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2678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docx

Wohjht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天津农学院教案(首页)

系(部):

机电工程系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0183

总学时:

64学时

讲课:

52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12学时

学分

4.0

课程类别

(√)

理论课()公共课()必修课()

实验课()专业课(√)院级任选课()

授课专业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测试技术与仪器

授课班级

06农机1、2班、06测控1、2班

任课教师

刘源

职称

副教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设备结构与工艺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在学生学完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等基础课程之后,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而开设的体现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综合性、平台类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相关设备技术改造、测控应用系统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

本课程将全面讨论8位单片机的工业标准—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内核(8051)的硬件结构、组成原理和指令系统,详细介绍该系列产品的系统扩展和应用,实用程序及其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的难点:

单片机硬件结构的灵活应用,实用程序设计技巧。

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马光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李勋、刘源著《单片计实用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何宏主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付晓光编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维祥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

(5)李勋等著《单片微型计算机大学读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1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1单片机的概述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定义,掌握单片机的分类、功能特点、用途以及最新发展。

了解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性能特点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定义,掌握单片机的分类、功能特点、用途。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找出单片机应用的领域,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方法和常见的逻辑电路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1单片机的概述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找出单片机应用的领域,对照实物和PC机,引出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的概念,通过对PC机、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进行讨论比较,总结出单片机的功能特点、用途。

从单片机的分类入手,介绍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单片机系列,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联想PC机的硬件结构,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并分析其主要的性能特点。

通过对8751单片机引脚功能的析解,比较分析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异同处。

四、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不用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1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1.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2.1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专用寄存器的特点、单片机的外部特征,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

教学重点

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特别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寄存器的特点、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

教学难点

寄存器的灵活使用和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区别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联想PC机的硬件结构,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PC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章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2.1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通过讲解书上P20图2-1,阐述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和工作特点。

(2)介绍内部各部件的功能,重点讲解单片机专用寄存器的组成(P32表2-6和P33图2-8)特点和使用场所。

(3)通过介绍单片机的外形结构(引脚图),阐述单片机的主要功能。

四、课后作业

思考题:

1.阐述单片机专用寄存器的特点(不用交)

作业题:

1.某专用寄存器地址为98H,它可以按位寻址吗?

2.若PSW的内容为18H,则通用寄存器R0的地址是什么?

3.访问片外ROM和访问片外RAM时,地址指针、选通信号各有何不同?

4.位地址3EH和字节地址3EH有何区别?

位地址3EH在RAM中什么位置?

5.简述4个I/O口的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2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1.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2.1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组织、复位电路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存储器的组织形式、特点,会存取存储器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

灵活区分和使用位地址和字节地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联想PC机的存储器结构,对比提出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单片机的指针

三、课堂教学过程

1.2.3存储器

举例说明寄存器与存储器的区别,单片机存储器的组织形式及访问方法

四、课后作业

作业题:

5.某专用寄存器地址为98H,它可以按位寻址吗?

6.若PSW的内容为18H,则通用寄存器R0的地址是什么?

7.访问片外ROM和访问片外RAM时,地址指针、选通信号各有何不同?

8.位地址3EH和字节地址3EH有何区别?

位地址3EH在RAM中什么位置?

5.简述4个I/O口的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2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1.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2.1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I/O端口的特点,会使用四个端口,时序电路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I/O端口的特点,会使用四个端口,时序电路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联想PC机的I/O口,对比提出单片机的端口结构。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PC机的并行口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课堂教学过程

1.2.4并行口

分析P10—P13图总结P0-P3口的特点

1.2.5复位电路

介绍单片机复位方法和时序的相关概念

四、课后作业

作业题:

1.简述4个I/O口的各自特点?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3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

§2.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1数据传送类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理解MCS-51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操作过程,掌握数据传送指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MCS-51指令格式、寻址方式。

掌握数据传送指令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MCS-51多种寻址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寻址的概念。

二、学生课前准备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二章MCS-51的指令系统

§2.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首先,介绍MCS-51的指令系统的组成,其指令特点。

再者,介绍指令系统的指令格式、指令描述符号。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寻址的概念。

从单片机工作原理出发,阐述单片机为什么要寻址,如何寻址?

比较几种寻址方式的特点和使用时应注意的地方。

做练习1,检验教学效果。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1数据传送类指令

比较生活中的运输与计算机中的传输的异同点,引出几种数据传送指令。

对每种传输方式举例讲解,指出使用时重点注意的地方。

通过做练习2和练习3,检验对通用传输指令的理解;做练习4,检验对堆栈指令的理解;通过对练习5的讨论,检验对传输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寻址方式?

