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71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山西省康杰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康杰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2018.11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有句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既是其一生自我修养之总结,亦可视作古代读书人终生奋斗之目标。

《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要做好本职工作,尽其职责,道便由此产生。

  

若要闻道,先须自修,这当从“修境”入手,此即古时读书人求学之始。

它分为三个层次:

志于学、而立与不惑。

志于学,便是自此开始,立志于要把一生奉献给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这意味着人生目标的确定。

意义在于:

学术研究和道义探讨成为了人的终身事业,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此乃知识独立、士人独立的标志;士人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道义的君子儒。

读书人从此真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承担者,即担道之士。

  

所谓而立,即个人政治身份得到肯定,有了自己的事业。

此乃个人事业之起步期。

试想一个人经过孜孜以求、苦苦努力,达到了而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学业有成,事业确立,身份得到充分认可,理想看似越来越近,那么这个人应呈奋发有为、跃跃欲试、踌躇满志、锐气十足之态。

这种状态尚远远不够,他的见识、修为、眼光、气度还不足以应对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

所以,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再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对世间种种光怪陆离、纷纭复杂的现象,皆能泰然处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悟境”指个人修为之瓶颈期与突破期。

虽说知天命是悟境,但并不意味着学习之终结,恰恰相反,这是君子修养的又一个起点。

孔子讲: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既然“天命”是“天”给你下达的“命令”,是“天”规定的你的“使命”,于是你的人生经验给你的人生“定了位”。

有了这个“位置”,你如果再“越位”“僭越”,或者放弃这个“位置”而“不到位”,则为“不仁”,就不是“君子”。

“定了位”不等于“到了位”,你还得努力才能使自己“到位”,故“知天命”相当于人生事业的再出发点。

唯有继续前行,才能抵达君子修养的终点,也就是证境——耳顺和从心所欲。

  

君子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同时吸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

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

君子不固持自己的异议,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都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而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如此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耳顺之后,便达至化境。

儒家亦承认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各种不合礼法、不合规矩的欲望。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即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控制,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内外打通,社会的规矩即我自身的规矩,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生活信念,因而社会规矩对我而言,就不再是约束,反而是内外相证、从心所欲的试金石。

这种“自由”是一种道德境界,是此心纯然天理的境界,是一种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理自在。

因为此时,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人在规矩允许的范围里体会从心所欲的自在。

(有删改)

1.下列对“而立”与“悟境”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经过孜孜以求、刻苦努力,拥有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稳定的事业,只能算是个人的事业起步期。

B.“悟境”是君子修养的又一个起点,即“不怨天,不尤人”,积极立身于世,做所能做的事,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

C.学业有成并继续修炼,能够对世间现象泰然处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能达到君子倡导的最高境界。

D.“知天命”就是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并沿着奋斗目标努力研究学问,抵达君子修养的终点,即证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自我修养的总结,也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生的奋斗目标。

B.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种纯然天理的思想境界,人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内外相证、从心所欲,不去挑战世俗礼法。

C.读书人从“修境”入手,研究学术,探讨道义,重视道统与政统的区别,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进而达到“知识独立、士人独立”。

D.读书人求学之始,应追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道义,真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承担者,即所谓担道之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读书人必须立志求学,一生认真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做好本职工作,尽其职责,成为君子。

B.君子坚持一己的正确意见,不固执自己的异议,并能吸收他人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便达到了悟境。

C.他人的意见在君子听来不违于心,不逆于耳,君子对别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对不正确的看法不予计较。

D.儒家承认人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合礼法的欲望,认为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与自我控制能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坐其次    水边                

B.信可乐也    实在

C.终期于尽       期限                

D.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不知老之将至           先妣抚之甚厚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臣以供养无主

D.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不仅叙述了文人雅士兰亭集会的缘起和盛况,还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感慨。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

一种是喜欢“静”的人,一种是喜欢“躁”的人。

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情感也截然相反。

C.本文语言典雅隽永,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深挚,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和谐之美。

D.文章借兰亭聚会,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叹,借古人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亦大”的观点。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分)

                                                                    

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分)

                                                                    

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选自《世说新语》)

三、古代诗歌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9.两首诗分别刻画了怎样的野步者形象?

