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3009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docx

科新苑大体积砼方案审

科新苑C区项目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泰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15年1月20日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现场勘察情况。

2、用于本工程的现行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砼强度准检验评定标》(GBT50107-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河南农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科新苑C区地下车库及人防地上住宅工程,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29238.65m2,占地面积为28769.89m2,其中高层住宅楼4栋(4#楼住宅高度:

78米;地上26层、地下3层、面积21276.41㎡;5#楼住宅高度:

78米;地上26层、地下3层、面积21069.41㎡;6#楼建筑高度:

78米;地上26层、地下3层、面积20965.49㎡;4#、5#、6#均为剪力墙结构;7#楼建筑高度:

73米;地上23层、地下3层、面积11116.10㎡;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小高层住宅楼3栋(1#楼建筑高度:

30米;地上10层、地下3层、面积4565.77㎡;2#楼建筑高度:

33米;地上11层、地下3层、面积5135.79㎡;3#楼建筑高度:

33米;地上11层、地下3层、面积10588.68㎡;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独立商业1栋(2#商业地上4层、面积1825.32㎡;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楼外地下车库,地下两层,面积31012.87㎡,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物业用房1栋:

地上三层,面积859.02㎡,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基础类型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筏板基础厚500mm,主楼筏板厚1400mm,砼强度等级C35,抗渗P8。

根据本工程特点筏板砼厚度较大、方量多,按大体积砼考虑施工,现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如下: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A.提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B.钢筋模板通过相关验收,标高轴线控制正确。

C.预留、预埋无遗漏、位置、标高正确。

2、设备准备:

A.浇筑现场采用两台地泵输送砼。

B.准备6台振动电机和12个振动棒,并保证有3套备用。

3、人员准备:

A.提前对人员进行分工、排班、浇筑期间必须保证有一名项目部领导、技术员、质检员、钢筋工长、木工工长、砼工长、设备员、电工守侯现场,随时处理各种情况。

B.砼输送泵安排两个操作人员,做好自分工和安排交接班。

C.准备好麻袋,塑料布等,保证及时覆盖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的收缩应力和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裂缝。

控制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控制裂缝的产生,重点控制水泥的水化热和降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

四、混凝土原材料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泵送技术。

混凝土除满足结构设计强度外,还必须具有可泵性。

1、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一级粉煤灰,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2、掺加一定数量的高效减水济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3、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补偿收缩混凝土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25%,膨胀混凝土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3%。

4.1混凝土供应方式及材料要求

4.1.1本工程结构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选择资质、社会信誉好、拥有较强的混凝土供应能力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采用泵车。

4.1.2在商品混凝土的供货合同之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规定和检验方法,以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质量。

其中主要的要求如下:

4.1.2.1对于原材料的要求:

A、商品混凝土必须满足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的规定。

B、水泥: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C、骨料:

石子:

应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优先选用5-31.5的级配碎石)。

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

砂:

应为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5-3.0,含泥量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1%。

D、水:

采用自来水。

4.1.2.2外加剂:

所用材料应经备案且有使用说明、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和种类,防水收缩混凝土及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性能,膨胀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工作性要求,并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工程》,《工业建筑设计防腐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

4.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4.2.1根据设计要求和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配合比的原则如下:

4.2.1.2水灰比要求:

宜保持在0.4~0.5,水灰比过小,则和易性差,流动阻力大,易引发堵塞,水灰比过大,则易产生离析,影响泵送性能.并满足下表设计要求:

4.2.1.3砂率要求:

砂率应保持在45%左右,一般不宜小于40%,但不得超过50%,砂率过小,砂量不足,则容易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脱水,造成堵塞,砂率过大,骨料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

4.2.2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本方案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和本方案的配合比原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把试配结果及记录提前2天报到项目经理部技术部,技术部对其进行验算,报项目总工审核方准使用。

环境

最大水胶比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含碱量

0.6

0.3

不限制

a

0.55

0.2

3.0

b

0.5(0.55)

