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8338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docx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

摘要

从2014年底开始,余秀华诗歌持续走红,一时间形成了热度不减的“余秀华现象”。

本文主要从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诗人在这个代走红的必然性。

内因主要包括诗人本身的特殊性及其诗歌具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诗人本身的特殊性主要从其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生存环境,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其女性的原始欲望进行分析。

诗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主要从其诗歌选取的意象,生活的记录,以及亲情感悟进行分析总结。

外因主要包括诗人个人才华得到赏识、新媒介的推广和媒体的跟风热潮。

关键词:

余秀华走红必然性

Summary

Fromtheendof2014,YuXiuhua'spoetrycontinuedtobecomepopular,formingahot"YuXiuhuaphenomenon"forawhil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inevitabilityofthepopularityofYuXiuhua'spoetryinthisgenerationfromtheinternalandexternalreasons.Theinternalcausesmainlyincludetheparticularityofthepoethimselfandthebreathofrurallifeinhispoems.Theparticularityofthepoetitselfismainlyanalyzedfromhisspecialidentity,speciallivingenvironment,speciallifeexperienceandwomen'soriginaldesire.Poetryisrichinrurallife,mainlyfromtheimageofhispoetryselection,therecordoflife,aswellasfeelingsoffamilyanalysisandsummary.Theexternalcausesmainlyincludetheappreciationofpoet'sindividualtalent,thepromotionofnewmediaandtheupsurgeofmediafollowing.

Keywords:

YuHuaHuaBecomepopularInevitability

一、引言…………………………………………………………………1

二、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内因……………………………………………1

(一)、诗人本身的特殊性…………………………………………………1

(二)、诗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5

三、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外因……………………………………………8

(一)、个人才华得到赏识…………………………………………………8

(二)、新媒介的推广………………………………………………………9

(三)、媒体的跟风热潮……………………………………………………10

四、结语…………………………………………………………………11

参考文献………………………………………………………………13

浅谈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必然性

一、引言

2014年底,2015年初,余秀华诗歌持续走红,形成了“余秀华现象”。

短时间内先后出版了《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等个人诗集。

[1]余秀华的诗歌简单、纯粹、质朴、易懂,富有农村生活气息,被美国学者沈睿评价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

[2]在诗歌边缘化的今天,由于受余秀华诗歌的影响,很多人开始重新关注诗歌,重新拾起诗歌。

于是乎就有很多学者针对“余秀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有学者从诗人本身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分析。

也有不少学者把诗歌的文本作为研究点。

还有部分学者对其诗歌走红的必然性与新媒介的传播和媒体的跟风热潮进行研究分析。

本论文主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诗人本身的特殊性、诗歌的纯粹性以及外界的大环境的影响,将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原因总结归纳为两大层因素。

一层内因,一层外因。

内因的主要关注点放在诗人本身上和诗歌的特殊性上。

外因关注点主要放在个人才华得到赏识和媒体、媒介的作用上。

从而更加深入研究形成“余秀华现象”的必然性,以及对现当代诗歌走向的趋势进一步思考。

二、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内因

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内因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她本身的特殊性和诗歌的独特性。

一部分是她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生存环境,原始的女性欲望以及她个人的人生经历。

另外一部分是她的诗歌富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她的诗歌纯粹,简单,质朴,易懂。

(一)诗人本身特殊性

特殊性是个性,区别于普遍性,普遍性一般来说是大众所接受,又或者是社会所有成员的约定俗成。

而特殊性恰恰相反,她是个鲜明个例的存在,又或者是某个方面,某个部位,某个特性有异于大众。

1、特殊的身份

首先是诗人余秀华本身的特殊身份。

她不仅是个农民、脑瘫患者,还是个中年妇女。

这三个特殊的身份跟“诗人”连在一起就形成鲜明的独特性。

因此她写出了来的诗歌,会蒙上一种大众的同情感兼备同理心,也会更具有神秘感,更加吸引人,这就是特殊的身份带来的内在影响。

余秀华出生在湖北钟祥市横店村,一个非常简单极其普通的家庭。

如果仅仅是如此,余秀华就会和其他周围的女人一样,一般完成基础教育,考不上好的大学,就外出打工,遇到自己喜欢又或者经家人介绍结婚生子,过着日夕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但偏偏余秀华在出生时由于医生犯的错误,使她成为了一名脑瘫患者,从此也就注定了她一生不能像别的女人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

