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0825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x

6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911年~公元1948年

公元1911年

●出生于波兰的美国生化学家C.芬克在英国从米糠中分离出具有活性的抗脚气病的白色晶体,并将这类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命名为维生素。

这是首次明确提出“维生素”这一概念。

●RousP.发现鸟类致瘤病毒。

公元1912年

●英国生化学家F.G.霍普金斯用实验肯定了维生素的存在,并提出营养缺乏症的概念。

●德国生化学家O.瓦尔堡证明在细胞中有一种激活氧的呼吸酶,并发现氰化物能抑制这种酶的活性,提出呼吸作用需要铁参加。

●提出生物氧化为脱氢作用。

●MorganT.H.发现雄果蝇某些基因的完全连锁。

公元1913年

●提出酶动力学理论。

●SturtevantA.H.创用三点测交法并建立连锁距离的概念。

●BridgesC.B.发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现象,确证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公元1914年

●美国生化学家E.R.肯德尔分离出纯的甲状腺素。

●在英国曼彻斯特,首次利用细菌处理下水道。

●指出生物氧化由铁激活氧而来。

公元1915年

●美国生物学家T.H.摩尔根和他的学生A.H.斯特蒂文特、C.B.布里奇斯用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大量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发现基因的连锁和交换现象,出版了《孟德尔遗传原理》,补充发展了孟德尔定律,提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德国化学家R.M.维尔施泰特发现在叶绿素分子中镁离子间4个氮原子相连,而氮则分别位于4个闭环的烃链上,从而提出了镁在叶绿素分子中的地位同铁在血红素分子中的地位相当。

●英国微生物学家F.W.特沃特发现了溶菌现象。

1917年法国出生的加拿大人F.H.德埃雷尔将这种溶菌因素命名为噬菌体。

●TwortF.W.分离病毒。

●美国营养学家E.V.麦科勒姆发现维生素A,1922年E.V.麦科勒姆等又发现维生素D,并证明其与软骨病有关。

他还把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大类。

●激素与肿瘤(Hormonesandcancer)

激素与肿瘤(Hormonesandcancer),激素可以影响一些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已被我们普遍接受,然而,从最早观察到激素对一些癌症病人有益到发展成以内分泌器官为靶标的第一种药物,已经经历了一百年。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激素有助于一些癌症的治疗,而对雌二醇和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已产生了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进展。

1915年,AbbieLathrop和LeoLoeb首次提出激素和肿瘤的发生有关,他们对黄体酮和癌症关系的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直到八年之后,EdgarAllen和EdwardDoisy才鉴定出黄体分泌的那种物质是雌二醇。

接下来的25年中,AbrahamLilienfeld等人研究了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癌的关系,提出雌二醇是一种致癌物。

ElwoodJensen于1958年发现了雌二醇受体(ER),1971年他的一项研究(肾上腺切除术对人类乳腺癌的影响)是该领域的一场大革命,提出抗雌二醇化合物可以作为避孕药,并促进了制药业的发展。

MichaelHarper和ArthurWalpole于1967年研究并详细描述了ICI,46,474(它莫酚)等避孕药,但是直到V.CraigJordan的研究才使这些药物被临床采纳。

1992年,BernardFisher及其同事对它莫酚作为乳腺癌外科手术辅助药物的研究才明确了它莫酚可以预防人类乳腺癌的发生。

从此,它莫酚作为不同肿瘤类型的选择性用药纷纷展开,这些药物的成功发展是该领域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公元1916年

●德国植物学家H.温克勒研究发现,番茄同龙葵嫁接后,在切断处生长出的芽,是四倍体。

这是一个用人工方法取得的体细胞异源四倍体(嵌合体)。

公元1917年

●丹麦植物学家O.温厄提出了自然界的四倍体植物是由二倍体突变而成的理论。

●美国遗传学家D.F.琼斯建立了使玉米高产的双杂交育种法,这是根据1908年美国遗传学家G.H.沙尔发现的由于自交变弱的品种,通过杂交可以恢复优势的事实提出来的。

●BridgesC.B.发现果蝇染色体的缺失。

●CarothersE.E.发现蚱蜢异型染色体,证明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公元1918年

●德国胚胎学家H.施佩曼发现了胚胎诱导作用和在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 (organizer)效应。

