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5085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县制,这是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商鞅此举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力度,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2.(2017·安徽·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考点】宋朝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唐朝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南方获得了长足发展,因此,这反映的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为A。

【答案】A

3.(2017·安徽·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甲午战前,外国侵略者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可知,中国主要是侵略者的商品市场,而不一定完全是原料产地。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虽然侵略变成投资为主,但并没有减弱商品输出。

因此,答案为D。

【答案】D

4.(2017·安徽·4)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

这次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考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因此,南昌起义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之日,答案为C。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主要是青年学生的反抗北洋军阀的爱国运动;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它是反对北洋军阀和列强的战争;秋收起义发生于南昌起义之后,不能称为“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

【答案】C

5.(2017·安徽·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

这反映了(  )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                                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                                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考点】难忘九一八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你,这一些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这说明中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反抗法西斯的侵略,因此,答案为D。

材料体现不出日本侵华蓄谋已久,A不正确;材料阐述的不是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因此B不正确;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七七事变之后,C不正确。

【答案】D

6.(2017·安徽·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

“五年计划”。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一五计划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主要成就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因此,答案为B。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

【答案】B

7.(2017·安徽·7)科学引领未来。

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瓦特                     C.牛顿                    D.爱迪生

【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文学数学艺术)

【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主要成就:

浮力原理;杠杆原理等。

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8.(2017·安徽·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

“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

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

”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

A.现实主义            B.人文主义             C.浪漫主义            D.蒙昧主义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属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著名代表作,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9.(2017·安徽·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

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

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依据材料中“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毒气、坦克、飞机等开始在战场上使用,因此,该段文字的描述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形,答案为C。

【答案】C

10.(2017·安徽·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论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

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C.

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

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

【考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最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地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收取粮食税,但是从这个史实推断不出苏俄的土地政策是农民土地私有制;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政府加强了对于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并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使用欧元,因此,并不是欧洲具有了统一的货币政策。

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二、填空题

11.(2017·安徽·11)(4分)走进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l)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

(2)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凝聚了_____父子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

(3)红米饭,南瓜汤,重上_____,在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回望苍茫群山中的星星之火。

(4)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安徽_____感受十八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考点】远古的传说;都江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开放

【解析】

(1)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称为“人文始祖”。

(2)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我国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其中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就成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户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答案】

(1)黄帝(或炎帝)。

(2)李冰。

(3)井冈山。

(4)小岗村(或凤阳)。

12.(2017·安徽·12)(3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1)明末,_____收复台湾,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

(2)清朝设立_____,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3)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_____”构想首次成功实践。

【考点】明朝的对外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解析】

(1)1661年,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开始收复台湾。

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

(2)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一国两制”构想首次成功实践。

【答案】

(1)郑成功。

(2)驻藏大臣。

(3)一国两制。

13.(2017·安徽·13)(3分)行有道,达天下,美好出行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1)宋朝发明的_____,应用于航海,保障了人类在大海上航行的方向。

(2)19世纪,英国人_____发明了火车,使人类曾向往的日行千里成为可能。

(3)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_____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考点】宋元时期的科技;“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解析】

(1)宋朝发明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保障了人类在大海上航行的方向。

(2)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3)美国人莱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设计制造的“飞行者”号飞机在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试飞成功,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飞上天空的可操纵载人动力飞机。

【答案】

(1)指南针。

(2)史蒂芬孙。

(3)飞机。

三、改错题

14.(2017·安徽·14)(8分)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隋唐实行的科举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80年,我国决定在珠海、汕头、厦门、广州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4)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考点】隋朝的兴亡;改革开放;民族团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1)科举制度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依据考生的才学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因此,本小问题干错误,应将“门第”改为“才学”。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这是正确的。

(3)1980年,我国决定在珠海、汕头、厦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本小问题干错误,应将“广州”改为“深圳”。

(4)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因此,本小问题干错误,应将“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

【答案】

(1)×,将“门第”改为“才学”。

(2)√。

(3)×,将“广州”改为“深圳”。

(4)×,将“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

四、材料题

15.(2017·安徽·15)(10分)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

——严复(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1)北洋水师最后的结局如何?

你认为“合适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4分)

材料二《天演论》……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2)《天演论》的什么主张“延烧着少年人的心和血”?

