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460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

县五化中心卫生院

项目主管单位:

县卫生局

4、建设地点及时间

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县五化镇五化中心卫生院所在地。

建设工期: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

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五化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新增病床数14张,总数达到32张。

楼房为二层框架结构。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整个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98.4万元,污水处理工程15万元,项目前期各项费用6.6万元。

7、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申请上级扶持100万元,地方自筹20万元。

8.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实施后,新增门诊、住院等医疗卫生用房800平方米,新增床位14张,病床总数达到32张。

解决了当地卫生院用房不足问题,可为当地16个行政村的3.53万人提供必要的就医治病场所,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为保障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五化卫生院可增加医疗收入38万元。

项目实施后,五化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与医疗救治水平大幅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群众可以得到“小病、多发病、慢性病、常见病不出中心卫生院”的基本卫生服务。

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更有利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得到基本保障。

第二节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五化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年,占地面积3277平方米,建筑面积1063平方米。

2010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理疗科及心电、B超、X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药房、公共卫生科等医技科室,有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中级职称的2人,初级职称的5人;有大专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4人。

医院编制床位数10张,实有床位数20张。

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药剂人员2人,检验人员1人,其他技术人员13人,管理人员1人,工勤人员3人。

主要医疗设备有:

200毫安X光机、数字心电图机、数字黑白B超诊断仪。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11项检测仪、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口腔综合治疗仪、经络通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

母婴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电动洗胃机等比较先进的诊断、抢救、治疗器械。

2010年度医院总收入为13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为35万元,药品收入91万元,其他收入11万元。

年末固定资产为62万元。

五化镇中心卫生院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外科能开展阑尾炎、疝气、剖腹产、肝、胆、脾、及各种骨科手术等,年手术病患平均70例以上。

内科对高血压、心血管、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比较好的诊疗手段。

卫生院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诚信单位”,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

五化中心卫生院位于当地人口密集区,周边村镇农业人口比重大,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频繁,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多发区,为使当地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提高疾病的就治条件,尽快对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节项目可研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赤峰市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3、县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卫生部等17部门《全国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6、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7、财政部等三部门《关于完善城镇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补偿政策的若干意见》。

8、卫生部关于《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

9、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10、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二、技术依据

1、《社会事业项目可研报告大纲》

2、依据国家计委(2001)1153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42】号

5、国家有关现行设计规范。

三、编制的范围

1、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通过投资规模、建筑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及配套设施的研究,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

3、通过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的合理性。

4、根据技术、劳动安全要求,提出建设和管理方案。

四、编制的原则

1、科学规划,达到资源合理配置;

2、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符合适用、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研究结论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精神,建设规模适当,建设条件和依托条件较好,项目技术方案先进、成熟、可靠、可行,项目建成运营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好,项目切实可行。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规模及建设内容指标

1.1

门诊病房综合楼

平方米

800

1.2

建筑物基础占地面积

平方米

440

1.3

新增病床数

14

总数达到32

2

总投资

万元

120

2.1

建筑工程费

万元

98.4

2.2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万元

6.6

2.3

污水处理系统费用

万元

15

3

资金筹措

万元

120

3.1

申请上级投资

万元

100

3.2

自筹资金

万元

20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健康问题成为人类最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十五”期间,中央政府给卫生事业投入资金192.81亿元,使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2006年我国医院的床位数扩展到350万张,比1999年增加40万张,全国医院总诊疗24.46亿人次,比1999年增加了12亿人次,住院治疗7906万人,比1999年增加了4500万人次,病床的使用率为64.9%。

国家卫生部近日公布了2003-2007年中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指出2003年以来,中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

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年71.4岁提高到2005年73岁,婴儿死亡率由2003年25.5‰下降到2007年15.3‰,孕产妇死亡率由2003年51.3/10万下降到2007年36.6/10万。

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医院的诊断治疗手段、水平和能力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

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首先是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也明确提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直辖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城市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

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财政管理。

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会性区卫生院(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200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措施,加快农村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其中之一,全面启动的乡镇卫生院建设,对拉动经济整体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县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增强基层卫生综合服务功能的良好机遇。

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软硬件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存在用房建设年代久远,房舍陈旧,设计落后,功能欠缺的问题。

本项目实施后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

当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增中央投资等扩大内需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

2、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

国务院2009年1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会议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普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

