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938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docx

国经课后练习题有答案DOC

绪论部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它包括(国际经济交往活动)和(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和影响)两层含义。

2、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贸易利益的获取),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3、保护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主要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4、开放经济体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目标是(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5、汇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实质是(价格),而且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间接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经济均衡)。

6、一个开放的国家,政府制定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会带来两种效应,即(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效应。

7、国贸纯理论部分旨在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易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配),国贸政策理论部分旨在说明(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

8、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学习国际经济学非常重要?

答:

①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二战后随着技术创新和制度的不断演进,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人民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开放度,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和发展,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信息技术革命,使各国国内市场不断延伸和扩展,分工和交易活动不断广化、深化、细化。

各国经济之间的的相互联系、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强。

因此,专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国际经济学应运而生,并且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经济学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

②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在一国范围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国际经济学研究在国际格局下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充分就业问题;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而国际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际分工贸易等经济活动的规律。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各国制度、法律、语言、文化、宗教、习俗、货币、汇率、各种人为政策等复杂影响使其与国内经济活动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律,故需要一种不同于国内经济活动的理论解释,这样经济学理论才算完整。

2、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什么?

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的特定目的是什么?

答:

经济理论的一般目的是研究单个国家或社会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内的各种资源,防止闲置浪费。

国际经济理论及政策是研究一个开放国家在国际格局下,应该如何高效地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更好地满足本国民众的需要,以及在开放条件下如何保持国内外经济均衡。

3、为什么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国际贸易理论开始?

为什么我们必须在研究政策前先学习理论?

国际经济学的哪些方面更为抽象?

哪些方面更具实用性?

答:

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基础是先出现的,随着贸易活动的发展,相伴而生的国际金融活动逐步活跃并发展起来。

直到二战前,国际金融活动规模有限,多是为国际贸易活动服务的。

故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从实物层面理论,即国际贸易理论开始。

政策的解读、理解与制定需要理论作基础,故须先学习理论。

国际经济学贸易与金融理论部分抽象些,贸易与金融政策部分实用性更强些,但理论是基础。

4、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答: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产生、贸易利益的分配及国际贸易对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国贸政策主要研究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学会辩证科学地对待自由国际贸易和保护主义贸易。

这一部分在国际格局下以单个的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国际市场环境下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故属国际经济学微观层面。

5、当今世界面临着的最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是什么?

答:

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国际经济失衡的调整,战略性资源的获取与替代,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

6、浏览报刊杂志,找出五条有关于国际经济学的新闻实事。

答:

第一章自由国贸理论的发展脉络习题

一,填空题

1、古典国贸理论和新古典国贸理论之所以合称为传统国贸理论是因为(都以比较优势为分析核心),新古典国贸理论不同于古典国贸理论是由于(机会成本理论取代了劳动价值理论)。

2、现代国贸理论主要有(重叠需求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主要由(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四部分构成。

二、连线题

  

英国   亚当.斯密  绝对优势理论   1776年

    大卫.李嘉图  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

    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理论   1848年

瑞典  赫克歇尔 俄林 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

奥地利哈伯勒 机会成本理论1936年

瑞典   林德    重叠需求理论   1961年

美国维农 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

克鲁格曼   规模经济理论 1970年

第二章古典国贸理论习题

一、填空题

1、古典国贸理论的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理论)。

2、从本质上讲,古典国贸理论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

3、亚当.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抨击重商主义)和(提出自由国贸理论)两方面。

4、古典国贸理论对国贸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

5、古典国贸理论中,由于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且规模收益不变,因此,生产技术的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二、问答题

1、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

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

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政策?

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

答: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绝对劳动成本优势,贸易模式是一国应该出口具有绝对劳动成本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劳动成本劣势的商品;贸易所得是按绝对劳动成本优势进行分工、专业化生产经由国际交换得来的;斯密倡导自由国际贸易政策;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不应干预经济活动,应当好“守夜人”,只需提供国防、司法、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和产品。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

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外一国出口?

答:

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是:

不能解释当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劳动成本优势时,它应该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利。

而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贸易利益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经由国际交换得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应出口自已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

3、比较优势原理的例外是什么?

普遍性如何?

