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230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docx

南农农病题解汇总

水稻病害

1、近年来,我国稻瘟病的发生比较严重,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

解答要点: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繁多,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易于丧失,因此,选育广谱抗性、慢瘟性的优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的主攻目标。

引进和利用现成的抗病品种,应考虑对本地稻瘟病菌优势的抗性,在品种布局上,要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实行品种搭配种植或轮换种植。

(2)加强栽培管理:

根据水稻生长发育规律,合理施肥,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要求。

(3)种子处理:

带有稻瘟病菌的稻种可引起苗瘟病。

因此,选用无病种子和对带病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是减轻病害发生的措施之一。

(4)药剂浸秧:

移栽时用药剂浸秧可减轻和推迟大田叶瘟的发生。

浸秧药剂:

20%三环唑1:

700倍液浸秧把一分钟,取出堆闷半小时后栽插。

(5)药剂防治:

根据病害预测和田间调查及时对发病田进行药剂防治。

2、影响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解答要点:

(1)品种: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一般籼稻比粳稻抗病。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也不同,通常在分蘖盛期和始穗期最易感病。

在植株形态方面,宽叶型稻株比窄叶型稻株感病。

稻株组织柔嫩,细胞硅化程度低,抗侵入能力差。

(2)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中对病害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其次是光照和风。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病菌的生长繁殖和植株的抗病力。

稻瘟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90%以上,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发病。

(3)水肥管理: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有利于发病。

长期深灌、串灌、漫灌的稻田发病重。

3、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哪些?

解答要点:

该病受环境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可引起几种不同的症状。

(1)典型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大多数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黄绿色或暗绿色,后沿叶缘或中脉向下扩大,甚至可扩展至整个叶片。

病部和健部交界处有黄褐色界线,并呈波纹状。

病斑初为黄色或红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干枯,故称为白叶枯病。

潮湿时病部渗出黄色珠状菌脓。

(2)急性症状:

在多肥、品种高感病和温湿度有利于发病时,病叶产生暗绿色病斑并迅速扩展,使叶片变为灰绿色,向内卷曲青枯,病部有黄色珠状菌脓溢滴。

(3)凋萎型:

秧田后期和本田分蘖期,病株最明显的症状是心叶或心叶下1~2片叶失水,并向内紧卷不能张开,最后枯死像螟虫为害的枯心苗。

病势继续扩展,可使主茎及分蘖相继凋萎。

孕穗期发生,还可造成死孕穗。

(4)黄叶型:

病株新叶均匀褪黄或呈黄色或黄绿色的宽条斑,但老叶仍保持绿色。

4、如何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解答要点:

防治应以采用无病田留种和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不带菌的种子,对防止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2)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当前已选育出不少的抗病品种或杂交稻。

(2)防止秧苗带病进大田。

除采用无病种子外,还应注意清除秧田周围的病稻草,不用病稻秆扎秧及覆盖,防止秧田受淹没。

(3)防止过施、偏施和迟施氮肥,注意磷钾肥配合。

(4)加强排灌管理:

防止病田的灌溉水灌人无病田,特别注意避免秧田或本田受淹没。

(3)药剂防治:

当发现少数病株时应及时防治,20%或25%噻枯挫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

5、水稻纹枯病主要症状是什么?

怎样才能有效防治?

解答要点:

1、症状:

该病一般在分蘖期到抽穗期盛发,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长椭圆形的纹状病斑。

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水浸状半透明。

以后病斑逐渐增多,相互连成一片不规则的云纹,向稻株上部发展。

病部表面可形成由菌丝集结交织成的菌核。

2、防治:

(1)打捞菌核:

应在灌水整田栽培前,捞去下风头田边、田角水面的浪渣,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菌核。

(2)加强肥水管理:

施足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灌排做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长穗。

(3)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为井岗霉素50单位溶液,即5万单位的商品加水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稻瘟病病斑上形成的孢子即使有水滴也不发芽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要点:

稻瘟病菌可分泌吡啶羧酸,吡啶羧酸在高浓度时可抑制分生孢子萌发。

7、简述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染过程。

解答要点:

初侵染病菌→释放灌溉水中→达到秧苗→根围赋活→稻株基部→侵入叶鞘气孔并在此增殖→释放水中→并经风雨传到叶片→从水孔、伤口侵入→到达导管→引起发病。

8、简述暴风雨与洪水之后易发生水稻白叶枯病的原因。

解答要点:

(1)风雨造成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传播。

(2)风雨造成水稻叶片相互摩擦,形成伤口,利于病菌的侵入。

(3)暴风雨造成水稻植株的抗性下降。

9、水稻稻曲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解答要点:

稻曲病主要危害谷粒。

轻则在一穗中出现1~5粒病粒,重则多达数十粒,病穗率可高达10%以上。

病粒比正常谷粒大3~4倍,整个病粒被菌丝块包围,颜色初呈橙黄,后转墨绿;表面初呈平滑,后显粗糙龟裂,其上布满黑粉状物,此即为病菌厚垣袍子。

10、简述水稻恶苗病的主要特征。

解答要点:

水稻恶苗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病苗表现徒长,植株细弱,叶片、叶鞘狭长,呈淡黄绿色,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少。

有些病秧苗在移栽前后不久死去,枯死病苗靠近地表部分产生红色或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移栽后,病苗症状与病秧苗症状相似,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鞘,剥开叶鞘,可见茎上有褐色条斑,节部呈褐色,病茎内有白色蛛丝状菌丝,病株近地面的几个茎节上长出倒生的不定根,以后茎秆逐渐腐烂,叶片自上而下干枯,植株多在孕穗期枯死。

1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症状是什么?

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解答要点:

症状:

叶片上的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至黄褐色纤细条斑,其上生出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病斑可以发生在叶面的任何部位,严重时病斑增多而联合,局部呈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外观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检视,仍可看出是由许多半透明的小条斑融合而成的。

发病严重时,稻株矮缩,叶片卷曲。

防治:

防止细菌性条斑病必须加强检疫,杜绝菌种来源,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和及时喷药防治等。

12、简述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染过程。

解答要点:

越冬病菌随流水传播到秧苗。

稻根的分泌物可吸引周围的病菌向根际聚集或使生长停滞的病菌活化增殖,然后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或茎基和根部的伤口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新伤口较老伤口更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通过通水组织达到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叶枯型症状,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的伤口侵入时,可通过维管束中的增殖而扩展到其他部位,引起系统性侵染,使稻株出现凋萎型症状。

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增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13、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解答要点: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受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栽培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菌源数量:

田间菌核数量与病害初期发病轻重关系密切。

(2)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3)栽培技术:

氮肥施用量与病害发生程度关系密切。

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蔓延。

(4)品种和生育期:

水稻品种间的抗性有一定差别,但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其抗病性一般规律为:

籼稻最抗病,粳稻次之,糯稻最感病,窄叶高感品种较阔叶矮秆品种抗病,此外,一般迟熟品种最抗病,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最感病。

小麦病害

1、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解答要点:

三种锈病在发病初期都在植株上形成褪绿黄斑,以后长出粉堆,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又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条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鲜黄色,窄小至椭圆形粉堆,成株期排列成行,与叶脉平行,幼苗期不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主要发生在叶上,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叶锈病夏孢子堆为小型橙黄色,圆形至长圆形粉堆,不规则散生,孢子堆四周表皮开裂,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上很少。

秆锈病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深褐色粉堆,不规则散生于茎秆和叶鞘上,常数个堆愈合成大斑,孢子堆周围可见破裂翻卷的表皮。

秆锈病夏孢子堆穿透叶背能力强,同一个孢子堆,叶背的粉堆较叶面出现的粉堆大。

叶锈病孢子堆则多不穿透叶背。

可简单地记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块大红斑”。

2、小麦三种锈病病原有何区别?

解答要点:

三种锈病的病原菌都同属于担子菌。

均为专性寄生性真菌。

3种病菌夏孢子都是单细胞,表面有细刺。

条锈菌球形鲜黄色,叶锈菌近球形橙黄色,秆锈菌长椭圆形,暗橙黄色。

三种锈菌冬孢子都是双细胞,棍棒状或近纺锤形。

3、小麦条锈病发生于流行主要取决于哪些条件?

解答要点:

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的抗病性、环境条件。

4、小麦赤霉病症状有何特点?

解答要点:

小麦赤霉病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等。

(1)穗腐:

初在小穗颖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和穗子,严重时整个小穗或穗子后期全部枯死,呈灰褐色。

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后期穗部出现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

(2)苗枯:

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残苗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3)茎腐:

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变软腐烂,植株枯萎。

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5、小麦赤霉病病原有何特点?

解答要点:

该病由子囊菌亚门的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zeae(Schw.)Petch.]侵染所致,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属[Fusariumspp.],已知有17个种和变种,其中以禾谷类镰刀菌[F.graminearumSchw.]为主要。

病菌有性态子囊壳近圆锥形,蓝黑色,大小(100~250)微米×(150~300)微米;子囊棒状,无色,大小(37~90)微米×(8~15)微米。

子囊孢子纺锤形,稍弯曲,多胞(3横膈居多),无色,大小(16~33)微米X(3~6)微米。

子囊壳形成适温为15~20℃,子囊孢子萌发适温为25~30℃,并需相对湿度大于80%的高湿度。

6、小麦腥黑穗病症状有何特点?

