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102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docx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高品质教案

高新区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周测测卷2015-5-19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①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tuì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kē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魏巍《我的老师》)

②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却起来。

他好久没有说话,缭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王安忆《我们家的男子汉》)

③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刘叙杰《巍巍中山陵》)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tuì了色(▲)焚起香(▲)kē了头(▲)卜问(▲)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改为▲▲改为▲

(3)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划横线的内容。

▲(1分)

2、默写。

(7分)

(1)曲径通幽处,▲。

(2)吴楚东南坼,▲。

(3)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

(4)▲,寒光照铁衣。

(5)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6)《再别康桥》▲,是夕阳中的新娘。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B、一篇“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文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文中观点引发网民共鸣。

C、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质。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D、今天去社区福利院为老人们提供义工服务的是二、三两组的同学。

4、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2分)(▲)

A、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潮。

B、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D、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

5、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B、《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

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北宋的文学家张岱。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清新空灵。

D、《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

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

6、对下列《西游记》中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唐僧:

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道西天取经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但另一方面,这个唐僧又是个相当窝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总是一筹莫展,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孙悟空主动除妖时,唐僧总是斥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不知好歹”。

B、孙悟空:

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积极进取,永不妥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敢作敢当,却缺少些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

C、猪八戒:

他忠勇、善良、淳朴、憨厚,吃苦耐劳,斗争勇敢,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但他好吃懒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搬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

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

D、沙和尚:

忠心事主,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时,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由他陪伴师傅。

如果没有这一个徒弟,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

7、期中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作文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

“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写作的能力?

”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4分)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2分)

8、课外阅读专项(10分,其中第⑦⑧两题各2分)

⑴▲,千金散尽还复来。

⑵▲,吹尽狂沙始到金。

⑶▲,吾将上下而求索。

⑷此情可待成追忆,▲。

⑸度尽劫波兄弟在,▲。

⑹博观而约取,▲。

⑺《一个走运的人》中的女店主身上永远许多美好的品质,但不包括下面哪个?

(▲)

(A.身残志坚B.乐观坚强C.懂得感恩D.嫉恶如仇)

⑻《如果都德还活着》中写到:

如果都德还活着,他一定会去听(▲)的朗诵。

(A.范若丁B.姚锡娟C.韩麦尔D.小弗朗士)

二、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课文《凡尔赛宫》选段,完成9~13题。

(共8分)

①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它全长七十二米,宽十米,高十三米,联结两个大厅。

长廊的一面是十七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十七面镜子,这些镜子由四百多块镜片组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②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

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③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

一六六一年,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

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

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

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

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

一八七〇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此外,一八七三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在此签订了《巴黎和约》。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⑤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利浦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

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元首和外交使节。

9、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说明的中心内容。

(2分)

1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两句话里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11、从文中摘录三个体现作者感受的词语,并说说表达了作者对凡尔赛宫怎样的情感态度。

(2分)

12、选出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空间顺序来依次说明的,所以显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选文写宫内摆放的艺术品时特别提到中国古代的瓷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C、选文第③段插说了凡尔赛宫修建的轶事,一方面强调其富丽堂皇的特征,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并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选文第④段与第⑤段具体说明了凡尔赛宫在今昔的地位差异。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14分)

等你回家

(1)我曾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2)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

“真不想来啊。

(3)一路之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他含辛茹苦养大他,为他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帮他娶了媳妇。

那个不肖子,却被一帮狐朋狗友拖下水,去吸食毒品。

房子吸没了,媳妇吸跑了……他一辈子积攒的家业,几乎被他掏空了。

(4)“我真想跟他同归于尽!

”这位父亲说到激愤处,双眼通红地睁着,抛出这样一句狠话来。

若儿子在跟前,他是要把他撕成碎片才甘心的。

(5)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地担心:

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

(6)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地。

开车的师傅说:

“到了。

”父亲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

“到了?

”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

“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点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7)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完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这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脸上既无欢喜也无悲伤。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面,父亲在外头。

从他进来起。

父亲就一直盯着他,话筒拿在手上,却不说话。

(8)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个手掌上画着什么。

里头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都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的一个中年人说话。

里面的中年人,一张脸憔悴无比,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去。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立即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流了下来。

(9)“哭什么呢?

你会改好的!

”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10)探视的时间快要过去了,管教干部已进来提醒。

一直跟儿子对峙着的父亲这才掉过头来。

我发现他与刚才的强悍判若两人,竟是一脸的戚容,低声说:

“里面的日子不好过,看他黑了,也瘦了。

(11)他转身问我:

“你有纸笔吗?

(12)“当然有。

”我掏出来给他,正疑惑着他要做什么,只见他低头在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字,贴到玻璃窗上给儿子看。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13)探视结束后,我看到这位父亲在纸上留下的字,那几个字是:

儿子,等你回家。

13、第

(2)段划线句是▲描写,作用是▲。

(3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4分)

人物

地点

情境

父亲的表现

父亲

去戒毒所的路上

想起儿子的吸毒经历

情绪激愤,痛骂儿子

戒毒所大门

(1)▲

(2)▲

探视室

(3)▲

拿着话筒,却盯着儿子不说话

听到管教干部的时间提醒后

(4)▲

15、第(12)段中写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揣摩年轻人的心理,说说年轻人为何流泪?

(2分)

16、文章最后交代了父亲留下的字:

儿子,等你回家。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分)

17、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被戒毒的年轻人一样犯了错的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

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再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于50字)(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8~21题。

(共12分)

【甲】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⑴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

【乙】水居一室耳,高①其左偏为楼。

楼可方丈,窗疏四辟②。

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③,西则九龙峙④焉。

楼成,高子⑤登而望之曰:

“可⑥矣!

