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0551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加爵心理分析.docx

马加爵心理分析

马加爵心理分析

一名大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就连杀四人,简直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了。

他会不会是精神病?

4月2日和14日,笔者分别在温州大学和浙江东方学院作了《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对马加爵的犯罪心理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现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文。

一、人格障碍

根据马加爵杀人具有针对性、有预谋、事后清理现场和畏罪逃跑等情况,可以断定他没有精神病。

但是,他肯定有心理障碍。

最近有人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指出,马加爵与诱杀17名中学生的黄勇和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强奸多人的杨新海都属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梁剑芳:

悲剧能不能至此结束,4月5日)。

那么,什么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呢?

请看《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诊断标准:

(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子女或父母;(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8)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以上九条标准,马加爵一条也够不上。

所以说,他不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更象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偏执性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与家庭和社会疏远,除生活或工作中必须接触的人外,基本不与他人主动交往,缺少知心朋友,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

(2)表情呆板,情感冷淡,甚至不通人情,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及愤怒等;(3)对赞扬和批评反应差或无动于衷;(4)缺乏愉快感;(5)缺乏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6)在遵循社会规范方面存在困难,导致行为怪异;(7)对与他人之间的性活动不感兴趣(考虑年龄)。

除了第七条以外,其它全部符合。

偏执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1)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2)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3)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4)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5)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6)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7)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前四条完全符合,后三条尚有疑问。

二、家庭教育

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童年经历关系密切。

马加爵的父母都不善于表达感情,家庭气氛非常压抑,这可能就是造成马加爵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不爱说话的原因。

据他父亲回忆,他从来没有跟马加爵做过深入的交谈。

在马加爵上大学期间,父亲只给他写过一封信。

马加爵自己遇到开心的事或伤心的事也从来不告诉父母,最典型的例子是得了奖状也不向父母汇报,往抽屉里一塞,就象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一样。

父母对儿子的事情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直到从抽屉里发现了奖状才知道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

由此可见,马加爵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

在英语中,忽视和虐待(abuse)是同一个词。

一般人都把虐待理解为暴力,因此把忽视称为“冷暴力”。

马加爵的父母为什么会忽视自己的孩子?

一个原因是家境贫寒,整天为生计而奔波,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父母也是分裂样人格障碍,即性格孤僻、情感淡漠。

如果是这样的话,马加爵的人格障碍就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马加爵被捕以后全家出动去向被害人家属道歉一事也可以看出,他的家人也是非常“偏执”的。

三、言语障碍

周围人都反映马加爵不爱说话。

到底是不会爱说话还是不会说话?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曾试着与人交往,别人在开玩笑时,他也想说几句。

但是,他一开口就受到嘲笑,说明他表达能力不好。

有的人口语不好,但文笔很好,而马加爵的写作能力也很差。

上小学时语文成绩拉了他的后腿,-想象作文能力很差,词不达意,毫无逻辑。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与左脑有关,而左脑又是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的中枢。

语言能力差的人控制能力也差,容易冲动,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事,甚至违法犯罪。

马加爵在高中里经常违反校规,给负责政教的老师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有一次他突然离校出走,在另一个城市闲逛而被警察抓了起来。

语言能力差和性格孤僻往往相辅相成。

马加爵自幼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爱交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家中缺乏语言环境,长大以后又不主动与人交往,他的语言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四、意志

一般说来,自我封闭、缺乏交往的人思想都比较狭隘,容易钻牛角尖。

如果钻研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

马加爵就是如此,上初中时他从成绩平平一跃成为优秀生,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全国物理竞赛第二名,因而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

上高中时曾因迷恋电脑而荒废学业,一旦醒悟,只用一个月的苦读又上升到全校第四名,并考入重点大学。

他的犯罪行为也与钻牛角尖有关。

他认为同室同学对他不友好而怀恨在心,并制定了杀人计划和逃跑计划。

他从容不迫地杀了人,然后逃往天涯海角。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加爵性格中的矛盾:

一方面,他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容易冲动;另一方面,他一旦专心地去做一件事,就会勇往直前(也可以说是“一意孤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自卑

马加爵的超强意志力可以用自卑来解释。

马加爵非常自卑,原因是:

(1)家境贫寒;

(2)交际能力差;(3)长相丑陋。

一般认为,长相与性格有关。

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都是慈眉善目,性情暴躁、铁石心肠的人总是长着一幅凶相。

这是因为,人的任何一种情绪都会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一种经常出现的情绪构成了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一种经常出现的面部表情会凝固下来而成为面相。