(5分)

答:

10.这两首诗末尾两句都用了同一种手法表现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11.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2)真的猛士,,。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4)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读 韩 愈

梁衡

①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

就连他写的奏折,也比一般为官者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②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

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③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有钱人养奴成风。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

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

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④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

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

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

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

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

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

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

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

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

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⑤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

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

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

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⑥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于是,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12.本文题为《读韩愈》,说说“读”字的妙处。

(4分)

13.作者在文中引用了韩愈写给侄孙的诗,请简述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14.简要概括第④段加线句中,“可憎的顽固面孔”和“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6分)

15.本文的结句“一片江山尽姓韩”值得玩味,请从其字面意义和内涵上加以简要探究。

(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嗜好(shì)    浸渍(zì)    笑靥(yàn)   殒身不恤(yǔn)

B.修葺(qì)     鼓枻(yì)    慰藉(jiè)   呱呱而泣(guā)

C.绯红(fēi)    鹰隼(sǔn)   缂丝(kè)    曲水流觞(shāng)

D.粘贴(zhān)  乳媪(ǎo)    修禊(qì)    清流激湍(tuān)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

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

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毋庸置疑成为这个暑期档最轰动、营销最成功的综艺节目。

在它的突围之下,从前比拼收视战绩的各家卫视纷纷偃旗息鼓。

C.自制是一种最艰难的美德,有自制力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会把许多稍纵既逝的机会白白浪费掉。

D.我国辐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

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否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B.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

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他们一家十口人曾经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但自从战乱时期劳燕分飞后,至今仍然音讯全无。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21.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

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归有光,明代散文作家,著有《震川文集》。

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诗意浓郁的爱情悲剧,他的重要悲剧还有《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尼斯商人》。

D.后人将《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诗经》和《楚辞》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风格流派的源头。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3分)

  大颅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

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颅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

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演员黄晓明在上海举办结婚仪式。

媒体报道,这场盛大婚礼席开了上百桌,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堵了半条市中心的延安中路。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黄晓明婚礼消息的时候,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这样的差别让人感慨良多!

有人说,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秀!

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也有人说,在市场面前,屠呦呦和黄晓明平等!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人:

赵娟

审题人:

任健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答案

1.B(A项,“拥有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稳定的事业”错误,原文是“个人政治身份得到肯定,有了自己的事业”。

C项,“就能达到君子的最高境界”错误,应为“就能达到而立的阶段”。

D项,“努力研究学问”不正确,应为“努力提高个人修养”。

2.C(C项,从每二段中的“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产高于政统”可知,“重视道统与政统的区别”错误。

3.B(B项,“达到了悟境”错误,此句论述的是“耳顺”。

4.C(期:

注定)(3分)

5.C介词,因为(A在;比  B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她 D代词,他们;连词,表选择。

)(3分)

6.B(“情感也截然相反”错)(3分)

7.(8分)⑴等到对已经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

⑵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8.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

“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9.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者的形象。

(2分)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的形象。

(3分)

10.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分)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赵诗把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的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2分)

11.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举世皆浊我独清(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6分)

12.一方面,作者对韩愈的认识,是读他的诗文而获得的。

“读”字用得准确。

另一方面,本文侧重探索的是韩愈的精神世界,“读”字用得传神。

(4分)

13.内容上突出韩愈被贬的原因,和为国为民兴利除弊反被贬黜至远方、难以生还的悲愤心境;结构上从写韩愈被贬前的主要经历,过渡到写韩愈被贬后的心灵历程(或“精神世界),且与结尾呼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6分)

14.“可憎的顽固面孔”指:

韩愈对王叔文改革的反对态度。

“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指:

韩愈对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的坚决抨击。

(6分)

15.字面义指韩愈被贬后的“潮州四事”改变了当地的弊政陋习,给那一片地方带来的好处;内涵是指赞颂韩愈的精神世界、所作所为,能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6分)

16.C(A笑靥yè   B呱呱而泣gū   D修禊xì)(3分)

17.B(A主旋律   C稍纵即逝   D幅员)(3分)

18.B(A.“无所不为”是指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用在此处语境中感情色彩不当。

C.不绝如缕:

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

D.“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分手,不是一家人。

)(3分)

19.B【解析】A项。

第一分句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造成的”,第三分句搭配不当,“提高”改成“增强”。

C项语序不当。

把“最初”移到“在崇安”前。

D项成分残缺。

“改善”缺宾语中心语,在“缺乏”后加“的状况”。

(3分)

20.A【解析】排序内容由总到分,注意小范围句间勾连,⑥①⑤一定是连在一起的。

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3分)

21.D(A“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B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C《威尼斯商人》不是悲剧)(3分)

22.①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②大颅榄树的种子要靠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如果被证实,大颅榄树灭绝的疑团就可以解开。

(3分)

23.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