(不用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3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2算术运算类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算术运算类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十进制调整指令的用法

教学重点

要求掌握算术运算类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标志位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十进制调整指令的用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比较C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程序设计语言编程。

三、课堂教学过程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2算术运算类指令

比较C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引出MCS-51汇编语言算术运算类指令。

分别对每种算术运算举例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异同点。

详细讲解十进制加法调整指令的执行过程和使用用法,其它十进制调整指令,只作比较,不再细讲。

通过做练习6,检验对加法指令的理解;做练习7,检验对减法指令的理解;做练习8,检验编程能力,同时也检验对算术运算类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4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3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比较C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逻辑电路、逻辑关系

三、课堂教学过程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3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比较C程序设计语言与汇编语言指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引出MCS-51汇编语言的逻辑运算指令和移位指令。

详细讲解逻辑运算指令的特点举例讲解,通过做练习1---练习4,检验对逻辑运算指令的特点的理解。

比较循环指令的特点,同时通过做练习7检验对循环指令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4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4控制转移类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和子程序调用指令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和子程序调用指令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子程序调用指令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由C语言循环、分支指令引导汇编语言指令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从函数调用,引出子程序调用指令。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循环、分支指令和函数调用的使用方法

三、课堂教学过程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4控制转移类指令

由C语言循环、分支指令引导汇编语言指令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找出两种语言使用方法的不同。

比较四种无条件转移指令的异同处,举例说明。

条件转移指令的讲解按测试条件分成①累加器判0转移指令②进位位测试转移指令③位测试转移指令④比较不相等则转移指令来研究。

从C语言的函数调用,引出子程序调用指令。

并比较其异同处。

四、课后作业

两道练习题(不交)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5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2.2MCS-51的指令系统

2.2.5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MCS-51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掌握MCS-51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编程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并总结位逻辑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位逻辑特点,引出MCS-51指令系统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的表示方法。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位逻辑特点

三、课堂教学过程

2.2.5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

从位逻辑特点,引出MCS-51指令系统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的表示方法。

举例说明位逻辑与字节逻辑运算异同处。

编程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并总结位逻辑的特点。

做综合练习,检验MCS-51指令系统的掌握情况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5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1.1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课时

2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思路、步骤和基本设计方法,熟练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熟练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1.1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举例说明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的思路、步骤和基本设计方法

讲解伪指令格式和使用方法

通过例1、例2、例3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特别是进制转换和数码转换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5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3.1.1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难点

循环程序的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1.1汇编语言基本程序的设计

通过例5、例4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技巧

循环程序的设计的讲解分成单循环程序和循环嵌套程序,在单循环程序的讲解时,分成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通过例7、例6比较两种循环退出的不同。

举例说明循环嵌套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6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1.2子程序的设计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子程序的设计的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C语言的函数,引出汇编语言的子程序的概念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七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程序的设计方法

3.1.2子程序的设计

从C语言的函数,引出汇编语言的子程序的概念,子程序的结构特点,以及子程序的编程技巧等。

通过例题比较,采用循环、分支和使用子程序编程,有哪些不同。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6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3.1.3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中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八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2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介绍常见的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C语言的函数,引出汇编语言典型程序的设计,本节课将分运算程序的设计、查表程序的设计、检索与统计等几个专题介绍。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7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3.2伪指令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常见的伪指令,并将其应用到程序的设计中

教学重点

掌握伪指令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伪指令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九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2伪指令

掌握常见的伪指令,并将其应用到程序的设计中。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7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一十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3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C语言中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十一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2典型程序的设计方法

本节课将分专题,将介绍常见的应用程序代码转换程序、排序程序和延迟等程序的设计方法。

例题比较,横向比较每类程序的异同点。

做编程方法的归纳和练习,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8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四章定时/计数器

§4.1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课时

2

教学目的

比较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掌握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TMOD和TCON寄存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TMOD和TCON寄存器的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日常生活中定时说起

二、学生课前准备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定时/计数器

§4.1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从日常生活定时说起,引出常见的几种定时方法,并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重点讲解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

特别要讲清楚TMOD和TCON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计数时间常数的确定方法。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8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四章时器/计数器

§4.2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

会编制定时中断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TMOD和TCON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计数时间常数的确定方法。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四章时器/计数器

§4.2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复习TMOD和TCON寄存器的组成和使用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的定时/计数时间常数的确定方法

重点讲解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举例阐述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方法。

举例说明定时中断程序的编制方法

四、课后作业

思考题:

用定时器做电子表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9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五章MCS—51的中断系统

§5.1中断系统

课时

2

教学目的

理解中断、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熟悉中断允许和优先级寄存器、中断处理过程、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等。

教学重点

掌握中断源、中断系统的概念,优先级顺序和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

教学难点

计算机响应中断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老师给学生答疑顺序说起

二、学生课前准备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MCS—51的中断系统

§5.1中断系统

从日常生活小事引出中断、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明如何申请中断、允许和响应中断。

从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讲解中断处理过程。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9周2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五章MCS—51的中断系统

§5.2中断程序的设计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中断初始化,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重点

掌握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中断初始化,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难点

会编制中断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二、学生课前准备

复习中断、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熟悉处理过程

三、课堂教学过程

第五章MCS—51的中断系统

§5.2中断程序的设计

复习中断、中断源和中断系统的概念,熟悉处理过程。

重点讲解单片机中优先级的概念和顺序和中断初始化方法

举例阐述中断程序编制方法。

做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四、课后作业

课后记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授课周次

第10周1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章(节)

名称

第六章接口技术

§6.1键盘及其接口

课时

2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键盘的种类,学会设计简单的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方法,会应用所学单片机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控制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设计简单的键盘和矩阵键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单片机和键盘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控制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引导

从PC机的键盘和生活中见到的按键说起。

二、学生课前准备

三、课堂教学过程

从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