香气;性直;心空
(4)象征;描写;议论;议论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示例一:
我喜欢兰花,兰花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
我喜欢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平时要注意积累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熟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做题时要结合句子判断词语的意义,考虑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意。
(2)①同,和……一样;予,我。
②性,本性;倚,偏倚。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较为简洁,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时需要认真辨析。
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既写出了莲的外形和香气,又写出了莲的高洁品性。
而乙文中对竹的归纳,则可从原文中找到“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等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表现手法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的表现手法和现代文基本一致。
两文的相同之处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因此它们的共同点是象征手法。
不同点是甲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乙文则主要是议论。
在填空时,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辨析。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以个性化阅读的方式考查表达能力。
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中,以自己比较熟悉的花为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能以花喻人,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则更好。
【点评】翻译句子,首先要把握句子中的重点实词;其次要忠于原文,通达顺畅,富有表现力;最后要注意句子的句式,在翻译时补充原句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使翻译后的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________ ②阅十余岁________
③求石兽于水中________ ④棹数小舟________
⑤湮于沙上________ ⑥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
⑦转转不已________ ⑧但知其一__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③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2)倒塌;经历;寻找;划(船);埋没);颠倒、错乱;停止;只
(3)①被②认为③成为
(4)①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带走呢?
②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泥沙成为坑洞。
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现象,而不了解深层本质的情况太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5)道理:
①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②实践出真知。
③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启示:
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解析】【分析】
(1)文学常识的考查。
答这种题,必须要熟悉原著的情节内容。
死记硬背作者。
(2)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
如“已”:
停止。
“但”:
只。
(3)“为”这个词在文言中词义多变,用法也较多。
可以作动词,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
因语义不同,读音也随之有变。
比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此“为”表被动。
(4)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尔辈”“物理”“啮”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5)要答好此题,首先要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
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
要把道理和启示分开来谈。
【点评】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泽为洛阳令。
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
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
“陛下未能一天下①以休民②,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
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
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
”庄宗大笑,为之止猎。
(选自《新五代史》)
【注释】①一天下:
统一天下。
②休民:
使人民休养生息。
(1) 文中“数践民田”中的“数”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
使 民 何 以 出 租 赋 吏 何 以 督 民 耕?
(3)通过选文,可以看出何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多次,屡次
(2)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3)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解析】【分析】
(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数践民田”:
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
“数”:
多次,屡次。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译为:
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两个意思之间划开。
注意句式结构的对称。
(3)可分析“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的动作描写,“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等语言描写,即可分析出何泽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故答案为:
⑴多次,屡次
⑵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⑶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按照现代语法进行断句。
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⑶本题考查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结合其主旨进行分析理解。
【参考译文】
何泽担任了洛阳的首令。
唐庄宗喜欢打猎,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于是)何泽(为了劝谏庄宗)于是藏在草中等候庄宗。
在马前直谏道:
“陛下没能够一统天下来使人民安康,却暴敛穷苦的百姓来供应部队。
如今田里庄稼将要成熟,为什么要践踏农田来害庄稼呢?
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
陛下不听我的话,希望你让我在马前死了吧,来让后世知道陛下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