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524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docx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前言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而对于信息传递的载体以及传输中心来说,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建设以及维护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信息中心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

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信息中心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

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

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

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9361-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4.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YD/T754-95《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7.GB9175-88《环境电磁卫生标准》

8.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9.GB50265-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10.GBJ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1.GB500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

13.GB50052-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4.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15.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7.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8.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9.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0.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1.GB50057-94(公告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局部修订)》

22.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23.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4.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法规、规范、规定。

1.机房建设设计原则

对于标准的鸡肝建设来说,机房设计的原则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信息中心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设计满足信息中心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信息中心的长远发展,最好具有10年的生命周期。

4.适应性原则,机房设计与网络规划、布线规划应相互关联,整体一致。

机房内的场地空间可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进行必要的灵活性调整。

5.可管理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机房的可管理性、易维护性。

2.机房建设环境要求

1.机房建设需要执行的标准:

主机房建设工程必须遵循国家机房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

2.场地要求:

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一般应设于第二、三层,水源充足,电力稳定可靠,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等;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如广播发射台、雷达站、高压线等)。

3.根据计算机系统对温、湿度的要求,可将温、湿度分为A,B,C二级,机房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综合执行指的是一个机房可按某些级执行,而不必强求一律,如某机房按机器要求可选:

开机时A级温、湿度,停机时B级湿、湿度)。

4.尘埃:

机房内的尘埃依机器的要求而定,一般可分为A,B二级(注:

A级相当于30万粒/ft3,B级相当于50万粒/ft3。

5.照明:

计算机机房内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200Lx。

6.燥声:

开机时机房内的噪声,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应小于70dB(A)。

7.电磁场干扰: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

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相当于10Oe)。

8.各房问楼板荷载要求主机房:

5.0~7.5KN/m2;配线间及网络设各间:

5.0~7.5KN/m2;电源室:

要根据蓄电池摆放形式确定,约为8.0~12KN/m2;一般工作问:

2.5KN/m2。

9.消防、电磁干扰、安全保密还必须满足机房工作人员的卫生环境要求和对外的形象要求。

3.机房组成部分及其划分

1.功能划分:

数据中心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机房面积可根据计算机设备数量或占地而积进行估算,一般机房设计,除考虑主机房用房外,还要考虑配置各种辅助用房,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辅助工作间类:

如网管监控、终端数据录入、备份介质存储等。

2)硬件维护、软件调试、培训教室、办公室等工作用房。

3)配套动力用房:

包括配电间、发电机房等。

4)助用房:

厕所、楼梯、电梯等用房。

2.结构与装修:

数据中心机房在结构上应设独立的出入口,当与其他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

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

机房与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

计算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尽可能设于机房两端。

机房装修包括地板、吊顶、墙壁装修以及隔断、防火金属门建设;机房装修要体现机房区域的特点,从内部看,要重点体现高科技的工作环境、严谨的科学气氛、简洁大方的装修线条、庄重典雅的装修色彩以及以人为本的环保装修理念。

机房装修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4.中心机房的面积

中心机房的位置一旦确定,就很难移动,因此,中心机房的建设要有长远计划。

中心机房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寿命和可扩展性。

1.按照职工数量计算中心机房的面积

职工数

机房面积

<100

1.0m2/职工

200-250

0.5m2/职工

400-500

0.4m2/职工

1500-6000

0.2m2/职工

2.按照设备数量计算主机房(包括第一主机房和第二主机房,下同)的面积服务器和其它设备数量不仅包括当前设备的数量,而且应考虑未来十年所需。

1)建议设备尽量选择机柜式设备。

塔式设备参照机柜计算。

序号

名称

面积(m2)

备注

1

主机房

60

按公式换算,规模小的信息中心可以略小

2

UPS配电间(含2小时电池组)

19.6

3

软件、硬件办公区

60

按4.0m2/人,15人计算,不含开发人员办公区

4

维修间

20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5

新风室

5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6

网管间

12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7

备件间

9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8

更衣换鞋间

6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9

夜间值班室

10

依据各信息中心具体情况配置

10

缓冲间

3

11

小计

204.6

2)主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计算公式:

A=K∑S

下表是某三级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机房建设中各功能区面积配置清单,供各信息中心参考使用。

说明:

消防系统如果是无管网则安装于主机房内,如采用管网则安装于UPS间或单独配置一间设备间。

3.经验值

1)一般三级以上信息中心的主服务器机房面积配置在75-100m2较为适宜,不能少于60m2;二级或以上的信息中心至少应大于50m2。

2)其他机房面积:

汇聚设备机房、一般设备间、UPS机房、电池室等。

3)设备间面积:

一般设备机房的面积一般大于8m2。

4)电池室面积:

电池室面积一般大于10m2。

5.机房空调系统:

根据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及设计规范要求,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其组成包括精密空调、通风管路、新风系统。

流送回风所采用下送上回、上送下回、上送侧回等方式。

新风宜采用经温湿度、洁净度预处理后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送入机房。

信息中心机房空气环境设计参数(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和《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中规定机房的温湿度要求):

夏季温度

23±2℃

冬季温度

20±2℃

夏季湿度

55±10%

冬季湿度

55±10%

洁净度

粒度≥0.5μm

个数≤18000粒/分米3

温度变化率

≤5℃/时

主机房的洁净度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机房要密封,墙体围护结构要清洁;

2.机房要保持正压,防止脏空气侵蚀。

新风做到两级净化,即初效、亚高效过滤器,从而使输入机房空气洁净度大大提高;

3.空调机设中效过滤器,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机房空气在不断循环中得以净化。

空调制冷量的选择:

1.依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

2.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机房内设备集中,密度大,热负荷也较其他行业大(电信、金融行业除外)。

依据实践经验,建议采用350Kcal/m2.h计算较为合适。

3.尽量配置两台,增加机房空调的可靠性。

送风方式可依据机房的结构进行选择。

在机房抗静电地板有一定的净高度(大于350mm,最好在500mm高度),且地板下没有明显的阻风设施,建议采用下送风的空调系统;反之,则采用上送风的空调系统;弥漫式的空调系统一般适用于机房面积较小的楼层设备间或汇聚层设备间里安装。

6.信息中心机房供电系统

6.1配电设计内容

主机房供电系统主要包括:

主机房设备UPS用电、UPS本身用电、照明用电、消防用电、安防门禁用电及其他辅助区域用电。

依据主机房用电量(即UPS视在功率)和相关辅助设备用电量,确定信息中心实际用电负荷;再考虑未来5年机房用电扩展负荷量,计算出总的用电负荷(一般:

20KVA、40KVA、60KVA、80KVA、120KVA、160KVA)。

由信息中心供电部门负责敷设独立的供电回路(信息中心配电室—信息中心配电箱)。

此回路在信息中心配电室端应有双路供电保障。

总进线电缆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

6.2电源质量要求

第一主机房供电系统应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中的要求。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标准-GB50174-2008中对电压变动、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均有具体的分级要求(见下表)。

级别

A级

B级

C级

电压波动范围

±5%

±7%

15%±10%

频率波动范围

≤±0.2Hz

±0.5Hz

±1Hz

波形失真率

3~5%

5~8%

8~10%

在信息中心机房的设计中供电标准应选用A级标准。

主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展、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业务主要计算机系统等应采用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