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753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x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柏林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全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根据《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舒城县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实施意见》(舒发【2012】1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着眼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全乡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为主线,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逐步实现乡内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实现“好上学、上好学”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用4年(2013-2016)时间,实施“四项工程”,构建“五项机制”到2014年实现全乡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6年实现基本均衡。

使全乡中小学在总体上基本实现:

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义务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一)学校布局合理化。

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确定长久性保留学校,适当扩大长久性保留学校办学规模,使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

   

(二)办学条件标准化。

按照国家、省规定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乡内各学校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设施等全部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师资配置均衡化。

教师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形成制度。

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教育管理精细化。

积极构建有显著特色,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用精细、科学、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五)教育评价科学化。

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基本建立,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六)教育质量优质化。

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统筹规划中小学校的布局和调整。

随着县城城区扩大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我乡新农村和集镇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我乡义教生源近年变化趋势,按照“小学低年级就近入学,三年级以上集中办学”的原则,制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资源整合的规划。

初中保留两所(柏林中心学校、石岗中学),2014年撤销柏林职高初中部,学生分流到中心校、石岗中学就读;石岗中学继续扩大九年一贯制教育规模,2015年撤并井岗小学、宋圩小学3—6年级到石岗中学;2015年撤并杨店小学、秦家桥小学3—6年级到中心校,乡中心校逐步实现九年一贯制教育;2所初中逐步实现寄宿制,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小学保留7所完小(柏林中心小学、柏林小学、袁塘小学、祝井小学、秦桥辅导区小学、大墩小学、石井小学),4个教学点(井岗、宋圩、秦家桥、杨店),并逐步撤销教学点。

 2、大力推进全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12、13年标准化学校建设基础上,2014年完成袁塘小学、杨店小学、井岗小学、宋圩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使全乡所有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标准化。

全乡学校要严格遵循“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装备水平”的原则进行建设。

要优先解决小学办学条件简陋、饮用水设施、食堂设施、水冲式卫生厕所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突出问题,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达到基本均衡;2014年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在中心校或秦家桥街道附近规划建设20套周转房(公寓),缓解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2015年启动初中寄宿制及配套设施建设。

有关职能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和管理学校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3、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14年全乡中小学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分年度建成完小计算机教室,配足计算机台数,加快校园网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应用水平。

       

(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干部管理规定。

每学年依据《柏林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若干规定及考评细则(柏教字2013[10]号)》组织对全乡小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小学校长调整的主要依据;每学年对初中二级机构负责人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人事调整的依据;按要求报县教育局审批。

把真正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调整到相应岗位,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积极做好小学校长聘任制、任期制和乡内交流的准备工作。

有计划从优质学校选派管理干部充实薄弱学校领导班子。

用三年时间培养2—3名在县级以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校长全部持证上岗。

   2、进一步健全教师交流和培训机制。

通过完善“四大机制”(岗位绩效考核机制、岗位聘用机制、名师辐射机制、轮岗流动机制)和推进“四大工程”(师德建设工程、骨干教师后备梯队工程、信息化强师工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构建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良好机制,有计划培养、选拨、推荐优秀教师参评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让一大批年轻优秀教师能脱颖而出,得到更好的发展。

利用职称申报、教师评优表模等分配比例向偏远学校倾斜的办法,引导超编学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向紧缺学校流动。

制定中小学教师中长期培训规划,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班主任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

加强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评,发挥考评的正向功能,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

   3、推进乡内教师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

按省定标准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根据中小学生源变化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乡中心学校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教师流动规定要求,制定好教师流动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偏远小学教师的配置,使全乡中小学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大体均衡,确保各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积极争取补充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别。

      (三)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队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格局。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建立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

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使每个学困生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抓好课题研究工作;2014年建设柏林乡教师教研工作群,开展网上集体备课、网上教研交流、资源共创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努力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质。

深入开展“五园”创建活动(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平安校园、快乐校园),构建素质教育的百花园,重点在创建的内涵上下功夫,做到“五园”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课堂教学改革结合,与学校科学管理结合。

鼓励学校创新管理,创办特色学校,树立柏林教育品牌。

      3、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评价制度。

建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进一步探索并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4、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按照“方便入学”原则组织好义教招生工作。

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学校和教师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严禁公办学校教师搞有偿家教。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强化“控流防辍”监控措施,保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巩固率达99%以上。

   (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

   1、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

通过开展捐资助学,完善慈善救助、扶贫助学等办法,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好国家资助政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2、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规定,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全乡中小学要为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就读建立“绿色通道”。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建立由村委会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加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健全学校教职员工对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办好乡村少年宫,让留守学生在校外继续得到社会的关爱。

   4、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准确摸清残疾儿童少年,建立残疾儿童检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特殊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水平,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积极构建高效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全乡上下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目标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乡政府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教育工作负责人为副组长,乡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统筹指导、整体规划、部署推动。

明确各村民委员会和乡直有关部门履行义务教育的相应职责。

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各村、乡直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实绩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村、乡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各村民委员会要积极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校安全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校财产不受侵占;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需土地和劳动实习基地;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协助乡中心学校管理本乡小学、幼儿园。

  乡中心学校要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要做好教职工核编定岗工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尽快消除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

乡土管所要依法制定学校用地规划,确保全镇中小学校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规划用地不流失、不随意调整,要将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保障学校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乡财经所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指导、监督教育经费合理使用。

乡派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乡司法所指导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乡综治办、文化站要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乡卫生院要指导相关部门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学校饮食卫生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组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二)积极构建、争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积极争取各种教育项目、资金,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

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和集中使用,实现全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最大综合效益。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审计和监督制度。

   (三)积极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机制。

乡中心学校要制定符合我乡实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

创新教育督导新模式,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适时掌握义务教育发展动态,分析现状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评价学校活动。

每年对全乡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督导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四)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乡中心校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要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可能存在矛盾和纠纷,及早制定处理预案,妥善化解。

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校长教师交流、布局调整、处理学校闲置资产等工作中,都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必须事先加以调查研究,制定周密详细的处理预案,严防造成社会不稳定。

   (五)积极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办督查工作机制。

乡领导组要大胆解放思想,推进工作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科学、配套、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要制定详细的督办工作规划,经常性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事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能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督办检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更加关心和重视教育,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我乡得到全面落实.

 

2013-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