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4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docx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

篇一: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

教师司函〔20XX〕12号】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教师工

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的通知

教师司函?

20XX?

12号

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推动“国培计划”改革,推行教师工作坊研修,我司研究制定了《“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XX年3月6日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为做好“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等示范性项目实施工作,指导各地在“中西部项目”、“幼师国培”和本地教师培训工作中开展教师工作坊研修,推进混合式培训,特制订本指南。

一、目标任务

通过“种子”教师引领一定数量的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集中面授与网

络研修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

主要任务如下:

1.通过集中培训遴选培养“种子”教师作为工作坊主持人;

2.依托”种子”教师为各地建立一批示范性工作坊;

3.“种子”教师引领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

4.推动“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

5.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

6.生成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二、主要流程

1.“种子”教师遴选。

培训机构采取培训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各地推荐的一线优秀教师、骨干教研员(专职培训者)、高校学科专家中,遴选适合担任教师工作坊主持人的“种子”教师。

2.“种子”教师培训。

培训机构采取集中面授方式,对遴选出的“种子”教师,进行一定学时的集中培训,由高校学科专家、骨干教研员(专职培训者)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三人行”主持团队,重点提升其主持教师工作坊的能力。

3.教师工作坊研修。

培训机构事先完成专家团队组建、课程资源与平台准备等工作,为每个研修团队建成“教师工作坊”,为每名学员建成“个人空间”;会同“种子”教师,完成坊内学习小组组建,建立研修组织管理体系;会同“种子”教师及各地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员按照要求进行线上和线下研修。

项目办对项目参与各方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

三、研修方式

1.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集中面授要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重点观测学员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遴选出“种子”教师,组成“三人行”主持团队;将理论讲授、案例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工作坊主持能力。

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线上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重在专家引领、主题研修、反思实践、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

网络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坊”和“个人空间”的功能,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2.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组织学员在线上进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研讨交流等。

推动学员及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巩固学习效果,实现学用结合。

各地通过名师巡讲、主题论坛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线下集中研修活动。

3.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根据学员需求设定研修主题,优化研修内容,明确研修任务。

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提供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供学员选学,实现按需施训。

4.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通过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和“种子”教师的规划设计、教学指导、组织协调和诊断评估等,引领研修持续高效开展。

建立坊内学习小组,实现分层研修;建

立学员相互指导和帮扶机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坊间有效联结机制,实现协作研修。

5.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

探索利用测评工具进行诊断分析,帮助学员发现问题。

针对重难点问题,依托典型案例,专家引领学员进行分析研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6.行动研究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通过专家指导,基于学科大主题,设立行动研究小课题,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体研究方式,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驱动学员深度学习,形成系列学习成果。

建立学习成果学员互评机制,将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激励学员积极分享研修成果,遴选产生高质量成果。

四、研修内容

(一)课程设计

1.研修课程应根据目标任务,按照学员需求,围绕一个或若干研修主题,分阶段设计系列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应包括学习目标、专题内容、典型案例、研修活动、研修方式和成果要求等。

研修课程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要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的学时任务。

2.“种子”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面授阶段侧重工作坊主持能力,包括工作坊研修规划和指导能力、线上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线上协作研修工具使用能力、课程资源设计与整合能力、研修效果评价能力等。

网络研修阶段重在为“种

子”教师设定切合的研修内容,帮助其在指导学员的同时,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凝练教育思想,塑造教学风格,提升专项能力。

3.区域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二是提升培训能力,包括培训教学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校本研修规划与指导能力、区域性教师培训设计与组织能力、网络研修指导能力等。

(二)资源提供

1.培训机构须提供高质量资源,满足学员必修课程的学习需要。

资源应针对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聚焦学员的共性需求。

要参照moocs方式建设,进行碎片化加工,原则上每段课程不超过15分钟,能够通过即时问题测评和作业互评监控学员学习过程。

“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四分之一。

2.培训机构须为学员提供充足选修课程资源,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

资源应聚焦课堂教学前沿问题、核心问题、焦点问题,有效整合典型案例。

“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2倍。

3.“种子”教师在培训机构的支持下,结合研修主题,通过自主开发与推荐使用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针对性的研修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录、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微课程等。

“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四分之一。

篇二:

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

教师司函〔20XX〕12号】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

20XX?