解答要点:

病株较健株矮,分蘖增多。

病穗较短且颜色较深,初为灰绿色,后为灰白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

病粒较健粒粗短,初为暗绿色,后呈淡灰色,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膜,里面充满鱼腥味的黑粉。

7、小麦散黑穗病症状有何特点?

解答要点:

主要发生在穗部,最先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变为黑粉,也有少数小穗仍健全,留在穗子的上半部。

病株比健株稍矮,但抽穗略早。

8、简述小麦白粉病症状。

解答要点:

小麦白粉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通常叶面病斑多于叶背,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受害重,典型病状为病部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

组织受侵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成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或不规则形霉斑,表面呈粉状(分生孢子),严重时粉状霉层覆盖叶片大部分或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mm左右,后期霉层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

霉层下面及周围的寄主组织褪绿。

病叶早期黄化、卷曲并枯死。

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

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

9、简述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解答要点: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小麦发芽后,芽鞘受害病菌侵染后变褐色死亡。

幼苗一出土,其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在3~4片叶时表现症状。

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

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

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周围有明显的棕褐色黄圈,茎部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至草黄色,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剑叶,可形成青褐色至黄褐色花秆,叶鞘及叶片早枯。

麦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但黄色至黄褐色,最后形成许多散生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直径1~2mm的小颗粒状物(菌核)。

菌核由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

病菌亦可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坏,根部呈褐色干腐。

重病苗死亡。

10、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小麦三种锈病?

解答要点: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密切注意品种抗病性的变化,发现丧失抗性时应及时更换新品种。

(2)搞好农业防治,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适期推迟播种,减少秋苗发病程度,降低越冬基数,避免群体过大,特别要防止偏多偏晚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料,发病后及时灌水。

(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可选用种子重量的0.2%的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乳油拌种,当大田锈病病叶率达到5%时,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每亩30ml,或15%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

11、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粉)病?

解答要点:

小麦黑穗(粉)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

防治这些病害应采取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主,农业防治和抗病品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

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是我国进境的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进入我国。

(2)种子处理:

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2%立克锈拌种剂10~15克,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千克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4)农业防治:

春麦不宜播种过早,冬麦不宜播种过迟。

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作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侵染机会。

冬麦提倡在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铵一次,可满足整个生长季节需要,减少发病。

(5)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12、制定一个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综合方案。

解答要点:

采取以消灭菌源为前提,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

根据测报实行化学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

具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

目前虽然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但中抗品种在防病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如宁8026、8017。

全国鉴定比较抗病的品种和品系有苏麦3号、望水白等,可以作为抗源材料,经品种间杂交、系统选育、辐射选育、远缘杂交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培养抗病品种。

(2)消灭越冬菌源:

清除田间稻麦桩、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并结合防治黑穗病等进行播种前的种子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

因地制宜调整播期,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整治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根系早衰。

(4)加强测报,抓住关键时期喷药保护:

应按当地小麦抽穗前后的天气、苗情和病情进行合理安排,以抓好首次施药保穗为重点。

1、黄瓜霜霉病主要症状是什么?

解答要点: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卷须和花梗。

出土不久的幼苗子叶感病后正面出现不均匀的褪绿黄化,以后变成不规则的枯黄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一层稀疏的紫黑色霉层,叶片很快干枯,幼苗死亡。

多数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以后,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发病。

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背面出现水渍状多角形病斑,或者叶片正反两面均出现多角形水渍状病斑,病斑发展后叶片正面为褐色多角形病斑,外圈仍为黄绿色,病健交界模糊,潮湿时叶背病斑处产生紫黑色霉层,后期变成黑色霉层。

空气干燥时病斑易碎裂,空气潮湿时则易腐烂。

2、白菜霜霉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解答要点: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面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病斑变成褐色时,整张叶片变黄,随着叶片的衰老,病斑逐渐干枯,大白菜包心期后,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严重时只剩下心叶球。

3、简述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主要特征。

解答要点:

软腐病的症状因受害组织和环境条件的不同略有差异,一般柔嫩多汁的组织受侵染后多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渐呈明显的水渍状。

颜色由淡黄色、灰色至灰褐色,最后组织粘滑软腐,并有恶臭。

坚实少汁的组织受侵染后病斑多呈水渍状,先淡褐色,后变褐色,逐渐腐烂,最后病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

4、瓜类疫病的病原有何特征?