0.15

3.0

4.2.3混凝土出罐温度:

出罐温度不低于10度,入模温度不低于5度。

4.2.4混凝土初凝时间4h。

五、混凝土运输和浇筑

5.1.1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罐车间隔时间宜为10-15分钟。

5.1.2应满足现场全部混凝土布料的要求,每小时混凝土供应量≥80m3,满足两台泵车同时施工和连续施工的要求,为防止施工冷缝,混凝土每小时的供应量Q≥1.1Q1(88m3)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5.1.3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5.1.3.1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车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涵洞口的净高和净宽,选择畅通的交通路线,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5.1.3.2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1h。

5.1.3.3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搅拌筒反转卸料。

5.1.3.4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5.1.4对沾在进料斗、搅拌机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5.2.混凝土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并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

要求记录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进场时间、开始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

以便分析混凝土罐车路上运输时间、罐车在现场等待时间、浇注时间、每罐混凝土总耗用时间、发车间歇时间、前车混凝土最长裸露时间等,并测量卸料时的坍落度及入模温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现场的要求,应由搅拌站进行处理。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泵送至施工地点。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该部位的模板、钢筋、预埋、预留管件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泵送中断。

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

如遇混凝土坍落度过低,不准在受料斗加水搅拌,应在搅拌车加水泥砂浆或减水剂(其水灰比与所泵混凝土相同)经搅拌均匀后卸入泵车的受料斗。

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有变化,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检查修正后再继续浇筑。

在泵送混凝土前应润滑泵管,先泵送水60—90kg,再泵送砂浆1.5m³,砂浆的配合比1:

2,砂浆接近泵完时,即可泵送混凝土。

在连续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接料斗中的混凝土料面应始终保持在搅拌轴的上面(约为接料斗高度的2/3),防止混凝土输送泵汲空。

5.3混凝土浇筑

5.3.1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所以采用以后浇带为界的斜坡浇筑技术“由远至近,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做法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方式的示意图。

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

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层与层之间有意预留一定的时间间断,但层与层之间的砼接合时间应控制在砼初凝前完成。

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

 

 

5.3.2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35mm-38.5mm)1.25倍;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

5.3.2.1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5.3.2.2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

5.3.2.3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

5.3.3振捣方向为:

下层垂直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

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1-2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作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

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集水坑内,然后用泵将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得粗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5.3.4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

振点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

振捣时禁止碰到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5.3.5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随时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收面机磨逛压面,以闭合收水裂缝。

在磨面机收面时,麻面纹路要顺直,平整。

5.3.6浇筑方式:

本筏板浇筑顺序是从东向西,由主楼向地库方向横向推进,浇注时应满足施工规范中混凝土接茬的有关规定。

对基础顶部,柱墙伸入基础部分已浇筑的砼在初凝前进行复振,以排除砼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的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砼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砼密实度,提高抗裂性。

但一定要掌握准复振的时间,严防过振,避免砼离析。

复振恰当时间的判断方法:

将运转着的振动棒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砼中进行振捣,砼仍可恢复塑性的程度是使振动棒小心拔出时砼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砼中留下孔穴,则可认为当时施加复振是适应的。

5.4.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为防止泌水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产生影响,施工中根据混凝土浇筑流向,将多余混凝土表面泌水流向集水坑内,用水泵及时抽出。

(见下图),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的方法。

砼浇注排除泌水示意图

六.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6.1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6.2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免产生收缩裂缝。

6.3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根据混凝土的先后浇筑时间记录,该部位的浇筑开始时间、浇筑完时间,并根据混凝土的缓凝时间,确定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插入时间,避免出现混凝土冷缝。

6.4混凝土坍落度的测试

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试,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混凝土责任工程师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混凝土站,严禁使用。

6.5混凝土责任工程师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和易性是否能满足工程需要。

如和易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混凝土,不能加水;如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混凝土,决不能迁就使用。