●MullerH.J.发现平衡致死。

公元1918~1921年

●中国植物学家钟观光(1868~1940)用了约四年时间采集植物标本,足迹遍及华北、长江流域及华南的11个省,采得标本约16000余种,此后,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用现代科学分类标记的标本馆。

公元1919年

●首次在出版物上出现“生物技术”一词。

●BridgesC.B.发现染色体的重复。

公元1920年

●Evans和Long发现基因组。

●德国生物学家J.von于克斯屈尔发表《理论生物学》把环境概念引入生态学。

●BlakesleeA.F.在曼陀罗中发现各种三体,证明各染色体遗传效应的不同。

公元1921年

●出生于德国,后来到美国的动物学家/遗传学家GoldschmidtR.B.(R.B.戈德施米特)发表关于桦尺蛾(Bistonbetularia)的“工业黑化”(industrialmelanism)研究的第一篇文章。

这是一项持续25年之久,首次揭示有关工业黑化和生物演化的关系,阐述了自然选择进化理论。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生理学家O.勒维在德国用实验证明,刺激迷走神经后,产生一种使心跳减缓的物质,称迷走神经物质。

●中国生物学家秉志(1886~1965)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东南大学前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学的生物系(不包括外国教会在中国办的大学)。

公元1922年

●加拿大生理学家F.G.班廷和C.H.贝斯特提取出纯胰岛素。

●中国科学社委托动物学家秉志、植物学家胡先骕和杨铨(杏佛)三人筹建的第一个中国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于1922年8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

公元1923年

●阿根廷生理学家B.A.奥塞发现垂体前叶对糖代谢,特别是对糖尿病的影响,第一次发现垂体对激素的控制功能。

●瑞典物理化学家T.斯韦德贝里研制出第一台超速离心机。

●美国生化学家E.A.多伊西分离出雌性激素。

●BridgesC.B.发现染色体易位。

公元1924年

●德国细胞学家福尔根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FenlgenR.和RossenbeckH.发明了特异性DNA染色法,即Feulgen染色法。

●苏联生化学家А.И.奥帕林的《生命起源》出版,提出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

●波兰出生的英国生物化学家D.基林发现细胞色素。

1927年又提出生物氧化过程电子传递的初步设想。

公元1925年

●美国细胞学家E.B.威尔逊所著的《发育和遗传中的细胞》一书出版,这是他的《细胞学》(1896)一书的第三版,但在内容上作了重大修改和充实。

该书总结了经典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并努力在细胞水平上胚胎学和遗传学融汇在一起。

●中国生理学家蔡翘发现,在美洲袋鼠的中脑结构上,有一个视觉与眼球运动的功能部位,顶盖前核,又称“蔡氏区”。

●SturteventA.H.分析果蝇的棒眼基因,发现位置效应。

●BernsteinF.对ABO血型提出复等位基因控制学说。

公元1926年

●瑞典生化学家A.蒂塞利乌斯同T.斯韦德贝里共同建立电泳法。

●分离出第一个维生素,抗神经炎素(维生素B1)

●美国生物化学家JamesBSumner(J.B.萨姆纳)第一个制备获得了一种纯酶的结晶,即尿素酶的结晶,并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SturtvantA.H.发现染色体倒位现象。

●T.H.摩尔根的《基因论》出版(1928年修订)。

系统地阐述了遗传学在细胞水平上的基因理论。

●在英国生理学家/药理学家H.H.戴尔的建议下,德国药理学家O.勒维在自己于1921年发现迷走神经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毒扁豆碱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发现在刺激蛙心迷走神经后,有加强和延长乙酰胆碱的效果,从而证明乙酰胆碱是神经传导的化学递质。

30年代H.H.戴尔作了一系列神经/肌肉方面的研究,证明乙酰胆碱是内脏及横纹肌上神经传导的化学递质,对突触传递的化学学说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公元1927年

●美国遗传学家MullerH.J.(H.J.缪勒)发现,X射线照射可以诱使遗传基因发生突变。

●英国生态学家C.S.埃尔顿所著的《动物生态学》一书出版,强调应对种群进行独立研究。

他们的研究工作为种群生态学打下了基础。

●美国遗传学家H.J.马勒发表了用X射线照射果蝇的人工诱发突变的实验报告。

公元1928年

●英国微生物学家FlemingA.(A.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使人类征服了当时的第一死亡原因,细菌感染。