12号关于印发《“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推动“国培计划”改革,推行教师工作坊研修,我司研究制定了《“国培计划”——教

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XX年3月6日“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为做好“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高端研

修等示范性项目实施工作,指导各地在“中西部项目”、“幼师国培”和本地教师培训工作中

开展教师工作坊研修,推进混合式培训,特制订本指南。

一、目标任务

通过“种子”教师引领一定数量的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

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

要任务如下:

1.通过集中培训遴选培养“种子”教师作为工作坊主持人;

2.依托“种子”教师为各地建立一批示范性工作坊;

3.“种子”教师引领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

4.推动“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

5.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

6.生成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二、主要流程

1.“种子”教师遴选。

培训机构采取培训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各地推荐的一线优秀

教师、骨干教研员(专职培训者)、高校学科专家中,遴选适合担任教师工作坊主持人的“种

子”教师。

2.“种子”教师培训。

培训机构采取集中面授方式,对遴选出的“种子”教师,进行一

定学时的集中培训,由高校学科专家、骨干教研员(专职培训者)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三

人行”主持团队,重点提升其主持教师工作坊的能力。

3.教师工作坊研修。

培训机构事先完成专家团队组建、课程资源与平台准备等工作,为

每个研修团队建成“教师工作坊”,为每名学员建成“个人空间”;会同“种子”教师,完成

坊内学习小组组建,建立研修组织管理体系;会同“种子”教师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员按照要求进行线上和线下研修。

项目办对项目参与各方工作进行

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

三、研修方式

1.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集中面授要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重点观测学员的学习

态度、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遴选出“种子”教师,组成“三人行”主持团

队;将理论讲授、案例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工作坊主持能力。

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

为主线,将线上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重在专家引领、主题研修、反思实践、交流研讨和成果

展示。

网络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坊”和“个人空间”的功能,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2.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组织学员在线上进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研讨交流等。

推动学员及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巩固学习效果,实现学用结合。

各地通过名师巡讲、

主题论坛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线下集中研修活动。

3.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根据学员需求设定研修主题,优化研修内容,明确研修

任务。

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提供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供学员选学,实现按需施训。

4.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

通过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和“种子”教师的规划设计、教

学指导、组织协调和诊断评估等,引领研修持续高效开展。

建立坊内学习小组,实现分层研

修;建立学员相互指导和帮扶机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坊间有效联结机制,实现

协作研修。

5.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

探索利用测评工具进行诊断分析,帮助学员发现问题。

针对重难点问题,依托典型案例,专家引领学员进行分析研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6.行动研究与成果评价相结合。

通过专家指导,基于学科大主题,设立行动研究小课题,

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体研究方式,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驱动学员深度学习,形成系列学习成

果。

建立学习成果学员互评机制,将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激励学员积极分享研修成

果,遴选产生高质量成果。

四、研修内容

(一)课程设计

1.研修课程应根据目标任务,按照学员需求,围绕一个或若干研修主题,分阶段设计系

列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应包括学习目标、专题内容、典型案例、研修活动、研修方式和成果

要求等。

研修课程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要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的学时任务。

2.“种子”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面授阶段侧重工作坊主持能力,包括工作坊研

修规划和指导能力、线上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线上协作研修工具使用能力、课

程资源设计与整合能力、研修效果评价能力等。

网络研修阶段重在为“种子”教师设定切合的研修内容,帮助其在指导学员的同时,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凝练教

育思想,塑造教学风格,提升专项能力。

3.区域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二是

提升培训能力,包括培训教学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校本研修规划与指导能力、区域

性教师培训设计与组织能力、网络研修指导能力等。

(二)资源提供

1.培训机构须提供高质量资源,满足学员必修课程的学习需要。

资源应针对教育教学重

难点问题,聚焦学员的共性需求。

要参照moocs方式建设,进行碎片化加工,原则上每段课

程不超过15分钟,能够通过即时问题测评和作业互评监控学员学习过程。

“示范性项目”本

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四分之一。

2.培训机构须为学员提供充足选修课程资源,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

资源应聚焦课

堂教学前沿问题、核心问题、焦点问题,有效整合典型案例。

“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

线上学时的2倍。

3.“种子”教师在培训机构的支持下,结合研修主题,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