对所供应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的搅拌站通知停止供应混凝土,分析原因,令其整改或终止供应合同。

6.6混凝土施工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防止混凝土冷缝的出现。

七.混凝土养护

7.1为了减少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差,在混凝土表面压实搓毛后,顶部覆盖彩条布或不易掉色的毛毡等覆盖。

待混凝土表面收干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及不易掉色的毛毡等遮盖。

模板拆除后,及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并保持混凝表面湿润。

7.2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进行养护,不能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7.3混凝凝土的养护时间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7.4对于不好覆盖的混凝土结构,可使用养护液养护。

养护液在正式工程前要进行试验,如果养护液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明显色差的,则不得使用;在没有合适的养护液时,上述部位要使用双面胶粘结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7.5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12h内要及时覆盖保温层,保温层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

八、混凝土测温(建议委托第三方进行测温)

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的温度影响,采用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由专人负责进行监测。

以准确反映混凝土内实际温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8.1测温点布置

8.1.1本工程测温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它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和有关技术规范研制的专业测温仪器,可直观、准确、快捷地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可靠性好、使用范围广、宽温操作环境、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

它由主机和测温线组成,主机为便携式仪表,设有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插座和液晶显示屏,可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值,测温线为预埋式,由插头、导线和温度传感器制成,每支测温线可测一点温度。

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测温线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显示屏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8.1.2工艺流程:

布置测温点确定测温点的深度选择合适的测温线预埋测温线浇筑混泥土进行测温

施工时,每支测温线的插头都有贴有相应长度规格的标签

8.1.3测温点布置

A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B、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具体见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8.1.4确定测温点的深度:

深点深度距离底板50mm,中点深度为H/2(H为底板厚),浅点深度为50mm。

如下图所示:

8.1.5选择合适的测温线:

测温线的长度=测温点的深度+200mm

8.1.6预埋测温线:

将测温线系在支撑物(支撑物采用圆8钢筋加垫块)上,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系好测温线的支撑物植入混凝土中,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位置,插头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8.1.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温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线。

8.1.8温度控制指标及测温频率

8.1.8.1温度监控指标如下:

内外温差:

小于25℃

降温速度:

小于1~1.5℃/d

8.1.8.2揭开保温层时的温差:

小于15℃

8.1.8.3监测周期与频率如下: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3天内:

每2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4~15天:

每4小时测一次。

混凝土浇注结束后16天:

每24小时测一次。

当内外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

8.1.9加强施工中温度控制,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每天降温不大于1.5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测温工作。

8.1.10混凝土出罐温度:

在罐车卸料处安排专人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测温,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入模。

8.1.11水化热温度计算

应力计算

应力计算是指混凝土浇筑nD内外温差和累计温降应力理论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3天内达到最高温度,只要保证其内外温差小于25℃,即可有效控制砼裂缝的出现。

A、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

T(t)=mcQ/Cρ

式中:

 T(t)—混凝土的最终绝热温升(℃),一般在3天达到最大值;

Q—水泥水化热,377kJ/kg;

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按配合比取325kg;

m—经验系数,取0.4;

C—混凝土的比热,1.05kJ/kg·k;

ρ—混凝土的密度,2400kg/m3;

由此可得:

T(3)=325*377/1.05×2400=48.62℃

B、混凝土最高温度计算

Tmax=T(3)+T0

式中:

Tmax—混凝土最高温度(℃);

T(3)—混凝土3天的绝热温升;

T0—混凝土浇筑温度(8℃);

Tmax=T(3)+T0=48.62+8=56.62℃

C、混凝土表面温度计算

Tb(t)=Tq+4h'(H-h')△Tt/H2

式中:

Tb(t)—龄期t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Tq—龄期t时,大气的平均温度(9℃);

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h+2h';

H=1.4+2*0.62=2.84

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1.4m;

h'=k×λ/β

h'—混凝土的虚厚度(0.62m);