●GriffithF.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

●欧洲开始将Bacillusthuringiensis(Bt)应用于试验,1938年法国首次将生物杀虫剂商业化。

●Karpechenko将萝卜和甘蓝杂交,首次产生不同种的子代。

●中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及其合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素食与荤食动物的比较研究,证明素食动物在生长、发育等方面差,植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低于动物蛋白等。

他们还编制出了中国最早的《食物成分表》。

●荷兰出生的美国植物生理学家F.W.温特首次发现生长素

●中国生理学家朱鹤年的研究表明,美洲袋鼠间脑的室旁核具有神经分泌的特征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生物学家L.von贝塔兰菲著的《现代发展理论》和在1932年著的《理论生物学》阐述了一切生物是一种在时空上有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自然系统。

●俄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列文发现,核酸碱基的主要成份是腺膘呤、鸟膘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公元1929年

●美国生化学家C.E.科里夫妇发现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和血糖之间的转化,后称科里循环。

●德国化学家A.布特南特提取制备出雄性激素的结晶。

●俄裔美国生物化学家D.A.列文发现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之分,但他提出的“四核苷酸结构假说”是错误的。

●德国生化学家C.H.菲斯克、Y.萨巴-罗和K.洛曼从肌肉提取液中发现并分离出活性磷酸ATP,1935年K.洛曼又阐明了ATP的化学结构。

●鉴定出“呼吸酶类”为血红素化合物。

●中国植物学家李继侗和殷宏章研究发现,光照改变对光合作用速率的瞬间效应。

并得出准确的曲线图。

●中国古生物、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约50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及用火遗迹,对研究人类起源有重大意义。

1927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加拿大籍人类学家步达生曾鉴定在该处发现的臼窑化石为一人类新属,并定名为北京猿人(Sinanthropuspekinensis)

公元1929~1934年

●分离出四种类固醇激素。

公元1930年

●美国国会通过植物专利法案。

●JohnH.Northrop制备了胃蛋白酶结晶和胰蛋白酶结晶。

●英国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FisherR.A.(R.A.费希尔)的《自然选择的遗传原理》一书出版,开始把孟德尔遗传学与自然选择理论结合起来,奠定了群体遗传学的基础。

公元1931年

●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现象是由于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是在蛋白质分子中紧紧缠绕的多肽链变为松散状态的结果,据此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

●CrightonH.B.和McClintockB.以玉米为材料证明了染色体的交换重组。

●SternC.以果蝇为材料证明了染色体的交换重组。

●WrightS发表了《孟德尔群体中的进化》,构筑了群体遗传学的部分基础理论。

公元1932年

●德国物理学家M.克诺尔和E.鲁斯卡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模型。

1933年鲁斯卡改进的模型被认为是现代电子显微镜的原型。

●德国生化学家HansA.Krebs(H.A.克雷布斯)同他的助手KurtHenseleit(K.亨斯莱特)发现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即尿素循环。

●美国化学家H.C.尤里发现氘。

开始了用重元素同位素标记代谢物,进行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研究。

●中国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研究发现,细胞色素氧化酶在植物中的存在及其作用。

●中国生理学家冯德培在肌肉放热的研究中,发现了肌肉的“静息代谢能”因肌肉拉长而增加的现象,被称为“冯氏效应”。

1936~1940年间,他在中国又开创了神经肌肉接头这一重要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物理、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

公元1933年

●美国遗传学家PainterT.S.(T.S.佩因特)研究发现了果蝇唾腺细胞的巨大染色体,为制作详细的染色体图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材料。

●杂交玉米商业化。

至1945年,杂交玉米已经占美国玉米生产总量的78%。

●TiseliusA.W.K.发明电泳的方法。

公元1934年

●挪威生化学家J.A.福林发现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所致。

●加拿大出生的美国解剖学家R.R.本斯利从豚鼠肝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开创了细胞器的研究时代。

●德国微生物学家SchlesingerM.(M.施莱辛格)研究证明,噬菌体由DNA与蛋白质组成。

公元1935年

●德国生化学家G.G.埃姆布登、O.迈尔霍夫和J.K.帕尔纳斯等阐明了糖原酵解过程的全部12个步骤。

●美国生化学家W.M.斯坦利分离并结晶出烟草花叶病毒。

这是第一个被分离并获得结晶的病毒。

●奥地利动物学家/个体生态学家K.Z.洛伦茨发表他的论著《痕迹》,发现动物的本能有些是遗传的,而另一些则是早期生活留下的印痕。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坦斯利提出了“生态系统”(SystemsEcology)的概念。

