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2886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docx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

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C;5.D;6.C;7.A;8.B;9.C;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CD;3.ABCD;4.BD;5.BCD;

6.ABC;7.AC;8.ABC;9.ABC;10.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二章货币资金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D;4.C;5.B;6.B;7.B;8.B;9.B;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BCD;4.ACD;5.ABD;

6.ABCD;7.AB;8.ABC;9.BC;10.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

四、业务题

1.

表2-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

××年6月30日

项 目

金额

项 目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825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90000

加:

(2)银行收妥款项

24000

加:

(4)内容

15000

减:

(1)银行已支付电话费

8500

减:

(3)企业已付款

2000

(5)企业已付款

5000

调节后余额

98000

调节后余额

98000

2.

(1)借: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20000

贷:

银行存款20000

(2)借:

管理费用300

贷: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300

(3)借:

固定资产50000

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50000

(4)借:

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8000

贷:

银行存款8000

(5)借:

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3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

(6)借:

在途物资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银行存款6600

贷: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0000

(7)借: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00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8)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30000

贷: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30000

3.

(1)借:

银行存款——美元($80000×6.9295)¥554360

贷:

短期借款——美元($80000×6.9295)¥554360

(2)借:

应收账款——美元户($50000×6.9199)¥345995

贷:

主营业务收入345995

(3)借:

银行存款——美元户($50000×6.9199)¥345995

财务费用690

贷:

银行存款346685

(4)借:

原材料10352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5995.9

贷:

银行存款175995.9

银行存款——美元户($150000×6.9018)¥1035270

(5)借:

银行存款——美元户($50000×6.8826)¥344130

贷:

应收账款——美元户($50000×6.8826)¥344130

(6)借:

财务费用($4000×6.8591)¥27436.4

贷:

应付利息——美元户($4000×6.8591)¥27436.4

(7)借: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1062

贷:

银行存款——美元户21062

银行存款——美元户期末外币余额

=$200000+$80000+$50000-$150000+$50000=$230000

银行存款——美元户期末人民币余额

=$200000×6.9472+$80000×6.9295+$50000×6.9199-$150000×6.9018+$50000×6.8826=¥1598655

按照期末汇率折算的余额=$230000×6.8591=¥1577593

汇兑差额=1598655-1577593=21062

第三章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C;5.D;6.B;7.C;8.C;9.D;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D;3.ABD;4.ACD;5.ABC;

6.ACD;7.AC;8.ABC;9.ABC;10.A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业务题

1.

按先进先出法计算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920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1700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872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2180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870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2200

2.

第一部分

(1)材料成本差异率=(500+600-600)/40000+10000+59600)=0.4562%

(2)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额=70000×0.4562%=319.34(元)

(3)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000+10000+59600-70000)+(500-319.34)=39780.66(元)

第二部分

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5月5日收到材料

借:

原材料——甲10000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600

贷:

材料采购——甲10600

(2)5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

借:

材料采购——甲5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30

贷:

银行存款69030

(3)5月20日收到材料

借:

原材料——甲59600

贷: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600

材料采购——甲59000

(4)5月末汇总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成本差异

借:

生产成本70000

贷:

原材料70000

借:

生产成本319.34

贷:

材料成本差异319.34

3.

(1)借:

原材料——甲材料20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

银行存款24200

(2)借:

在途物资——乙材料16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

贷:

银行存款18840

(3)借:

在途物资——甲材料11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36

贷:

银行存款13536

(4)借:

原材料——乙材料16120

贷:

在途物资——乙材料16120

(5)借:

原材料——乙材料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70

贷:

银行存款24570

(6)借:

预付账款——康泰工厂150000

——雅戈工厂55000

贷:

银行存款205000

(7)借:

原材料——甲材料16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

贷:

应付账款——红星工厂19320

(8)借:

原材料——甲材料9750

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2256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6

在途物资——甲材料11700

(9)借:

应付账款——红星工厂19320

贷:

银行存款19320

(10)借:

原材料——乙材料160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0

贷:

预付账款——康泰工厂188000

借:

预付账款——康泰工厂38000

贷:

银行存款38000

(11)借:

银行存款2256

贷:

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2256

(12)借:

原材料——乙材料432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06

贷:

银行存款50386

借:

银行存款4614

贷:

预付账款——雅戈工厂4614

(13)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材料单位成本

甲材料=(49200+20800+16600+9750)/(12000+5000+4000+2500)

=4.10(元)

乙材料=(16120+21000+160800+43280)/(800+1000+8000+2200)=20.1(元)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85700

——辅助生产成本44220

制造费用6150

管理费用11320

贷:

原材料——甲材料75030

——乙材料72360

4.[参考答案]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500(万元),大于成本2800万元,则A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

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

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

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C产品不用计提前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D配件对应的产品C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

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

C产品未减值,则D配件不用计提存货缺价准备。

2008年12月31日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50-40=10(万元)

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损失40

贷:

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40

借:

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50

贷:

资产减值损失50

五、综合题

(1)计算A产品计提的减值准备:

A产品须用B材料900千克的成本=750×0.12十150×0.14=111(万元)

A产品完工验收入库的成本=111+30+9=150(万元)

A产品可变现净值=110-6=104(万元)

A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0-104=46(万元)

(2)计算剩余B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B材料的账面价值=300×0.14+300×0.15=87(万元)

A产品成本=87+26=113(万元)

A产品可变现净值=60-4=56(万元)

判断:

由于A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A产品成本,因此B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材料可变现净值=60-26-4=30(万元)

B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87-30=57(万元)

(3)编制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6+57)103

贷:

存货跌价准备103

(4)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少2008年净利润=103×(1-25%)=77.25(万元)。

第四章固定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C;4.C;5.C;6.D;7.A;8.B;9.A;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C;8.AB;9.ABC;10.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业务题

1.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5300+11700+40000+3000=160000(元)

(2)会计分录: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

工程物资117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

工程领用物资:

借:

在建工程——仓库105300

贷:

工程物资105300

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生产用原材料:

借: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

工程物资11700

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借:

在建工程——仓库11700

贷:

原材料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借:

在建工程——仓库40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40000

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

借:

在建工程——仓库300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000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借:

固定资产160000

贷:

在建工程——仓库160000

(3)该项固定资产2011年的折旧额

=160000×(1-10%)×5/15×4/12+160000×(1-10%)×4/15×8/12=41600元。

2.

第一部分,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006年、2007年的折旧额=50000(1-10%)/5=9000(元)

月折旧额=9000/12=750(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750

贷:

累计折旧750

第二部分,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006年折旧额=50000(1-10%)×5/15=15000(元)

月折旧额=15000/12=1250(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1250

贷:

累计折旧1250

2007年折旧额=50000(1-10%)×4/15=12000(元)

月折旧额=12000/12=1000(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1000

贷:

累计折旧1000

第三部分,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006年折旧额=50000×2/5=20000(元)

月折旧额=20000/12=1667(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1667

贷:

累计折旧1667

2007年折旧额=(50000-20000)×2/5=12000(元)

月折旧额=12000/12=1000(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1000

贷:

累计折旧1000

3.

(1)编制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

工程物资351

贷:

银行存款351

②工程领用物资:

借:

在建工程351

贷:

工程物资351

③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

在建工程46.80

贷:

原材料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

④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

借:

在建工程142.20

贷:

应付职工薪酬142.20

⑤2007年4月5日工程交付使用:

借:

固定资产(351+46.80+142.20)540

贷:

在建工程540

(2)分别计算2007年、2008年、2009年计提折旧:

2007年折旧额=(540-15)×6/21×8/12=100(万元)

2008年折旧额=(540-15)×6/21×4/12+(540-15)×5/21×8/12

=133.33(万元)

2009年折旧额=(540-15)×5/21×4/12+(540-15)×4/21×6/12=91.67(万元)

(3)编制2009年10月13日报废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①借:

固定资产清理215

累计折旧(100+133.33+91.67)325

贷:

固定资产540

②支付清理费用:

借:

固定资产清理15

贷:

银行存款15

③残料变卖收入:

借:

银行存款3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300

④借:

固定资产清理(300-15-215)70

贷: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70

4.

