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50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docx

年月日编写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

年月日编写审核:

高二生物备课组

课题: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学习目标】

一.种群的特征

1.举例说明种群密度的两种调查方法

2.描述种群的概念、描述种群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描述出生率和死亡率、描述迁入率和迁出率

5.举例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性别比例

6.简述种群基本特征的内在关系

7.列出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

8.说出种群特征的调查所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

9.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1.概述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说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类型

3.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分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特点、量的计算等;解释“J”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4.举例说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解释“S”型增长的数学建模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5.区别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6.描述环境承载量的概念

7.解释种群数量的波动类型及其原因,指出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8.阐明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

9.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10.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形成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交流对种群研究有建设性的看法

【学习重点】

1.种群基本特征的及内在关系

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3.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字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难点】

1.估测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2.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字模型

【学习过程】

一、种群的特征

1.生态学上把在一定内占据一定的生物的个体称为种群。

【边学边练】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草木花卉B.一个牧场里所有产奶的奶牛

C.一条河里所有的鱼D.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

2.种群是由组成的,但是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相同。

3.生物个体的特征包括、和等;种群的特征包括、

和等。

4.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和等。

【边学边练】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生物的个体,一头水牛 B.生物的个体,一群水牛 

C.种群,一头水牛D.种群,一个水牛种群

5.种群密度:

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的数量,它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

6.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

(1)法:

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及昆虫卵、蚜虫、跳蝻等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密度的调查。

注意事项:

随机取样、求平均值

(2)法:

适用于种群的调查。

【边学边练】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全世界的人口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和

C.一片池塘中所有的生物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

2、苦荬菜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

①选取样方②计数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苦荬菜为调查对象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3、在种群密度的调查实习中,如果调查的是一块蒲公英颁布比较均匀的地块。

10个小组各调查一个样方,结果如下表:

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0

3

3

2

2

3

3

9

4

2

经询问有2个级的调查结果不真实,这两个级最可能是第______组。

如果这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5株,则该地块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

4、在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分醒目,因为该法的前提是()

A.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B.要注意色素无害而溶剂可能有毒

C.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D.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感染等

5、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头。

A.30B.32C.64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7.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

8.能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9.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密度

【边学边练】1、右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

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A、a>bB、a<bC、a=bD、a≈b

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密度()

A、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B、由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

C、由衰退型向稳定型过渡D、由稳定型向增长型过渡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

1.两种增长曲线比较如下表:

“J”型曲线

“S”型曲线

环境条件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

有无环境阻力

有无K值

种群增长率

2.在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面,一般将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1/2)K值时,此时种群增长速度,可提供的资源数量,而又不影响资源的。

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

(1)基本因素:

(2)其他因素:

凡能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将引起种群变化,如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边学边练】

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

C.“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2.如果一个种群的增长率为0,以下哪种情况会出现?

A种群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B种群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C种群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D种群接近其载荷能力

3.右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竞争增加()

A.CD段(增长速度慢)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变化速率加快)D.FG段(速度逐渐变慢)

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5.右图是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

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型曲线,

表示K值的一点为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

(3)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在迁入____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增长是迁入第_______年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捉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________

(5)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6.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得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

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和等。

 

【预习作业】

1、什么是生物群落?

2、生物群落有什么组成?

3、什么是物种丰富度?

4、群落中有哪些种间关系?

5、什么是群落的结构?

 

上课时间年月日编写审核:

高二生物备课组

课题: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举例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简述生物群落的概念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比较群落的物种组成

5.举例说出种间关系

6.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7.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8.说出生态位的概念

9.尝试进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0.尝试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某几种生物的生态位

【学习重点】

1、了解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

1、土壤动物丰富度统计工作的实践活动。

2、群落的结构特征

【学习过程】

【复习讨论】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是什么?

