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407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docx

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学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知识树:

第一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结构: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西方入侵的客观结果: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闭关锁国”,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

2、主动向西方学习:

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追求个性解放。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推到了思想解放,影响中国人的社会习俗。

3、历届政府的推动:

如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改变社会风俗;新中国成立后,受新中国政治制度、亲苏反美的外交政策、文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4、经济发展的推动:

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冲击着传统观念。

5、城市近代化的推动: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如电灯照明,自来水供应、宽阔的马路等。

二、表现:

衣、食、住、行、风俗的变化

1、衣:

总体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1)鸦片战争前:

男子长袍马褂,女子衣服宽松肥大,反映了在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思想拘谨、保守、呆板;服饰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以中国自产的棉布、丝绸缝制。

(2)鸦片战争后:

西装传入,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百姓的生活,长袍马褂和西装并行不悖。

民间服饰的变迁对官服形成冲击,新军和新式学堂的学生率先采用西式军装。

从1905年起,清政府陆续拟定了陆军、海军、巡警等新式制服。

(3)民国成立后:

西服开始流行,中山装产生,并受新派人士的青睐。

女性服装转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改良旗袍。

中山装和旗袍,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结合中国传统服装的形制而创造的新式服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长袍马褂、粗布大衫、旗袍、欧式裙子、学生装。

(中山装的涵义:

身前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主、民权、民生;后背不开逢,表示国家统一。

西服流行的原因:

西装适体、潇洒;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国初规定礼服以长袍、西装为准。

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大城市流行,30年代成为城市女性的礼服。

(4)新中国成立后:

朴实耐脏又带有革命色彩的衣着。

①20世纪50年代:

中山装和苏式服装:

列宁装和连衣裙(布拉基)。

中山装和列宁装几乎是干部的招牌服饰,根据二者设计出来的“人民装”又称干部服。

(受“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苏联的影响。

②三年困难时期:

中苏关系恶化,列宁装退出舞台;连衣裙、旗袍、夹克衫,都被当作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而被废止。

③文革时期:

衣着打扮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以穿绿军装、带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

衣着以灰、黑、蓝、绿为主,耐磨耐脏。

④70年代末,喇叭裤横空出世,上细下宽,拉链一律开在前方,打破了女装裤“右侧开口”的金律,体现了变革的时代潮流。

(5)改革开放以后:

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颜色由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着装的色彩和款式逐渐融入国际潮流。

个性化、多样化的服饰,成为人性解放的重要体现。

近代服饰变迁简表

阶段

表现

服饰特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前

男:

长袍马褂

女:

旧式旗袍

拘谨、保守、肥大

封建专制等级森严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前

男: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

新式旗袍

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烙印

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男:

中山装、列宁装、军装、干部服、

女:

列宁装、连衣裙、军装

色彩浓烈、朴素单一

巩固独立

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以来

异彩纷呈

五彩缤纷

改革开放

思想解放

2、食

(1)传统饮食(中餐):

①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②饮食受自然环境、资源特产、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南方:

米饭、海鲜;滇、黔、湘、蜀嗜辛辣;粤人嗜淡食,苏嗜糖。

北方:

面食、肉类;嗜葱蒜。

③四大菜系:

鲁、川、苏、粤。

(浙、闽、湘、徽等地方菜系业逐渐出名,形成八大菜系。

④各地有独特的风味菜肴和点心。

(2)鸦片战争后:

西餐及其烹饪方式和技术传入中国,西式餐馆、食品及西式食品厂出现,中西餐并行于世。

最初由外国人经营,后出现中国人经营的西餐厅。

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顾客主要是在华外国人和归国华人华侨。

西式点心、饮料、糖果为大众接受。

西餐常用原料:

卷心菜、洋葱、胡萝卜等蔬菜及调味品如:

番茄酱、胡椒粉、咖喱粉等进入饭桌。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差别:

中方饮食以“美味为核心”,强调色香味俱全,西方饮食以营养为准则;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饮食简单,总体水平较低。

由于物资匮乏,国家对粮油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定量供应。

(票证市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物资匮乏的表现。

为保证供需平衡,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

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进入“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工业券等成了百姓生活的基本保障。

1983年取消布票,1993年取消粮票。

(4)改革开放以后:

粮食产量提高,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取消了几十年的票证制度。

1988年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餐桌,居民饮食日渐多样化,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

影响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水平、政府政策、社会风气、文化传统、居民收入。

3、住

(1)传统民居:

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同,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居民建筑,如北京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吊脚楼等。

②传统的民居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如四合院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和长幼有序的传统道德观念,富贵吉祥的人生理想境界,安详恬淡的日常生活情趣。

(2)鸦片战争后:

①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的居住区,西式住房大量出现。

②受西方建筑式样的影响,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中西合璧的豪宅和欧式洋房。

③随着西方居住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了西式建筑的特点,在天津、上海、厦门等地出现了许多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格的毗连式房屋,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的特征。

④20世纪30年代,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住宅,其命名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⑤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

⑥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

如电灯照明、自来水供应、马路、红绿灯等。

(3)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逐步由土房、草房、窑洞走向红砖楼宇,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4、风俗:

(1)原因:

受政治、经济、文化巨变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2)风俗变迁:

①婚姻变迁:

由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清末民初的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

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政府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丑恶现象,为新风俗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1950年制定《婚姻法》,改革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增加节日休假措施等,推动物质和风俗变迁。

提高妇女的地位。

②丧葬变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

而农村仍以传统的丧礼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丧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③其他风俗:

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剪辫易服。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

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民国成立后,开展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当时的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开始实施公历记年,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社交礼节采用握手、鞠躬等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等,体现了自由、平等精神。

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④改革开放后: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发展;政治节日与民俗节日并重,西方节日日渐流行,休闲娱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生活质量提高。

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原因:

改革和开放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入并影响中国。

科技教育水平提高。

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1、趋势:

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走向中西合璧,走向近代化。

2、特点:

(1)从过程看:

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从动力看:

每一次变化都和当时的社会运动相关,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加深。

(3)从地域看:

地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城市变化大于农村,沿海变化快于内地。

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向内地推进。

(4)从实质看:

是东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交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5)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3、阶段特征:

(1)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

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

(2)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先是模仿苏联,后出现独立化特征。

(3)改革开放后:

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跟上国际潮流。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变化带来的影响:

1、政治上:

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各处弊端,顺应时代潮流。

总之,有利于专制、落后、愚昧因素的消除,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几次变迁:

1、第一次变化:

鸦片战争后。

原因:

西方国家侵略的客观影响;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2、第二次变化:

中华民国建立后。

原因:

民国政府政策的影响;革命思潮的推动;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3、第三次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原因:

政府强制取缔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受外交和政治运动的影响。

4、第四次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原因:

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对外开放、科教水平提高,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知识结构:

一、铁路和公路

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1)特征:

古代交通工具借用人力、畜力、自然力,因地而异。

(2)表现:

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

百姓外出多为步行。

(3)演进:

逐渐被人力车、自行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2、人力车与自行车:

(1)人力车:

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民国时期,仅北平、天津、上海便各有数万辆之多。

因传自日本亦称为东洋车。

(2)自行车(脚踏车):

1868年传入上海;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90年代是中国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捷灵巧的摩托车、电动车成为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3、中国铁路交通与火车:

(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

①中国境内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英国商人修筑的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1876年通车。

后被清政府拆除。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第一条铁路。

②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1881年修造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运货铁路,便于开平煤矿运煤。

清政府怕机车震及皇陵,只准以骡马牵引,被称为“马车铁路”,并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铁路之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使部分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建设进入新时期。

④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新篇章。

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是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⑤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经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但当时铁路多为外国人控制。

影响:

铁路的修建,对中国的传统社会冲击很大,对自然经济的破坏尤大,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

①“一五”期间(1953—1957)建成宝成铁路,改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②“二五”期间(1958—1962)建成兰新铁路,兰州——乌鲁木齐。

③到1965年,出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通了火车。

④“九五”期间(1996—2000)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1997年至今全国铁路实现了7次提速,提高了运行效率。

目前中国正向高铁时代迈进。

⑤2005年,世界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

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冻土技术难题,注意保护稀有动物藏羚羊迁徙的问题。

(3)机车制造的发展: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近代中国:

使用从外国进口的蒸汽机车。

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产蒸汽机车取代进口机车。

1958年研制成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第一台电力机车。

2005年蒸汽机车全部退役。

改革开放以来:

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在广州到深圳的铁路运营。

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营。

目前,我国高速列车,与世界先进相比尚有差距。

4、中国公路交通和汽车:

(1)近代:

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是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燃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①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出现汽车,汽车进入中国的城市交通。

②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出现公共汽车。

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没有地铁的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