吾于山有穆⑦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⑵可以被⑧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⑨,可以宾月⑩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

”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选自《可楼记》)

【注释】:

①高:

高出。

②辟:

开。

③九陆:

平原。

④九龙峙:

九龙山耸立。

⑤高子:

自称。

⑥可:

适合人意。

⑦穆:

和顺。

⑧被:

通“披”,引申为享受。

⑨暄:

温暖。

⑩宾月:

皓月。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4分)

⑴返憩于此(▲)⑵耸构巍峨(▲)

⑶楼可方丈(▲)⑷名之曰“可楼”(▲)

19、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

⑴▲

⑵▲

20、仔细阅读文章,分别写出两文的中心句(原句)。

(2分)

【甲】:

【乙】:

21、同是写楼,【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2分)

三、表达与交流

22、写作(50分,其中书写10分)

读书,是最智慧的行动,咀嚼文字,满心书香。

人,也是一本书,外表是封面,心灵是内容,读人如读书。

读书,是一种诗意的享受;

品人,亦是一种走心的体验。

在与“书”相伴的日子里,你有怎样的经历与收获呢?

请以“与书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吧。

 

2015-5-19周测参考答案:

1、

(1)褪fén磕bǔ(4分)

(2)却改为怯缭改为潦(2分)(3)栩栩如生(1分)

2、略(7分)3、D(2分)4、C(2分)5、C(2分)6、B(2分)

7、(4分)示例:

(1)不得体,显得唐突(冒失),不礼貌。

(意对即可,计2分)

(2)叔叔、阿姨有没有辅导你写作文?

或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帮助你学习作文?

或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写作方面的问题?

(要与“父母”有关,意对即可,计2分)

8、(10分)(7)D(8)B

9、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共2分。

意对即可)

10、一方面表明无论是透过拱形窗门,还是从与之相对的镜墙中,都可以看到花园中的美景,说明镜廊的艺术性;另一方面表明这不是真的,是一种感觉。

(2分)

11、词语:

豪华非凡、美不胜收、异曲同工之妙等;情感态度:

喜欢、赞扬、惊叹。

(共2分。

词语1分,情感1分,意对即可)

12、C。

(2分)

13、自然环境(景物)(1分)通过写花草的茂盛、飞鸟的活跃和天空的高远,反衬出父亲心情的低落。

(2分)

14、

(1)发现快过探视时间了;

(2)一口气跑到大门口,并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3)看到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后一脸悲戚;(4)为儿子写下“儿子,等你回家”的纸条(各1分,共4分)

15、为自己吸毒给家庭带来的不幸而感到内疚(1分),为父亲给予的亲情而深深感动(1分):

16、结构上:

点题,揭开悬念。

1分

内容上:

表明了父亲用纸条告诉儿子将等待他成功戒毒后回归家庭。

家人等待失足的亲人戒掉毒瘾、走上正途。

从而深化中心。

1分

17、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2分)

18、⑴返回休息。

⑵矗立的楼宇。

⑶大约。

⑷适合人意。

(共4分。

意对即可)

19、⑴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

⑵可以享受清风的爽快,可以得到冬日的温暖。

(共4分。

一句2分,意对即可)

21、【甲】荆吴形胜之最也。

【乙】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共2分)

22、【甲】侧重写黄鹤楼本身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而【乙】侧重写楼内主人悠闲惬意的主观感受。

(共2分。

意对即可)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

1、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tuì了色()焚起香()kē了头()卜问()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改为改为

(3)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划横线的内容。

(1分)

2、默写:

(7分)

(1)曲径通幽处,。

(2)吴楚东南坼,。

(3),凭轩涕泗流。

(4)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我咬紧了牙,。

(6)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3、()(2分)4、()(2分)5、()(2分)6、(    )(2分)

7、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其中第六题3分)

(1),千金散尽还复来。

(2),吹尽狂沙始到金。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度尽劫波兄弟在,。

(5)“爱国如饥渴,报国本天然”。

《如果都德还活着》中写到:

如果都德还活着,他一定会去听的朗诵。

(6)《倾斜的手掌也能飞翔》中主要人物在成为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后,一定想对他的母亲说一句感谢的话。

请你仿照冰心的一句诗,再写一句话,表达他的心情。

例句: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仿句:

(7)南通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清末状元励精图治,创办实业,把南通打造成

二、阅读与欣赏

9、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说明的中心内容。

(2分)

1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两句话里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⑴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⑵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二百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11、试从文中摘录三个体现作者感受的词语,说说表达了作者对凡尔赛宫怎样的情感态度。

(2分)

12、()(2分)

13、选摘文章的有关内容,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段话来推介凡尔赛宫。

(2分)

14、第

(2)段划线句是______描写,作用是。

(2分)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4分)

人物

地点

情境

父亲的表现

父亲

去戒毒所的路上

想起儿子的吸毒经历

情绪激愤,痛骂儿子

戒毒所大门

(1)

(2)

探视室

(3)

拿着话筒,却盯着儿子不说话

听到管教干部的时间提醒后

(4)

16、第(12)段中写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腮边滚落下来。

”揣摩年轻人的心理,说说年轻人为何流泪?

(2分)

17、文章最后交代了父亲留下的字:

儿子,等你回家。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2分)

1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被戒毒的年轻人一样犯了错的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

结合文章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于50字)(2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4分)

⑴返憩于此()⑵耸构巍峨()

⑶楼可方丈()⑷名之曰“可楼”()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

21、仔细阅读文章,分别写出两文的中心句(原句)。

(2分)

【甲】:

【乙】:

22、同是写楼,【甲】【乙】两文在内容表达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分)

三、表达与交流(50分,其中书写10分)

23、题目:

心被点亮了

要求:

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