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877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docx

海上现浇施工方案

海南国电西南部电厂工程

配套码头主体工程

现浇墩台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中交四航局乐东国电工程项目经理部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工艺流程3

2.1施工工艺技术方案3

2.1.1施工方法3

2.1.2施工平面布置3

2.1.3施工工艺流程4

2.2工艺技术方法5

2.2.1底模铺设5

2.2.2钢筋绑扎安装及预埋件安装7

2.2.3混凝土浇筑7

三、其它9

附件墩台底模支撑计算10

 

一、工程概况

变电所平台现浇墩台24m×11.97m,高2.0m;综合楼平台现浇墩台35m×17.97m,高2.0m,一端设水池,深1.0m,宽3.0m,长6.7m;顶部设置排水坡,坡度不等。

二、工艺流程

2.1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2.1.1施工方法

变电所平台及综合楼平台现浇墩台、面层施工所需材料、模板经出运码头出运至驳船。

利用驳船上的履带吊进行施工物质的起吊安装、拆卸作业。

浇筑采用滚装船浇筑工艺,利用箱涵预制场出运通道作为滚装码头,泵车及砼罐车通过跳板直接开到滚装船上,混凝土由搅拌站出料后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滚装码头上驳,每驳装载罐车5辆,混凝土方量约为30m3。

待罐车上驳完毕后滚装船随即行驶至浇筑部位,由方驳吊机(起重船)作为滚装船的靠泊定位驳。

靠泊稳定后即由船上混凝土泵车开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浇筑完毕后滚装船返航至临时出运码头,罐车上岸回到搅拌站进行接料,至此为单艘滚装船的工作周期。

2.1.2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

水上施工平面布置:

驳船与滚装船停靠在施工仓面前,抛锚定位时不得将缆绳绑在桩身上,施工船舶离仓面4-7m,防止船舶不稳定碰撞桩身、已加固仓面。

交通船、施工用浮排停靠在驳船另一侧,做到施工船舶、交通船、浮排通行互不干扰,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2.1.3施工工艺流程

墩台的施工工艺流程

 

图现浇砼施工工艺流程图

滚装船浇筑砼工艺流程

图滚装船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2.2工艺技术方法

2.2.1底模铺设

变电所平台及工作楼平台非水池段采用反吊拉杆支撑底模,每根桩上焊4根反吊拉杆,分布在桩身两侧;反吊拉杆采用φ25圆钢,一端车牙20cm,穿过主梁双拼工字钢Ⅰ45a(经受力计算,双拼工字钢Ⅰ32a可满足要求,受材料限制,采用双拼45a工字钢)并上双层螺母与垫片,另一端弯钩双面焊在钢管桩内侧,焊缝长度10cm;

在主梁上方铺设双拼槽钢[16作为次梁,间距40cm;

槽钢上铺设杉木木枋,截面尺寸10cm*10cm,长度3.5m,间距30cm,均匀铺设;

底模采用胶合板,厚2.5cm,宽度3.5米,用钉子固定在木枋上,拼缝间贴止浆条。

工作楼水池段较非水池段低55cm,底模支撑采用双层双拼工字钢,并顺工字钢纵向铺设两条10cm方钢,双层工字钢间焊接,避免失稳倾覆。

为使反吊拉杆不露出混凝土面,装模时,反吊拉杆与胶合板接触处采用7cm*7cm*7cm的泡沫堵塞,待拆除底模后,掏空泡沫塞、将拉杆切除,并补填高强度砂浆。

底模安装图

变电所工字钢铺设

工作楼底模铺设示意图

工作楼水池段底模铺设工作楼非水池段底模铺设

底模支撑要牢固,稳定,不晃动,底模的铺设要平顺,拼缝严密,不漏浆。

底模安装好后,绑扎桩芯钢筋,并浇筑桩芯混凝土。

2.2.2钢筋绑扎安装及预埋件安装

底模铺设完毕后,按设计图纸放出横梁或墩台的轮廓线,便于钢筋绑扎。

钢筋在后方加工成半成品后,通过临时出运码头用民船运到现场,方驳与吊机配合吊运钢筋。

钢筋按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半成品,加工尺寸满足规范要求,按规格堆放整齐,并立标识牌,避免误用;钢筋下方支垫枕木,长时间未使用的钢筋应覆盖彩条布。

施工时,钢筋的规格、数量,尺寸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的间距按设计要求尺寸严格控制,在底模板上用粉笔画出钢筋间距,并按间距绑扎钢筋。

主筋在同一截面内的搭接数量不能超过该截面的50%,且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处理,钢筋焊接时,双面焊长度5d,单面焊长度10d,焊接长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焊缝饱满,焊渣应敲除,以观察焊接质量;主筋焊接的焊条采用E506焊条。

钢筋绑扎采用扎丝,按梅花型绑扎,扎丝露头向内按倒,不伸入保护层内;钢筋骨架四周据设计图纸要求绑上相应厚度的保护层C45砼垫块,

预埋件的安装首先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和高程,经测量放样放出预埋件的轮廓线或中心线进行定位,再进行预埋件的焊接、安装。

预埋件应焊接安装牢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移位、变形,下沉

2.2.3混凝土浇筑

变电所平台墩台分3次浇注,第一次浇筑厚度80cm,高程+6.0——+6.8m,浇筑后进行施工缝处理,拉毛,养护,浇筑后不拆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再进行2次浇筑;第二层浇筑厚度70cm,高程+6.8——+7.5m,浇筑后,进行抹面,局部进行施工缝处理,拉毛,养护,浇筑后不拆模;第三层浇筑厚度50cm,浇筑高程+7.5m——+8.082m,浇筑按设计高程进行放坡,抹面处理;

