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599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浙江诗阳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东阳中学2018年6月阶段考试卷

(高二语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jÌ)阙如(quē)可谏(jiàn)被发左衽(rèn)

B.击磬(qìng)陋巷(lòu)无谄(chăn)矜而不争(jīng)

C.觚哉(guā)曲肱(gōng)不悱(fěi)一匡天下(kuàng)

D.荷蒉(kuì)便佞(nìng)诲人(huǐ)虎豹之鞟(guò)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聚敛祸起箫墙驷不及舌周而不比

B.孝悌犯上作乱死而后己言不及义

C.切磋分崩离析不愤不启举一反三

D.弘毅箪食陋巷无所不致以直报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

B.本唱片于斯韦特拉诺夫辞世十周年之际发行,女中音霍奇森和指挥大师已经先后告别人间,成为名副其实的绝唱。

C.屈原离世两千多年,我们应铭记他的可贵精神和人格,在传统节日氛围逐渐淡化的严峻形势下,恢复传统“端午味道”仍是任重道远的责任。

D.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政府干部改变了以往侃侃而谈、述而不作的作风,收到群众的称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B.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C.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D.当很多人都不看好中国男足的时候,队员和教练在此次亚洲杯出征仪式上却流露出超强的自信心,这是他们为彻底改变男足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而表露的基本态度。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德行,才智,个性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B.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合于仁道的(真理),即使生前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启发他们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C.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

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

情欲强而理智弱则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

D.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可以作为孔子的写照。

6.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

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00字。

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道之以政B.吾其被发左衽矣

C.孙以出之,信以成之D.子钓而不纲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B.孔子沐浴而朝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9.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由也兼人,故退之B.己欲立而立人C.耻恶衣恶食者D.则修文德以来之

10.下列句子句式不一样的一项是()A.又何加焉B.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C.君子哉若人D.甚矣吾衰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求也退,故进之

B.不义而富且贵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C.以吾从大夫之后而谁以易之

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9分)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

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

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

“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

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也早已成为千古佳话。

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

因为“中”就是事物的平衡。

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

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

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

近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整体把握。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

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

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

大禹治水,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

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用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那里,随着水的波动,它也会起伏。

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钢筋水泥的水坝都震坏了,而李冰留下的装着石头的竹篓子却没有坏。

顺其自然的思想,可以适用于一切方面,适用于人身,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整个大自然。

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断调整,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坏平衡。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

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维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就必须“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

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齐”了。

究竟是“齐”还是“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维齐非齐”4个字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先秦儒家讲“维齐非齐”,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指向是一致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是中国人思维的三大特征,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

B.“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所以可以成为范仲淹的人生志向并获得广泛认同,是因为中国人有将对人体认识运用到政治集体的传统。

C.中国文化强调动态平衡,是因为哲学更关注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人生,也主张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

D.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虽然“道”的具体语境和涵义不同,但在复杂现象中寻求贯通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13.根据文意,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B.中西哲学思维方式比较

C.中国哲学思维的辩证思考      D.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底蕴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9分)

榆木书桌

李汉荣

①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

数百年前,我的先人曾仔细为它上漆、打蜡。

一方柔和的亮光,使这户耕读人家,能随时拂去劳作的倦意,伏案捕捉内心的光线;那幽幽木香,让平淡的日常生活,缭绕着别样的气息。

②后来,漆渐渐磨损、脱落,固执的时光之蝉,终于挣脱蝉衣,鸣叫着向远处飞去,在逐渐黯淡下来的记忆的房间,它笃定地站着,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势。

它平淡的容颜,呈现着素朴的木质,也折射着我先人本色的品行。

③我的祖父曾伏在它的上面,我的祖父的祖父都曾伏在它上面,我的先人们一直伏在它的上面,读易读史,诵经诵诗,画春画秋,记人记事,写情写义。

当时,画眉在田野点染春泥,燕子在梁上朗诵农谚,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

线装的孔孟偶尔出现残页,于是在桌上被仔细装订。

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④有时,疾病和悲苦随秋雨袭来;有时,离散和夭折,兵戈和马蹄,冷不防打断严谨的农历,桌上摊开的祖传方子,就及时做些加减。

不大的桌面,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有的减轻了,有的治愈了,而有些暗疾,则像腐殖土一样沉淀下来,催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方和偏方,那是特有的民间异禀和草根智慧。

谁能从桌上细密的纹理,取出几百年前疾病的叹息和药草的气息?

⑤此时,我在桌面靠右的一角,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虫孔,那是一只什么虫儿打凿的工程?

蚂蚁?

木蜂?

钻木虫?

装死虫?