[1]

余秀华虽然说话受限,行动受阻碍,成为被同学嘲笑的个体,甚至成为别人饭余茶后的玩笑。

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这时候诗歌就是她情感的突破口。

她是个朴素的农民,一个农村女人,所以每天都是重复着农村妇女做的生活琐碎事情。

目之所及也是农村的生活景象。

于是写出来的诗歌,多半都是跟她特殊身份相关。

例如:

《南风吹过的横店》这几天,南风很大,万物竟折腰。

你看见秧苗矮下去,白杨矮下去,茅草矮下去,炊烟也矮了,屋脊没有矮,有飘摇之感。

一艘艘船空着,鱼虾进进出出。

哦,谁嗅到了此刻横溢出的腥味。

[3]诗歌围绕着横店目之所及的景象,写着一个农村妇女日常的生活。

意象很简单,也很质朴,却能让很多人感同身受,走进农村生活,这也是诗人特殊身份下创作的出来诗歌的魅力。

同时诗人作为一个脑瘫患者,因此在其诗歌中会出现很多残缺的意象。

残缺的身体,残缺的爱情。

例如诗歌中《我爱你》,“稗子”就是一个残疾的隐喻。

诗人将自己比喻成一株稗子,描写自己在心爱人面前卑微到尘埃的样子,好像一株稗子在春天的提心吊胆。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还是来源自己残疾带来的成长经历下的自卑。

由此我们可以反观为什么余秀华会在2014年底横空出世,因为她身份的特殊,她是个农民,不仅有着女性的主体意识,还有着一个残疾的主体意识,这样双重的主体意识便造就了诗人本身的特殊性,想法的特殊性,表达的特殊性。

于是通过她富有才情的诗,来宣泄个人的对生活的不满,对命运的不公,对残疾的厌恶。

诗歌就显得更加地透彻性,因此她的出名也就成为了必然性。

2、特殊的生存环境

其次是她的生存环境。

2016年范俭执导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中向我们展示了余秀华的生活环境。

她生活在一个民风简朴的湖北钟祥横店村,父母是普通的农民,房子是砖瓦房,家具残旧破烂,生活十分拮据。

丈夫长年在打工,婚姻生活十分不和谐,相聚多半以吵架告终。

成名后的余秀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以及周围的环境。

余秀华告诉记者:

村民们很善良,周围的环境对自己也很宽容,村庄民风非常淳朴,邻居们并没有刻意去讥笑她,打击他。

她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认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对我还是非常不错的。

