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64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应该回答人文世界的5个W

人文世界是什么样子(what)

人文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或为什么被感觉是这样子(why)

人文世界的位置、空间特性与空间差异(where)

人文世界的演化过程与趋势规律(when)

人文世界是怎样演化和怎样被优化的(how)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地理学,从地理学思想的萌芽至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地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地理学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2、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3、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因此地理学又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三部分

4、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5、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

一是以区域和空间为研究的主线;二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6、人地关系内涵:

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具体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人文、经济复合体系。

7、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8、古代地理学:

19世纪以前;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构成了古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国外――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学者,《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Geo为地球,graphe为描述,其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国内――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全面技术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反映了当时我国的人文和经济面貌。

我国人文地理学的主要贡献:

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积累了大量伊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货殖列传》、《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徐霞客游记》

9、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学者,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洪堡:

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李特尔: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10、近代地理学:

19世纪下半叶至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探究人地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的解释

促使近代人文地理学产生的外在动力――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科学革命的冲击,科学分化的趋势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向更切合实际的归纳和解释,阐述因果关系,并提供对事物的日益精确的描述;其他科学的进步,引起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一些新的学术思想引入地理学理论体系

 近代地理学的流派――(德国)拉采尔:

人文地理学的创造人,人类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赫特纳:

区域学派的代表,《地理学:

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的代表。

(法国)白兰士、白吕纳《人地学原理》:

人地相关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

(英国)麦金德:

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先例,《历史的地理枢纽》是其政治地理的代表作,“大陆腹地说”:

“谁统治东欧,谁就统治大陆腹地;谁统治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

罗士培:

适应论。

(美国)森普尔:

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强调了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

巴罗斯,人类生态学,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适应观点。

苏尔:

文化景观学派。

哈特向,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认为地理学是描述和解释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俄国)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巴朗斯基、萨乌什金:

地理学派;费根、康斯坦丁:

经济学派。

11、现代人文地理学:

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量大地理学研究中心;美国――以谢佛为代表的地理学者首先向区域研究的公式化、理论的贫乏发起挑战,提出加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1950年代,华盛顿大学加里森掀起了“计量革命”;1970年代,西方地理学出现人本主义倾向,“行为主义革命”。

苏联――19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1960年代,阿努钦:

统一地理学;1970年代,社会经济地理学,接近人文地理学

总体特征:

(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

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

(2)新的研究方法:

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12、方法论:

(1)经验主义:

观察是其重点,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

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3)人本主义:

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4)结构主义:

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有意义。

(5)多学习、善思考、深入实际,新自作调查研究。

13、中国:

近代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

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1、文化:

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克鲁伯和克鲁克对文化的定义

3、文化结构:

(1)物质文化:

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制度文化:

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3)精神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

4、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

(1)生物适应性:

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2)文化适应性:

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

(3)关系:

A、相同之处:

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B、不同之处:

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5、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区位论:

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某种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分析区位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预测其发展,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有计划地选择最优活动场所。

6、文化区:

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

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

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

(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

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7、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

A、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stimulus 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是较扩展扩散速度快,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8、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科学。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derminism: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

(2)可能论possibilism和或然论:

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

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

(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

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human ecology:

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美国的巴罗斯。

(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决定性作用。

(7)和谐论harmony:

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其产生的背景:

20C60S以来,人地关系失调

9、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要相应变化协调进行,形成整合,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10、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人文景观):

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美国的索尔。

11、挑战与应战学说(英国的汤因比):

(1)挑战与应战:

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

(2)逆境美德:

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

五类逆境:

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

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冰岛成功、格陵兰失败。

12、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教加尔派的训诫是必须在绝对的信仰中得到安慰。

其基本理论是命定论:

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

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

新教中的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1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费弗尔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布罗代尔按时间的延续长度与节奏把历史时间分为:

短进段、中时段和长时段(构成了历史的深层结构,它规定或制约着历史的发展。

年鉴学派已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了解历史,地理学更应当从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14、人地关系模式图式(斯宾塞和托马斯):

(1)人口:

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

(2)自然生物环境: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3)社会组织:

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4)技术:

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

1、人口分布:

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人口密度: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指标有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和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88.5%集中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

(2)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4、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四大人口密集区:

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5、中国:

东南部人口密度密集(黑龙江的瑷珲或黑河市到云南的腾冲)、集中于沿海、低地指向性。

6、胡焕庸线:

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至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布分界线。

这条界线反映了我国人口东西不均的状态。

1982年底,该线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2.9%,而人口却占全国之94.4%,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35.9人,是西北一侧每平方公里10.6人的22倍有余。

7、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因素(故土难离)和政治因素(战争、人口政策、国土开发)、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

8、人口迁移: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移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人口流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人口迁移)。

9、指标有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等。

10、人口移动重要性:

(1)引起区域之间人口的消长;

(2)城镇化、都市化问题;(3)逆城市化现象;(4)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社会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

人口流动不仅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要加强管理。

1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

二战后特点:

(1)高潮已近尾声;

(2)外籍人口(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5)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美相反,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净迁入区。

国内人口迁移: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

包括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12、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人口迁移:

主要流向是由北向南;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清末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

13、人口迁移律――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拉文斯坦):

(1)大多为短距离的迁移;

(2)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以男性居多;(6)大部分为年轻人;(7)主要方向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4、人口迁移原因:

经济、政治、国际战争、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逃避种族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

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流动半径越来越大;(3)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4)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5)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

(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

1、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分布上为大分散、小集中。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由于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卫生完善的服务,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

由于以下原因,19世纪后半期开始,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

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城市化进程加快,计划生育、妇女就业、传统家庭瓦解。

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于下降,发展中国家在后期死亡率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4、人口转变: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5、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原始阶段:

高高低;

(2)过渡阶段:

高高(较原始阶段为低)低;(3)现代阶段:

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

6、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仅针对第三序列:

人口增长加速、减速、缓慢。

7、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

出生和死亡率都很高;

(2)早期扩张: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

死亡率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减速;(4)低位静止:

死亡和出生率都低,(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状态。

8、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

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9、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西欧模式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北美国家,是自发的演化过程;而日本模式包括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除了一定的自发性外,同政府鼓励节育是分不开的。

10、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1)加速增长accelerated growing1949—1959;

(2)负增长negative growing1959—1961;(3)高速增长high growing1961—1971;(4)减速增长decelerated growing1971—1980;(5)波动增长fluctuated growing1980—1992;(6)持续增长sustainable growing1992至今。

11、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

12、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集中在自然上:

土地、淡水、森林、矿产等。

人口构成(人口结构):

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1)自然构成:

A、性别构成通常用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B、年龄构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中不同年龄的比例关系;

(2)社会构成:

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

人口政策:

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

各种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3、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

14、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适度的人口增长、过快的人口增长

15、适度人口:

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意义:

(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大意义;

(2)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3)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有着重要意义。

16、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

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 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7、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形象地表示某一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水准条代表每一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或比例。

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农业起源:

(1)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

(2)海登的宴享说;(3)多因素耦合说:

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古文明基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压力与追求、偶然性因素触发与催化。

2、农业起源的地点:

(1)美国索尔:

植物驯化最初中心是东南亚;

(2)考古学证明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地区被认为是动、植物的一个驯化地。

3、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与人类原来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

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地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家庭的发展,导致了文化景观的改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出现。

4、人类文明:

(1)埃及:

公元前3000年,

(2)巴比伦:

公元前3000年;(3)印度:

公元前2500年;(4)中国:

夏(公元前2100--1600年)。

(5)墨西哥:

墨西哥首都附近;(6)玛雅:

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一带;(7)印加:

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

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的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印加是玉米文明。

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目前存在于南美的亚马孙地区,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变化:

以玛雅文化的消失为例说明原始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后果。

6、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

火耕水耨(用火烧去田中的杂草,用水淹死杂草);

(2)欧洲中世纪:

敞田制(庄园中的农户在各耕区获得耕种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获后,各户均须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三圃制(冬小麦和黑麦、春小麦和燕麦、农闲做牧场以发展养殖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灌丛—休闲农业(地多人少)。

7、传统农业类型――

(1)旱作农业:

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小麦占重要地位。

(2)水稻农业:

热带和副热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