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说一说胡适和严复思想的共同之处。

(6分)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新文化运动;严复与《天演论》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最终攻占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依据材料“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中国海军之所以战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落后,因此,“合适的土壤”应该指的是先进的政治制度,应为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落后观念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2)《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主张“延烧着少年人的心和血”;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胡适与严复都主张提倡向西方学习;致力于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宣扬进化论,主张社会变革。

【答案】

(1)结局:

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2分);“合适的土壤”:

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落后观念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2分)

(2)主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任答一点即可,2分)口号:

民主与科学(2分);共同之处:

提倡向西方学习;致力于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宣扬进化论,主张社会变革。

(答出两点即可,2分)

16.(2017·安徽·16)(10分)战略选择影响深远,大国兴衰昭示未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热战中独立】

材料一1785年,英王接见美国驻英大使时说:

“先生,我希望你相信,而且转达给你的美国同胞,在过去的这场冲突中,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履行我对子民所应负的职责。

坦白地对你说,我是最后一个同意分离的。

但是,分离既然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避免,那么,我将第一个接受合众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友谊。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接受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时间,分析美英之间“这场冲突”的主要原因。

(3分)

【冷战中对峙】

材料二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美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了美国人的脚下。

3月,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立为美国的国策。

——摘编自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被确立为美国国策的原因。

(4分)

【和平中共存】

材料三大国之间的关系对世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世界高度关注。

下表是有关“中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将对美国造成何种影响”的调查。

中国日益发展的经济

美国民众态度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40%

47%

(3)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而访华的美国总统是谁?

联系“美国民众态度”谈一谈你对发展当今中美关系的认识。

(3分)

【考点】外交事业的发展;美国的诞生;冷战中的对峙

【解析】

(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

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2)依据材料“接管大美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了美国人的脚下”可知其中原因在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可知原因在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原因在于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3)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

2月28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期中认为负面作用所占比例较大,这一认识可能处于对中国认识不清或者不了解中国所致,因此,大国之间应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了解,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答案】

(1)时间:

1783年(1分);主要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2分)

(2)原因:

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美苏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

(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尼克松(1分);认识:

中美之间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1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任答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分)

五、综合题

17.(2017·安徽·17)(12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孤立到整体,有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地球是圆的】

材料一

 

图3

(1)15世纪大多数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图3中的远航路线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就是证实地圆学说过程中的积极探索。

(2分)

【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

忽然之间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多类型的知识。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变平”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世界变平”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4分)

【世界是通的】

材料三“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

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

(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考点】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

(1)哥伦布远航时候深信地球是圆的,因此,他坚持向西航行也可到达印度,因此,远航线路B正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因此,D远航线路正确。

(2)“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可知,“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属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或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可以和世界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多类型的知识”可知,“世界和平”反映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本小问属于开放型试题,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需要结合上述材料中新航路开辟后对于世界发展的消极影响,;如殖民扩展等,结合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说明加强区域、国家之间的了解应该是大势所趋,从以上一个角度就可作答。

【答案】

(1)远航路线:

B.D或D.B。

(2分)

(2)直接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或信息技术的发展,2分)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加强。

(2分)

(3)评分参考:

(6分)

一等

观点正确,史实正确,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条理淸晰,语言流杨。

5-6分

二等

观点基本正确,史实正确,仅从一个角度论证,逻辑基本淸楚,语言较流畅。

3-4分

三等

观点不明,仅罗列史实,史论结合不当、没有论证或没有史实,语言表述不淸。

0-2分

参考示例:

古代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明交融。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的灾难。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给各国带来机遇,也加剧了贫富分化。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契机,有利于缓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富差距,顺应了时代要求。

由于使用的历史版本不一致,是否在阅卷过程中有所考量呢?

2017年安徽初中学业历史考试

二、组合列举题

11.

(1)人文始祖(北师大版是:

黄帝和炎帝)

13.

(1)指南针,写成罗盘针是否正确(北师大版: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

(2)飞机写成“飞行者1号”是否正确(北师大版本:

他们终于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三、辨析改错题:

14.

(1)“才学”,写成“才能”是否正确;

四、材料解析题:

15.

(2)胡适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答案:

“民主与科学”;写成“打倒孔家店”是否正确;(北师大版: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向封建礼教发动猛烈攻击,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五.分析探究题

17.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和平”的直接因素是什么?

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写成“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是否得分,(问题是根据材料二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