工作楼平台墩台分3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厚度0.75m(局部厚度1.3m),高程+5.45——+6.75m,浇筑后进行施工缝处理,拉毛,局部进行抹面,养护,浇筑后不拆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再进行2次浇筑;第二次浇筑厚度1.0m,高程+6.75——+7.75m,浇筑后进行施工缝处理,拉毛,养护,浇筑后不拆模,第三次按设计高程进行放坡浇筑,浇筑厚度33.2cm(考虑大面积放坡、抹面,浇筑厚度较薄,以适应抹面施工),浇筑后采用抹面机进行抹面,经抹面机抹面后,再经2道原浆人工压实抹平。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至临时码头,并上驳船运输至现场,采用泵车(泵车上驳船)进行浇筑,每次运输方量至少30m3;

配合比设计初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考虑搅拌站出料、上驳运输至现场须1.5小时,浇筑1驳混凝土1.0小时,驳船回程0.5小时,即第一驳混凝土出料到第二驳混凝土至现场开始浇筑共计4.5小时,满足初凝要求。

浇筑顺序与下图所示:

三、其它

附件墩台底模支撑计算

附件墩台底模支撑计算

取现浇平台5m×5m,高0.8m为计算单元,采用Q235圆钢反吊32a型双拼工字钢主梁,双拼工字钢上间距40cm铺设横向双拼16槽钢次梁,次梁上铺15mm厚竹胶板进行混凝土现浇。

计算荷载取值:

模板荷载:

4KN/m2

混凝土振动荷载:

2KN/m2

混凝土冲击荷载:

4KN/m2

混凝土自重荷载:

0.8*25=20KN/m2

1、底模板承载能力及刚度计算:

底模版上的均布荷载为:

q1=(20+4)×1.2+(2+4)×1.4=37.2KN/m2(用于承载力计算)

q2=(20+4)×1.2=28.8KN/m2(用于刚度计算)

取单位宽度底模板b=1m进行验算;按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则该单位宽度底模板有以下特征值:

板厚h1=0.015m,跨距l1=0.4m;净跨距l2=0.27m;

抵抗矩:

w1=bh2/6=3.75×10-5m3;

惯性矩:

I1=bh3/12=2.81×10-7m4;

抗弯强度:

[σ1]=37MPa;

弹性模量:

E1=10584MPa,则:

σ1=Mmax/Wmax=0.1q1l12/w1=0.1×37.2×0.42/3.75×10-5=1.59×104KN/m2=15.9Mpa<[σ1]=37MPa

ω1=5q2l24/384E1I1=5×28.8×0.274/384×10584×103×2.81×10-7=6.7×10-4m<l2/400=6.8×10-4m

故15mm竹胶板底模满足受力要求。

2、次梁受力验算:

次梁采用双拼16槽钢,其承受的荷载为底模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及次梁自身的重力荷载;次梁计算跨度取3.75m,间距0.4m。

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有以下特征:

抵抗矩:

W2=234cm3

惯性矩:

I2=1870cm4

弹性模量:

E2=2.1×105N/mm2

次梁自重为:

q3=0.4KN/m

则次梁受的荷载为:

q4=0.4q1+1.2q3=15.36KN/m

则:

计算截面模量W:

符合要求

计算挠度ω2:

符合要求。

故次梁受力满足要求。

3、双拼工字钢受力验算

主梁采用双拼32a工字钢,其承受的荷载为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和主梁自身的重力荷载。

主梁计算跨度取4.8m,间距3.75m。

按简支梁计算。

主梁有以下特征值:

抵抗矩:

W3=1385cm3

惯性矩:

I3=22160cm4

弹性模量:

E3=2.1×105N/mm2

主梁自重为:

q5=1.05KN/m

则主梁承受的荷载为:

集中荷载F1=q4l3/2=15.36×3.75/2=28.8KN

均布荷载:

q6=1.2q5=1.26KN/m

则集中荷载产生的弯矩(查等截面梁内力与变形表):

Mmax1=28.8×0.4+28.8×0.8+28.8×1.2+28.8×1.6+28.8×2.0+0.25×28.8×4.8=207.36KN·m

均布荷载产生的弯矩:

Mmax2=0.125ql2=0.125×1.26×4.82=3.63KN·m

则主梁产生的总弯矩:

Mmax=Mmax1+Mmax2=211KN·m

W=Mmax/f=211/215×103=981.4cm3<W3=1385cm3

集中荷载产生的挠度(查等截面梁内力与变形表):

ω3=28.8×((3×4.82-4×0.42)+(3×4.82-4×0.82)+(3×4.82-4×1.22)+(3×4.82-4×1.62)+(3×4.82-4×22))/24×2.1×105×22160+28.8×4.83/48×2.1×105×22160=9.4mm

均布荷载产生的挠度:

ω4=5ql4/384EI=5×1.26×4.84/384×2.1×105×22160=0.2mm

则主梁产生的总挠度

ω总=ω2+ω3=9.6mm<l/400=12mm

故双拼32a工字钢主梁受力满足要求。

4、圆钢受力验算

每条工字钢有四个吊点,故每个吊点所承受轴向拉力为:

FN=(28.8×13+1.26×5)/4=95.2KN

圆钢与钢管桩内部采用直角双面焊接,则圆钢及焊缝所受剪力为:

FQ=95.2/2=47.6KN

选用25mmQ235圆钢

抗拉强度验算:

σt=4.909×10-4×370×103=181.6KN﹥95.2KN;

抗剪强度验算:

σv=4.909×10-4×141×103=69.2KN﹥47.6KN

焊缝长度计算,取最小焊脚尺寸hf=8mm:

τf=N/(helw)=47600/(0.7×8lw)≤160N/mm2,得

lw≥54mm。

综上,选择25mmQ235圆钢,焊缝长度大于54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