马加爵小的时候长得还算可以,可是后来越长越难看,显然跟他的心灵扭曲有关。

自卑可以引起两种情绪:

怕和恨。

心理门诊中经常见到的社交恐惧症就是自卑引起的。

病人老是害怕自己表现不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被别人看不起,其实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有的病人甚至会出现幻听,听到别人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

自卑的人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把别人的一举一动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蔑视,甚至挑衅,因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时刻准备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与人争斗,哪是鸡蛋碰石头也在所不辞。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格发展的原动力。

人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补偿缺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

但是,过度补偿会导致心理障碍。

马加爵的意志力就是过度补偿的产物。

六、情商

一位看管过马加爵的警察说:

马加爵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不知道他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他是想说马加爵杀人的时候很冷静,受审讯的时候毫不惊慌。

难道这就叫心理素质好吗?

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有感情,遇到某些事情会产生喜怒哀乐。

情感反应过强固然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情感反应太微弱或没有任何情感反应也是不正常的,这种情况称为情感淡漠。

人不但有感情,还能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情商(EQ)。

情商高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活动感受比较深刻,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能够适度地予以控制和调节,同时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绪活动。

情商低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活动缺乏体验,经常把它当作躯体疾病引起的症状,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因此不接受它,从心底里排斥它,但又难以控制和排解,这种情况称为述情障碍(alexithymia),也就是情感失读。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情感都读不懂,他怎么能读懂别人的情感?

因此,情商低的人不会察言观色,不理解别人的感受,难以与人产生心灵的互动,容易引起尴尬和窘迫,甚至出现冲突和互相伤害。

与之相反的情况称为共情或同理心,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感受,体验他人的体验,例如看杂技表演的时候为演员捏一把汗,看到别人哭泣就忍不住掉眼泪。

同理心不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也是道德感的心理基础。

同理心强的人不可能去伤害别人,因为人家一哀求,他就心软了。

有的人之所以会杀人不眨眼,是因为他没有同理心,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

马加爵就是这样的人。

人们为什么会把冷酷无情当成心理素质好?

这可能与英雄情结有关。

人人都崇拜英雄,而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往往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如《水浒》中的梁山好汉。

这样的英雄只能生活在文学作品或人们的想象中,现实世界是容不得他们的。

把英雄主义带到现实生活中来意味着把幻想和现实混为一谈,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

七、教训

马加爵的事件值得我们反思。

他的问题固然与他自己的心理素质有关,如果家庭和学校给他更加的关注,悲剧也许能够避免。

他的父母把他的冷漠当成了成熟,认为孩子很懂事。

其实,过早懂事不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将来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的成熟期很长。

绝大多数动物一生下来就会走路,而人直到一周岁才会走。

猩猩到了三岁“思想”就僵化了,人却直到十几岁还非常好奇、好学。

成熟期的延长使个体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而更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

如果说,马加爵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客观条件造成的,那么,马加爵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为什么都没有关注他的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展起来,1998年国家教委要求有条件的中小学都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是不是马加爵就读的学校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显然不是,而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存在误区。

据笔者了解,现在的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模仿医院的,工作人员坐在咨询(或辅导)室里等待学生上门求助,就象病人去看门诊一样。

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如果不主动求助,工作人员就发现不了他,更谈不上给他提供帮助了。

1997年,笔者在景山街道开展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时,提出了一个“主动寻找”模式,就是让心理卫生工作者深入社区,走家串户,通过观察、调查和谈话,主动发现有心理问题的人(病人)和可能有心理问题的人(高危人群),对他们做进一步的心理卫生评估,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给他们提供直接帮助(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和间接帮助(培训辅助人员去帮助他们周围的人)。

学校心理卫生也应该采用这种模式,只有这样,象马加爵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帮助。

在美国,心理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不是专业人员,而是非专业人员(即辅助人员)。

对辅助人员进行培训,一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二可以通过他们给有心理问题的人提供间接的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潜在的辅助人员。

任何一个性格不是太孤僻的人都曾经给别人提供过心理帮助。

如果经过培训,助人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这是一件“自利利人”的事。

助人就是善待他人。

马加爵本来还想杀第五个人,由于这个人过去对马加爵很好,马加爵最后没有杀他。

这就是善待他人的结果。

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是完美型的人。

完美型的人天生敏感、有自我牺牲精神,思想深邃,严肃、注意细节,是完美主义者,感情丰富,有些悲观,有艺术天分,冷静……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完美型的人都会成材。