解答要点:

瓜类疫病的病原是甜瓜疫霉[PhytophthoramelonisKalsura],病菌的孢囊梗简单,与菌丝无明显分化,宽1.5~3.0微米,长可达100微米。

孢子囊无色,卵圆形,其大小差异很大。

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表面较平滑,直径10.7~35.7微米。

此外病菌还可产生淡黄色近球形的厚壁孢子,病菌生长发育要求高湿度和28~30℃较高的温度。

5、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茄科蔬菜青枯病?

解答要点:

茄科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

(1)选育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属:

抗病品种是目前控制茄科蔬菜青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适当调节播种期:

茄科蔬菜青枯病属高温型病害,通过调节作物的播种期,避过高温季节,避开青枯病发病高峰,可以大大减轻青枯病发生。

(3)通过轮作等进行栽培防病:

青枯病菌的寄主范围较广,若采取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特别是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则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因此也是防治青枯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4)采用无病床土和营养钵育苗:

由于青枯菌多从植物的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植物体内的维管束组织中扩展,造成导管堵塞、植株萎蔫,因此采用无病床土和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对减轻病害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5)进行微生物和生态防治:

目前,微生物和生态防治已成为青枯病防治研究的热点。

(6)调节土壤酸碱度:

青枯菌最适的pH为6.6,通常微酸性土壤有利于青枯病发生。

(7)嫁接防病。

(8)药剂防治:

茄科蔬菜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目前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也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药剂。

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4%络氨铜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有一些防治作用。

6、简述十字花科软腐病的侵染来源,发病条件。

解答要点:

十字花科蔬菜田间软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菜窖附近的病残体、带有病残体的土壤和堆肥、带菌越冬的媒介昆虫以及田间其他寄主植物等,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

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及影响寄主愈伤能力的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此外,与寄主的抗病性也有关。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以多雨与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多雨有利病害的传播、发生。

(2)虫害:

昆虫危害可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同时昆虫体内、外均携带病菌,直接起到了传播和接种病菌的作用。

(3)栽培管理:

地质条件差,栽培管理失当是引起病害的重要因素。

(4)白菜的伤口种类: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后,在较适宜的条件下发展迅速,损失最大,病菌从机械伤口侵入引起的发病损失小。

(5)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

软腐病菌只有通过伤口才能侵入寄主,因此伤口愈伤能力越强的植株其发病程度也就低。

(6)品种的抗病性:

白菜品种间对软腐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

7、简述蔬菜根结线虫的一般症状特点。

解答要点: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株地下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被害植株根部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瘤状物,即根瘤或根结,其大小因寄主和根结线虫的种类不同而异,最小的根结肉眼可见,呈微肿状,较大的如蚕豆大小甚至更大,有时数个根瘤成串珠状,根结颜色初期与健根相同,表面光滑,发病中、后期,大型根结表面粗糙,最后变褐色,易腐烂,剖视根结,可见许多柠檬形的雌虫,有时可见蠕虫形的雄虫。

受害植株地上部通常表现为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叶片褪绿黄化,结果少且小,品质变劣,严重时整个植株逐渐萎蔫死亡。

8、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

解答要点:

(1)抗病品种:

使用抗、耐病品种是最经济的防治措施。

(2)轮作:

轮作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

因为线虫在淹水状态下不侵染植物,淹水数月后,绝大多数线虫会死亡。

(3)热力处理:

温水处理携带线虫的植物材料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技术。

(4)化学防治:

将杀线虫剂施入土中,使药剂挥发,达到熏蒸土壤而杀死线虫的目的。

9、影响黄瓜疫病病害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对该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解答要点:

黄瓜疫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关,其中以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影响最大。

防治黄瓜疫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具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疫病流行区应选用津杂3号和津研5号等津杂系统和津研系统抗病品种,尽可能的淘汰高感的地方品种。

(2)推广高畦种植:

这种沟渠配套的栽培方式,便于小水灌溉和及时排除雨后积水,不利于病菌的传播蔓延。

(3)及时喷药保护:

低洼田块出现病株时或下雨之前应及时喷药保护。

10、番茄早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解答要点:

病菌可危害叶、茎、花、果。

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圈,中部出现同心轮纹,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且凹陷,直径10~20厘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11、防治番茄早疫病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解答要点:

(1)发病重的田块,应与其它蔬菜或经济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加强培育管理,应注意大棚的保温和通风,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及时拔除病株等。

(3)药剂防治:

(1)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千克,隔7~9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3~4次。

(2)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

12、影响茄科蔬菜青枯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解答要点:

青枯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和影响寄主抗性及田间小气候条件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1)温、湿度:

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适于此病的发生。

(2)栽培管理:

一般高畦种植的田块排水良好,发病轻,低畦种植的田块排水不畅,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不同抗性品种根表的菌体附着量相近,但根内菌量随品种抗性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13、保护地茄科蔬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解答要点:

根据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采取以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定植后选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