●匈牙利放射化学家兼生物化学家G.C.de海韦希制得人工放射性磷,开始了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进行生物化学研究。

●BeadleG.W.和EphrussiB.揭示出果蝇眼色遗传的生化机制。

公元1936年

●德国微生物学家M.施莱辛格研究报道,噬菌体的化学成分约含有等量的蛋白质和DNA。

●认识到维生素为辅酶的组成成分。

●美国化学家A.E.米尔斯基和L.C.波林发展了氢键理论,并提出氢键在蛋白质结构中起着使多肽键形成稳定构形的作用。

当变性时,这种氢键被破坏,构形也随之被破坏。

●SternC.发现有丝分裂重组。

公元1937年

●俄国血统的美国遗传学和进化论学家DobzhanskyT.(T.多布然斯基)发表他的论著《遗传学和物种起源》,把细胞遗传学同进化论相结合,建立了“综合进化论”。

●HansA.Krebs(H.A.克雷布斯)在英国提出了机体物质能量代谢的公共途径模式“柠檬酸循环”的设想,1940年H.A.克雷布斯又用实验进行了证实了三羧酸循环机制。

●中国生理学家张锡钧创立“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假说,开辟了神经对垂体内分泌调节作用的研究。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

肿瘤干细胞的观点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广泛认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分离出这些细胞。

实际上,我们对CSC的多数理解都源于造血恶性肿瘤的研究。

1937年,UacobFurth首次提到了CSC,当时,对白血病源于病毒还是细胞存在争议,但是他们首次发明了定量方法来测量克隆潜能。

RobertBruce和HugoVanderGaag运用集落形成实验(CFU-S)使CSC的概念明确化。

然而,直到1994年,JohnDick及其同事分离并纯化出了CSC。

目前对实体瘤的研究使CSC的观念不再局限于造血恶性肿瘤。

实体瘤干细胞的分离使研究者更加坚信癌症治疗的真正的靶不是肿瘤细胞的混合群落,而是少数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CSC。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阐明CSC的调节机制。

公元1938年

●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在理事会年终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分子生物”这一概念。

从此,“分子生物学”一词得到应用。

●美国的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比德尔与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提出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起作用的理论。

●发现了转氨基作用。

●SonnebornT.M.发现了草履虫的杀伤因子。

●AstburuW.T.和BellF.D.首次发表了他们的脱氧核糖核酸的X光衍射研究结果。

●BernalJ.D.、FankuchenI.和PerutzM.发表了他们的胰蛋白酶和血红蛋白的X光衍射研究结果。

公元1939年

●CyrusH.Fiske、YellapragadaSubbarow和KarlLohman分别发现了ATP,发现了氧化磷酸化作用。

●EllisM.L.和DelbruckM.揭示了噬菌体的生长情况。

●血管发生(Angiogenesis)

1939年,GordonIde和他的同事在研究肿瘤周围的血管时提出肿瘤组织本省可能会产生一种血管生长刺激物质。

1945年,GlennAlgire等从动力学上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血供不足的情况下肿瘤不能有效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血供系统来治疗肿瘤。

1968年,MelvinGreenblatt和PhilippeShubik证实Ide提出的血管生长刺激物质确实存在,而且在理论上也能鉴定出来。

JudahFolkman等于1971年从肿瘤萃取液中分离出了肿瘤血管生成因子TAF,并提出如果抑制了TAF的活性可以阻滞恶性肿瘤的生长,这使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潮再次升起。

但是,直到18年以后,NapoleoneFerrara才纯化并鉴定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随后克隆并进行了功能上的研究,而且,他们用封闭性抗体为VEGF刺激肿瘤血管发生和生长提供了最终的证据。

基于这些研究,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单抗来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公元1940年

●英国植物生理学家R.希尔检测到离体叶绿体的放氧反应。

●英籍奥地利裔病理学家H.W.弗洛里和英籍德国裔生化学家E.B.钱恩等成功地制备了浓缩的青霉素提取液。

●英国生物化学家A.J.P.马丁和R.L.M.辛格建立色层析法,后来又发展为纸层析法。

●PaulingL.和DelbruckM.发表论文阐明量子力学理论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公元1941年

●“遗传工程”一词得到应用。

●美籍德国血统生化学家FritzA.Lipmann(F.A.李普曼)提出了具有高效传递化学能的高能磷酸键这一概念,认识到ATP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是“高能磷酸化合物”,提出了ATP循环学说。

