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的应急预案毕业论文.docx
《油库的应急预案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的应急预案毕业论文.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库的应急预案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应急救援系统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安全学科和职业,是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故的应急救援是指事故发生前的计划,在事故发生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迅速的控制事故的发展,保护现场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现如今石油已经成为我国需求最大、增长最快和进口量最大的能源。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海运完成的。
石油的水运运输具有运量大、中间环节少、周转快、货物损失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但是由于石油具有燃烧性、腐蚀性、毒性、污染性和反应性等特性,并且运输量大,在运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和泄漏等严重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及对陆域、大气和水域的污染。
油库事故是指凡造成油库人员伤亡、物资损失、作业过程的中断等一切与人的愿望相反的事件。
成品油是一种闪点、燃点和自燃点较低的物质,在其输送及储存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火灾、泄露危险性。
盛装油品的容器在高温或受日光曝光下极易发生火灾。
一旦油品储油罐火灾,伴随油罐爆炸,油品沸溢、喷溅流散,会发生油罐区大面积火灾。
当油料泄漏时,油品蒸汽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及能爆炸。
在市内的加油站如发生火灾,一旦控制不住,受其他地理位置影响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货场及其附近的油桶受到火焰辐射热的作用,如不及时冷却,也会因油罐火灾所产生的强热辐射引起相邻油罐及其他可燃物燃烧,扩大灾害范围,严重影响油库事故应急救援活动。
由此可知,油库事故的特殊性主要是事故的危害面大,除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外,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危害社会稳定。
而事故初期的控制对事故的后期发展影响也很大。
因此,当发生油库事故时,人们希望能够科学、有序、高效的做出各种快速反应,同时,还要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将灾害损失控制到最小。
这就使得人们展开油库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的研究。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针对油库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进行研究。
1.2国内外应急救援系统现状
1.2.1国外应急救援系统现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符合本国特点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建立了国家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拥有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充足的应急救援队伍、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
应急救援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成为维持国家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例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运行良好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并逐渐向建立标准应急救援管理系统方向发展,是整个救援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应急救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不仅是工业发达国家,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援工作也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
譬如,规范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拥有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充足的应急救援队伍,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等等。
国外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过程既有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一些教训应当汲取:
(1)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
(2)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
(3)国家要大幅度的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
(4)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位置;
(5)国家应急体系的管理日趋标准化、国际化;
(6)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
1.2.2国内应急救援系统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应急救援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许多应急救援队伍,譬如矿山救护队、消防队、职业病防治中心。
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从应急理念、体系建设等方面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处于非常落后水平。
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和大力推进。
安全生产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以“一案三制”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努力推进各种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1)应急救援被纳入政府的重大决策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具体表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获得了飞速发展。
突出表现为:
政府高度重视,把应急救援纳入了政府的重大决策之中;法规迅速完善,救援工作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迅速建立,并形成网络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初步完成;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壮大;应急救援投入不断加大,应急物资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上得到有力保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处理突发事件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件大事,将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到了重要议程。