因此在余秀华的诗歌里面才会呈现出一幅关于横店的广袤平淡而又美丽的图景。

诗人在对横店的热爱到处都可以体现,横店的一切在余秀华的眼里都可以作为诗歌创作的意象,例如横店的,小麦、镰刀、雨雪、油菜花、白云、坟墓、黄昏、秋叶等等。

甚至还有直接以横店命名的诗歌《晚安,横店》和《横店村的下午》。

这也足以证明余秀华生活在横店村里,村民对她还是很友善的,因为横店就是她整个上半生最好的回忆,也是她诗歌创作的源泉。

同时也是因为她身份特殊原因,局限了她个人的外界思维。

横店是余秀的归宿和避风的港湾,但似乎学校大环境对她就并不是很友好。

因为脑瘫,说话口齿不清,行动不变,写字受限。

先是饱受同学们的嘲笑和讥讽,再者是语文老师有一次无意间嘲讽她的字写得太丑了,因此中伤了这个内心极其脆弱的高中生余秀华,一怒之下的余秀华把所有书籍烧掉便赋闲在家。

一度还有想过要过乞讨的生活,但由于看着人来人往,跪不下去,就再也没有去过。

特殊的生活环境练就她对事物,对生活的敏感性,因此写出来的诗歌就会更加通透,更加深入人性,这也是目前社会比较缺乏的诗歌。

3、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其女性原始欲望

最后是诗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及其女性的原始欲望。

余秀华出生时倒产缺氧,成为了一个脑瘫患者,行动不便,说话不清,遭人嘲笑。

[1]因为疾病问题,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无奈之下的她只好辍学。

1985年,十九岁余秀华在父母的操办下完成了婚姻。

那时候的她无知,对婚姻是什么?

为什么要结婚还存在着迷惑。

甚至对这个比自己大了十二岁的陌生男人产生恐惧。

婚后的她从未有过温情,更别谈爱情。

同期写下了她人生的第一首诗《风从田野上吹过》。

一直延续到了2010年,前后十五年长期的积累、阅读、创作,才有余秀华大胆在微博上发表第一篇博文,这也是余秀华通过诗歌表达她对生活对婚姻的不满的开始。

残疾的身躯使余秀华自卑,感觉自己配不上任何男人。

不和谐的婚姻生活,使得余秀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人理解自己,没人呵护自己,自己憧憬的爱情一次又一次幻灭在自己的眼前。

于是诗歌是她生活的突破口,感情的寄托处。

2010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也是余秀华诗歌的高产期,也是她人生最不满的阶段。

把所有之前心灵的压抑,对自己残疾的嫌弃,对生活和婚姻不满的情绪通过大量诗歌发表在微博上。

这也就有了后来比较著名的几首诗歌《我爱你》,这里面表达是“稗子”似卑微的爱情。

《我养的狗,叫小巫》表达现实中的诗人被遗弃,不喜欢。

诗歌中描述丈夫喜欢会跳舞,会叫床,会扭来扭去的女人,而自己只会一声不吭。

后来也就有了2015年意外走红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去睡你》。

这是一首关于情欲的诗歌。

在很多学者中这是一首上不了台面的诗歌,因为里面用词粗俗,简陋,污秽。

但这也是余秀华在作为女性主体对性欲的一种渴望,一种追求。

更是自然的一种回归。

因为作为人最原始的欲望,最原始的冲动便是对异性的“性”。

当然余秀华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心理,生理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会通过诗歌给自己创作一个伊甸园,让自己能够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

诗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是余秀华特殊的人生经历下与自己个人心灵契合的产品。

以至于她后来走红后依然顶着舆论坚持与丈夫离婚,就算在得了重病母亲的面前她也不妥协。

因为在余秀华的眼里没有爱的婚姻,没有感情的生活,就是煎熬。

离婚后的她竟然没有感到很伤心,有的只是多了一丝孤独和伤感。

这也就是婚姻的悲哀之处。

余秀华诗人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生存环境,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女性原始欲望都比正常的诗人多了很多色彩。

尤其是她残疾的身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同时残疾会使文艺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疾病在一定的程度生为作家提供创作的源泉,而文学反过来也是一种疾病的“疗救”。

她经历的一切,塑造了她写作比别人多了思考,多了心眼,多了些沧桑的味道。

没有日月的积累,没有坚持的恒心,没有对诗歌的热爱,也不会造就她的才华。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才华,只是别人发现并坚持,而我们在一天一天的消耗自己的才华罢了。

所以说余秀华的成名离不开自身的自身的特殊性,更离不开她对才华的运用和上升。

(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诗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是诗歌的本身不掺加任何附加的内容,回归了自然,回归诗歌的本身。

诗歌简单,淳朴,没有浮华的词藻,使人读起来简单易懂,直击内心,回归大自然本身,有着切身的体验。

余秀华的诗歌具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这些特性都与她生活的环境,身体原因,个人经历有很大的相关。