如果他们走向反面,那将是最可怕的人。

我想希特勒就是标准的完美型的人。

完美型的人容易抑郁,常常为别人无心的话难受半天。

也常常觉得自惭形秽。

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战胜这些缺陷。

而要战胜这些缺陷,就要与各种类型的人沟通,理解他们与自己是不同的。

很多完美型的人虽然不喜欢沟通,但也没有走上犯罪的道路,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专著于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太在意身边的小事,不会在意恶劣的环境了。

马加爵是一个不彻底的完美型的人,他拥有几乎所有的完美型的人的优点和缺点,偏偏缺少两个优点。

一是关心他人,二是没有远大的理想或者目标。

而马加爵的悲剧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缺少爱和没有远大的理想。

我们来大致看一下他的人生轨迹。

他和父母的沟通几乎就是零。

一贯内向、好胜和自卑。

有记者说,他和姐姐探讨过人生、交友等问题。

那时候起,姐姐已经发现弟弟的心里有许多不平衡,对“公平”看得很重。

但他没有错。

错的是不公平的现实。

有记者说,一般说来,自我封闭、缺乏交往的人思想都比较狭隘,容易钻牛角尖。

如果钻研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

马加爵就是如此,上初中时他从成绩平平一跃成为优秀生,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全国物理竞赛第二名,因而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

上高中时曾因迷恋电脑而荒废学业,一旦醒悟,只用一个月的苦读又上升到全校第四名,并考入重点大学。

记者分析得不错。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

自闭的人也可能思想广阔而深邃。

只要他认真看一些值得看得书,或者有颗宽大的心,并冷眼观察世态人情。

可惜马加爵不是这样的人。

马加爵不承认贫穷对他有影响,但这显然是不对的,至少在潜意识里深深地影响了他。

他的自闭甚至极度敏感都与贫穷有关。

在助学贷款没有批准下来的那段时间,马加爵连续几天都没有上课。

后来有个女同学了解到,原来马加爵已经没有鞋子穿了,他不好意思到课堂上听课。

直到助学贷款发下来,他买了一双拖鞋,才又出现在课堂上。

“但那以后,我发现马加爵就一直不肯说话了,变得更孤僻、更内向,行为举止都有些怪异。

”这个女同学在悲剧发生后曾这样说,说如果当时有人给他买双鞋子,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的确,当一个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与无人理睬对他来说是绝对不一样的。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塑造了一个孤傲的知识分子,拒绝与当局合作,但最后却投入了当局门下,为什么呢?

他自己解释道:

“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愿意我活几天的,自己就活不下去。

这人已被敌人诱杀了。

……这半年来,我几乎求乞了……然而我还有所为,我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

但灭亡是不愿意的。

你看,有一个愿意我活几天的,那力量就这么大。

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

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

也不配的。

同时,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

使这样的人痛心,我是不愿意的。

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这一个也没有了……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

我已经真的失败了。

”马加爵从小到大都处在一种压抑的状态中,他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但没有人能理解和安慰他,他没有真正的朋友,更没有爱人,也没有人关心过他,也许有,然而这样的人太少了,相对于不理他的人来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没有得到过关爱的人自然不会去爱别人。

时间长了,他对世界,对别人的看法就会产生扭曲。

他不会爱别人,也不会欣赏别人的爱了。

没有爱的人的内心是多么黑暗和阴冷啊。

没有体会过的人那是不能理解的。

在此我忍不住插一句,想当初,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是受尽老师和很多同学的羞辱,如果没有一个人关心我,我也许就变成了马加爵。

但我有远大的理想,不愿意就这样和别人同归于尽。

我的内心也没有变得阴冷和厌世,也不曾绝望和堕落。

为什么?

因为我还有几个朋友。

他们给了我希望!

因为他们,我相信世界并不是一片漆黑。

我知道世界上还有光明和温暖。

还有真正的感情!