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建立重大安全事故检测预警系统,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为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第8条明确规定:
“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加快全国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设备水平,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加强区域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市、区)、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生产安全预警机制。
”
(2)应急救援法制建设和应急救援体系规划制定及实施工作步伐加快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法制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于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与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草案经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后,已修改成稿。
与此同时,还下发了《安全监督总局重特大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程序》、《矿山救援队伍资质认定管理规定》、《矿山救护培训方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工作办法》等规章制度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情况总结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一些标准和《矿山救援规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安全检查指导意见》等一些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公安消防、道路和水上交通、核工业、建设、铁路、民航、特种设备、电力等一些行业主管部门也发布了一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部门规章。
(3)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逐步完善
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为核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构成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和领导决策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执行机构逐步建立起来。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地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逐步建立。
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吉林、安徽、贵州、重庆、四川等15个省(区、市)在安全监督局内设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其中山东、河南、重庆等8个省(区、市)还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有关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四川、北京、天津等地的部分市(地)、县(市、区)也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中枢,横向联合消防、海上搜救、铁路、民航、核工业、电力、旅游、特种设备和医疗救护等9个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纵向联合地方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直接管理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初步构成了省级层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指挥体系框架。
(4)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5)应急救援队伍初具规模,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由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有了一定规模,总人数已达25万多人。
(6)应急投入逐步加大,救援装备水平有所提高
国家仅对矿山救援方面,继2002年国家投资1.14亿元,为全国86支矿山救援队伍配备了部分装备后,2004年又以国债资金下达了7703万元的投资计划。
(7)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工作逐步开展
在事故预防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注重发挥应急救援队伍的作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知识培训等工作,并将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工作纳入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之中。
在应急演练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规模、形式的演练(习)。
在培训方面,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在安全生产的相关培训中增设了许多应急救援与管理的内容。
(8)应急救援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于精心有力组织指挥、专家支持参与决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救援队伍英勇奋战、企业员工自救互救,取得了显著成效。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1)对油库事故的类型和性质、发生区域和部位、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各类事故的成因进行具体地分析、研究和统计。
(2)辨识油库的主要危险源,提出油库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
(3)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的原理和方法,编制油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编制油库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及演练方案。
最后,本文强调制订预案是为了在应急救援中的实用价值及指挥的机动性,以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在应急演练后,及时进行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意见,使预案更完善,以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油库事故分析
2.1油库事故的类型
油库的生产过程包括装卸和储存两大过程。
主要事故是泄漏和火灾。
泄漏事故在装卸和储存过程均有发生,火灾事故多发生在储存过程。
2.1.1装卸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
一般情况下,油库的装卸过程是将油船中的产品油(重油、柴油、汽油)通过管线、机泵装人库内储罐和将储罐中的油品分卸人油罐车或油船。
装卸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泄漏事故是输油管破裂,其次是油管线焊缝锈透产生泄漏。
由于经批准建设的油库均有一定的事故应急措施和设施,因此各种事故的泄漏量均受到控制,泄漏量视事故类型和抢救效率而异,一般从数十公斤至数十吨不等。
装卸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详见列表2-1。
