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1686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0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docx

北大版小学二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下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主要内容

备注

第一周

3.1——3.5

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

第二周

3.8——3.12

租船、派车

第三周

3.15——3.19

小熊购物、买鲜花

第四周

3.22——3.26

练习、过河

第五周

3.29——4.2

辨认方向、路线

第六周

4.5——4.9

数一数、拨一拨

第七周

4.12——4.16

练习、比一比

第八周

4.19——4.23

铅笔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

第九周

4.26——4.30

买电器

第十周

5.5——5.7

回收废电池

第十一周

5.10——5.14

小小图书馆

第十二周

5.17——5.21

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第十三周

5.24——5.28

捐书活动

第十四周

5.31——6.4

买白菜

第十五周

6.7——6.11

洗衣机

第十六周

6.14——6.18

读统计表、讨论

第十七周

6.21——6.25

复习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3、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第一单元《除法》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单元教学难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本单元课时计划数

7课时

题目

分苹果

备课人

白丽芳

教学

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具:

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

小圆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

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

出示1。

二、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

出示2。

(2)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汇报分的结果。

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

(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板书设计

分苹果

20÷5=4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分橘子

备课人

李亚清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

重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

准备

投影仪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熊家里来了4位小客人,好客的小熊拿出14个橘子来招待小伙伴们,每人分到几个橘子?

二、动手操作

(1)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可以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

(我们组分给每位客人3个橘子,还剩2个。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要剩余的情况,谁能给大家据个例子?

(可以找两个同学说一说。

把14个橘子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分到3个,还剩2个,我们可以用算式14÷4=3(个)……2(个)来表示。

(4)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来表示除法,那么像这样的有余数除法,怎样用竖式来表示呢?

同学们,试一试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写一写,然后小组内交流。

(5)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每一步表示什么?

介绍余数的名称和商的位置。

(6)我们怎样来检查刚才的计算结果呢?

每人分3个,4人共分到12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是14个,算对了。

三、探究规律

完成第4页“算一算,想一想”中的四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

四、拓展练习

1.用竖式计算

9÷421÷514÷319÷6

2.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板书设计

 

14÷4=3……2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分草莓

备课人

张兵

教学

目标

1.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难点

试商方法。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

(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

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55个草莓评价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还剩几个?

二、探索新知

1.想一想。

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图说图意。

(2)指名汇报。

(3)怎样列式?

55÷8=6(个)……6(个)

(4)体会试商的策略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

2.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议一议:

为什么商是6?

三、拓展练习

1.试一试。

完成第5页的试一试。

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应作为经常性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时,教师先要帮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

2.练一练。

(1)完成第5页的第1题。

(2)完成第5页的第2题。

(3)完成第5页的第3、4、5题。

板书设计

 

55÷8=6(个)……6(个)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租船

备课人

白丽芳

教学

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

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

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二、探索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你知道这里的“至少”是什么意思吗?

那同桌讨论一下怎么租船才能使我们租的船最少呢?

也就是说,几个人最省钱呢?

从图中你得到了那同桌讨论一下怎么租船才能使我们租的船最少呢?

也就是说,几个人最省钱呢?

从图中从图中你得到了那同桌讨论一下怎么租船才能使我们租的船最少呢?

也就是说,几个人最省钱呢?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

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3.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三、拓展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灵活处理这样的问题,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发现同学们非常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比较灵活,非常好!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继续注意观察积累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试着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21÷4=5(条)……1(人)

答:

至少要租5条船。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派车

备课人

李亚清

教学

目标

1.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倾听。

教学

重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1.了解题意

2.分析问题

学生可能会用前面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前两种方法,这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派车。

派车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

面包车/辆 4  小轿车/辆0 余下的座位数/个 7

  方案二:

面包车/辆 3  小轿车/辆1 余下的座位数/个 2

  方案三:

面包车/辆 2  小轿车/辆3 余下的座位数/个 0

  方案四:

面包车/辆 1  小轿车/辆6 余下的座位数/个 1

  方案五:

面包车/辆 0  小轿车/辆9 余下的座位数/个 2

  教学时,这几种派车方案不需要全都出现,如果学生只会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那么教师只需将书上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只需要让学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

也可能会有学生说花钱越少越合理,这也是对的。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

  对于此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寻求策略。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课时计划数

6课时

题目

小熊购物

备课人

张兵

教学

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学

重难点

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

准备

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

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

你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

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出示图片: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

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

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

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

你想买什么?

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

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

买3本 

   和1枝 

,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

3×5=15(元),15+4=19(元);

  生2:

3×5=15(元),4+15=19(元);

  生3:

3×5+4=19(元);

  生4:

4+3×5=19(元);

  生5:

5+5+5+4=19(元);

  ……)

  师:

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

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

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

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

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

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

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

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

记在哪里更好?

  生:

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

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习计算。

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

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

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

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

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

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

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

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

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

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

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

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

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

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师:

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

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

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

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

生1想了想,笑了说:

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

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

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

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

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

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

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

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

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

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

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

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习

  师:

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

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

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

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

学习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

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

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

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

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板书设计

 

3×4+66+3×4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买鲜花

备课人

白丽芳

教学

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

重难点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

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    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    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    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