答:

比较优势原理的例外是理论中的一个情形,即如果两个国家各方面完全相同,此时比较优势原理失效。

但这只是理论中的一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所以现实中比较优势原理有极强的适用性,只要有差异就会产生比较优势。

4、为了挽救美国的工作岗位,美国政府要限制纺织品的进口。

你将怎样反对这一措施?

答:

现代美国相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是一个资本技术丰裕型国家,而纺织品相对于绝大多数工业制成品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政府限制纺织品的进口自已来生产,违反了比较优势原理,最终会得不偿失。

第三章新古典国贸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劳动价值论:

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均是同质的、无差别的,所以任何一件商品的价值只由所耗费的劳动决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机会成本: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X商品所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若用来生产效率次优的Y商品,能够得到的Y商品的数量,称为生产商品X的机会成本(用Y商品表示的)。

3哈伯勒的比较优势理论:

A、B两国都能生产X、Y商品,若A国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小于B国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本,则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应生产并出口X商品;而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应生产并出口Y商品。

二、计算题

1、美英两国都能生产A、B、C、D、E五种商品,美国生产一单位上述商品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分别为10、25、65、80、43(人小时),英国生产上述商品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分别为11、30、60、90、55(人小时)。

美国和英国的工资率之比为1:

0.85。

问美英两国各自在何商品的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解:

假设美国生产单位商品所投入劳动量为La,Lb,Lc,Ld,Le;工资率为W。

英国生产单位商品所抽入劳动量为L*a,L*b,L*c,L*d,L*e;工资率为W*。

因为La/L*a=10/11>W*/W=0.85英国在A商品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

Lb/L*b=25/30<W*/W=0.85美国在B商品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

Lc/L*c=65/60>W*/W=0.85英国在A商品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

Ld/L*c=80/90>W*/W=0.85英国在A商品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

Le/L*e=43/55<W*/W=0.85美国在B商品生产上具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

答:

2、美英两国都能生产A、B、C、D、E五种商品,上述商品的价格在美国国内分别为2、4、6、8、10美元,上述商品在英国国内价格分别为6、4、3、2、1英磅。

如果现在的汇率水平为2美元/英磅,问美国应该进口何种商品、出口何种商品?

当汇率水平变为3美元/英磅时呢?

解:

假设美国各商品价格为Pa,Pb,Pc,Pd,Pe;英国各商品价格为P*a,P*b,P*c,P*d,P*e,汇率为E(美元/英磅)

因为Pa/P*a=2/6<E=2

Pb/P*b=4/4<E=2

Pc/P*c=6/3=E=2

Pd/P*d=8/2>E=2

Pe/P*e=10/1>E=2

答:

当汇率为“2美元/英磅”美国出口A、B;当汇率为“3美元/英磅”美国出口A、B、C;

第四章国贸理论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一、填空题

1、国贸理论的三种图形分析工具分别是:

分析贸易条件的(相对价格线);分析供给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分析需求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2、相对价格概念的实质反映了一种(物物交换)关系,国贸理论研究中引入这一概念的目的是避开(货币)因素对贸易活动的影响,从而使理论研究更简明。

3、经济行为主体根据部分价格信息,而不考虑其他价格信息进行决策的制定,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幻觉)。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其特征有(很多厂商)、(产品同质)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P)。

5、封闭条件下,一国经济达到均衡状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生产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市场出清)。

6、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达到均衡状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生产者均衡)、(消费者均衡)、(贸易平衡)。

7、2*1的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直线,原因是(一种生产要素且同质),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不变)。

8、2*2的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向外凸的曲线,原因是(两商品要素投入比不同)和(要素不同质)。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递增)。

9、2*2的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原因是(规模经济)。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递减)。

10、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潜在一簇)、(平行不相交)、(凸向原点)、(离原点越远福利水平越高)。

二、名词解释

相对价格:

若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分别为Px和Py,那么我们将Px/Py称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将Py/Px称为商品Y的相对价格。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出的各种商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点轨迹。

社会无差异曲线:

给一国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的轨迹。

国民收入预算线:

表示在国民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全部国民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轨迹。

均衡生产点: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当生产者进行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均衡生产点确定。

均衡消费点:

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点。

贸易三角形:

一国经济在开放均衡条件下,均衡消费点与均衡生产点在两轴之差为直角边和均衡相对价格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

①如果商品X的货币价格为Px,商品Y的货币价格为Py,则Px/Py称为商品X的用商品Y表示的相对价格。

它表示一物与另一物比较并进行交换的数量关系。

②在微观经济层面上,无论生产还是消费决策过程,都是在可替代方案中选最优,选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进行两两比较放弃劣者保留优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下意识地应用相对价格这一工具。

③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一国的均衡生产点,均衡消费点,及国民收入预算线的确定都离不开相对价格线。

故相对价格更重要。

2、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达到均衡时,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或消费是否也能同时达到均衡?

答: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能同时达到均衡。

因为只有两种商品,相对价格互为倒数,边际成本互为倒数,边际替代率互为倒数。

当生产一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与其相对价格相等时,该商品的生产进入均衡状态,同理,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也进入均衡状态;当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相对价格相等时,该商品的消费进入均衡状态,同理,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也进入均衡状态。

第五章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

一,填空题

1、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是(2*2*1)。

2、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中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段的原因是(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且同质)。

3、当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一直线段时,该国的均衡生产点如何确定(将相对价格线逐步向下平移所触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一个端点)。

4、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中,A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曲线重合,而且这条线也是该国的(国民收入预算)曲线。

5、单一要素模型中,封闭条件下两国相对价格的差异是由(劳动生产率)引起的,开放条件下随着国贸的进行这种价格上的差异会逐渐(消失)。

6、单一要素模型中,由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直线段,开放条件下两国的生产会出现(完全专业化)

分工的格局。

7、李嘉图——克鲁格曼模型证明,贸易后两国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都(提高)。

8、大国和一个小国进行贸易,一般情况下,(小)国从中获得的利益多,因为(小国封闭条件下国内均衡相对价格与国际市场上均衡相对价格差距大,而大国的差距小)。

9、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进一步可以分解为(专业化利益)和(交换利益)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

1、规模收益不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投入增长几倍,产出也增长几倍。

2、交换利益:

国家间由于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相互间的商品交换,两国的福利均可改善.

3、专业化利益:

国家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生产效率相对高的商品的生产可获得额外处益.

三、作图计算题

假设某一国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部门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单位和4

单位,试确定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

如果X产品的国际均衡价格为2,且该国的进口量为

2000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

解:

设该国X部门的产量为Qx,Y部门的产量为Qy,则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为

5Qx+4Qy=20000万即Qy=—(5/4)Qx+5000万

如图假设M点为开放条件下均衡消费点,已知A点为开放条件下均衡生产点,贸易三角为△MNA,AN为出口量,MN进口量,则MN/AN=2000/AN=2,故出口量AN=1000

 

第六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填空题

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为(2*2*2),两种生产要素意味着该理论已放弃了(劳动价值)论,开始采用机会成本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3、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总量之比),若A国相对于B国为资本丰裕国,则A国资本的价格相对于B国一定(便宜),A国劳动的价格相对于B国一定(昂贵)。

4、无论一国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任一水平,若生产X商品的要素投入比K/L总大于生产Y商品的要素投入比,则称X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Y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5、两国消费者的偏好如果完全一致,则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完全)相同。

6、平面坐标中横轴代表生产要素--劳动,纵轴代表生产要素--资本,则资本密集型商品的等产量线更偏向(纵)轴,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等产量线更偏向(横)轴。

二、名词解释。

1、国家要素丰裕度:

A国的要素禀赋值为Ka/La,B国的这一要素禀赋值为Kb/Lb;若Ka/La>Kb/Lb,则称A国相对B国而言为资本丰裕国,B国相对A国而言为劳动丰裕国.

2、等产量线:

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得到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轨迹。

三、问答题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是一条向外凸的弧线,为什么?