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中心卫生院建设。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为全面实现《意见》确定的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3、有效解决县乡镇基层卫生院门诊、住院用房不足问题。

五化中心卫生院覆盖16个行政村,约3.53万人,但医院目前医疗用房明显不足,本项目实施后,五化卫生院可以增加门诊、住院综合用房800平方米,缓解了用房不足问题。

4、方便群众就医看病。

近年来,由于基层卫生院用房不足,制约了卫生院的全面发展,影响了一些医疗设施的配置,同时医院的住院条件也比较落后,缺少必要的病床,群众就医、治病、住院显得十分拥挤,不便于群众就医,新综合门诊楼的建设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5、有效提升基层卫生院门诊治疗水平的需要。

建设基层卫生院后,将切实增加门诊用房和住院病房等业务用房,同时还可以更新、增添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改善卫生院的治疗条件,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

对五化中心卫生院进行扩建,符合当前卫生事业发展政策,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强,就医人数逐步增加

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肩负着两个乡镇的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重任,并且惠及周边地区,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就医人数还将逐步增加,中心卫生院的收益将会大幅度提高,为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五化中心卫生院在临床诊疗和服务等方面得到地方群众的信赖和认可

健康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形势下,加强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五化中心卫生院是全县基层卫生服务的前沿,从项目的生产条件看,该卫生院在综合诊疗方面将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在临床诊疗和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社区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其预防保健、医疗、可辐射周边地区,具有广阔发展的市场,为提高当地广大群众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先进的管理体制为项目提供了保障措施

五化中心卫生院在管理上引进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机制保障。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市场前景预测及需求分析

第一节市场前景预测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

中国为世界人口大国,医疗卫生市场潜在规模巨大,到2006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综合国力排世界前十名。

我国医疗总体规模达到43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5%左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这一数字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从人口角度看我国医疗卫生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

但我国人均公共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中央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188位,在世界上属于最低一档。

研究表明,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都要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高出一倍。

我国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4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费平均2619美元相比,相差65倍;在医疗产业发达的美国,年人均医疗消费达4271美元,为我国的130倍。

发达国家平均医疗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我国医疗消费总额仅占国民生产总值5.1%,比我国高出三倍。

我国2005年卫生占中央财政支出13%,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相当大差距。

总之,无论是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都表明我国医疗投入与中国的综合国力世界前10名的排名位置严重不相称。

这表明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投资的潜力较大。

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将快于一般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递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28.7元,比上年增加2.8元,提高2.2%;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4874.8元,比上年增加355.9元,提高7.9%.人均住院费用增加141.5元,提高3.1%。

2007年卫生总费用达到10488亿元,占GDP的4.82%,人均卫生费用781元。

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达25.7亿次,入院人数达8623万人。

与2003年比较,诊疗人次增加4.7亿人次,增长23%;入院人数增加2531万人,增长42%。

过去5年,中国病床使用率提高,平均住院日缩短,医师工作负荷增加。

2007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5.8人次,担负住院1.7床日,比2003年分别增加0.8人次、0.3床日。

全社会卫生总支出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为本项目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

三、老龄化将增加医疗保健方面的工作量

目前我国居民年龄结构已步入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老人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预计到2015年将占人口总数的14.9%。

老年人的比重大,增加了医疗保健方面的工作量,是医院患者增加、需求旺盛的原因之一。

四、工业化进程加快增加了医疗需求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但相应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滞后,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疑难病症增多,给医疗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增加了医疗需求。

五、就医环境的改善将提高收住率

县是自治区人口大县,全县总人口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本项目覆盖人口高达3.53万人,通过对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的扩建,改善了诊治的医疗条件,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将吸引大量患者前来就医。

第四章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场址概况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县五化镇,现五化中心卫生院所在地院内,位于院子的北侧。

中心卫生院南侧紧邻街路,东侧是耕地,西侧是民房,北侧为民房。

卫生院周边没有工业企业及其它污染源。

五化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3277平方米,全部为建设用地,现有建筑面积1063平方米,尚有空闲地2214平方米,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二、地形地貌

项目建设地点属于半山区半丘陵区,地势平坦,不属于地质构造带,没有地质断裂构造结构。

三、气候条件

项目场址地处我国南方寒冷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少雨,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其主要气象条件为:

极端最高温度38.7℃

极端最高低温-33.07℃

年平均降水量446.7mm

年平均蒸发量1671.0mm

年平均相对湿度55%

最大冻土深度189cm

最大风速32.7m/s

无霜期140天

四、工程地质条件

1.地层及岩层特征

拟建场地出露的及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地层(Q4al),岩性自上而下为:

杂填土:

杂色,不均匀,松散,稍湿,以粘土为主,包含大量的建筑和生活垃圾、瓦片、炉灰、沙粒,层厚0.8-1.0米。

粉土:

黄色,稍密—中密,湿,硬塑,具有高中等压缩程度。

厚度不大,分布较均匀。

中砂:

黄色,次圆,稍密,湿,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分选性、磨圆性均较好。

粉质粘土:

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可塑;具有中等压缩性。

分布较均匀,厚度较大。

在7米左右有一层中砂透镜体,厚度0.8米左右。

2.地下水

勘探期间勘探控制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据调查地下水型为潜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场地内未见其它不良地质现象,该区最大冻土深度1.8米。

3.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0.2g。

4.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

该建设场地内拟建建筑物基础为于粉土层之上,该土层属较好的天然持力层,场地内地基稳定,拟建场地适宜建筑。

五、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供电:

由临近的五化供电所供电;

供热:

由本院原有供热锅炉供给;

供水:

卫生院自备深水井1眼,供水设施已建设;

排水:

卫生院将新建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通讯:

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已普及;

交通:

通过城市道路与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第一节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国家的有关建设标准规定及建设规范要求,结合建设单位筹资能力及现实需要,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规模

1、建设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2、内部配套设施:

综合楼安全监控系统、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监控系统、通讯系统等。

3、公用设施:

建设给水、排水、供热、供电、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系统等。

二、建设内容

1、建设五化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新增病床14张,床位数达到32张。

满足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中55-50㎡/床的要求。

(五化中心卫生院辖区常住人口3.53万人,根据国家卫生院建设标准,每千人可设置0.6—1.2床位,每床位核定50—55㎡)。

2、配套及公用工程

(1)电力工程

(2)给水、排水工程

(3)采暖工程

(4)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工程

第六章规划布局及平面功能设计

第一节布局原则及特点

一、设计指导思想

五化中心卫生院的建筑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现代高效、因地制宜、注重环保”的原则,注重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应用现代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

二、设计原则

1、注重总体布置,充分注意地形条件与环境相协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和谐。

2、注重场地多功能性,有机组织人流及无障碍设计。

3、注重良好内部空间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视觉及环境的创造。

4、以人为本的原则,空间与建筑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

医患、人车等路线清楚,避免交叉感染。

5、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6、保证住院部、功能检查科室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

7、对废弃物的处理,做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根据不同用途的空间,统一设计风格却又彰显个性,并精心设计配置相关设施,集行政办公、医疗、预防、康复、急救等功能于一体。

9、有完整的绿化规划。

三、设计特点

五化中心卫生院扩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成后卫生院总床位数可达到32床,该规划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场地交通

根据要求,中心卫生院总入口距道路中心要超过30M,满足规范要求,避免与外部交通的相互干扰;保证临时停车和出车流线顺畅。

2、对新建的业务用房功能进行规划、协调和统一,使其按照新规划的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功能配套和完善。

3、充分考虑了中心卫生院的辅助配套设施和用房的整体安排。

4、在新建业务用房的体形组合上综合考虑了功能分区之间采光通风以及平面设计。

5、新建的业务用房中多以南北向布置,争取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日照条件。

使建筑的主体对于人流有一定的迎合关系,尽量体现总体设计思路。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县五化卫生院综合楼建筑面积1800㎡,共二层,框架结构。

楼高8.1m,每层高3.8m,基础0.5米。

该建筑主体外形沿街道走向,分为理疗区和病房区位,各层相连接。

楼宽15米,楼长26.7米。

建筑基础占地面积440平方米。

新建综合楼布局位于现五化中心卫生院院子的北侧。

详见附图:

五化中心卫生院平面布置图。

第三节内部功能布局

五化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内设理疗室、病房、合作医疗、预防保健、走廊、水房及卫生间等,各功能区面积满足《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

功能区面积详见下表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平方米)

1

病房(手术室、医护办等)

330

2

理疗室

130

3

药品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