然而这些特性都需要通过她的诗歌,才能看到她的本质。

1、意象选取

首先从意象的选取来谈她诗歌具备丰富的农村生活气息。

诗人从小到大生活在农村,自然而然就喜欢选取自己熟悉的意象,主要是农村的一些农作物、景物以及日常的事物。

例如运用得比较多的有:

秧苗、茅草、汉江、炊烟、桃花、乌鸦、白杨、田野、流水、横店村等等,这些意象呈现出来,非常质朴简单,让你身临其境,就觉得好像这里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农村一样。

炊烟袅袅,同时又夹杂着些许家长里短,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每个人都觉得非常的亲切。

读起余秀华的诗歌虽然没有很华丽的词藻,但你会觉得很纯粹,很有家乡味。

在余秀华诗选《摇摇晃晃的人间》中《九月的云》就很好地呈现出来。

真的,那么白/能把人压死的白,让人死去就不想活过来的白/抠了一辈子,也抠不出这样的白/下午,我被这几朵云摁住呼吸/满场的稻子沉默悬在屋檐的丝瓜不语/一群麻雀夹着翅膀从白杨树缝里穿过,它们要等这片云过去,而且没有回声/我这一次说到幸福,没有那么提心吊胆。

[3]

诗人选取“白杨树”“稻子”“麻雀”“丝瓜”等农村常见的事物,对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一点都不会觉得陌生,就好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看到了熟悉的乡邻,熟悉的农具,听到熟悉虫鸣鸟叫声,闻到饭菜飘香,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花草的香味。

诗中的还选取了我们最常见的白云作为情感的寄托物,说明了诗人与万物一样,被这样的白云震撼到了。

白云本身就象征着自由,高洁,纯粹。

诗人寄情于白云,表达自己也想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希望投入大自然温暖的怀抱。

诗人的内心一直渴望自由,追求简单的快乐的生活,平凡的幸福,拥有一颗洁净自由的心灵。

有着这样富有农村生活气息诗歌还有很多,例如:

《后山的黄昏》、《给油菜地灌水》、《月色里的花椒树》、《五月的小麦》等等。

[4]

2、生活记录

其次我们从作者诗歌中生活的记录来分析诗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作者出生在湖北钟祥横店村,父母都是平凡普通的农民,因此她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在这个村子生活几十年,若没有后来的走红,诗人由于自身条件也就只能待在在村子里过一辈子了,所以她所记录下的都是她自己所见所闻最真实的农村生活。

例如在她写的诗歌中写到屋后的白杨树,在打谷场上赶鸡,屋顶上跳跃着的几只麻雀,一场落在荒野的秋天的雨,一个被遗弃在垃圾坑边的老人……[3]这里所有的诗都是她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即是对生活的记录,也是对生活的思考。

非常的质朴,简单,没有半点浮华的气息在诗歌里面。

在诗歌《屋顶》就很好把农村生活真实记录呈现在读者面前。

她依然把灶膛点燃/清晨时分,她把青菜的青炒了出来/清晨时分,她把白菜的白炒了出来/清晨时分,她把灶膛的灰掏出来/清晨已逝,喂猪,喂鸡,喂狗,她坐在门槛上扒饭/热气飘忽,她看不见,她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捡起来/喂进嘴里……昨天/仿佛不曾到来。

这首诗歌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复杂的词汇。

她就是简简单单的记录一个农村妇女的一天最真实,最朴素的生活。

烧火、做饭、炒菜、喂猪、喂鸡、最后喂饱自己。

作者自然而然着地做这些事,一边做,一边想以前发生过的事儿,想象着未来的样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天重复着这样单调的生活,却也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正如陶渊明笔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没有车马的喧闹,没有世俗的繁华,只有美酒,美景,菊花,南山。

[5]而诗人余秀华也是一样,简单,朴素,干净。

就像她所说的,“就算我被这个社会污染了,回到诗歌的海洋里,我又干净起来了。

在诗歌的海洋里,它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不可否认,诗歌给她梦想,给了她力量,给她脱离世俗的勇气。

因此她的生活是质朴的,人是纯粹的,写出的诗歌自然而然就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3、亲情感悟