答:

因为首先生产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不同,其次对于每一种生产要素而言质量不相同,所以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外凸。

四、作图分析题

贸易利益可进一步分解为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请用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作图说明之。

作图如下:

分析:

①封闭均衡条件下,E点既是均衡生产点,又是均衡消费点;②开放后,国际相对价格变动到Pw,但短期蒙古自治区内内生产点不会有太大变动,此时国民收入水平保持革时代不变,国民收入预算线仍过E点,但由于消费者按国鲁吉亚际价格际价格消费,国民收入预算线倾角变大与国际相对价鲁吉亚格线相同,短期内均衡消费点上升到F,F与E之差

为交换利益;③长期内,该国均衡生产点逐步移到Q阵字库点,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收入预算线右移与Pw

线重合,均衡消费点从点F移至C点,此为专业化利益。

第六章要素禀赋理论

(二)

一、填空题

1、H—O模型揭示的是产业间国际贸易,产业间贸易长期内对参与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通过(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定理揭示的。

2、产业间国贸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引起,国贸的进行又促使各贸易国的商品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同时随着各国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3、劳动丰裕国在长期的产业间贸易中,(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提高,(资本)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降低;资本丰裕国在长期的产业间贸易中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将会(下降),资本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将会(提高)。

4、生产要素在长期内都是可以流动的,但在短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不同的。

短期内不能流动,即只适合于一个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要素称为(特定要素);短期内可以流动的要素称为(流动要素)。

5、国贸理论中,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产业间贸易对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6、长期内国际产业间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基于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而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是因为要素的(特定)性。

7、短期内国际产业间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影响不确定,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8、偏向(进口替代)部门的要素积累会导致一国外贸规模缩小,偏向(出口)部门的要素积累会导致一国外贸规模扩大。

9、罗伯津斯基定理适用于(小)国。

二、名词解释

1、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长期的产业间国际贸易中,某种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实际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降低。

2、罗伯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国某一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部门产量增加,而另一部门的产量下降。

3、特定要素模型:

揭示了短期内产业间国际贸易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即产业间国际贸易,短期内会使一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报酬和实际报酬都上升,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报酬和实际报酬都下降;两部门流动要素(劳动)的名义报酬都上升,但实际报酬的变化不确定,取决于劳动力的消费结构。

三、问答题

1、在下列情况下,一国的产品生产及贸易条件如何变化?

A、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

B、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

C、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

答:

A、生产要素的中性增长,只会使生产规模简单扩大,而不会改变商品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故导致贸易总体规模扩大,对贸易条件基本没影响。

B、如果是偏向出口部门的要素积累,出口部门产量相对扩张,而进口代替部门产量相对下降。

对于小国贸易条件不变,对于大国贸易条件会有些恶化。

如果是偏向进口替代部门的要素积累,进口替代部门产量相对扩张,出口部门产量相对下降。

对于小国贸易条件不变,对于大国贸易条件会有所改善。

C、如果是偏向出口部门的要素积累,出口部门产量相对扩张,而进口替代部门产量相对下降。

对于小国贸易条件不变,对于大国贸易条件会有较大恶化。

如果是偏向进口替代部门的要素积累,进口替代部门产量相对扩张,出口部门产量相对下降。

对于小国贸易条件不变,对于大国贸易条件会有所改善。

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

东道国如果是资本丰裕型国家,外资流入会增强其比较优势,对于小国出口部门产量扩张不会对贸易条件造成影响,但对于大国会使贸易条件有所恶化。

东道国如果是劳动丰裕国,外资流入会使其比较优势改变,对于小国进口替代部门产量扩张不会对贸易条件造成影响,但对于大国而言会使贸易条件改善。

3、请分析产业间国贸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答:

产业间国际自由贸易在长期内会使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水平上升,而使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在短期内,产业间自由贸易会使一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水平上升,而使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两部门一般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收入提高,但实际收入水平不确定,取决于劳动者消费结构,喜欢消费进口商品则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喜欢消费出口商品则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4、请问悲惨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哪些国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

所谓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的积累使商品出口增加,但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以前下降,国家整体福利水平下降。

原因是出口扩大后,贸易条件恶化。

条件:

①要素积累偏向出口部门,出口商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大;②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小;③进口商品国内需求弹性大。

易发生国为大量出口农产品、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的发展中国家。

第七章生命周期理论

一、填空题

1、古典国贸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差异);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变化),所以可以把生命周期理论看作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

2、产品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的因素主要是(资金和技术),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金),而在成熟期,(廉价原料)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