(1)本租赁属于融资租赁。

理由:

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1000/(l+6%)+1000/(l+6%)2+100/(1+6%)2=1922.40(万元)

占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以上,因此符合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该项租赁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2)起租日的会计分录:

最低租赁付款额=1000×2+100=2100(万元)

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1922.40万元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2100-1922.40=17760(万元)

借:

固定资产——融资租人固定资产1922.40

未确认融资费用177.60

贷: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2100

(3)①2004年12月31日:

支付租金: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922.40×6%=115.34(万元)

借:

财务费用115.34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115.34

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1922.40-100)/2=911.20(万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911.20

贷:

累计折旧911.20

②2005年12月31日:

支付租金: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确认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

当年应分摊的融资费用=[1922.40-(1000-115.34)]×6%=62.26(万元)

借:

财务费用62.26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62.26

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1922.40-100)/2=911.20(万元)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911.20

货:

累计折旧911.20

归还设备:

借:

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100

累计折旧1822.40

贷:

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1922.40

5.

(1)长期应付款入账金额=3800-800=3000(万元)

计算总价款的现值=800+1000×2.6730=3473(万元)

设备的入账价值=3473+27=3500(万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3800-3473=327(万元)

(2)2007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000-327)×6%=160.38(万元)

2008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000-1000)-(327-160.38)]×6%

=110(万元)

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27-160.38-l10=56.62(万元)

(3)2007年应计提的折旧=(3500-80)×5/15×9/12=855(万元)

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

=(3500-80)×5/15×3/12+(3500-80)×4/15×9/12=969(万元)

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

=(3500-80)×4/15×3/12+(3500-80)×3/15×9/12=741(万元)

(4)①2007年度:

借:

在建工程3473

未确认融资费用327

贷:

长期应付款3000

银行存款800

借:

在建工程27

贷:

银行存款27

借:

固定资产3500

贷:

在建工程3500

2007年末付款时:

借:

长期应付款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借:

财务费用160.38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160.38

2007年末计提折旧:

借:

制造费用855

贷:

累计折旧855

②2008年末付款时:

借:

长期应付款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借:

财务费用110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110

2008年末计提折旧:

借:

制造费用969

贷:

累计折旧969

③2009年未付款时:

借:

长期应付款1000

贷:

银行存款1000

借:

财务费用56.62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56.62

借:

制造费用741

贷:

累计折旧741

五、综合题

(1)编制2010年10月10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500+85+2)587

贷:

银行存款587

(2)编制设备安装及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23

贷:

原材料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

应付职工薪酬11.3

借:

固定资产610

贷:

在建工程610

(3)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610-10)/10=60(万元)

借:

管理费用60

贷:

累计折旧60

(4)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10-60)-46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损失90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

(5)计算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60-10)/9×9/12=37.5(万元)

借:

管理费用37.5

贷:

累计折旧37.5

(6)编制2012年9月30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422.5

累计折旧9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0

贷:

固定资产610

(7)编制2013年3月15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62.5

贷:

银行存款62.5

借:

固定资产485

贷:

在建工程485

(8)计算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85-5)/8×10/12=50(万元)

(9)计算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处置时的账面价值=485-(485-5)/8×9/12-50=390(万元)

处置净损失=390+5-10-30=355(万元)

(10)编制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

固定资产清理390

累计折旧95

贷:

固定资产485

借:

银行存款10

贷:

固定资产清理10

借:

银行存款30

贷:

固定资产清理30

借:

固定资产清理5

贷:

银行存款5

借:

营业外支出355

贷:

固定资产清理355

第五章无形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C;4.B;5.D;6.D;7.A;8.A;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CD;3.ABC;4.ABCD;5.ACD;6.ABCD;7.BCD;8.BCD;9.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业务题

1.(l)2007年1月1日:

无形资产现值=1000000/(l+5%)+1000000/(1+5%)(1+5%)

+1000000/(l+5%)(1+5%)(1+5%)=2723248(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