●美国生化遗传学家BeadleGeorgeW.(G.W.比德尔)和生化学家TatumEdwardL.(E.L.塔特姆)合作,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这一假说。

●美国生态学家R.L.林德曼发表了有关“食物链效率”和“能量金字塔”的研究报告,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研究。

●中国昆虫学家胡经甫著所著的6卷本《中国昆虫名录》出版。

这是他历时12年采集、研究的结果。

●BernalJ.D.等对植物病毒进行了X光晶体衍射研究。

公元1942年

●LuriaS.E.等利用电镜观察了噬菌体的形态和特征。

●青霉素大量生产。

●美国细胞学家A.克劳德分离出核糖体。

●德国出生而死于美国的生物化学家R.舍恩海默所著的《身体成分的动态》出版,大量应用 2H、15N、18O、14C等重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追踪代谢途径,引出了体内物质不断变化更新的动态概念。

●中国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及汤玉玮等根据燕麦胚芽鞘试法,以微量元素锰盐(硫酸锰)进行了屈曲试验,发现其与生长素所引起的屈曲度有同样的效应,是微量元素植物生理研究的一项令人瞩目的进展。

公元1942年~1943年

●德裔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德尔布吕克、意大利裔美国微生物学家S.卢里亚和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合作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

1952年,他们又分别发现在上述复制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遗传物质是DNA。

●德国出生的、原来从事核物理研究的美籍生物学家M.德尔布吕克和美籍意大利血统的微生物学家S.卢里亚研究发现了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细菌的自发突变。

●华裔美国生化学家李卓皓和美国实验生物学家H.M.埃文斯合作提取出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以后又在垂体激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德国动物学家K.von弗里施发现蜜蜂用一定的舞蹈形式引导其他蜜蜂到新的蜜源采蜜,并认为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公元1943年

●LuriaS.E.和DelbruckM.论证抗性是细菌的固有特征,而不是诱变产生的。

公元1944年

●OswaldT.Avery(O.T.艾弗里,美国细菌学家)、ColinM.Macleod和MaclynMcCarty完成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揭示了不同品系的肺炎双球菌相互之间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这一事实,首次证明DNA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hriodinger发表了《什么是生命》一书,使很多物理学家进入遗传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遗传学的迅猛发展。

●美国女遗传学家B.麦克林托克在30年代初期研究玉米时发现形成色斑的结构基因C。

1944年她提出“可移动基因学说”,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换移动,有助于说明动、植物某些先天性特征从一个染色体转移到另一个染色体这一现象。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直到30多年之后才被重新认识。

●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E.薛定谔所著的《生命是什么?

》一书出版,用统计物理和量子力学的观点探讨生命的本质,指出生命运动服从一般物质运动规律。

●出生于俄国的美国微生物学家S.A.瓦克斯曼分离提取出第一个能抗结核杆菌的抗生素──链霉素。

●美国生化学家F.A.李普曼发现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辅酶A,打通了糖酵解、脂肪酸氧化等过程的最终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通道。

公元1945年

●瑞典化学家U.S.von奥伊勒阐明去甲肾上腺素贮藏在交感神经细胞间的突触小体内,有力地证明神经传导的化学递质学说。

●美国生物学家K.R.波特发现内质网。

●LuriaS.E.论证了噬菌体的突变,使噬菌体成为研究遗传学基因重组的重要实验材料。

公元1946年

●认识到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美国国会提供经费用于植物资源保护和引种。

●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与美国遗传学家莱德伯格合作,发现了两种细菌混合培养时发生的"杂交"现象,实现了基因重组。

●中国植物学家胡先□和中国林学家郑万钧共同鉴定了1941年在四川万县磨刀溪(现属湖北利川)被发现的不知名的大树为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过去认为水杉早已在白垩纪末绝灭。

●中国遗传学家谈家桢提出了“亚洲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的遗传理论”。

●美国微生物学家J.莱德伯格和E.L.塔特姆发现细菌的有性繁殖──细菌接合。

●LederbergE.和TatumE.L.利用的杂交获得了细菌的重组子,并证实了噬菌体的遗传重组。

公元1947年

●发现转座因子或者“跳跃基因”。

●挪威科学家弗伯格提出了DNA呈现螺旋结构这一设想。

公元1948年

●EugeneKennedy和AlbertLehniger研究证明了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