公路运输发展较快。

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北京汽车制造厂等。

②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

③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偏远地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⑤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大力建设城市环境、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交通。

⑥20世纪90年代后,私家车不断增多。

二、水运

1、近代:

起步

(1)原因:

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推动。

(2)表现: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蒸汽轮船)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沿海和内河航运权,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航运的局面,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各大通商口岸涌现出一批航运公司。

(3)作用:

推动中国水上交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以后:

发展、萎缩、改制。

(1)发展:

国家统一管理。

(2)萎缩: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铁路、公路、民航快速发展的冲击,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世界航运仍然以轮船运输为主。

(3)改制:

有的轮船运输业转为旅游服务业。

(4)上海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港,内河航运发展较快,长江、珠江、京杭大运河最为发达。

三、航空

1、近代:

序幕

(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

(2)1920年,中国第一条航线:

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抗战时期的“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4)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

2、新中国成立后:

(1)建国初期:

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2)改革开放后:

逐步放宽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航运大国。

四、近代交通运输的总结

(1)趋势: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力演进。

(2)发展原因:

①列强侵华的需要。

②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

政府政策的转变和引导。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特点:

①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西方国家。

近代交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②近代交通逐渐开始近代化,铁路、水路、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从引进机器到自己研制。

④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存。

(4)影响:

①积极:

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各地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消极:

便利了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带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5)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但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速度快,灵活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但运量小,消耗多,成本高,运费贵。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地。

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五、通讯工具的变迁

1、邮政

(1)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仍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78年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3)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中国近代邮政诞生。

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但邮政大权被英法等操纵。

(4)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局。

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邮局邮路得到进一步发展。

(5)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政大会。

(6)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0世纪末,两者分家。

2、电报

(1)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子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此后,清政府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2)1906年在上海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创设无线电报。

(3)1932年底,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官商通报。

3、电话

(1)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1875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2)1900年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打破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0.05%。

(3)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4)改革开放后,电讯事业迅速发展。

到2003年,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网络的兴起,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六、近代通讯事业兴起的原因:

1、外国侵略的需要和新技术的传入。

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3、军事政治的需要。

七、通讯电讯事业发展的影响:

1、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简便。

2、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加快了生活节奏,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3、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三节大众传媒的变迁

知识结构:

一、报刊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

西汉的邸报。

2、基本职能:

新闻报道、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等。

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近代报纸的分类:

(1)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

促进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商业报纸:

《申报》1872年。

特点:

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有机结合,以商情和时事为主,适应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3)政论性报刊:

《时务报》、《民报》、《新青年》等。

作用:

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作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是宣传政纲的喉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4)通俗性报刊:

取材通俗,运笔浅显,专门满足市民消闲娱乐的需要,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娱乐等专门分工。

4、近代报刊的起步

(1)外国人在华办报:

①时间:

19世纪中期

②内容:

介绍中国、时事评述、传播西方宗教和文化。

③目的:

更快地打开中国大门,为侵华服务。

④代表:

《中国从报》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外文刊物,由传教士创办,主要发行地点是广州。

《万国公报》:

在中国发行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杂志。

(1868年创刊于上海,1903年孙中山所写“致李鸿章书”发表于此。

⑤地位:

从19世纪40—70年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先后创办170多种报刊,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⑥作用:

一方面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为西方侵略刺探情报,是列强入侵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将西方近代报刊观念传入中国,启迪了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国人认识了报刊的功能,产生办报的强烈愿望。

(2)国人自办报纸:

①时间: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自办报纸。

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②原因:

在华外国人办报潮流的推动;利润的吸引;资产阶级宣传的需要;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③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申报》等。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的第一分报刊。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对社会和文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5、中共领导下的报刊:

(1)建国前:

宣传我党的主张,鼓舞人民的斗志,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国后: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改革开放后:

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各种专业性、娱乐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4)电视、网络的对报刊业形成冲击,但报纸并没有被淘汰。

二、广播事业

1、20世纪初期,广播最出现在英美等国家。

2、中国的广播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1923年美英报商在上海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3、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4、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5、1928年8月,南京开播中央广播电台。

这是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广播事业在少数大城市有所发展,人口覆盖率非常有限。

半个多世纪中,广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电子媒介。

6、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各级广播电台。

7、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到2005年,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70多套节目实现卫星传输,广播覆盖率达94.1%,广播节目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族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的重要工具。

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的作用有所降低。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