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398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docx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观沧海》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第一首。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国古文化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并熟练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品读、欣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学会从动静、虚实、情景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一首《七步诗》,里有一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人是才华横溢的曹植。

中国有句古话:

“虎父无犬子”,曹植这么优秀,那么他的父亲,曹操,也定不是等闲之辈了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植的父亲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看看他的文学才能如何呢?

2、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

“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

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备受非难。

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为篡逆”、“巨奸大滑”。

后世也有为曹操抱不平的,于冠英、郭沫若都为此写过文章为他翻案。

其实对于曹操的功与过、好与坏,我们不能单凭主观的思想去看待他。

在这里呢,对于他的评价,我们就不去深究了,但是他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可以肯定的。

3、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

它是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的途中,(乌桓:

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踏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

)这时,他已擒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平高干、北征乌桓又一举获胜、正可以南扫孙权、刘备、实现统一、克成宏业,建不世之功勋、眼下铠甲未除、征尘未洗、便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自然是踌躇满志,豪情勃发,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山水名篇、表现了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价此诗有“吞吐宇宙之气象”。

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综论门品藻类》中说“古人山水之作,莫如康乐、宣城、盛唐王、孟、杜……诸公,搜抉寻奥,可谓至矣”。

然总不如曹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二语,此老殆不易及。

鲁迅也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可见,曹的诗是登峰造极的。

1800多年前,53岁的曹操站在沧海的岸边,凝神静望,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

18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豪迈心田。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3、字词:

临;到,登上,登临;

何:

多么;萧瑟:

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播放课件展示诗歌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

《观沧海》,交代下文所做之事是观看大海。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观看大海,看到了什么呢?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大海里的水波荡漾,海边山岛高高耸立。

(还看到什么呢?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山岛上树木葱郁,各种草木繁茂。

秋风出来树叶瑟瑟作响,大海波涛汹涌。

(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壮阔、雄浑;当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时,他又有想法了,想到了什么?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若”,“好像”的意思,所以这两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象;

(2)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来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由海洋中产生的。

在曹操的想象力,眼前的大海能够吞吐日月、包蕴万千,该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啊?

这里,作者写大海,其实是通过大海写了自己的情感——胸怀博大、踌躇满志。

(3)互文的修辞手法。

两个句子或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相互交错、补充的修辞手法,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本句理解为“日月星汉,若出其中(其里)”。

互文的修辞手法起到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作用。

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感到非常的幸运,能够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出我此刻的心志!

词句是结束的套语,与诗歌内容无直接关系。

7、体会诗人情感:

看到草木茂盛、山岛高耸、海浪澎湃,由这些想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曹操的感情是怎样的?

(传达出的是作者自己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参考答案:

(1)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描写海水和山岛。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

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洪”,大的意思。

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2、研读与赏析“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象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

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

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象,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3、预习下面三首古诗词。

七、板书设计:

肉眼看到:

水波、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波浪

观沧海建功立业、统一中原

心看到(想象):

日月、星汉——博大胸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的第二首古诗。

古诗词,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字、词、句的意义;

2、了解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3、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并能翻译和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关切与同情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2、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品读背诵全诗,体会作者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提起唐朝大诗人李白,我想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李白的诗歌呢?

有同学说《静夜思》,有同学说《古朗月行》。

我:

对,没错,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曾学过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

今天呢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送给友人的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

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背景介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

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

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

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1)标题:

闻:

听说。

左迁: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

寄托,托付。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

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

“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

后两句抒情。

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

让“愁心”与明月一起。

伴随王昌龄赴远方。

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2、诗歌赏析。

(1)先分析首句,请学生根据给出的注释回答首联的大意,然后加以点评,并给出标准。

再请同学们思考首句写了哪些事物?

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请一位同学尝试回答,并解析。

(2)分析次句,理解大意,思考“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

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分析第三句,理解大意,思考“愁心”是什么意思?

作者因何而“愁”?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4)分析第四句,理解大意,思考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要托风来传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

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

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

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

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

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

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

“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

听说。

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

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

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

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

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

作者因何而“愁”?

寄:

寄托,托付。

与:

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

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要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

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

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12、“夜郎”:

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此处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的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的夜郎县。

其实,这样的解释是多余的。

第二页的注解4解释也有不妥之处。

注解4解释为:

夜郎西,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

其是,夜郎这个词就能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夜郎西,是指比遥远的西南边地还要遥远的地方。

诗意是:

即使你在比本来就很遥远的夜郎还要遥远的地方,我的思念与牵挂也如明月一样千里伴君行。

13、“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4、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

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

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主义:

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再次品读诗歌,思考本诗的主题、写作特色以及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

1、主题: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2、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3、诗人的形象:

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

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模仿下面画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他又将彻夜难眠。

五、课堂总结: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感情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预习下面两首古诗词。

七、板书设计:

题解——闻:

听说

王昌龄:

“七绝圣手”

左迁:

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贬官。

作者——李白,“诗仙”

赏析——首句:

写景点时令:

杨花,子规——飘零之感

次句:

叙事表惊惜:

闻道,过五溪——迁谪之远

后两句:

抒情表牵挂——对遭遇同情,对官场憎恶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通过学习,能体会诗歌流露出的诗人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释疑解难;

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释疑解难,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

“诗以言志,歌从心起。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学过很多绝句,如《春晓》、《静夜思》等,也学了《观沧海》这首乐府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律诗,那什么是律诗呢?

(介绍律诗小知识)

律诗发源于南北朝时期,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六律、七律。

通常的律诗每首8句,每2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颔联和颈联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律诗还要求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2、作者简介:

王湾(约公元693~751),字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公元712年进士,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

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最有名气的当数今天要学的这首《次北固山下》。

3、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全唐诗》。

诗人家住洛阳,先天年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

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来,当舟停留在北固山下的时候,被那里开阔秀丽的景色吸引。

此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于是就有了这一千古名篇。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

马思聪的《思乡曲》)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1)客路:

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

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2)潮平:

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3)风正:

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4)残夜:

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5)旧年:

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6)乡书:

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意:

旅客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延伸,“我”正在绿水中行船向前。

提问:

在这里,诗人为什么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提示:

“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劳苦。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常用来形容社会安定繁荣)

诗意:

春到江南,雪消雨降,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顺而平和,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天空。

提问:

“阔”字好在哪里?

(提示:

这里的“阔”是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意: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东方碧空与海水相接升起。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提问:

这句诗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绝妙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提示:

(1)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和“入”两个动词使之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散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

(语言上炼字炼句)

(2)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时间过得真快,美好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事情总会向前发展。

拓展:

诗句与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直抒思乡之情)

诗意:

思念家乡的舒心,不知现在到达什么地方了?

希望北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