很可能是装死虫吧。

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

那时,榆树还生长在明朝的原野,几个贪玩的孩子轮番爬上榆树,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先,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

就在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只虫儿也坐在树的肩膀眺望和打量,眺望葱茏的宇宙,打量榆树的味道。

虫儿发现了他,一阵颤栗抽搐之后,它立即假装死过去了。

就这样,虫儿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我们可以理解是虫儿礼让了他,礼让高大的“神灵”占据更多的树木和更多的宇宙。

但他没有看见这谦卑礼貌的虫儿,他只看见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

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附近庙里的钟声连着响了六下,报告慈航普度,众生平安。

⑥而当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呼喊着溜下榆树,装死的虫儿立即复活了,它继续它的神圣工程,它连续七天七夜凿啊钻啊,它吃住都在这庄严的工地,它一定要为自己短暂辛苦的一生,打凿一条连接永恒的通道,它一定要用隐秘的艺术手法,记载自己的梦境和心迹。

⑦它以天真的智慧和精细的工艺,终于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把数百年前它的那次冒险经历,把它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把原野的阳光、鸟声、草木香气和附近庙里的经声钟声,庄稼地里男人们对唱秧歌的粗犷声音,铁匠铺里叮叮当当锻打农具的声音,老牛寻找牛崽的哞哞声,鸡鸣狗叫的声音,集市传来的叫卖的声音,村口母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缭绕在树上的我的祖先衣服和身体的气息,他们用力爬树划在树上的手指印痕,他们坐在树杈上哇啦啦对着远方呼叫的声音——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⑧此时此刻,我悚然一惊,终于知道,我伏在这古老书桌上,其实一直守在这个洞口,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

——节选自李汉荣《时光的收藏》,原载《人民日报》

15.根据开篇两段的内容,概括榆木书桌的特点。

(4分)

16.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哪些历史场景?

赋予了榆木书桌怎样的内涵?

(5分)

17.第⑦段写道:

“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这样小的虫孔能收藏这一切吗?

为什么?

(4分)

18.本文构思巧妙新颖,匠心独运。

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收藏时光的主体安排为一只虫子?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0题。

(6分)

(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二)

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庄子·知北游》)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大宗师》

19.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道家不同的生死观。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儒家生死观或道家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

(4分)

①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②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③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④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2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原则。

(1分)

22.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孔子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你同意孔子的看法吗?

简要说明理由。

(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3-24题。

(7分)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

②邯郸道:

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

“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③朝鸡:

上朝时的鸡鸣声。

23.“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两句用了和两种表现手法。

(2分)

24.王安石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有人据此说他“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

你认为这种理解正确吗?

请联系全词具体分析。

(5分)

4、课内文言文翻译与诗文默写(11分)

25.翻译下面一个课内文言句子(3分)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共8分)

①,齐之以刑,。

②其身正,;其身不正,。

③八佾舞于庭,,。

④往者不可谏,。

⑤老者安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君子不以言举人,。

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五、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

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

朱熹曾说:

“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

老子《道德经》有言:

“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

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

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

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

(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

(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4)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东阳中学2018年6月阶段考参考答案

1.A(B矜而不争jīnC觚哉gū一匡天下kuāngD诲人huì虎豹之鞟kuò)

2.C(A萧B已D至)

3.B4.D(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5.D(A.德行、才智、个性B合于仁道(真理)的C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

情欲、德性、理智。

6.示例:

阳光暖暖的,矮墙边奶奶正拉着孙子学步。

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衣,像一只小熊,扶着墙走得摇摇摆摆,不停发出“咿咿呀呀”的笑声,眸子中满是天真与执着;老奶奶始终弯腰护着孩子,脸上漾着慈祥的微笑。

墙头的一枝梅花似乎被这场景吸引,偷偷探出身来,娇嫩的花朵缀在枝头,星星点点,散发出阵阵清香。

(4分。

符合情境要求2分,有细节描写,有文采2分,有欠缺酌扣)

7.D8.C9.C10.A11.B

12.B13.D

14.中国文化认为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而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所以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就既要顺应事物的共性,也必须要尊重事物的个性。

如果用统一量化的标准去规定,就有悖自然合理,反而达不到公平的目的。

(3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历史悠久,斑驳残损,笃定儒雅,平淡素朴。

(4分,一点一分)

16.

(1)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

①先人伏桌耕读;②先人伏桌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③祖先在树上眺望炊烟和人生,遇见虫子;④“装死虫”打凿时空隧道。

(2)榆木书桌象征着时空隧道,收藏着祖辈先人的生活、生存智慧、内心仁慈以及其他一切历史生命的痕迹。

(5分)

17.能。

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开想象,借助虫眼把先辈的生活生存经历与智慧复活并摄入虫孔,把无限的时空收藏于微小的虫孔之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合理的。

(4分)

18.

(1)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虫子凭着智慧开凿孔洞记载了自己的梦境和心迹,让生命留在时光中得以永恒,以小衬大,举重若轻,突出了时光的可贵和收藏的意义;

(2)借虫子的眼睛与经历,把先人的各种为生命生存与自然共处、朴素而艰辛的生活故事摄入虫孔,视角独特巧妙,使得叙述亲切之至;(3)赋予虫子以人类的智慧,把虫子卑微生命的分量提升到与人平等的地位,增加了生命的厚重感,加深了文章的哲理性。

(6分)

19.儒家的生死观是以道德为核心的,认为生命固然珍贵,但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仁义或道义。

道家的生死观是以自然为追求的,生死都是自然规律。

(2分)

20.儒家道德主义的生死观有助于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进取,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道家的观点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正确处理生死问题,消除对死亡的焦虑,坦然面对死亡。

(4分)

2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原则。

(1分)

22.同意。

(1分)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是认为君子要有“仁德”之心,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味追名逐利。

(1分)这个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不仅不矛盾,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

(1分)

23.衬托、用典。

(2分)

24.不正确(1分)。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隐居环境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闲适,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情, 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2分);“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1分)“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

“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

(1分)

25.翻译、背诵见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