一、生物群落

1.生态学上把在一定内、占据一定的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生物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群落是由一定的、和种群组成的。

2.物种的丰富度是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数目的多少。

生态学上用来表示物种丰富度,常用计算公式如下(S:

物种数目;A:

样地面积;D:

物种丰富度指数):

D=

【边学边练】

1.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是指这个池塘中的()

A、所有的藻类B、所有的浮萍等植物

C、所有的鱼、虾等动物D、所有的藻类、鱼类、细菌等生物

2.下列哪一组动物都属于大型土壤动物()

A、蚯蚓和轮虫B、鼠妇和蜈蚣C、马陆和白蚁D、线虫和蚯蚓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

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同的种群形成生物群落

C.种群和群落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密切关系

D.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关系

 

二、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聚集在同一,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形成了、的复杂的种间关系。

包括、、、等。

【边学边练】

1.下列简图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是()(图注:

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2.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

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共生、寄生、竞争B.竞争、寄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D.共生、竞争、寄生

3.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的关系是()

 

A.①图,b表示青霉菌B.②图,a表示青霉菌

C.③图,a表示青霉菌D.④图,b表示青霉菌

三、群落结构

1.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结构和结构。

2.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现象。

动物的分层结构一般与有关。

3.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或分布。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湿度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

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常常呈现局部范围内的片状分布。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有性。

4.生态位:

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5.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要通过相互夺取生态位。

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灭绝。

更多的是,生态位相似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发生,从而减少或排除它们的竞争,共存下来。

生态位的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6.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的能力。

【边学边练】

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关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2.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B.一片竹林中竹子的高矮不同

C.森林中有乔本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植物D.森林中树木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3.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作业巩固】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得到下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________。

2.下图是两种草履虫在实验室培养时的竞争试验(定时供给细菌)有关的种群动态。

请据图

回答:

I大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生长

II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的生长

III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生长

IV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生长

(1)生物争夺同一食物或同一栖息地是生物间常见的一种关系,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从曲线I可看出,大草履虫经快速增长后,种群密度为________。

(3)从曲线II可看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竞争失败,其可能原因是()

A.生殖率高B.生殖率低C.取食能力强D.取食能力弱

(4)从曲线III中可看出,双小核草履虫处于高速增长时在哪处?

()

A.a处B.b处C.c处D.d处

 

上课时间年月日编写审核:

高二生物备课组

课题: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过程(初生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系列)

3.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

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6.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学习重点】

群落演替的概念和演替过程

【学习难点】

1、两种演替类型的区别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往往会发生的变化。

主要标志是群落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2.原生演替是指在或虽有过生物生长却被了的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

2.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该群落中的遭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裸地。

在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引起群落发生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有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其中是主要的因素。

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1.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因素(包括、等)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

在很多情况下,群落内的优势种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使内部环境越来越自身的发展,而为其他种群的发生条件。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

3.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有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和建设的作用。

【边学边练】

1.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原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B.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物种代替了另一个物种

C.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D.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

3.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4.下列有关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也象植物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B.初级演替一般都比次级演替进行得快

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D.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是原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作业巩固】

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3.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某岛火山爆发,碎屑及岩浆铺地厚达60m,生物全部被消灭,成了一片裸地。

一年之后,地面上稀稀疏疏长出了草,人们还在地中找到了一个蜘蛛。

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于这块新的土地上了。

1919年动物种增加到621个,1934年增加到880个。

在此期间植物也逐渐繁茂起来,已经出现了一个小的树林了。

上述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哪一类型的演替?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4.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客巴草原上,狮子和狼捕食鹿。

为了保护鹿,有一年对鹿的这些“敌人”进行了大规模的驱杀,结果鹿的数量剧增,草场过度损耗,以至鹿不能得到充足的食物,许多鹿饿死了。

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也因掩护物和食物被毁受到严重影响。

预计如果有更多的草、树木死亡的话,其根部固定土壤的作用就会消失,造成水土流失。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原有群落破坏的原因是()

A、鹿的适应能力太强B、鹿的繁殖能力太强

C、人类的干预破坏了原有的群结构D、草原上草木繁殖能力不强

(2)上叙实例说明,群落的稳态是相对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一限度,群落的原有结构要受到破坏。

若想再通过人的活动恢复原有群落,最好办法是()

A、适当捕鹿,控制其繁殖速度B、大量种草植树,为鹿提供更多的食物

C、修建拦网,对鹿进行人工饲养D、引入适量的狮和狼回到原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