表2-1装卸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
类型
可能泄漏量(吨)
输油管破裂
<15
油管线焊缝锈透泄漏
<0.2
槽车阀门没关或内漏
<0.2
排污管未关闭
<0.02
法兰阀门密封面泄漏
<0.01
2.1.2储存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
储存过程是指油气在储罐区内等待中转的过程。
油库罐区内的输油管纵横交错,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容易出现泄漏事故。
有一些油库的管线还埋在地下,泄漏事故更不易发现和防范。
储罐区内最恶性泄漏事故是罐体爆裂,其次是油管破裂。
泄漏量也视事故类型和抢救效率而异,一般从数十公斤至数百吨不等。
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建设规范,每个油品贮罐的周围均要设防火堤,防火堤所包围的体积大于储罐的容积,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事故泄漏物将首先被截留在防火堤内,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储存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详列表2-2。
表2-2储存过程泄漏事故类型及可能泄漏量
类型
可能泄漏量(吨)
罐体爆裂
小于罐体总容积的10%
罐区输油管破裂
<20
污油井满溢油
<0.3
人孔阀门法兰密封面泄漏
<0.02
2.1.3火灾事故类型
火灾事故一般是泄漏事故的延续,有泄漏地方就有可能发生火灾。
油库火灾中,后果最严重,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油罐着火,其可分成四类:
一是油罐在不发货也不收货的情况下着火。
因此时罐内是正压,油蒸汽浓度大,在爆炸极限以外,着火火焰从罐的量油孔和呼吸阀处喷出,蓝色不亮,无烟,火在罐口外燃烧。
二是油罐内燃烧。
由于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罐顶孔口冒出黑色明亮火焰,黑烟较多,火势较大。
三是油罐顶被炸开,火势异常猛烈。
这是较恶性的火灾事故。
四是着火罐爆裂。
罐体裂开,火势除在罐内燃烧外,溢出地面的油品也已着火。
这是最恶性的火灾事故。
2.2油库1050例安全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
(1)事故类型统计
将油库事故分为着火爆炸、油品流失、油品变质、设备损坏(只统计造成设备损坏而未引发其它事故的案例)和其它等五类。
其中着火爆炸和油品流失两类事故739例,占70.4%;着火爆炸事故445例,占42.4%;油品流失294例,占28.0%;具体统计见表2-3。
其它类事故中,铁路油罐车推动时发生滑移的情况较多。
表2-3油库事故类型统计表
类型
着火爆炸
油品流失
油品变质
设备损坏
其它
合计
案例数
445
294
195
62
54
1050
案例比例%
42.4
28.0
18.6
5.9
5.1
100
(2)发生区域统计
将油库事故发生区域分为油品储存区、收发油作业区(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辅助区)、其它等四种,其中储存区和作业区893例,占85.1%;储存区467例,占4.5%;作业区426例,占40.6%。
在不同区域内,按事故类型的统计见表2-4。
表2-4事故发生区域统计表
项目
贮存区
作业区
辅助区
其他
合计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着火爆炸
106
23.8
225
50.6
39
8.8
75
16.8
445
42.4
油品流失
171
58.2
109
37.1
14
4.7
294
28.0
油品变质
116
59.5
65
33.3
14
7.2
195
18.6
设备损坏
54
87.1
7
11.3
1
1.6
62
5.9
其他
20
37.0
20
37.0
1
1.9
13
24.1
54
5.1
合计
467
44.5
426
40.6
40
3.8
117
11.1
1050
100
(3)发生部位统计
油库事故发生部位主要分作油罐、油车(含铁路油罐车、汽车油罐车、油船等)、油泵、管线、油桶、其他六个部位,其中前五个部位有905例,占86.2%。
按发生类型依不同部位的统计见表2-5。
表2-5事故发生部位统计表
项目
油罐
油库
油泵
管线
油桶
其它
合计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着火爆炸
114
25.6
88
19.8
54
12.1
41
9.2
26
5.9
122
27.4
445
油品流失
165
56.1
8
2.7
15
5.1
104
35.4
2
0.7
294
油品变质
129
66.2
38
19.5
12
6.2
7
3.6
6
3.0
3
1.5
195
设备损坏
50
80.7
9
14.5
1
1.6
2
3.2
62
其它
22
40.7
2
3.7
5
9.3
6
11.1
1
1.9
18
33.3
54
合计
480
45.7
145
13.8
86
8.1
159
15.2
35
3.4
145
13.8
1050
(4)事故性质统计
油库事故性质分为责任、技术、技术责任、外方责任、自然灾害和案例(仅收集了几例与业务管理关系密切的事故)等几种进行统计。
另外,还统计了11例坚持按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办事,检查分核对、取样化验、逐只油桶和逐台罐车检查底部水分、杂质、乳化物,预防不合格油品入库,防止了事态扩大的事例。
责任和技术责任事故817例,占77.8%。
其中责任事故654例,占62.3%;技术责任事故163例,占15.5%。
按发生事故类型依不同责任的统计见表2-6。
表2-6事故性质统计表
项目
责任
技术
技术责任
外方责任
灾害
案件
合计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数
比例%
着火爆炸
242
54.4
81
18.2
92
20.7
26
5.8
4
0.9
445
油品流失
190
64.6
51
17.4
35
11.9
12
4.1
3
1.1
3
1.1
294
油品变质
166
85.1
3
1.5
11
5.7
15
7.7
195
设备损坏
30
48.4
17
27.4
15
24.2
62
其它
26
48.1
5
9.3
10
18.5
2
3.7
11
20.4
54
合计
654
62.3
157
15.0
163
15.5
55
5.2
14
1.3
7
0.7
1050
(5)人员伤亡统计
油库事故后果中只收编了人员伤亡和中毒的情况,因时间跨度大、资料不全,事故损失可比性差,而未统计事故损伤。
若火爆炸类事故伤亡人数多,其它类型事故伤亡人数较多;油品变质事故伤亡是煤油中混入汽油,销售后发生着火爆炸造成的;每起事故平均伤亡1.5人,按发生事故类型依伤亡程度的统计见表2-7。
表2-7人员伤亡统计表
项目
死亡
重伤
轻伤
合计
着火爆炸
390/2
175
775/25
1340/27
油品流失
/28
/28
油品变质
5
14
77
96
其它
37/21
20/15
57/49
114/85
合计
432/23
209/15
909/102
1550/140
(6)火爆炸事故中点火源和燃烧物统计
油库着火爆炸事故主要是由于燃烧物和点火源(助燃物氧在油库任何空间都有)的结合而发生,为此统计了燃烧物和点火源两组数据。
油库中油品和油气失控时油库着火爆炸事故中燃烧物的主要来源,统计事故中这两类燃烧物占93.7%,见表2-8。
表2-8着火爆炸事故中燃烧物统计表
项目
油气
油品
其它
合计
案例数
337
80
28
445
比例,%
75.7
18.0
6.3
100
点火源分为电气火、明火、发动机、焊接和其它。
其中电气火包括了电器、静电和雷电;明火包括库内、库外(油品流到库外引起)和吸烟;发动机是指发动机热表面、电器、火星等;其它点火源中包括冲击、摩擦等,具体统计见表2-9。
表2-9着火爆炸事故中点火源统计表
项目
电气火
明火
发动机
焊接
其它
合计
电器
静电
雷电
库内
库外
吸烟
案例
88
54
21
50
19
32
53
71
57
445
比例,%
19.8
12.1
4.7
11.2
4.3
7.2
11.9
16.0
12.8
100
(7)油品流失事故的原因统计
油品流失的原因主要有阀门使用管理(阀门)、脱岗失控和主观臆断(脱离失职)、设备腐蚀穿孔、施工和检修遗留的隐患(工程隐患)、发动机机油泵胶管脱落(胶管脱落)、其它六类,统计情况见表2-10。
其中前五类249类,占统计事故294件中的84.7%。
表2-10油品流失事故原因统计表
项目
阀门
脱岗失职
腐蚀穿孔
工程隐患
胶管脱落
其它
合计
案例
119
44
19
58
9
45
294
比例%
40.5
15.0
6.5
19.7
3.0
15.3
100
(8)油品变质事故原因统计
油品变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阀门管理使用不当(阀门)、检查核对不到位(检查化验)、没有取样化验和逐个检查罐底水分杂质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