最后我们从作者亲情的感悟中分析诗歌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余秀华诗歌很多都是贴近生活,还原农村面貌,写自己的母亲,写自己的父亲,写自己的丈夫,写自己的乡亲,感受温暖,感悟亲情。

有一些诗人总是喜欢无病呻吟,但相反余秀华从来不认为诗歌是固定模式的。

当她在被某些事情,某些东西触动了,某些人温暖,又或者是某些场景使她真正伤心了,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当时记录下来的诗歌是这样纯真,纯粹,质朴,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

这样的诗歌才会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诗歌《茧》中就很好体现了诗人亲情的感悟和抒发。

埋你,也埋你手上的茧/这茧你要留着,黄泉路又长又冷,你可以拨弄来玩/如果你想回头,我也好认得/爸爸,作茧自缚,你是知道的/但是你从来不说出,对生活,不管是鄙夷或是敬重你都不便说出来/作为儿女,你可以不选择/作为儿女,我一辈子的苦难也不敢找你偿还/埋你的时候,我手上有茧/作为一根草,我曾经多少次想给你/一个春天,不赞你以伟大,但愿你以平安/不会再见了,爸爸,再见,一路,你不要留下任何标志,不要让你今生一路跟来。

[4]

这首诗歌,没有复杂的词汇,浅显易懂。

整首诗歌围绕着父亲手上的茧展开。

这些老茧是父亲一生勤扒苦做、默默劳作的见证。

诗人希望以父亲手上的茧作为黄泉相认的标记,又担心父亲下辈子又要去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生活。

诗人这种矛盾心理,她的不忍,她的悲悯,她的祝福,都体现出她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赞美,表现了对父亲深沉的爱与悲悯。

同时她的爱又是简单的,质朴的。

如同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父亲过栅栏给作者买橘子的背影,刻画一个质朴,深爱孩子的父亲。

这篇文章就像余秀华诗歌一样没有浮夸的词藻,有的就是简单的描述,平淡的白描,更加凸显出父爱如山。

而余秀华用的是“茧”一个非常普通而又熟悉的细节描写,突出父爱如山。

简单,质朴,纯粹,富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的诗歌,这就足以表达对父亲的深爱,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真爱。

二、余秀华诗歌走红的外因

余秀华诗歌走红除了内在因素,还有一层重要的因素就是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的分析,可以把角度转向来自社会时代语境的研究。

余秀华的成名至关重要一点,就是她在适当的时机遇见了她的伯乐。

得到了湖南四人刘年、李少君、陈新文和刘清华的挖掘和赏识。

当然,余秀华的成名与网络新媒介的发展、媒体的跟风热潮也是有着重大的关系,它们就像一个强大的催化剂,持续上涨诗歌的热度。

(一)个人才华得到赏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6]就像余秀华一样,虽然有着个人魅力才华,但如果没有遇到伯乐,她独特的诗歌也将会淹没。

因此余秀华的成名,少不了湖南四人刘年、李少君、陈新文和刘清华的挖掘和赏识。

首先《诗刊》编辑刘年是余秀华的第一个“伯乐”。

刘年在余秀华的博客上读到她的诗,当即就给余秀华留了信息,告诉她我是《诗刊》编辑,看了你的诗歌,我很是喜欢,希望能够认识你。

[7]还没有等到余秀华的回话,刘年就在她的博客里选起诗来。

选完了,填稿签。

第二天他就呈交二审。

刘年独特的眼光,选稿的速率,给余秀华诗歌走红打开了第一扇门。

其次《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他对余秀华的诗歌“开了绿灯”,二审、三审在比较短时间内通过。

2014年11月10日,紧接着《诗刊》公众微信平台就迅速推出余秀华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转载热潮”。

[7]李少君的的趁热打铁,连夜赶稿,编辑推文,持续了余秀华的热度。

接着《诗刊》公众微信平台推介余秀华诗歌的第二天,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看到这条微信,了解到她从来没有出过一本诗集,就向余秀华提出,希望有机会能够帮她出一本。