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3w/m·k

k—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

β—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取2.5w/m·k

△Tt—龄期t时,混凝土绝热温升值与大气温度的差值。

△Tt=48.62-9=39.62℃

带入公式计算

h'=k×λ/β=0.62

Tb(t)=Tq+4h'(H-h')△Tt/H2=9+4*0.62*(2.84-0.62)*39.62/2.84/2=47.40℃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T=Tmax-Tb(t)=56.62-47.40=9.22℃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D、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

T'=Tb(3)-9=47.4-9=38.4℃>25℃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大,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温度应力与抗拉强度关系图

8.2测温注意事项

8.2.1本工程筏板:

车库筏板500mm,1#-3#楼筏板700mm,4#-6#楼筏板1400㎜7#楼筏板1700mm,主楼垂直方向每组测温点布置3个,测点距筏板表面和底面各300㎜,中间放置1个。

平面测温点共布置15组,共45个测温点。

降温措施采用导热性好的Ø40钢管,均布设置见平面布置图,利用冷水循环以达到砼内部降温目的,砼表面采用二层棉毡进行保温,满足内外温差小于25度的目的。

8.2.2测温制度:

在砼温度上升阶段,每1-2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4小时测一次。

同时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点均编号,由专人进行。

测温记录由技术负责人阅签,作为对砼施工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8.2.3测温工具的选用:

为了及时控制砼内外两个温差,随时掌握砼温度动态,选用电子温度仪进行温度测量,每次测量要求同点复测,以便进行校测。

测温员应同时检查覆盖情况,并应了解浇筑日期、要求温度、养护期限等,若发现砼温度有过高、过低现象,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处理。

8.2.4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砼产生冷缝。

九、混凝土养护

根据历年来的施工经验,硅酸盐水泥一般在七天前后混凝土内部温升达到最高值。

大体积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最高温度在绝热条件下是混凝土浇筑温度与水泥水化热温度之和。

以上是按经验配合比和经验公式计算,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当时天气情况重新进行验算,如有差异应及时调整,砼在终凝后马上安排人员进行底模弹线,此项工作必须在4小时内完成然后立即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养护期间经常观测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如出现大于25℃,应及时采取增加养护厚度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

十、试块的制作

试块的数量按施工规范要求数量现场随机抽检制作,取样频率按以下规定:

①每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组。

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施工需要留置但不得少于一组.

③混凝土抗渗试块根据混凝土浇注量留置3组,其中2组标准养护,另1组同条件养护,标养养护期不少于28天。

试件的制作要按施工规范要求:

试模由铸铁制成,试模内表面不平整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邻面垂直度不应超过0.5°。

①制作试件前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刷脱模剂。

②试件用人工插捣,混凝土分两次入模采用长600mm,直径16mm的钢制捣棒,端部磨圆,插捣按螺旋方向由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插捣底层时,捣棒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深入下层20~30mm。

插捣时振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插捣完毕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混凝土试件放入20±3℃的不动水中养护,养护时间28天。

水的pH值不小于7。

④同条件养护试件,成型后立即覆养,试件的拆模时间与实际拆模时间相同,同条件养护。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与主要质量要求

11.1质量保证措施

11.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底板混凝土施工防裂缝小组。

11.1.2成立底板混凝土施工领导小组,对底板混凝土施工进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负责,下设六个职能小组(见下表)。

职能小组名单

职能小组

成员

职责

现场管理小组

李水才

吴德广

负责砼现场施工管理与组织工作,负责指挥现场砼的浇筑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保证商品砼的及时供应及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负责砼入模时的测温工作。

质量监控小组

赵建国

陈世博

控制砼施工质量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板及操作方法,检查监控模浇灌振捣顺序,检查和监控预埋螺栓的位置和标高。

技术管理小组

田宏伟

叶端

负责砼施工的技术问题,控制配合比,原材质量及试块制作,负责底板砼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负责安排混凝土测温工作,负责对测温数据进行整理验算。

材料设备

供应小组

王德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