所以我还爱这个世界。

如果我没有朋友,我就算还活着,恐怕也会成为一个悲观厌世的人。

但是,马加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大学里,他曾经被忽略的缺陷性格使他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他无法被别人接受,他也总是怀疑别人,非常孤立。

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都是需要发泄的。

有人发泄的方法是找人倾诉,有人是逛街,有人是购物,有人是去医院外科看那些更悲惨的人,有人是通过运动,我是通过写文章把那些家伙写到我的讽刺小说里……马加爵是通过玩电脑游戏和上一些网站,比如军事、流行音乐、色情等网站。

迷恋网络游戏是因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很无奈、很被动、很郁闷却无处发泄,只好在虚幻的游戏世界中寻找征服的快感。

但这种快感是虚幻的,因而也是短暂的。

如果他停止了这样的游戏,回到了现实中,这种“成就感”就会消失,现实的无奈和挫败感又会重新将他笼罩。

他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于是他只好重新回到虚幻的网络游戏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那个世界他可以成为强者,享受到作为征服者的滋味。

于是他一步步陷入到网络游戏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在体会到虚幻的快感的同时,他对现实的失望越来越强。

他与现实社会也变得更加格格不入。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

网络游戏充满了暴力。

很多游戏都是以看谁杀人够快够多来决定胜负的。

这让我想起当年日本军队的某些人比赛杀中国人的恐怖场面。

但这些游戏迷们在习惯了之后,感觉不到其中的血腥。

在现实中,他们也就不会珍惜人的生命了。

杀人如草不闻声。

如果一个人没有玩过这样的游戏,你让他去杀人,哪怕是去杀一只鸡,他的手或许都会颤抖,但游戏迷也许就不会这样。

所以我觉得游戏最大的毒害就在这里。

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

他自己解释说:

“他们说的与我一直以来想像中的自己很不同,我恨他们。

”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当别人的评价超出了他能承受的范围之后,他忍受不了了。

他接受不了那样的评价,所以他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他们的评语。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所以他要么自杀要么杀人!

如果是活泼型的人,当时可能会争吵甚至哭闹,但过去也就忘记了。

如果是力量型的人,可能会勃然大怒,痛骂他们一顿,甚至打起来,也许还会激情杀人。

但绝对不会事后报复,因为力量型的人往往超级自信甚至自负,根本不把他不认同的意见或批评放在心上。

如果是和平型的人连吵闹都不会发生,他们表面上无所谓,不与你争辩,甚至赞同你的观点,但内心却还是不认同的。

只有完美型的人会将积怨埋在心里,伺机报复。

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完美型人都是这样。

大部分的完美型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准则的,他们用自己的准则评价自己。

不受其他人影响。

如果一个人一直有人赞扬,有人批评,也许就不会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了。

但是马加爵受过的赞扬(尤其是在为人上)恐怕太少了。

所以对批评特别得敏感。

没有人爱,没有人关心,没有人赞扬,只有批评和歧视,这些最终导致他采取极端的手段进行报复。

他的杀人手法也是典型的完美型杀人手法,因为其他三种类型的人不可能这样冷静地在三天之内从容不迫地杀掉四个人。

他感觉不到这几个人对他的好,脑子里只想着他们对他的攻击。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坏人,只是马加爵已经陷入了偏执状态,这样的人看他不满的人,只会越看越不顺眼,没有了理性可言。

最后,他没有杀林风,因为他突然觉得林风平时对自己不错。

我们不能不说马加爵的心灵由于长久地受到压抑,人格越来越扭曲。

有人说得好,“失语者,不在沉默中变坏,就在沉默中变态!

”一个孤僻自闭的人除非喜欢读书、写作,给自己一个交流和发泄的渠道,否则,十有八九会憋出毛病来。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勇敢地走进人群里,敞开心扉与大家交流。

让自己的灵魂在阳光下暴晒一番。

我们还要批判一下现在的教育。

什么是教育?

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

可是现在的教育根本不是这样的。

它只管灌输单纯的知识。

评价一个老师的好坏也是看分数和升学率……现在的教育也不教人怎样重视自己的理想,也许那些教师们本身就没有什么理想吧!

马加爵最后的自白是这样的:

“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

‘理想’这个词,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

理想很重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

我觉得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平时,我与周围的人,浑浑噩噩过日子。

学习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想过为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

想到的、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那点心事。

胸无大志的人,会很容易陷入琐碎小事之中,斤斤计较。

但愿每一个年轻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但愿世间再无马加爵!

附录:

马加爵让人落泪的一句话——他指着自己的囚衣对要执行的警察说:

“这是我这辈子穿过的最好的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