11月12日一上班,陈新文就向刘清华汇报了选题,当即同意签约。

1月9日刘清华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选题“绿色通道”,第二天选题得到批复。

仅用3天时间,就拿到了所有手续。

从定稿到付印,仅用了3天时间。

[7]陈清文和刘清华对余秀华的一路绿灯,才能够让其诗歌以最快的速度书面体书籍世,才得以保证了实体书籍给余秀华带来的热度。

最后更重要的是在余秀华诗歌风口热潮之下,李少君迅速在他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余秀华看当代诗歌的“草根性”》的文章,引起了一阵的狂潮,从而助长了余秀华的成名之路。

[7]毋庸置疑,没有刘年的当时的挖掘和赏识,没有刘清华和陈新文的一路“绿灯”,没有李少君的文章浪潮,余秀华的诗歌早就就淹没在茫茫的诗海之中了。

所以纵使你一身才华,没有得到被人赏识和挖掘,那你也只能是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二)新媒介的推广

随着经济全球化,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媒介日新月异发展到今天,绝对对当下人们快速、忙绿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对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释放出了巨大的冲击波,而且无一幸免。

新媒介的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的速率和广度空前膨胀。

在这其中,微信的出现与飞速的发展,为余秀华诗歌走红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2014年,余秀华的诗歌通过《诗刊》的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被反复转载、阅读。

[2]余秀华诗歌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微信各大公众号,订阅号,甚至一些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微信头条都在宣传余秀华,一下子整个微信新闻,微信朋友圈都形成了“余秀华现象”。

就算不知道余秀华诗歌,也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不肯否认余秀华的成名微信这个新媒介成了重要的契机,也成为了传播的载体。

余秀华诗歌能够火起来,被更多人熟知,也是因为微信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的用户量。

互联网的发展,微信不仅是日常的传播媒介,还是社交工具,这就成为了我们日常中必不可缺少的软件。

微信布局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快,这也就促进了余秀华诗歌热度不减。

(三)媒体的跟风热潮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那么在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媒体的同质化倾向明显,大量的媒体跟风报道,更多趋向于功利性。

[8]余秀华诗歌走红跟目前媒体的跟风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余秀华来到北京,开始在网上广泛地写诗,大概坚持写了两千多首,陆续有人开始觉得她写的诗歌好像别有味道,而且致命的是一打听不得了,因为跟她联系在一起是“脑瘫患者”,“农村妇女”。

那么你可想而知,诗人、脑瘫、农村妇女,这几个要素混合在一起,想不吸引眼球都不行。

这一宣传不仅可以迅速带来大量的浏览量,还可广泛的传播,如同流量明星。

次年12月份余秀华就被邀请参加一场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诗歌朗诵会,之后就有大量媒体到她家去采访她。

2005年1月份余秀华凭借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一夜爆红。

[2]网络上就开始形成了一种“余秀华现象”。

很多诗歌、杂志、报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甚至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媒体都竞相报道。

就像当年的海子卧轨自杀,到处都是他的新闻,他本以为是安安静静的离开,没想到媒体的力量却把诗歌推上高潮,就如他的经典之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不否认这是一首佳作,但多少都染上媒体的气息,甚至是助推,最后还有不同版本解读,目前都还是一个迷。

静下心,认真研读一下余秀华这首《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这首诗算不上是最好的一首,相对她写的诗歌《我爱你》、《雪》、《给你》、《关系》,只有过而不及之处。

那为什么,火的却是这一首。

说白了,就是名字吸引眼球。

在这个媒体曝光时代,跟风热潮时代,怎么会放过一个可以炒作的点。

再加上这个诗名说得好听一点是跟爱情有关,说得通俗一点是跟情欲有关,再者是一个中年妇女,脑瘫诗人写出来的诗,又是跟性有关,这几个要素放在一起,想不红都难。

于是乎,各大媒体报刊掀起了一股余秀华热,跟风的热潮持续不断,自然而然大大小小的网络,平台,公众号,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